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江苏省高等教育心理学岗前培训考试笔记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994369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4.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江苏省高等教育心理学岗前培训考试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1江苏省高等教育心理学岗前培训考试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1江苏省高等教育心理学岗前培训考试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1江苏省高等教育心理学岗前培训考试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1江苏省高等教育心理学岗前培训考试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江苏省高等教育心理学岗前培训考试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江苏省高等教育心理学岗前培训考试笔记(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第一节 心理学概论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它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个性心理特征等及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四个部分。2、心理动力主要包括:动机、需要、兴趣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3、人的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4、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5、认知决定人的情绪和意志,情绪和意志又影响人的认知。6、注意作为一种比较积极的心理状态,使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在一定的对象上,并使人对被注意的事物进行清晰的反应。7、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8、心理学除了研究人的有意识外,还研

2、究人的无意识(如:笔误、梦境等) 。9、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和基本观点:(1)精神分析学派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奥地利)研究对象:异常心理和行为,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 研究方法:自由联想和分析梦境(2)行为主义学派(美国)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 研究对象:观察到的行为研究方法:实验法 研究外在刺激和个体行为的关系 (S-R)(3)认知心理学派代表人物:奈赛尔(美国)研究对象:刺激与行为之间内在的认知过程及学习者内在的特征(SO-R)研究方法:计算机模拟(4)人本主义心理学派代表人物:马斯洛(美国)研究对象:健康人研究方法:整体分析和经验描述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研究,影响美国和世界其它各国的

3、教育改革运动。改变了教师观、学生观、教育观,强调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1、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校教育情境中的学生学习与教师教育的基本心理学规律。2第三节 高等学校教师与高等教育心理学1、教师的威信包括:教师的职业威信和教师的人格威信。2、教师威信对教育效果的影响(可能题型:论述)(1)前苏联心理学家施巴林斯基的实验(P12,将进修班学员分成四组,同一个讲演者以四种不同的身份给每组讲课,着装和讲稿、教态都相同,但产生的教育效果却不同)表明教师威信对教育效果有重要的影响。(2)教师威信高越高,教师的要求和教诲越能被学

4、生接受并努力去执行,甚至连缺点也能被包容;教师威信不高,教师的要求和教诲即使是正确的,也往往成为“耳旁风” ,不被学生听进去也不会执行。(3)教师威信对教育效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威信效应、名片效应(观点一致) 、 “自己人”效应、好感效应。3、教师威信的维护与提高(可能题型:简答)(1)教师要有坦荡的胸怀,实事求是的态度(2)教师要正确认识和合理运用自己的威信(3)不断进取的敬业精神(4)言行一致,做学生的楷模4、教师的能力(可能题型:填空)(1)教师的智力: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优良的思维品质、注意力分配。(2)教师的教育能力:教学设计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因

5、材施教能力、教学监控能力、自我教育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教育机智。5、教师的教学水平(可能题型:填空、选择)(1)尝试式教学:知道“教什么” ,但不知道“如何教”(2)因循式教学:知道“如何教” ,但是针对性、灵活性和创造性不够(3)策略式教学:知道“教什么” 、 “如何教” 、 “如何有效地教”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制约教育事业发展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6、专家型教师:是指具有丰富的和组织化了的专门知识,能有效地解决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创造力的教师。7、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教学观摩、微型教学、教学反思。第二章第二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学习的基本理论第一节 学习概述1、学习的概念广义

6、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相对持久的变化。概念的理解:学习是一个普遍现象;学习是有机体通过练习获得行为经验的过程;学习表现为个体行为或行为潜能所发生的比较持久和稳定的变化;学习所发生的变化既可以是外显的(技能) ,也可以是内隐(情感)的。2、学生的学习3狭义的学习是指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其目的是在比较短的时间内系统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技能,开发智力,培养个性,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与道德品质。3、大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简答)(1)学习内容方面:专业化程度较高、职业定向性强;实践知识丰富、动手能力较强;学科内容的高层次性和

7、争议性。(2)学习方式方面:自学方式日益占有重要地位,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断地提高,课堂学习与课外、校外学习相结合。第二节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可能与三、四、五节联合出选择判断)1、桑代克尝试错误说(美国心理学家,动物实验首创者,著名的猫实验)(1)学习即是学习者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2)学习规律: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2、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说(前苏联,狗实验)条件反射的几个规律性现象:强化、消退、自然恢复、泛化、分化、高级条件反射。第一信号系统(实物) ,第二信号系统(言词) 。第三节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1、布鲁纳认知发现说(可能的题型:简答、论述)(1)强调教学应该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

8、本结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态度和方法) ;(2)强调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性;(3)教学应该遵循四个学习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反馈原则;(4)提倡发现学习:在教师引导下的发现学习,用自己的头脑获得别人未曾发现的知识,也包括用自己的头脑获得别人已经发现的知识;(5)鼓励学生教学直觉思维。2、奥苏伯尔认知接受说(1)学习方式的分类:按照学习进行的方式分为:接受学习+发现学习;按照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分:机械学习+意义学习。机械的接受学习、机械的发现学习、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有意义的发现学习。(2)有意义接受学习是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原因:教师有意义地传授知识给学生的效

9、率比较高;尽管有意义接受学习受到学生认知结构水平的影响,但是可以结合具体经验到教授教学中去,弥补不足;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是学习教程的主要目的。(3)学习的实质:新知识通过与已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或观念建立实质的、非人为的联系而被同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4)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外部条件:学习材料具有逻辑意义内部条件:学习者具备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学习者必须积极地使新知识和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5)教学原则:“逐渐分化”和“整合协调”4(6)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教师在教授新知识之前,先给学生提供一些包摄性较广、概括水平较高的引导性材料。第四节 建构主义

10、学习理论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包括:知识观、学生观和学习观。2、建构主义的学生观:学习者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的,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是新知识的生长点,学生的协作活动对意义建构起重要作用。3、建构主义学习观:学习是知识的建构过程、学习过程是一个双向的建构过程,已有的知识水平是学习的基础,同化和顺应是学习者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途径。第五节 人本主义学习观1、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即发挥“潜能”是人的最高级心理需求,教育要激发和发挥人的潜能。2、罗杰斯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观(与建构主义的学习观相区别)(1)意义或经验的学习是重要的学习(2)学习是件愉快的事情(3)学生必须懂得怎样学习(4)强调学

11、生自己评价(5)学生自我引导(6)重视情感在学习中的作用第三章第三章 学习动机与教育激励学习动机与教育激励第一节 学习动机的涵义、构成与类型1、学习动机: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的心理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2、奥苏伯尔提出学校情境中的学习动机主要有三方面的内驱力: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以及附属内驱力。其中认知内驱力是学习中最重要最稳定的动机。3、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可能题型:简答和分析)一般情况下,动机水平增加,学习效果也会提高,但动机水平不是越高越好。美国心理学家,耶尔克斯和道德森定律(简称倒“U”曲线)表明:

12、中等水平的动机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的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越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适中,最佳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第三节 学习动机理论1、动机期望理论弗洛姆认为个体学习动机的激励水平取决于期望值和效价的乘积。激励力量=效价*期望值2、成败归因理论5人们做完一项工作后,往往喜欢寻找自己或他人之所以取得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对成败原因的分析会影响后续学习行为的动机水平。美国心理学家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从三个维度将归因分为: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六个因素:能力高低、

13、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以及外界环境。3、自我实现理论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们进行学习就是为了追求自我实现。第四节 学习动机的教育激励措施学习动机的教育激励措施:(1)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确立合适的学习目标;(2)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3)激发学生学习的成功感;(4)利用争强好胜心理,妥善组织学习竞赛;(5)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合理进行奖惩;(6)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第四章第四章 知识、技能的学习知识、技能的学习第一节 知识学习与学习指导1、知识学习的过程包括:知识学习的准备、知识的感知、知识的理解、知识的巩固、知识的应用五个基本环节。2、促进大学生

14、知识有效感知的条件(1)灵活运用三种教学直观方式: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2)感知规律(可能题型:简答和论述)强度律:被感知的事情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被学生清晰的感知。如:音量大小、板书字体大小、光线强弱、教具的大小等。差异律:被感知的对象必须与它的背景之间有所差别。如:板书或课件的颜色、线条、重点难点记号等。活动律: 活动的对象更容易被感知。如:活动教具、模型,多媒体工具的使用。组合律:空间、时间、形态、颜色等方面构成一个整体效果,以便易于被学生感知。对比律:对比物同时或相继作用于感官时,能够提高感知的效果。如:教学过程中的颜色对比、人物对比、形状对比、环境对比等。3、促进大学生

15、有效理解知识的条件(可能题型:选择、简答)(1)运用正例和反例;(2)提供丰富的变式;(3)科学地进行比较;(4)启发学生自觉概况。4、根据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不同,可以把记忆分为:6瞬时记忆(感觉记忆):记忆保持在 0.25-2 秒之间短时记忆:不超过一分钟,短时记忆的容量 5-9 个组块长时记忆:一分钟以上甚至终身,容量 5 万到 10 万个组块5、影响信息编码与知识记忆的主要因素(选择和简答)(1)识记的目的性和积极性;(2)材料的性质和长度;(3)对材料意义的理解度;(4)编码组块化;(5)识记的信心;(6)采用多通道、多途径进行识记。6、艾兵浩斯遗忘曲线(保持曲线)表明遗忘的过程是不均

16、衡的,遗忘的过程是“先快后慢” 。启示:及时复习。7、促进大学生知识巩固的有效复习(1)及时复习:艾兵浩斯遗忘曲线(2)复习时间的适宜:分散复习效果优于集中复习(3)复习次数的适宜与过度记忆法:超过 150%的学习为过度学习(4)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5)复习方法的多样化8、知识应用的基本过程:审题、课题归属、重现知识、解题。第二节 技能形成与技能指导1、动作技能形成过程:认知阶段、动作分解阶段、动作联系阶段、自动化阶段。2、动作技能形成的特征(简答)(1)动作的有意识控制减弱(2)利用线索的减少(3)动觉控制的加强(4)运动图式的形成(5)预见和应变能力增强第五章第五章 学习策略与学习迁移学习策略与学习迁移第一节 学习策略概述1、元认知是指对自己认知过程与结果的认知。元认知主要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以及元认知监控三个方面的内容。2、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有效地达到学习目标,在认知与元认知的基础上对学习方法和学习心态的选择与调控。学习策略由认知、学习方法与学习心态的选择、元认知和学习方法与学习心态的调控。第二节 学习策略的训练71、记忆策略的训练(1)记忆编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