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環評看文物評估的未來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6994283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87.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從環評看文物評估的未來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從環評看文物評估的未來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從環評看文物評估的未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從環評看文物評估的未來(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從環評看文物評估的未來從環評看文物評估的未來 三十會何建宗、王兼揚 2007 年 12 月 5 日信報財經新聞中港評論 P13 特首於施政報告提到,要所有涉及歷史文物建築的公共工程項目進行文物影響評 估 。有關評估的細節仍然未清楚,但總結過去環境影響評估(簡稱環評 )在香港的運 作,也許會為未來文評的推行帶來啟示。 香港的環評條例於一九九八年四月實施,主要的內容包括:一、清楚列出須作環 評的指定工程項目 ;二、環評報告須進行公眾諮詢,包括呈交環境諮詢委員會討論; 三、環評報告由環保署長批准,並發出環境許可證(Environmental Permit) 。沒有環境許可 證的工程不得施工!四、工程

2、施工時須進行環境監測及審核 ,有關數據須向公眾公布。 從以上四點可見,環評條例賦予環保署署長相當大的權力,足以否決一個基建項 目,例子是二年環保署署長否決九鐵落馬洲支線環評,最後導致訴訟解決,九鐵敗 訴。此外,在環評的整個過程中,公眾都有份參與,並須在一定時限內發表意見。最後, 值得注意的是,環保署在整個環評的籌備及撰寫過程中都扮演重要的指導角色,從發出 研究概要(study brief) ,到給予報告初稿的評語,到審批報告並附加條件,故此環評報告 被署長否決,是絕無僅有的事。 那麼,環評條例對於公眾日益關注的文物保育有否參考價值呢?如果把環保與文 物保護作比較,兩者在發展至上的香港,也有一些

3、共通之處。環保與文物保護都屬於社會 利益,很大程度與私人土地擁有者謀求發展及利益最大化有矛盾。在沒有誘因進行保育的 情況下,一個地方的生態或文物保護價值,往往在因發展而受到威脅時才被重視。有關的 影響評估,由發展商或政府部門負責,評估目的也只為了使項目通過,並規定發展商要負 責保育工作。 但是文物保育也有一些環保所沒有的特質。環保議題也許主要靠專家及環保團體 主導討論,但一座歷史建築承載很多人的回憶(不論個人或集體) ,意見可能紛紜,共 識常常難以獲得。古諮會(加上古物古蹟辦事處提供的資料和專題研究)理論上代表專 家意見,但古蹟不是古董,還有文化和感情價值,鑑定古蹟保留價值不是專家的專利; 既

4、要做公眾諮詢,便須尊重民間的意見。現時已被古物諮詢委員會評了級的古蹟,參照 環 評 的模式作公眾諮詢後,假如結論與古諮會之前的評級有明顯出入,是否得在古諮會 翻 案?現在古諮會仍未有如此的程序和前科。 既然共識難求,最終誰來一錘定音?若政府沒有誠意扭轉過往重發展、輕保育 的傾向,將來文評過程可能只淪為橡皮圖章。一來政府擁有專業部門(古物古蹟辦事處和 一眾專業工程部門) ,掌握的研究資源,民間團體不可比擬。另外,政府無論在諮詢委員 會和各級議會都有充足友好力量,還有一些傳媒機構鼎力支持,在關鍵時刻振臂一呼 ,要通過的項目還不是可以順利通過? 保育最終權力在政府手中保育最終權力在政府手中 在此應為

5、環評說句公道話。環保署向來十分尊重環境諮詢委員會的意見,缺乏環 諮會支持的環評報告,環保署甚少一意孤行予以批准。有往績支持,就算環諮會成員一 如大部分諮詢組織般由政府委任,也享有甚高公信力。但古諮會則沒有這樣的福氣了。過 往一年,兩位古物事務監督何志平和林鄭月娥局長多次提醒公眾,古諮會可以提供各 種意見甚至為文物評級,但唯一具法律效力的保育行動宣布法定古蹟的權力始終握在 監督一人(也即是政府)之手。結果,評為一級文物的皇后碼頭,也逃不過被拆卸的命運, 連重置計劃亦未明。 其實現在的環評報告,已包括要求確定(工程項目)對文化遺產地點的任何不 良影響 。已遭拆卸的天星和皇后碼頭,就在中環填海計劃第期的環評報告裏有詳 細討論,並得到很高評價。政府今次推出文評程序,或者可以提高公眾對有關項目之 文物價值的認識和關注,但實際作用有多大?會否為文物保育帶來新氣象?還是只為施政 報告作粉飾? www.30SGroup.or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