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国学_到底是什么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6986693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1.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_国学_到底是什么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_国学_到底是什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_国学_到底是什么(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政府法制2010年法治文苑虽然沙僧比较乏味无趣, 个性和本领都不突出, 但他是以忠厚为标志存在于老百姓心目中的。想象他挑着担子的身影, 黝黑的脸孔, 粗大的手掌, 木讷少言的表情, 好脾气的憨笑然而, 沙和尚并不是真的忠厚和低调。责任少些, 问题也就少些。他的 “忠厚和低调” 是一种保护膜, 只为使自己不被注意得太多。沙僧的来路颇值得回味。他本是灵霄殿下侍銮舆的卷帘大将, 只因在蟠桃会上失手打碎了玻璃盏, 被玉帝打了八百杖, 贬下界来。卷帘大将其实等于是玉帝的贴身秘书, 是领导很亲近的人, 仅因在大宴会上打碎了玻璃盏就要受这么大的刑罚, 玉帝的无情真让人感到齿寒。同时也让人猜疑, 或者卷帘大将

2、曾无意中得罪过其他要员, 甚至得罪过玉帝本人也未可知。流沙河是一条沉重的河, 七日一次飞剑穿胸, 身心皆痛, 提醒自己的罪愆。沙和尚在流沙河这些寂寞和苦痛的日日夜夜里, 忍不住反省自己的过往人生, 反省一层, 城府深一层。若想不得罪人, 唯有两个字 “小心” , 小心行得万年船啊。所以他在取经路上, 低调得甘愿被忽略, 老实得近乎窝囊, 那是他的过往经历教会他的, 只有把自己藏得好才安全。沙和尚的实际能力不见得低, 自我意识更不见得那么菲薄。在 “真假美猴王” 那一回, 他打死了六耳猕猴变出来的假沙僧, 这也是 西游记 中明确提到沙和尚打死妖怪的一次。当时, 沙僧的果敢和威猛与一贯形象不太一致

3、。要知道, 那假行者就是六耳猕猴, 连孙悟空都打不过他, 他率众猴来围, 竟被沙僧打出重围, 可见沙僧功夫并不低。而沙和尚见到假沙僧那么愤怒, 说明在他心目中,自我的分量很重。沙僧平时很沉默, 让人错觉他笨口拙舌, 偶尔一些时候, 沙僧才露出真面目。孙悟空第二次被驱逐之后, 唐僧让沙僧去花果山找人。沙僧到花果山后说:“上告师兄, 前者实是师父性暴, 错怪了师兄, 把师兄咒了几遍, 逼赶回家, 一则弟等未曾劝解, 二来又为师父饥渴去寻水化斋。不意师兄好意复来, 又怪师父执法不留, 遂把师父打昏在地, 将行李抢去。吾救转师父, 特来拜兄。若不恨师父, 还念昔日解脱之恩, 同小弟将行李回见师父, 共

4、上西天, 了此正果。倘怨恨之深, 不肯同去, 千万把包袱赐弟, 兄在深山, 乐桑榆晚景, 亦诚两全其美也。 ”瞧这一番话, 说得井井有条, 有情有理, 又得体, 又严密, 又细致, 又中肯, 哪里有笨嘴拙舌的影子。他平时的沉默,只是因为没有当出头鸟的兴趣和必要。沙僧看起来什么都无所谓, 宽容得很, 其实是 “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 的宽容, 是无情的圆滑。比如: 三打白骨精之后, 孙悟空遭到唐僧的驱逐, 猪八戒在旁边唆嘴也就罢了, 沙僧头顶着 “老好人”的巨匾, 为什么也一声不吭, 眼见着孙悟空被紧箍咒勒得像个 “亚腰儿葫芦” , 你就算不好违拗师父的意思, 但看在师兄弟一场的情分上, 劝劝师

5、父少念几句总该可以吧?可是 “老好人” 沙和尚只是沉默, 不表态, 不掺和, 不负责。沙和尚不为孙悟空说话, 更不会为猪八戒说话。孙悟空被遣回花果山后, 猪八戒在黑松林化缘不得, 把头拱在草里睡着了。唐僧耳热眼跳左右等不到, 沙僧便在一边说:“师父, 你还不晓得哩。他见这西方上人家斋僧的多, 他肚子又大, 他管你?只等他吃饱了才来哩。 ”沙僧的城府更体现在人情世故上,别有一番冷静和准确。他不会天真地一头热, 也不会幼稚地盲目乐观。孙悟空一听说红孩儿是牛魔王的儿子, 便大喜过望, 要去认亲。沙僧却说:“三年不上门, 当亲也不亲。你与他相别五六百年,又不曾往还杯酒, 又没有个节礼相邀, 他哪里与你

6、认什么亲耶? ” 正如他所言, 孙悟空和猪八戒高高兴兴地上门去, 却吃了红孩儿一番三昧真火, 败兴而归。所以, 沙和尚作为卷帘大将, 在领导身边不是白待的, 机关里混出来的, 到底不一样。(编辑黄晓玉)沙僧的城府近年来,“国学” 越来越热, 围绕其所展开的讨论也越来越多。其实,“国学”有多种含义, 反映了中西文化关系的百年变迁, 是个时代性很强的名词, 也是个适应性、 实用性很强的名词。在晚清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的争论中,“国学” 是 “夷学” 、“西学” 等概念的对立面, 这时它是文化名词。在学制改革中,“国学” 作为经、 史、 子、 集 “四部之学” 的总称, 与从西方传来的文、

7、理、 法、商、 工、 农、 医 “七科之学” 形成对立, 这时它是学科分类体系中的教育名词。在清代末年革命高潮中, 有一面新的 “国学”旗帜出现在历史舞台上, 这就是邓实、 章太炎等人在 国粹学报 上所提倡的作为“君学” 对立面的 “国学” 。打出这面旗帜的根据是, 中国之所以落后, 根源在于中国人的头脑被秦汉以来皇帝所提倡的“君学” 所毒害。有鉴于此, 邓实、 章太炎等人提倡 “不媚时君” 、“不媚外族” 的真正中国人自己的 “国学” 。在这种情况下,“国学” 则成为反映民主革命要求的政治名词。随后,“国学” 又渐渐生出新义, 即“中华民族学术文化总代表” 的含义, 因而演变成学术名词。邓实认为,“国学”是一国所自有之学。章太炎认为,“国学” 是国家所以成立之源。胡适则认为,“国学” 只是 “国故学” 的缩写,“国故学”使命则是 “整理中国一切文化历史” 。而作为学术名词,“国学” 的内涵其实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研究” 或 “中华民族学术文化研究” 。(编辑黄晓玉)“国学” 到底是什么小常识思呈小黑孩图佚名4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