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资源产业链_能否更进一步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6980818 上传时间:2018-06-2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再生资源产业链_能否更进一步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再生资源产业链_能否更进一步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再生资源产业链_能否更进一步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再生资源产业链_能否更进一步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再生资源产业链_能否更进一步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再生资源产业链_能否更进一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再生资源产业链_能否更进一步(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Envir nmental EconomyEnvironmental Economy2005.414能否更进一步张帆/ 文为了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循环经济建设,必须建立现代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推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产业化。由回收网络、集散交易中转中心、综合利用处理中心三部分,建立起回收、利用、处理三者有机结合的产业链。.再生资源产业链再生资源产业链段落导读 p 1 5 一、我国废旧物资回收利用行业的发展现状p 1 6 二、建立市场化新型回收利用体系的摸索实践p 1 7 三、我国现代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的基本特征p 1 8 四、我国现代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的发展趋势

2、能否更进一步Envir nmental EconomyEnvironmental Economy2005.415环境经济杂志 2 0 0 5 年4 月 总第1 6 期我国是当今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同时也是资源消费大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对资源的需求进一步加大,另一方面大量产生的废弃物对生态环境保护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充分回收和利用废旧物资,使其成为再生资源,对于减少自然资源开采,节约能源,减轻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改革开放2 0 多年来,我国再生资源的回收集约化、加工利用技术水平都很低,产业化程度不高,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我国地方大、人口

3、多、经济发展不均衡,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要从组织形式、运作方式、管理体制等诸多方面达到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建立现代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推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产业化,这已经成为我国寻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性任务。一、我国废旧物资回收利用行业的发展现状废旧物资是指社会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已不再具有原使用价值,但通过回收、加工可重新获得新使用价值的物资,主要成为再生工业原料,作为资源不足的重要补充。工业先进国家的再生资源利用率已经达到7 0 % 以上,而我国9 2 % 的一次能源、8 0 % 的工业原材料和7 0 % 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仍然依赖于有限的矿产资源,再

4、生资源总体利用率不到4 0 % ,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产业的发展潜力很大。从历史上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曾经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5 0 年代初,我国经济刚开始复苏,物资匮乏,人民生活水平不高,废旧物资回收成为“勤俭建国、勤俭持家”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接受中央政府的委托,为完成回收废钢铁和废铜,支援战争的任务,组建了我国最早的一批回收企业。1 9 5 5 年供销合作总社专门成立了废品管理局,统一管理全国的废旧物资回收工作。几十年来,无论体制如何变化,供销社对系统内废旧物资回收行业的管理从未间断过。1 9 7 5 年,当时的国家计委成立了金属回收局,后转入新成立的国家物资

5、局,废钢铁回收纳入国家计划,自此形成计划经济时期供销、物资两大系统垄断废旧物资回收行业的格局。与此同时,我国废旧物资回收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形成了集回收、加工、科研、管理为一体的再生资源行业体系。到上世纪末,供销社系统县以上废旧物资回收企业有2 8 0 0 多家,回收网点有近1 2万个,加工企业有1 5 0 0 多家,从业人员近8 0 万人。据统计,从1 9 5 3 年至2 0 0 0年的4 8 年间,供销社全系统回收废金属、造纸原料、化工原料等各类废旧物资4 亿多吨,重新利用这些废旧物资,相当于节约矿产开采量2 8 亿吨,节约标准煤4 亿吨,减少垃圾处理量约1 6 亿吨。进入计划经济向市场

6、经济转轨阶段,废旧物资回收利用行业发展很快。到2 0 0 3 年,我国国内废旧物资的社会年回收总量已经达到8 4 0 0 万吨左右,是改革开放前年回收总量的5 倍;从业人员约有1 0 0 0 万人,是改革开放前的1 0倍。与此同时,计划经济时期以供销、物资系统公有制为主体的回收行业垄断编者按:北京大学叶文虎教授说过这样一段话:经过工业革命以来近3 0 0 年的消耗后,可供人类利用的自然资源已经枯竭,因此,人类必须寻求“新”的资源起点,“废物”正是最重要的选择之一。新产业伴随着新的发展观而生。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在循环经济兴起的时代,废弃物回收利用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如何在中国发展废弃物回

7、收利用产业,如何在各行业培育废弃物回收利用企业,如何在政府部门设立专门的废弃物再利用监管机构,也成为一个古老而新兴的课题。拣废旧物资的老农一脸好心情。Envir nmental EconomyEnvironmental Economy2005.416格局已经被打破,个体农民成为回收行业的从业主体,为回收业的发展带来了生机。当前,我国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系统的基本模式如下。从总体上看,我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仍处在低水平无序发展的状态,主要表现为:市场管理混乱。目前,我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的管理无法可依,经营业态以分散为主,给管理带来困难,行业管理处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状态。资源浪费严重

8、。回收者经营是“大利大干,小利小干,无利不干”,因此,大量可以利用的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地回收利用。二次污染严重。在废弃物回收整理加工中,野蛮拆解、随意焚烧、任意排放等现象比较严重,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二次污染 。加工技术水平和产业化程度低。由于分散回收经营,集约化程度低,加工新技术得不到利用,生产效率低,必然导致产业化程度也很低。二、建立市场化新型回收利用体系的摸索实践1 9 9 5 年恢复成立了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内部设立了再生资源管理办公室,加强了供销社系统回收行业的管理。经过深化改革和内部经营结构调整,供销社回收行业发生了质的变化和发展。2 0 0 0 年6 月,全国供销总社根据回收行业的

9、实际情况,为完成我国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回收体系,提出了推动供销社再生资源行业二次创业的实施意见。2 0 0 0 年,供销社全系统实现了扭亏为盈的历史性转折,经济效益有所回升。改革调整后保留的回收企业2 3 0 0 多家,在册从业人员减少到大约5 0 万人,自有回收网点减少到1 0 万个左右,通过建设废旧物资交易市场4 6 0 多处,吸纳了约6 万多户个体经营者进入市场并实施统一规范管理,保持了供销社回收企业在我国废旧物资回收体系中的主导作用 。到2 0 0 3 年,供销社系统探求建立市场化的新型回收利用体系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做法是利用闲置土地开办各类废旧物

10、资交易市场,吸纳以农民为主体的个体经营户进入市场合法经营,整合以社区回收为基础的回收网封面文章Cover StoryEnvir nmental EconomyEnvironmental Economy2005.417环境经济杂志 2 0 0 5 年4 月 总第1 6 期络,从而形成回收和集中加工整理废弃物,生产再生工业原料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在北京市,由供销社系统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建立的新型废旧物资回收网络正在逐渐形成。1 9 9 8 年供销总社就确定北京市朝阳、海淀、丰台区作为重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的试点单位。几年来,朝阳、海淀、丰台三区建设了9个大型废旧物资市场,吸纳了7 0 0 多个

11、经营单位,4 0 0 0 多人入场,组织了近5 0 0 个社区回收点,成立了跨系统的、社会化的回收行业协会,并实施“六统一”的规范管理,初步形成了较完善的现代回收体系。“朝、海、丰”经验得到北京市政府的重视,2 0 0 1 年6 月,北京市商业委员会、市政管理委员会等9 部门联合发文关于促进和规范北京市社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要在北京市八个城区按照每1 0 0 0到1 5 0 0 户居民拥有一个社区回收点的标准,建设1 8 0 0 个废旧物资回收站点,配套建设1 0 个废旧物资市场,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废旧物资回收网络的建设。与此同时,供销社系统在大连、石家庄、南京、吉林等地积极

12、开办各类废旧物资交易市场,通过市场的规范管理,逐步重建城市回收体系,为建立我国现代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打下了基础。三、我国现代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的基本特征建立我国现代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主要是为了解决以下三大问题:一是原有体系功能不完善,市场管理混乱的问题,废弃物回收与综合利用及废弃物处理分属不同的部门,因缺乏统一管理而严重脱节,加上管理相对滞后,导致废旧物资的市场管理出现混乱;二是回收经营分散,集约化程度低的问题,回收企业规模小,综合利用技术水平低,废旧物资流通的组织程度低,交易方式落后;三是综合处理能力低,二次污染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变化,产品更新

13、换代日益加快,无回收价值、处理成本高、容易形成二次污染的现代废弃物(如废家电、废电池、废塑料等)品种越来越多,给环境带来严重威胁。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作特点的现代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实现资源相对集中的规范管理,需要吸纳多种经济成份参与到有序竞争的社会化回收、综合利用与无害化处理相结合的再生资源产业化发展目标。我国现代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应该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是政府政策导向的社会系统工程。这是因为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总的要求应该达到“方便群众生活、促进科技进步、有利于资源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涉及到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

14、统工程。要建立这样的具有产业化特征的体系,必须将资源利用和污染物处理相结合,将市场流通体系和社会公益性相结合。由一个单一部门或系统独立完成是根本不现实的,所以必须由政府政策导向,组织跨系统、跨部门、跨地区的大协作。是经济成份多元化的市场化运作体系。现代体系必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才会有生命力。因此,在政府支持和指导下,采用国有民营、民办公助等多种方式、多种经济成份的企业市场化运作,科、工、贸各方以经济利益为纽带的市场经济运作方式,是成功的关键 。是回收、利用、处理三者有机结合的产业链。在这个体系中,回收是基础、加工是手段,资源利用和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才是最终目的。因此,回收、加工利用和无害

15、化处理三个环节缺一不可。三个环节连成一条产业链,形成产业化规模,是促进该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由此可见,我国现代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的主体应该由回收网络、集散交易中转中心、综合利用处理中心三大部分构成,如图。Envir nmental EconomyEnvironmental Economy2005.418其中,基础是规范管理、由点及面、服务功能齐全的回收网络;连接是废旧物资交易集散载体;终端是发达的综合利用处理中心,或者再生原料生产基地。与发达国家相比,在我国缺少的不是点多面广的回收体系,而是国家的政策导向和法律保障、高科技武装的利用处理体系,以及如何与回收体系连成产业链。从我国实际出发,在

16、城市通过对回收业的规范管理,组织新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从而构建整个回收利用产业链中的基础环节,是当前建立现代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的重要工作。四、我国现代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的发展趋势我国经济已进入由“基本小康”向“中等发达”过渡的发展阶段。全球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在这一发展阶段,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人口问题将成为三大不可逾越的矛盾,突出地表现出来。建立我国现代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实现再生资源的产业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最好实践,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近几年来,国务院领导为建立现代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多次做出批示,国家有关政府部门重视资源环保工作也成为提高执政能力的新时尚。国家首次制定和实施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十五”规划,加快了再生资源行业管理的行政立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条例等系列法规已经列入工作日程,相应的回收从业准入、市场准入规则和技术标准也在筹划当中,为实施行业规范管理,建立现代回收体系提供了可操作的法律依据。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规范实施、建立体系的项目工程已经进入议事日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三个重点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