三级社会心理学509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999984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级社会心理学509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三级社会心理学509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三级社会心理学509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三级社会心理学509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三级社会心理学509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级社会心理学50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级社会心理学509(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16 页1社会心理学三级心理咨询师真题(2011.52015.5 年)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30、社会学习论的理论根源是( )。P115 (A)心理分析 (B)行为主义 (C)认知理论 (D)人本主义 33、海德的态度转变理论是( )。P156 (A)角色理论 (B)认知失调论 (C)平衡理论 (D)社会交换论 34、在吃“大锅饭”的单位,最容易产生的现象是( )。P179-180 (A)社会促进 (B)社会抑制 (C)观众效应 (D)社会懈怠 35、在一项实验中,给被试呈现一组他人的面部照片,照片被呈现的次数不同。结果发现, 照片呈现的次数越多,被试越喜欢,这说明人际吸

2、引受( )的影响。P171 (A)熟悉 (B)相似 (C)邻近 (D)外貌 36、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人或者人群称为( )。P135 (A)抽象化他人 (B)重要他人 (C)概括化他人 (D)一般他人 37、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人际距离是( )。P166、 (诊断技能)p2 (A)个人距离 (B)社交距离 (C)公众距离 (D)亲密距离 38、一般来说,最能吸引人的人格品质是( )。P172 (A)热情 (B)真诚 (C)善良 (D)智慧 39、“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这是一种社会( )现象。P179 (A)助长 (B)逍遥 (C)强化 第 2 页 共 16 页2(D)抑制30

3、本能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P108(A)W詹姆士(B)F奥尔波特(C)W麦独孤(D)C达尔文31 在竞争的条件下,人们倾向于把他人的失败作( )。P139(A)内归因(B)情境归因(C)外归因(D)运气归因32 态度的 ABC 模型中,B 代表( )。P151(A)行为(B)情感(C)认知(D)行为倾向33 鼓励老年人适当地参与社会活动,与他人保持必要的沟通,最重要的原因是沟通能( )。P161(A)获得信息(B)改善人际关系(C)交流思想(D)维持心理平衡34 社会下层人士具有模仿社会上层人士的倾向,这是塔尔德所称的( )。P181(A)上升律(B)先内后外律(C)下降律(D)先外后内律

4、61 在他人面前表现自己的优点,以使他人对自己形成良好的印象,这叫( )。P134(A)光环效应(B)刻板印象(C)首因效应(D)印象管理62 在海德的 POX 模型中,两种关系否定,一种肯定,则存在( )。P156(A)不平衡状态(B)平衡状态(C)强平衡状态(D)弱平衡状态63 一般来说,最能表现个体真实心态的身体语言是( )。P164(A)面部表情第 3 页 共 16 页3(B)目光(C)身体运动(D)妆饰35.根据印度学者古普塔的研究,由爱情而结合的夫妻婚后( )年,彼此爱的情感开始不 断减少。P187(A)3 (B)5 (C)7 (D)9 36.“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是一种 ( )现

5、象。P179 (A)社会懈怠 (B)优势反应强化 (C)结伴效应 (D)社会促进 37.“随大流”是一种( )现象。P175 (A)服从 (B)从众 (C)参照 (D)模仿 38.态度测量一般使用( )的方法 p159 (A)实验 (B)间接 (C)观察 (D)直接 39.喜欢与交往频率的关系是( )。P171 (A)线性曲线 (B)双曲线 (C)倒 U 曲线 (D)U 曲线 40.一般来说,个体自我意识水平降低时,侵犯性会( )。P147 (A)迅速下降 (B)提高 (C)缓慢下降 (D)不变 41.有才的人偶尔犯点小错误,反而会增加其对周围人的吸引力,其原因是( )。P172 (A)让人觉

6、得与其相似 (B)对他易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评价 (C)让人觉得与其互补 (D)对他人的社会比较压力减小 42.一般来说,最强烈的人际吸引形式是( )。P171 (A)友谊 (B)爱情 (C)喜欢第 4 页 共 16 页4(D)亲情43.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人际距离应该是( )。P166、(诊断技能)p2 (A)公众距离 (B)个人距离 (C)社交距离 (D)亲密距离 48.关于“力比多”,符合弗洛伊德观点的陈述是( )。p118(咨询心理学 p435) (A)自出生起到发展结束有不确定的发展阶段 (B)是心理活动的动力 (C)不一定是人类的生物本能 (D)是人格结构的核心 64.在弗洛伊德

7、人格结构说中,自我遵循( )原则。P119 (A)满意 (B)道德 (C)现实 (D)快乐 34、麦独孤用以解释人类社会行为的主要概念是()p108 (A)模仿 (B)社会学习 (C)强化 (D)本能 35、继续社会化指个体从()一直到老年的社会化过程。P121 (A)出生 (B)青春期 (C)幼儿 (D)成年 36、亲合倾向起源于婴儿期的() 。P141 (A)恐惧 (B)依恋 (C)焦虑 (D)孤独 37、当态度三成分不协调时,占主导地位的成分是()p151 (A)价值观 (B)认知 (C)行为倾向 (D)情感 38、人们往往会倾向于把过去很久的事情解释为()的原因。P139 (A)图像

8、(B)行为主体 (C)背景 (D)刺激客体 39、按照 G.W.奥尔波特的观点,影响个体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社会存在形式不包括() 。 P105 (A)想象的第 5 页 共 16 页5(B)现实的 (C)隐含的 (D)表象的 40、人际交往中,第一印象很重要,这是因为存在() 。P133 (A)近因效应 (B)刻板印象 (C)光环效应 (D)首因效应 41、关于人性的争论,最早出现在社会心理学发展的()阶段。P106-107 (A)经验描述 (B)哲学思辨 (C)实证分析 (D)正式确立 35.信念属于态度的(D)成分。p151 A 行为 B 行为倾向 C 情感 D 认知 36. 向别人讲心里话

9、,坦率地表白自己,称为(B ) 。p168 A 自我整饰 B 自我暴露 C 自我推销 D 自我觉察 37.外貌好的人往往其他方面也被别人作较高的评价,这种现象属(D)p133 A 刻板印象 B 近因效应 C 第一印象 D 光环效应 38.影响说服效果的情境因素是(C)p156 A 卷入程度 B 吸引力 C 注意分散 D 可信性 39.一般情况下,人们倾向于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为(B)p139 A 努力程度 B 情境因素 C 态度因素 D 能力水平 40.海德的态度转变理论是(D)p156 A 认知失调论 B 角色理论 C 社会交换论 D 平衡理论 41.个体因群体压力的影响,在心里和行为上表现出与

10、群体中的多数人一致的现象是(B)第 6 页 共 16 页6p175 A 服从 B 从众 C 同化 D 内化 42.一般情况下,人很难随意控制身体语言是(B)p164 A 表情 B 目光 C 姿势 D 动作 43.根据安德森的研究,最受欢迎的特质是(C)p172 A 热情 B 幽默 C 真诚 D 善良 35. 勒温提出的社会行为公式是( ) 。P105 A、P=f(B,E) B、B=f(P,E) C、 O=f(p,x) D 、P=f(O,X) 36.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是( ) 。P121 A、继续社会化 B、再社会化 C、自我塑造 D、社会适应 37.个体行为稳定和一致性的关键是个体有一

11、个稳定的( ) 。P127 A、社会角色 B、自我评价 C、社会身份 D、自我意识 38.亲合动机起源于( ) 。P141 A、经验 B、教育 C、依恋 D、顿悟 39. 根据沙赫特的研究,在同一家庭中,合群倾向( ) 。P142 A、按出生顺序递增 B、按出生顺序递减 C、与出生顺序无关 D、与出生顺序关系不能确定 40.与利他行为呈负相关的是( ) 。P148 A、利他技能 B、自我监控能力 C、移情能力第 7 页 共 16 页7D、自我意识下降程度 41.霍夫兰德的态度变型中不包括的要求是( ) 。P154 A、传递者 B、障碍 C、沟通信息 D、目标 42.在态度量表中,主要测量的态度

12、纬度是( ) 。P159 A、深度 B、方向 C、向中度 D、外显度 43.测谎仪本质上属于一种( ) 。P159 A、心电图 B、生物反馈仪 C、行为反映测量仪 D、投射测量仪 35、社会行为公式 B=f(P,E)中,P 指( ) 。 P105 A、行为 B、个体所处情境 C、个体 D、涵数关系 36、最严重的角色失调是( B) 。 p126 A、角色冲突 B、角色失败 C、角色不清 D、角色中断 37、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个体会把各种具体信息综合后,按照保持逻辑一致性和情感一致 性的原则,形成( C ) 。P134 A、第一印象 B、刻板印象 C、总体印象 D、客观印象 38、詹姆士的自尊公

13、式是( B ) 。 P129 A、自尊=成功/自信 B、自尊=成功/抱负 C、自尊=自信/抱 D、自尊=抱负/成功 39、刻板印象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因此它具有( )的作用。P134 A、概括化 B、社会适应 C、抽象化 D、社会比较 40、对可控性因素的归因,使人们更可能对未来的行为做出( B )的预测。P136 A、准确 第 8 页 共 16 页8B、变化 C、稳定 D、系统 41、每种活动都存在最佳的动机水平,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最佳动机水平有( A )的 趋势。P141 A、逐渐降低 B、逐渐上升 C、迅速上升 D、保持不变 42、一般情况下,去个性化和个体侵犯性之间的关系是(A

14、) 。P147 A、正相关 B、负相关 C、零相关 D、无相关 35、按罗杰斯的观点,对个体行为及人格有重要影响的是个体的( )。P126 (A)本我 (B)自我概念 (C)超我 (D)真实自我 36、个体的全部社会化往往是以( )社会化为条件的。P123 (A)性别 (B)语言 (C)道德 (D)符号 37、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是( )。P133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光环效应 (D)刻板印象 38、大多数人在印象形成过程中的信息整合加工过程符合( )模式。P134 (A)加法 (B)加权平均 (C)平均 (D)中心品质 39、按照归因的协变原则,低特异性、低共同性、高一致性情

15、况下,人们往往将 行为的原因归于( )。P138 (A)情境 (B)行为主体 (C)时间 (D)刺激客体 40、态度的 ABC 模型中,C 是指( )成分。P151 (A)行为 (B)情感 (C)认知第 9 页 共 16 页9(D)行为倾向 41、一般情况下,最能准确反映个体内心世界的身体语言是( )。P164 (A)表情 (B)目光 (C)妆饰 (D)姿势 42、由于他人在场,个体工作绩效降低的现象是( )。P179 (A)社会促进 (B)社会抑制 (C)社会懈怠 (D)社会逍遥 43、在海德的平衡理论中,P 是指( )。P156 (A)对象 (B)他人 (C)个体 (D)关系 36、社会存在有现实、想象和隐含的三种方式,这是心理学家( )的观点。P105 A、W 詹姆士 B、G.W 奥尔波特 C、W.麦独孤 D、F.H 奥尔波特 37、让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在社区中执行刑法的“社区矫正” ,是一种( )机制。P121 A、早期社会化 B、再社会化 C、继续社会化 D、终身社会化 38、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起核心作用的是( ) 。P123 A、工具 B、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