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主题产业园区的演进与总部经济发展

上传人:qt****68 文档编号:46994576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8.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主题产业园区的演进与总部经济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城市主题产业园区的演进与总部经济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城市主题产业园区的演进与总部经济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城市主题产业园区的演进与总部经济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主题产业园区的演进与总部经济发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市管理与科技20125 北京市委研究室 余钟夫城市主题产业园区是指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代表一个城市产业形象的产业聚集区。城市主题产业园区的兴起和发展是过去 30 多年中国发展中一个引人瞩目的现象。全国各地各种类型的产业园区,不管是国家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区、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还是省市县的各类园区,甚至乡镇自办工业园区,皆为增加当地的工业产值和地区生产总值、税收和就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亦为提升当地产业素质、产品档次和管理水平,扩大国际经济交流和合作,扮演了先锋角色。中国在短时间内成为世界制造工厂出口大国, 经济总量超越德、 日,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各地各类园区功不可没,充当了全国

2、经济发展的尖兵和突击队, 成为中国城市化、 工业化、现代化一道亮丽风景线。 一、城市主题产业园区的演进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自发探索阶段。改革开放初期,上世纪 80 年 -90 年代初,借助当时政策的松动,最早走出大院大所大厂、包括行政事业单位的一批吃螃蟹者,与体制外创业人士聚合,在大城市靠近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区域开始进行创业活动,那时主要以贸为主,自主自发自为,于是在一些城市形成了早期创业街区。以北京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广州天河科技一条街、东北沈阳三好科技街等为代表,论规模和影响力, 尤以中关村为典型, 形成了“两通两海” ,名气很大,联想集团也正是这个时候开始创业。那个时候,深圳

3、等特区因得风气之先,借助改革开放的先发优势,开始出现集中的工业城,是最早的城市主题产业园区。第二阶段是主动有为阶段。进入上世纪 90 年代,特别是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发表后,全国出现下海潮,改革开放迅速升温,由政府主导,各地相继开建开发区,开发区热延烧全国。这股热潮一直延续到 21 世纪初期,在全国出现了各级各类开发区,成为中国政府搞经济的直接抓手,各级政府纷纷成立园区管委会,附设开发公司,进行成片土地开发,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一段时间,招商引资成为各地政府工作人员的重要和激励手段,全国开始形成五个等级的园区格局,从国家级的高新、经技、保税、出口加工区, 到省市县开发区, 乃至乡镇工业园,遍地开花

4、,星罗棋布。各级政府成为园区建设的主角,吸引外资成为各地发展的重点,产业园区也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创新源和摇钱树。第三阶段是转型创新阶段。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最初 10 年,总部经济概念横空出世,同时总部经济园区出现,并与各类传统园区开始并存,其先行者和典型代表是北京总部基地。总部经济园区是不同于传统园区的一种产业园:首先是高端化,总部园区是以企业总部聚集为主的园区,而传统产业园主要是制造企业集群;其次是集约化,总部经济园区是写字楼式园区,土地集约利用和单位产出率都要高于厂房化的比较粗放的开发区;再次是开发主体不同,总部园区由市场化的城市运营商开发,政府只是协助,而传统产业园则是由各级政府管

5、委会下属的国有开发公司直接开发,开发体制机制都有不同; 此外, 开发方式也不同,总部园区统一规划、设计、建设、招商,园区具有完整统一的形态,而传统产业园区,主要是土地划块招商,入园企业自主开发,开发进度不一,园区形态比较杂乱; 再有, 总部园区的建筑、建材、配套设施、环境都实现生态化,城市主题产业园区的演进与 总部经济发展本 期 策 划 Special Subject中 国 城 市 化 转型与模式创新本 期 策 划 Special Subject中 国 城 市 化 转型与模式创新正文出片. in d d 3 22 0 1 2 . 1 0 . 1 8 9 : 1 9 : 0 2 A M城市管理与

6、科技20125而传统园区那时还不太注重生态和环保;还有,总部园区管理服务平台化,经济服务、信息服务、园区文体活动、物业管理等起点较高,形成比较先进完善的统一平台,创造出总部公社、总裁沙龙、总部共同体等新形式,传统园区则囿于当时的发展理念和技术手段,服务平台开始时起点并不高。总部经济园区之所以在近十年兴起,是因为它应合了多种发展需要,一是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和升级客观上要求原有工业园区改变粗放开发方式, 必须集约化、 精细化、 生态化;二是除了外企仍在流入中国之外,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使得本土企业的数量和规模大大增加,企业总部与生产分离的条件非常充分,总部经济的市场需求已经成熟;三是政府主导全包

7、型的园区建设模式缺乏活力和效率,面临转型和多元化,而城市运营商群体开始形成并成熟,因此,总部经济园区的出现可谓应运而生。二、总部经济作为一种新型主题产业园区方兴未艾当前,正处在总部经济园区与各类传统产业园区竞相发展的时期。从今后发展方向和前景来看,作为一种新型的主题产业园区,总部经济方兴未艾,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过去 30 年,城市化与以出口为导向的制造业发展是中国实现赶超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两大法宝。今后 20-30 年中,中国的经济总量还将持续增加,并将实现对美国的超越,许多国际经济机构对此都有预测。支撑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大国的,城市化仍然是发展的重要战略。我国现有城市化率已达到

8、50%,今后 15-20 年左右,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要达到 70%,现在离目标还差 20 个百分点,可以预料,新型城市化未来仍是中国发展的强大引擎。首先,出口为导向的低端制造业的发展将实现结构调整,并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也就是说,新型工业化仍将是今后相当时期内的历史任务。国际金融危机其中一个深刻的教训,就是要始终重视实体经济的作用,尤其对于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经济的稳定和就业的确保,任何时候实体经济都要保持相当的实力,应当把此作为长期国策。其次, 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的全面现代化尚在进程中,现代化仍然是中国发展的主题,并将牵引和主导着中国社会的前进。由此可见, 工业化、城市化、 现代化还是当

9、今中国发展强劲的动力,只不过今后我们的工业化需要不断升级,城市化也要走出新路。而这些都需要有与其相适应的经济发展方式和主题产业园区,而总部经济产业园区就其形态和内涵而言,是城业兼具的现代产业园区,因而是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的交叉路径,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还会有相当的发展空间。另外,中国国内企业的数量和质量尚处于扩充、优化和提升时期,内资企业总部不断扩张,外资企业总部还在移入,国内成长型企业增多,一些分散的小企业也在升级,都需要有专门的产业园区满足其发展的需求。第三,随着上述工业化、城市化的升级, 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加速, 二、三产业融合趋势强劲,相应地,产业用地价格上涨,土地集约化利用提高要求

10、,绿色、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约束大为加强,传统产业园区发展方式受到明显挑战,这些都助推建设新型产业园区,而现有总部经济型产业园区是立足现有发展要求,坚持先进发展理念的比较好的主题产业园区。因此,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是具有比较好的发展前景的产业园区。从大的发展格局来看,今后一线地区和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进一步升级,并逐渐饱和、约束增强;二线城市发展势头比较好,尤其是二线城市排前的几个城市,像青岛、成都、重庆、沈阳等城市势头良好;同时会出现一般二线城市,部分三线城市积极跟进现象。今后大约15-20 年后,渐推移至大部分三线城市。从近期看,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拖累,国内总部经济的发展会受到一些影响,不过

11、这是暂时的,危机过后,还会有强劲的发展。从形式上看,城市主题产业园区的形态呈现多样化,有外资内资并举型和成长型企业园,也有大中小混合型、 单一产业型、 混合产业型,以及金融化总部经济共同体等等,丰富多样。(本文根据作者在青岛总部经济论坛上的演讲整理)(责任编辑:黄荔)本 期 策 划 Special Subject中 国 城 市 化 转型与模式创新本 期 策 划 Special Subject中 国 城 市 化 转型与模式创新北京总部基地的巨型LOGO。总部基地环境优 美,是北京难得一见的生态化办公区。正文出片. in d d 3 32 0 1 2 . 1 0 . 1 8 9 : 1 9 : 0 6 A M城市主题产业园区的演进与总部经济发展城市主题产业园区的演进与总部经济发展作者:余钟夫 作者单位:北京市委研究室 刊名:城市管理与科技 英文刊名:Municipal Administration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2012(5)引证文献(1条)引证文献(1条)1.阳宁东.杨峻峰 生态文明视角下主题生态旅游产业园区建设研究以成都蒲江大溪谷生态产业园为例期刊论文-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2013(5)本文链接: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