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教改的成功之路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6992542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487.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芬蘭教改的成功之路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芬蘭教改的成功之路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芬蘭教改的成功之路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芬蘭教改的成功之路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芬蘭教改的成功之路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芬蘭教改的成功之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芬蘭教改的成功之路(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27教育資料集刊第四十輯各國教育變革與發展1芬蘭教改的成功之路陳之華*位於北歐最東北角的芬蘭,在二十一世紀初,以優質的全球教育評比成績,受到世界矚目,而她確保每一位人民,不論種族、語言、膚色、居所、職業和社經環境、能力的差異,都能從學前幼兒教育一路到高等教育,享有相同機會均等的高品質教育(Education OECD, 2005: 172),因為他們深刻體會到,這個時期的孩子是人生發展中最青澀與困難的階段(Laukkanen, 2008: 312),所以更需要教師的關注;且在常態分班的基本架構下,確保學生的學習進程和學習成果,使學習不會趨向於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兩極化。其作法是不花費額外的精

2、神去照顧已是優秀的少數菁英,反之,讓廣大的學習情況一般或後段的孩子們,享有更豐富的教育資源,並鼓勵教師投入心力給最需要幫助的弱勢學生群,讓多數學生在基礎教育中找到歸屬感和參與感(陳之華,2008)。總之,芬蘭各教育單位一再懇切的強調,只有將學習後段的孩子帶起來,將失學和輟學的孩子找回來,整體的國民素質與國家人力水準也才會真正持續提升。伴隨著教改之後一路實行的改革是補強教育(remedialeducation),即用在所有學習階段上無論遇到短暫或長期困難的孩子身上。當孩子在小學低年級時,補強教育多數用於協助他們習慣閱讀、書寫和演講能力之培養(Laukkanen,2008:313);芬蘭教育界認為

3、,當孩子需要關愛和支援的時候,應該即時適時給予,那麼他們日後才不會導致其學習落差難以挽回(陳之華,2008)。至於國中階段的補強教育則大多用於數理和外國語言的學習課程(Laukkanen, 2008:313-314)。芬蘭教改最重要的一環就是改變教師的培訓方式,讓進入師資教育的學生,除了在校期間就有很好的教學實習外,還必須具備碩士生之獨立研究、自我提升的能力。由此可知,芬蘭教師的高素質,可謂為全球教育評比所以能穩占鰲頭最堅實的基礎(陳之華,2008)。以上雖然已經略述芬蘭教育改革的歷史與教育的基本精神,然而教育必須順應時代演變而不斷調整,所以不間斷地與時俱進,是教育工作者和教育政策制定者都必須

4、瞭然於胸。芬蘭一向相信教育與人力最重要的資源,從不忌諱討論自己的未來,畢竟,一個自認為小的國家,如果無法有效率的計劃未來、培養人才,那前途必定堪憂。芬蘭政府的長期教育政策認為,面對未來最好的因應策略仍是投資基礎教育、終身學習和多元技職訓練,以提升人民的能力。芬蘭現任教育部長莎麗莎可曼(SariSarkomaa)在最新版教育政策書(引自 Ministry of Education, 2008b: 4-5)中提到:6芬蘭教改的成功之路232學生的能力將會是芬蘭能否順利持續全球化的最重要因素,所以,學習能力、創新思維與發揮創意,更是芬蘭建構未來國力的重要關鍵。如何有效的發展與精進這項長期策略?以下進

5、一步探討芬蘭著手的研究與因應。參、芬蘭教育面對未來挑戰的方略首先,芬蘭必須面對的是社會快速發展下人口老化的問題。人口老化除了衝擊到人口結構的變化、教育資源的分配外,最大的挑戰將是教育政策和執行面上如何跟著有效率的改變。近幾年來,芬蘭政府已逐步的在做準備,希望日後能在行政和經費上投入更多資源,除了把現有成人教育的內容更朝向與職場需求充分結合,使整體訓練制度更具彈性以因應變化外,並且能幫助勞動市場找到所需要之具備不同能力的人員,以確保不同背景的人才都能有公平的機會,以期在工作技能能精進改善。是項成人教育的職業教育訓練的改革,也納入成人高中教育體系、勞動力提升政策以及鼓勵職場人員接受進階的在職訓練,

6、其主要是著眼於確保未來高技能勞動人力的供應無虞,並推動更有效率的學習時程,除了讓教育體系更能符合與工作需求,也謀求降低毫無職業訓練人口占總就業人力的比例(EducationEducationEducation Education & Science in Finland, 2008: 5, 39)。近兩年多來,芬蘭各地之綜合技術學院(polytechnic),都相繼更名為應用科技大學(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今(2008)年八月,兩所赫爾辛基大都會區裡的綜合技術學院亦合併成都市應用科技大學(Metropolia Universityof Applied

7、Sciences);市內兩所瑞典語為主的學院也整合成諾維亞應用科技大學(NoviaUniversityofAppliedSciences)。日後這些新整合之應用科技類大學,將強調學習過程更具效率,並能在教學品質、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發展國際化10芬蘭教改的成功之路236上進一步發揮效能(Education & Science in Finland, 2008: 4, 36-37)。芬蘭政府除了設法確保高等教育的經費與學校架構更趨於彈性、務實,以利推動高水準的多元、跨科際基礎與應用研究外,也希望能透過策略性灌注資源,廣泛培養學生的學習與應用智識能力,以強化整體社會的創意思維歷久不衰。由此可見,芬蘭

8、教育在高等教育的提升上,就是希望以發展資源整併的大學與應用科技大學,增加現有與國際接軌之卓越能力和學生視野,發展出更強健、更有效能的高等教育體系。此不僅使各個新整併大學的組織架構進一步發展,也將被賦予高度的經費與校務自主權。這個長遠策略的著眼點是推動所有芬蘭大學改善成最佳的研習、教學與研究場域,並能有效提供芬蘭未來產業發展所需要之人力,而不至於迫切需要向外招募人才(Education&ScienceinFinland,2008: 5, 7)。陸、教師始終是樹人最重要的推手任何一項立意良善的改革與政策,除了從制度面上設計、規劃之外,優質的執行人力更為關鍵。以教育來說,最核心之人力是第一線教師,在

9、整體社會的心目中,芬蘭的教師一直享有很高的社會地位(陳之華,2008)。一般而言,芬蘭教師的錄取率低,而通常基礎教育以上的教師,由 11 所大學的師資教育學院所訓練、提供;教師們都具有碩士學歷,而職業學校的教師,則由應用科技大學中的 5 所職訓教師教育課程所培訓(Education & Science in Finland, 2008:19)。芬蘭教育界堅信,教師持續的教育訓練可以增進教師的教學能力,並提升其對教學工作的滿意度。芬蘭地方政府提供教師們免費的在職訓練,教師一年之中至少擁有 3 天支薪的在職訓練;而中央政府教育單位也會提供教師與專業相關的教學職訓課程(Education & Sci

10、ence in Finland, 2008: 19),不論教師在職年限的長短,均能確保教師享有中央與地方政府全力的輔助。畢竟教育是百年樹人的志業,而擔任樹人推手重責大任的教師,自然應該受到教育體制的珍惜、呵護和培育。雖然芬蘭的教師水準已是國際公認的高素質,但是芬蘭政府仍希望這樣的水準能一直保持,更能夠因應時代變遷而隨之進步,以因237教育資料集刊第四十輯各國教育變革與發展11應未來社會與學校發展的需求。因此,如何能培養源源不絕的優質教育人員,政府有責任確保師資教育資源和相關訓練的充沛無缺,而且還要提供教師持續發展其自身專業能力的機會,並進一步設法改善教師的工作環境(Education &Sci

11、ence in Finland, 2008: 4, 5, 7, 19)。教育的資源與人力如何能如湧泉般不停地流動與精進,並能與時代脈動同步調整、整併,乃確保下一世代學生都能接受良好教育的基礎。芬蘭從來不曾為全球教育評比而進行教改,現在也不是為了保持績優的評比成績,才推動教育改革,其教育理念與教學方法所以與時俱進,都為了回歸到教育是為了讓下一個世代健全成長,以及為了落實更公平、更均衡的教育理念而為者。因此,芬蘭雖然已經在全球教育界的驚嘆聲中證明她能做到的優質和自主;但芬蘭仍希望能持續為自己國民的未來繼續開拓出更寬闊、更彈性、更務實的教育與學習的人生之路。參考文獻(2008)。2008年10月28

12、日,取自http:/www.edu.fi/english/pageLast.asp? path=500,571,36263,36274陳之華(2008)。台北縣:木馬文化。Laukkanen, R. (2008). Finnish strategy for high-level education for all. In N. C. Soguel& P. Jacobs (Eds.), Governance and performance of education systems (p.305-324). Netherland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Group

13、.Finnish Ministry of Education (2008). Retrieved October 28, 2008, from http:/www.minedu.fi/OPM/Finnish National Board of Education (2004a). National core curriculum for basiceducation 2004. Helsinki: Author.Finnish National Board of Education (2004b). National core curriculum for uppersecondary edu

14、cation 2003. Helsinki: Author.Finnish National Board of Education (2008). Retrieved October 28, 2008, from http:/www.oph.fi12芬蘭教改的成功之路238Halinen, I. (2008, March). Special features of the Finnish education system. Paperspresented at the Helsinki Conference. The Finnish National Board of Education,Fi

15、nland.Ministry of Education (2005, May). Reform of university degrees. Helsinki: Author.Ministry of Education (2006). Education & science in Finland 2006. Helsinki: Author.Ministry of Education (2008a). The future is in education & culture (3rd ed.). Helsinki:Author.Ministry of Education (2008b). Ed

16、ucation & culture 2007. Helsinki: Author.Ministry of Education (2008c). Education & science in Finland 2007. Helsinki: Author.Pahkin, L. (2007, September). Special features of the Finnish education system. Paperspresented at the Helsinki seminar. The Finnish National Board of Education,Finland.致謝本文為本刊特邀稿,作者於百忙中願意接受本刊邀稿,本刊特於此誠摰感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