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8.11精心设计确保软弱围岩隧道工程安全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6992163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9.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8.11精心设计确保软弱围岩隧道工程安全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2010.8.11精心设计确保软弱围岩隧道工程安全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2010.8.11精心设计确保软弱围岩隧道工程安全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2010.8.11精心设计确保软弱围岩隧道工程安全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2010.8.11精心设计确保软弱围岩隧道工程安全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8.11精心设计确保软弱围岩隧道工程安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8.11精心设计确保软弱围岩隧道工程安全(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汇 报 内 容一、软弱围岩隧道的工程特征二、软弱围岩隧道潜在安全风险源四、软弱围岩变形控制技术 三、软弱围岩隧道设计 3五、体会与建议 六、结束语 随着我国铁路路 网的完善,建设标准 的提高,特别是高速 铁路和客运专线的大 量修建,隧道建设规 模和技术水平也踏上 了一个新的台阶;然而 ,软弱围岩隧道坍方 、作业人员伤亡等事 故却时有发生,隧道 建设的安全现状无法 与当前的形势相适应 。从设计源头上解决 当前软弱围岩隧道建 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是非常必要和及时 的。我国是世界铁路隧道大国。据统计,截止目前,我国铁路隧道通车运营长度已达到6000公里,在建隧道约6600公里,规划设计长度约76

2、00公里,预计到2020年,我国铁路隧道总长将达2万公里左右,位居世界第一。我院承担的任务主要集中在西南山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一方面,隧道多;另一方面,隧道通过软弱围岩地段长,如:全长462km的成兰线,隧道长度就达到322km,隧线比70%,、级围岩的比重75,且多为千枚岩、板岩等软弱围岩地层。这些都从客观上增大了隧道设计在安全方面的风险。半个多世纪来,我院在西南山区铁路隧道的建设中,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有不少教训和体会,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软弱围岩隧道工程设计方面做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领导批评指正。(一)软弱围岩主要工程地质特点软弱围岩一般是指岩质软弱、承载力低、节理裂隙发育、

3、结构破碎的围岩,工程地质特点有:(1)岩体破碎松散、粘结力差:一般为土层、岩体全风化层、挤压破碎带等构成的围岩,由于结构破碎松散,岩体间的粘结力差,开挖洞室后,仅靠颗粒间的摩擦效应和微弱胶结作用成拱,这类岩体极不稳定,尤其是在浅埋地段容易发生坍塌冒顶。(2)围岩强度低、遇水易软化:一般以页岩、泥岩、片岩、炭质岩、千枚岩等为代表的软质岩地层,由于其强度低、稳定性差,开挖暴露后易风化、遇水易软化,尤其是深埋地段受高应力影响容易发生塑性变形,造成洞室内挤。(3)岩体结构面软弱、易滑塌:主要是存在于受结构面切割影响严重的块状岩体中,由于结构面的粘结强度较低,开挖后周边岩体极易沿结构面产生松弛、滑移和坠

4、落等变形破坏现象。(二)、软弱围岩的变形与破坏特征软弱围岩的工程地质性质决定了它在隧道工程中的变形特征,即开挖后自稳能力差,表现出“自稳时间短、易坍塌”的特征。由于隧道的开挖,使先前支撑隧道洞身围岩被移走,洞壁临空;造成围岩应力进行重新调整,围岩与洞壁均向隧道净空方向变形。这种变形由三部分组成:一是,隧道正前方掌子面的水平位移,表现为掌子面的水平鼓出;二是,掌子面前方围岩下沉,浅埋隧道表现为地表下沉,形成沉降槽;图 掌子面鼓出/地表沉降槽三是,刚开挖的隧道洞壁出现收敛变形,表现为拱顶下沉和边墙内移;图 拱顶下沉和边墙内移若这种变形不进行控制,则可能发生隧道坍方。常见的隧道坍方类型可以归纳为两类

5、:一是掌子面水平变形过大,发生掌子面挤出坍方;另一类是支护下沉过大,出现整体失稳坍方。图 掌子面挤出坍方 图 整体失稳坍方当隧道上部覆土较浅时,隧道内的变形可能发展到地表,引起地表变形开裂,甚至出现坍塌冒顶的情况。这种坍方对隧道工程的建设和环境的危害性极大。整体失稳坍方工程实例 洞顶地表陷坑针对软弱围岩隧道的支护变形、塌方等风险,从地质角度进行分析总结 ,其潜在安全风险源主要有6种情况: (1)软弱围岩浅埋、偏压软弱围岩浅埋地段,隧道施工时拱部一般难于成拱,在未采取足够措施 前,软弱围岩浅埋隧道易发生局部塌方;软弱围岩偏压地段,隧道支护结构 将承受显著的不对称荷载,施工期间易造成初期支护纵向开

6、裂或错台,变形 过大甚至塌方。图 地形引起的偏压图 地质引起的偏压 (2)土质隧道土质隧道强度低、自稳性差,与岩石隧道相比要承受更大的荷载,若初期支护强度不足,将导致变形大、严重时会出现局部坍塌等安全风险。土质隧道塌方冒顶及洞内松散坍体(3)大埋深软岩隧道在大埋深软岩地段,一般存在较高的地应力,由于软岩抗压强度低 ,开挖过程中洞壁岩体剥离,位移极为显著,变形持续时间长,隧底常 出现隆起现象。通过该段时,若支护不足,可能造成支护变形过度、侵限,甚至塌 方等安全风险。支护大变形严重侵入净空实例(4)断层破碎带由于断层上下两盘的相对运动,常使断层面附近岩石破碎 成碎石和粉末状,形成断层破碎带,其岩体

7、一般自稳性极差, 且常伴有地下水,隧道通过断层破碎带时易发生塌方、掌子面 突泥、突水等安全风险。隧道断层破碎带及塌方(5)结构面发育的块状岩体地段块状围岩的力学特性是岩石单体强度较高、承载力较高, 但因结构面发育,受其切割制约,特别是在有地下水组合作用 的条件下,岩体整体稳定性差,这类围岩隧道坍塌的特点是个 别岩块失稳,造成较大范围岩块突然坍塌。坍塌岩块结构面发育(6)不同岩层接触带地段由于不同岩层,岩性差异大,加之常伴有地下水,在接触面附近常发育有风化剥蚀面,岩体较为软弱、破碎,隧道通过时,在掌子面上方或前方,易发生塌方、涌泥等安全风险。隧道接触带塌方(一)、软弱围岩隧道设计理论在隧道工程的

8、设计与施工中,除了了解软弱围岩隧道“自稳差、易坍塌”的工程特点,还必须清楚地认识到隧道不同于地面建筑物的3个主要特点:(1)隧道是由围岩和多种支护结构两部分组成的,即:隧道 = 围岩 + 支护围岩与支护共同承担山体的压力。图 围岩与支护共同受力隧道工程的3个主要特点(2)隧道承受的压力具有不确定性。(3)支护体系是控制围岩变形的关键。为有效控制隧道工程安全风险,避免或减少坍方事故发生,应以“充分调动围岩的承载能力,有效控制围岩变形和松弛”为设计理念,按新奥法原理进行软弱围岩隧道设计。(二)、隧道支护设计根据新奥法原理,软弱围岩隧道支护一般采用复合衬砌。复合衬砌由初期支护、二次衬砌两部分组成。隧

9、道开挖后先实施喷射混凝土、锚杆、钢拱架等与围岩密贴的初期支护,约束围岩变形,并根据变形监控量测结果,适时施作二次衬砌。图 复合衬砌图1、初期支护设计初期支护是由喷射混凝土、锚杆、钢架组成的联合支护体系,是复合衬砌隧道的主要承载结构。初期支护设计 - 喷射混凝土喷射混凝土的作用喷混凝土能及时、有效地防止开挖面岩层的松散、离层和 掉落,是有效地保护围岩、防止坍方的重要手段。填充裂隙 界面附着防掉块喷混凝土与围岩的粘附是发挥喷混凝土支护效果的保证, 也是喷混凝土最主要的力学作用。图 喷射混凝土与围岩初期支护设计 - 喷射混凝土软弱围岩中喷混凝土设计及施工要点: 喷混凝土应具有必要的早期强度,以尽快对

10、围岩提拱支承力,24小时抗压强度不应低于10MPa。 喷混凝土应有足够的后期强度,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 与围岩应具有足够的粘附强度,使喷混凝土与围岩尽快形成整体,阻止围岩松动下滑,与围岩的粘结强度不应低于0.5MPa。 软弱围岩采用钢筋网喷混凝土,增强喷混凝土的抗剪强度、提高粘附性。初期支护设计 - 喷射混凝土为达到设计目的,软弱围岩中喷混凝土施工要求做到:喷混凝土应采用湿喷工艺湿喷法其喷射混合料进入喷射机前已经按规定加入水拌合均匀,因此较干喷工艺具有水灰比能准确控制,利于水泥的水化,施工粉尘小,回弹少,混凝土均质性好,强度高的优点。喷混凝土必须与岩面密贴,不可有空洞,以保证良好的共同受力

11、状态喷混凝土必须快速、及时施作。初期支护设计 - 锚杆锚杆作为初期支护的另一主要构件,设计施工中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在软弱围岩中,其对围岩的加固作用十分明显。1)软弱围岩中锚杆的作用在软弱围岩中单凭喷射混凝土往往难以抵抗围岩的巨大形变压力,不能 有效地保证支护的可靠性。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将喷射混凝土与锚杆联合使 用,并把锚杆作为主要的支护措施。软弱围岩中锚杆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加固圈”来“加固 围岩”。 “加固圈”承担外层围岩传来的荷载,使得最后传到喷射混凝土层的荷 载大为减小。锚杆对围岩的加固是通过锚杆周围的水泥砂浆与围岩的粘结力来实现的 ,因此需保证锚固可靠,且锚杆垫板必须

12、与岩面紧贴。锚杆 隧道加固圈2)软弱围岩锚杆设计与施工要点:锚杆的布置一般沿洞室周边径向均匀布置,必要时底部也要加锚杆;为保证加固带有一定厚度,锚杆的长度与间距之比一般为2:1;为防止锚杆间围岩坍落,还应配合网喷混凝土,喷层主要承担锚杆间的局部坍塌荷载;为达到设计目的,软弱围岩锚杆施工中要求做到:锚杆锚固可靠,全长粘结;要用垫板,且垫板要求与岩面紧贴。初期支护设计 -钢架钢架分型钢钢架与格栅钢架两种,一般应与锚杆、喷混凝土共同使用。图 钢架断面图格栅钢架1)钢架的作用钢架的作用有四点:一是喷混凝土发挥作用前支撑围岩;二是对喷射混凝土进行补强;三是作为超前支护的支点;四是与锚杆、喷射混凝土共同发

13、挥初期支护的作用。2)钢架适用范围钢架的最大特点是刚度大,架设后能够立即承载受力。因此,多用于软弱破碎或土质围岩中,需要控制围岩变形迅速发展的场合。如浅埋、偏压及土层隧道等。钢架的设计与施工要点: 一般采用工字钢,或“八字结”形联系钢筋的格栅钢架; 钢架间距一般为0.61.0m。 为增加钢架的整体性,每榀钢架间应设纵向连接构件; 钢架拱脚及墙脚应有控制钢架位移和下沉的措施。为达到设计目的,钢架的施工要求做到: 接头是整个钢架的薄弱环节,必须加强; 钢架应直立安装,并用混凝土预制块与围岩顶紧; 型钢钢架应预留注浆孔,及时对喷混凝土层后回填注浆,保证与围岩密贴; 分部开挖钢架落底接长时,要注意防止

14、失稳。2、二次衬砌设计软弱围岩中二次衬砌也是主要承载结构,二次衬砌与初期支护共同承担较大的后期围岩变形压力,应适时施作。二次衬砌设计 (1)二次衬砌的作用软弱围岩隧道中,二次衬砌的主要作用:一是承载,二是安全储备 ,保障运营的安全。 (2)二次衬砌的设计与施工要点 二次衬砌原则上应适时施做。 软弱围岩二次衬砌应带仰拱,与边墙应圆顺连接,减少应力集中。为达到设计目的,软弱围岩二次衬砌施工要求做到: 二次衬砌应先施工仰拱,分段整体浇注 。 二次衬砌背后空洞应回填密实。1、控制掌子面变形、坍塌的技术掌子面过大的变形将导致坍塌事故的发生。这种事故占隧道坍方事故的比例最高,造成的人员、机械设备的损失最大

15、,在设计施工中都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控制掌子面变形、坍塌的技术 - 超前 支护常见的控制掌子面变形、坍塌的技 术有: (1)超前支护超前支护是一种 “先支后挖”技术,是控制隧道掌子面前方围岩变形,防止 隧道掌子面坍塌的主要手段。常用的超前支护有:超前锚杆、超 前小导管注浆、超前大管棚。图 超前支护示意图控制掌子面变形、坍塌的技术 - 超前支护软弱围岩超前支护施工中要求做到1)超前管棚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压浆,以起到加固围岩的作用。2)为保证管棚与钢架的联合支护作用,管棚外露部分应焊接于钢架上。控制掌子面变形、坍塌的技术 - 掌子面锚杆(2)掌子面锚杆设置掌子面锚杆的目的是控制围岩开挖后的先行位移和

16、掌子面位移,也是给大断面开挖创造条件,有利于控制先行和后期围岩、支护变形。掌子面锚杆的长度一般都在1020m 之间,宜优先采用易于切割的玻璃纤维锚杆。图 掌子面锚杆控制掌子面变形、坍塌的技术 -掌子面喷混凝土封闭(3)掌子面喷混凝土封闭掌子面喷混凝土是现场使用较多的另一种维持掌子面稳定的支护措施。图 掌子面混凝土封闭控制掌子面变形、坍塌的技术 -(4)掌子面预留核心土掌子面预留核心土防止掌子面失稳、坍方是隧道中运用最广、最简单、最经济的技术措施之一。核心土核心土核心土2、控制落底开挖坍方技术隧道上台阶开挖支护完成,下一道工序就是下台阶落底开挖。这道工序风险极大。落底时上半部支护基础悬空,失去支撑,很容易引起支护和围岩失稳、坍方。这种事故一旦发生,容易造成前方掌子面作业人员被困和伤亡。落底开挖的关键技术是在开挖前给上半断面支护结构提供一个临时或永久的基础,控制支护拱脚的快速下沉。常见的控制拱脚下沉技术有:(1)锁脚锚管技术锁脚锚管当它作为承载结构时,主要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