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村旅游景观设计初探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6973675 上传时间:2018-06-28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乡村旅游景观设计初探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乡村旅游景观设计初探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乡村旅游景观设计初探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乡村旅游景观设计初探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乡村旅游景观设计初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乡村旅游景观设计初探(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Tou匝 墨小城镇旅游新 乡村旅游景观设计初探马晓雯摘要:伴随 着中国新农 村建设的 展开,众多的村落景观正经历着城市化、生态环境破坏等巨大:中击 。广大乡村地区拥有 丰 富的乡土遗存景观,如何恢复、再 造乡村景观成为本文 的主 要研究 内容。本文以桥梓镇一渡河粮仓 周 边闲置区域为具体案例展开研究。通 过 对该地区进行 实地深入调研的方式。了解该地区乡土民俗、生活习 惯、建筑特色等,结合地方原有景观特色进 行分 析、设计。形成一系列“理想乡 村”构思。一、引言乡村旅游与乡村休闲娱乐已经成为改变和塑造乡村景观和乡村社区的主要 因素,利用乡村中闲置的、有特色的空间,营造成为乡村活动的预留空间,使

2、其既 融于传统 乡村聚落的社会事件,如节日、市场、农产品交换、民俗活 动等,又提供能够容纳一定城市人口进行乡村漫游、野营、观光、参观、节庆活动的空间场所。同时,这种民俗活动举办的预留空间,将起到对乡村民俗活动传承与发展的保护作用。二、新乡村景观设计的背景与意义(一)背景1新农村建设背景21世纪,我国农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建设社会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此后十七届三中全会又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为新世纪新阶段“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也为广大乡村加强村庄规划、人居环境整治,改善乡村环境和村容村貌,建设美好农民家园提供了新的政策依据。构建农村景观是

3、解决“三农问题”中最易被忽视的工作。如果我们有意识地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把农8 0-I、城 镇建设村景观建设纳入考量计划,就很可能在有限 的资源条件下,建设一个具有可持续发展空间的新农村。2新农村新定位(1)新农村=新社区 公 共空间=社区中心 功能:El常生 活、娱 乐、商业、福利、集会、节庆活动 尺度:更亲切 的尺度 关系:熟人社会 精神:接触交流、集体意识、合作制度、环境的义务性 (2)新农村=后花园 公共空间=花园中心 定位:反城市的、田园的、花园一花木、农村一农田、农民、农产品 功能:旅 游接待、农村体验、休闲、娱乐、商业、住 宿 关 系:旅游者与当地农民(市民与村民)相邻而居,共同

4、生活 精神:兼容、接纳、接触交 流 (二)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1城市化对农村景观的破坏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 的乡村正处于 南传统农业景观向现代农业景观转变的过程中,这一过程的显著特点是乡村景观格局急剧变化,乡村资源 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比如,片面追求城市化而破坏了干百年保留下来的乡土风貌和文化景观;土地 利用布局无序分散。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加入WT O带来的冲击,我国将全面进入城市化阶段,未来 乡村地区盲目和无计划的城市化建设将更加严重,势必造成乡村景观破碎化、景观美学价值低下和社会效益不可持续。2城市极端化发展使乡村景观显得尤为重要人对自然的依赖,源于人的本性。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噪音喧嚣,

5、交通拥堵,视野狭窄,绿地减少等一系列问题,使人们更加渴望新鲜的空气,安静的环境,渴望能回归大自然的怀抱。近年蓬勃发展的乡村旅游、农家乐等旅游形式就充分反映了这种趋势。(三)意义广大农村地区是大部分中国人的根,是 中华文明重要 的组成部分。这些乡土的、民间的遗产景观,恰恰是构成中华民族草根信仰的基础。大规模的社会变革容易造成一哄而上的局面。人们对新农村的“新”还没有具体标准,把“洋”的当作“新”的,已经使我们的城市缺乏个性,如果广大农村也变得千篇一律,内在的精神文化传统涣散一空,我们的损失将难以挽回。三、桥梓镇粮仓空间塑造与分析(一)项目背景1区位分析桥梓镇隶属 北京怀柔区,镇域面积1 1262

6、平方公 里,辖24个行政村,常驻 人口23万,位于怀柔城区 西南4公里,地处 怀柔、顺义、昌平三区交 界,距北京市区45公里,有很强 的交通 可 达性,从北四环到桥梓只需要35分钟,从而使该区域有更大的旅游发展潜力(见 图1)。全镇 自然环境 良好,山、水资源得天独厚,具有发展旅游度假项目和绿色食品行业的优势。其中某些村子已有较完善的商业化基础设施,成为民俗旅游专业村。很多区域已有采摘、购买、垂钓、住宿等基础运作项目。粮仓区域具体位于桥梓镇生态农业景观园 区内的一渡河附近,粮 仓及 周 边闲置 空 地 区域 总面积 约8 000m。,停车面积1900m2,远期规划这一农业生态公园总面积将达到5

7、0000m。,自然景观非常优美。2场地现状分析该风景区域在长长 的线型滨水空间中,缺乏一定的点状空间,为人们的汇聚提供空间,以满足一定的餐饮、住宿、娱乐的需求。一渡河粮仓区域是一块废弃的杂草丛 生的荒地,除了4个废弃的直径10米的大粮仓以外,周边是一片片搭建的库房(见图2)。规划准备将粮仓空地改造成一个全方位的园林和风景旅游交互,人文和自然景观呼应的一处景点。(二)规划手段从整体环境景观上把握,在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上应遵循地域性、时效性和持续性原则。使用本地的装饰、色彩和材料设计古朴、自然与原生态的具有民俗特Tou圈小城镇旅游图1。 鼍粼竺 盟,、伊奉素所处位I一篆霹L 岁图2粮 仓 现 状

8、图色和乡土气息的新乡村景观。(三)整体布局与设计特点粮仓是 乡村的特殊物件景观,是过去人们存储粮食与晾晒粮食的场所,它带有的历史信息传达了这一地区特有的景观风貌,体现 了该地区人们的生活习惯,状Tou匝墨小城镇旅游特有的建筑形式,特殊的建筑材料等等。在本案的设计中,粮仓广场主要运用“草垛”、“麦田”、“水渠”等主要元素,创造趣味的活动展示空间,消除人们长时间停留的枯燥感。增强竖向设计,使空间产生围合的层次,有利于减少空阔感。以求更艺术化地再现农业场景,更戏剧化地讲述场地故事,更诗意化地解释场所精神。1粮仓粮仓是广场的主题构筑物,在这里它既是展品,也变成陈列展品的载体。将其改造成衣业成果展览馆,

9、可以有科普影院、民俗馆、小会堂、沙盘展示、科普图片展示等。为了增加了其内部的采光和空间上的流通,在粮仓建筑的的内侧集中开竖向长槽,并搭设铁架廊道,为游览的人们提供了攀爬和登高望远的趣味眭( 见图3)。图3粮 仓 改 造效果另外粮仓外部的装饰上将引入中国农历 的二十四节气。2草垛将草垛 的概念引入广场设计中,是对人们关于乡村景观环境的视觉提炼。“草垛”是由一些1828米左右高度的地形组成,其中种满野草。人们可以将其作为一种非传统意义的座椅,攀爬、休息、坐靠、观景,并且几乎每一组草垛都种有乔木遮荫覆盖,为空问增加层次感。3麦田农田是乡土文化的回归。在这里是粮仓广场下沉的区域。采用柔性的塑胶材质,朴

10、实、温 和的质感使人们可以随处坐卧,就像置身于柔和的麦田中。六米长宽的正方形将这一场地划分为麦田的形式,正方形 的凹槽处恰好成为场地排水的设施。4水渠水渠是这个场地原有并保存下来的农村特有的景观。水渠在这个广场中是展示的一部分,另外加厚水渠外壁,让它成为另外一种休息椅,人们可以自由的坐在水边82小城 镇建设观看露天演出或室外展览。水的介入使广场区域减少了一定的生硬干燥感,成为广场中另一个人群的汇集点。5周边仓库建筑保持原有建筑外立面的色彩及肌理,让来此参观、休闲娱乐的人们产生一种对原有场所的故事感,来此活动的本土村民也可以继续延续对环境的记忆。但原建筑内部采光不足,内部空问不能满足新的更加复杂

11、的功能利用,因此可以适当的在立面和顶面上增加采光。6市集广场市集广场是滨水线形地带的一个小节点,它通过停车位的合理布置,随时可以休息的二层观水茶室的改建,吸引更多的过路游客停留、休息、观景活动。同时定期的市集活动,为附近村子的人们提供向游客售卖纪念品、特色农产品的空间。具有民俗特征 的风车雕塑也成为这一区域的标识性构筑物,不仅增强 了环境的趣味性、参与性,而且增加了人们对这一地带的感知,也更好 的将过路人引入内部粮仓活动地带。7果园用地(远期规划)主题粮仓广场的周边是一些原生果树的植被,在这里也考虑了将其作为粮仓广场 的延伸,构思成一个“理想乡村”的实验性农业植物园,园中有水生植物花园、主题农

12、业植物园、温室、娱乐活动空间、露营区等,把生产、科研、流通、销售、旅游观光、教育等因素联动开发。为来此活动的人提供更多元化的活动体验(见图4)。8主要材料混凝土、橡胶、砖、钢、玻璃、玉米、卵形河石、小石子、圆木等。9植物边缘区域植物:旱柳、栾树、水杉。中心草垛上的植物:山楂树、梨树、山桃、刺槐。下层:野牛草、荚果蕨。,心t一:一。 -一-紧一“翟。三:甾。 - 0m”。图4远期 规 划总体 布局图四、结论未来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应该是:“农村”与“城市”仅仅是两个代表了不同人居建筑景观体系的词语和符号。农村不再是落后 的代言,而是充满了人文主义气息,传承了中华民居文化的人居建筑景观生存环境。以娱乐

13、和文化的形式对土地再利用,重拾人们对粮仓的回忆,使开放空间有最大限度的灵活性,以满 足公众大型娱乐的要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通过设计的独特性和多样性不仅会增强该地区的景观品质,满足旅游和当地人们的使用需求,再加上预期增补的混合公用和文化发展,还会增加该地区乡村就业、招商引资等。注释1新乡村 景观设计 在这是指伴 随 着 由传统 农 村 向新农村的过 渡,农村 的生产 体系、居住模式、决策结构、技术 水平 以及创 新Tou圈小城镇旅游水平、外部 交 流 水平等 等,都发生 了根本性 的变化。与此同时,以农 村居民为 主体,依存于 以从事农业 生产 为主的土地、河流、阳光、森林等自然生态环境 中的

14、景观环境 也 应随 着 新 的需求的发展给予新的定 位和面貌。参考文献:1法卡 特琳格鲁姚孟吟译艺术 介入空间广 西师范 大学 出版社20052姜广辉等论乡村 城 市 化 与农村乡土特色的保 持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3刘黎明乡村景观规划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4王 云才刘 滨谊论 中国乡村景观及乡村景观规 划中国园林2003作者单位青岛科 技大 学(上接76页)四、磁县旅游形象定位(一) 磁县整体旅游形象定位磁 县整体旅游形象应使其从众多的旅游目的地中脱颖而出,充分展示磁 县的资源特色和文化底蕴,并以此形成较强 的市场竞争力。通过对旅游环境、资源特质、市场感应等方面的系统分析,根据地脉 的“根”和文脉的“魂”,将磁县 整体旅游 形象定位为“太行 山水佳境,磁州文化精品”。(二) 磁 县旅游形象定位理念系统由地脉和文脉可知,磁县旅游形象定位理念的主脉络有两个,一个是太行山水,另一个是磁州文化,其中包括磁州1窑文化、北朝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磁县应根据自身优势,紧紧同绕地脉和文脉的主体,以“太行山水”为依托,以“磁州文 化”为内涵,以目标市场为导向,实施形象推动策略和品牌战略。在此过程 中,磁县应构建完整的旅游形象定位理念系统,针对 不同的目标市场推出特色各异的旅游子形象,再针对各个子形象设计策划相应的旅游产品、项目和主题口号,在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