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经济危机下的高科技产业园规划以营口开发区临港工业区高科技产业园为例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46997634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经济危机下的高科技产业园规划以营口开发区临港工业区高科技产业园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经济危机下的高科技产业园规划以营口开发区临港工业区高科技产业园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经济危机下的高科技产业园规划以营口开发区临港工业区高科技产业园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谈经济危机下的高科技产业园规划以营口开发区临港工业区高科技产业园为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谈经济危机下的高科技产业园规划以营口开发区临港工业区高科技产业园为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经济危机下的高科技产业园规划以营口开发区临港工业区高科技产业园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经济危机下的高科技产业园规划以营口开发区临港工业区高科技产业园为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经济危机下的高科技产业园规划 浅谈经济危机下的高科技产业园规划 以营口开发区临港工业区高科技产业园为例以营口开发区临港工业区高科技产业园为例 杨 凤 摘 要:摘 要:当前的危机是传统发展模式之危,科学发展模式之机,传统模式不能延续,转型升级才有出路。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如何搞好科技产业园的规划,使之符合市场的经济规律,符合城市发展的规律,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我们研究的最终目的。结合实际项目采用案例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进行论证研究,最终使我们的规划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指导性。本规划的创新点是充分研究分析现有产业的模式和市场前景,针对现有支柱产业来实现科技产业园的定位,从而实现传统模式

2、的转型升级。由于产业规划的市场调控性较大,因此在规划中应增强规划的弹性、可实施性,使产业入园时有的放矢。在经济危机的严峻形势下,科技产业园规划应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集群发展,提高产业抗风险力。打基础、造环境、抓产业、促投产。 关键词:关键词:经济危机;创意产业;总部经济;可持续发展;弹性规划 1、 高科技产业园的初浅认识 1.1、发展背景 1.1、发展背景 近年来, 知识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随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一直到今天的科学发展观,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 科技进步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占据了主导地位。许多发达国家中经济增长的 60-8

3、0%是依靠科技进步所取得的。 作为引起这种经济变革的核心力量高科技产业园起到了积极的科技示范与推广作用。 在一些发达的国家和地区, 高科技产业园区的发展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力,并产生了像美国加州硅谷地区、台湾新竹科技城这样具有代表意义的成功范例。 我国的高科技产业园区起步较晚, 但随着我国坚持科教兴国的战略, 把科技创新作为重点项目以后,在一些科技发达地区高科技产业园的发展却十分迅速。从 1991 年至 1995 年,全国共设立了 52 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许多城市也积极创办各种类型的地方性高科技产业园区。高科技产业园对城市的经济、环境、空间等方面都带来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1.2

4、、基本特征 1.2、基本特征 高科技产业园区的建设, 不同于传统工业区, 它不但要实现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直接推动作用, 同时也应该积极探索建立科技开发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的合理体制。 从这个意义上讲,高科技产业园区决不仅仅是传统工业区的技术革新与产业升级。 高科技产业园区区别于一般工业区的基本特征有: 产业科技含量高,科技人才密集;生产企业与科研机构相结合,成为科技开发的主体;具备科技成果和高科技企业的孵化能力;专业服务能力强,设施配套完善;政策优惠且灵活1714性较大;吸引投资和人才的高质量生活环境。 1.3、主要功能 1.3、主要功能 高科技产业园区的主要功能有三个方面:科技研发、工业生产

5、和综合服务。 科技研发能力是高科技产业园区区别于一般工业区并能保持发展的关键之所在。 在高科技产业园区这个层次上, 科技研发的重点应该放在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方面, 特别应该注重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以科技研发带动生产力提高,使企业成为科技开发的主体,从根本上实现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和良性循环。 工业生产是高科技产业园区的基本功能, 由产业园区的工业企业来完成, 并能体现现代化产业发展水平。 综合服务功能是指为科技产业园内生产和科研活动提供各类专业服务的能力。 由于高科技产业的特殊要求, 综合服务功能具有突出的重要性, 其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科技产业园的发展。 2、经济危机下的思考 世界经济

6、因素主要包括: 1)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 但由此而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如民族国家间利益冲撞加剧,资本流动能力增强,防范危机的难度加大等。 (2)不合理的国际分工、贸易和货币体制,对第三世界国家不利。在生产领域,仍然是发达国家生产高技术产品和高新技术本身, 产品的技术含量逐级向欠发达、 不发达国家下降,最不发达国家只能做装配工作和生产初级产品。 在交换领域, 发达国家能用低价购买初级产品和垄断高价推销自己的产品。 在国际金融和货币领域, 整个全球金融体系和制度也有利于金融大国。 经济危机是指经济系统没有产生足够的消费价值。 也就是生产能力过剩

7、的危机。 有的学者把经济危机分为被动型危机与主动型危机两种类型。 所谓被动型经济危机是指该国宏观经济管理当局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出现经济的严重衰退或大幅度的货币贬值从而引发金融危机进而演化为经济危机的情况。 主动型危机是指宏观经济管理当局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采取的政策行为的结果。 危机的产生完全在管理当局的预料之中,危机或经济衰退可以视作为改革的机会成本。 从深层次看,全球性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是经济结构失衡和各种深层矛盾的总爆发。经济回落向我们发出的信号是经济结构必须调整。经过这 场全球经济动荡,市场结构、竞1715争结构都会发生较大变化,甚至各个企业的市场地位也会重新“洗牌” 。这里充满挑战和机

8、遇。在这种形势下,对政府来说,就是抓住时机,推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实现产业升级,为下一轮发展创造条件、孕育力量。 3、营口开发区临港工业区高科技产业园规划实践 3.1、规划背景 3.1、规划背景 3.1.1、政策背景 营口开发区位于辽东半岛中部的渤海之滨, 坐落在营口市南端 50 公里, 营口开发区 (鲅鱼圈区)总面积 268 平方公里。1992 年 10 月,国务院批准设立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考察团给中国政府的报告书中评价: “营口开发区在腹地工业基础、自然资源、技术人才、地理位置和港口条件等方面的优势均非目前中国任何经济开发区和经济特区可

9、比” 。 并预言“营口可望在 10 至 15 年内发展成为中国东北地区、苏联中部和东部、 蒙古和中国内蒙古一个主要的国际港口和集散中心, 并且似将成为东北地区一个人才荟萃、经济繁荣的科技都会。 ” 2008 年营口开发区被授予“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开发区奖” 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从外部形势看,世界各国纷纷采取巨资救市等措施,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正是全球形成资本和产业的新一轮大转移。党中央、国务院为力保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已经对宏观调控作出重大调整,采取一系列扩大投资和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强力启动内需。特别是辽宁 “五点一线”即将上升为国家战略,沈阳经济区的日益形成,以及全国对外开放峰值北上,

10、“南资北移”进程的不断加快,营口开发区作为环渤海经济圈中的重要一点,承接着来自各方的拉动辐射,为开发区的融集资金、争取项目、加快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遇。 3.1.2、经济背景 近年来,营口开发区始终坚持“三为主,两致力、一促进” (以提高吸收外资质量为主,以发展现代制造业为主,以优化出口结构为主,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致力于发展高附加值服务业,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向多功能综合性产业区发展)的立区之本,立足于“建设亿吨大港,打造百万人口新城区”的功能定位,坚持“开放立区,以港兴区,工业强区,旅游活区”的发展思路和“产业发展园区化,城市开发生态化,港口建设现代化,商贸物流国际化”的运作理念,解

11、放思想,开拓创新,推动了全区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的长足发展。 开发区生产总值等主要经济指标从 2001 年起连续五年保持了 30%以上的平均增幅, 2003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比 2000 年翻了一番。2005 年,开发区实现生产总值 104 亿元,同比增1716长(下同)30%。区属规模以上工业产值 105.5 亿元,增长 47.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03亿元,增长 105.5%。合同外资额 3.55 亿美元,增长 32.9%;外资实际到位 9372 万美元,增长 30%。出口创汇 4.6 亿美元,增长 31.4%。全口径财政收入 5.72 亿元,增长 37.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2

12、.7 亿元,增长 34.6%。2006 年 110 月份,开发区实现生产总值 108亿元,增长 29.1。工业总产值 211.5 亿元,增长 26.48%。规模工业产值 121.7 亿元,增长 39.46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22.7 亿元,增长 52.01%。全口径财政收入 6.65 亿元,增长 29.4%。地方财政收入 3.09 亿元,增长 26.8%。全口径税收 6.16 亿元,增长 32.9%。合同外资额 3.76 亿美元,增长 15.07%。外资实际到位 3809 万美元,增长 30.53%。出口创汇实现 4 亿美元,增长 11.11%。落实投资额 1000 万元以上工业项目

13、75 项,其中 5000 万元1 亿元 14 项,亿元以上 11 项。新开工建设 46 项,其中 5000 万元1 亿元 4 项,亿元以上 8 项。 3.1.3、产业优势 目前营口开发区已经形成五大产业,即冶金、装备制造、高薪技术、现代物流、现代服务业。 具有五大优势: A、港口优势。营口港是我国北方地区最近的深水不冻港,也是东北第二大港,现有生产泊位 29 个。其中万吨级以上的泊位 17 个,已与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140 多个港口实现通航。2004 年吞吐量达到 5977 万吨,集装箱 58.6 万标箱,进入全国十大港口行列,非金属矿产品运量居全国各港之首。2008 年,营口港吞吐量

14、将达到 1 亿吨。目前,港口实现 A 股上市并筹资 6 亿元,15 万吨级外轮成功靠泊。 B、交通优势。东侧有哈大铁路、哈大公路、沈大高速公路三条交通动脉并行纵贯南北,中部有疏港铁路、疏港公路、入区公路相应横穿东西,南北距大连、沈阳机场各 200 公里左右,陆路连接东北三省以至欧亚大陆,交通运输十分便利。 C、电力优势。设计发电能力 180 万千瓦的华能营口电厂,一期工程两台 30 万千瓦燃煤机组已并网发电, 二期工程两台 60 万千瓦机组已于 2004 年开工建设。 华能营口电厂最终发电能力将达到 180 万千瓦,可为开发区及辽宁地区提供强大的动力供应和高质量的供电保障。 D、资源优势。地处

15、辽东半岛,背靠辽宁中部八大城市群和广阔的东北腹地,矿产、木材、粮食、水果、水产品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充足,资源深加工潜力巨大。鞍钢企业的入驻给该地区带来了强大的产业资源优势。 1717E、环境优势。全区海岸线长 25 公里,青龙山森林公园、亚洲植物标本园、望儿山、烽火台、仙人岛、金沙滩海滨浴场等景观,构成了山、海、林、泉交相辉映的海滨旅游度假胜地。同时园区中央 60 公顷的天然鹊鸣湖公园,给科技园提供了优美的生活、工作环境。 3.2、发展目标及规划理念 3.2、发展目标及规划理念 3.2.1、发展目标 根据营口开发区临港工业区所具备的发展条件和目前已有产业的发展态势, 规划对营口开发区临港工业

16、区高科技产业园整体发展目标进行定位: 以高科技产业为主体, 充分体现现代化产业水平。 要求园区内项目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符合国际发展潮流,符合经济危机形式下的国家发展要求。并具备一定的科研开发与成果转化能力,实现科学发展,确保产业持续稳定。 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具有针对性和独特性。结合地方产业特色,发展主导产业。形成工业园产业结构的稳固与特色, 从而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力求增强品牌效益。 功能配套完善,结构布局合理,规划具有弹性空间。通过高水平综合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 确保高科技园区产业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完善功能, 从而保证企业高效高质的完成生产科研任务。 同时考虑产业选择的市场调控性较强, 规划从用地布局及分期建设等方面增加弹性空间和弹性管理,为企业入园提供方便。 形象优美,环境宜人。由于高科技园的独特性,在城市规划方面要求具有良好的工作环境、优美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以及符合高科技发展的空间创造等。 3.2.2、规划理念 将“产业、用地布局、景观绿地系统”综合考虑,统一规划,最大限度地体现土地价值和综合化的社会价值,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