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一参考答案及解析

上传人:精****档 文档编号:46961060 上传时间:2018-06-2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25.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卷一参考答案及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试卷一参考答案及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试卷一参考答案及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试卷一参考答案及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卷一参考答案及解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参考答案及解析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B【解析】题于是对标准化成就测验的名词解释。2B【解析】题于是联合群体的名词解释。3A【解析】当个体对某一道德准则有了较系统的认识,感到确实是这样时,就形成有关的道德观念。当认识继续深入,达到坚信不移的程度,并能指导自己的行动时,就形成了道德信念。4D【解析】过度的抑郁常伴有严重的焦虑感。5B【解析】题干是对领会的解释。6A【解析】题干是对松散群体的解释。7B【解析】领会这一目标虽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但也只是对所学材料意义的把握。8D【解析】专家型教师把练习看作检查学生学习、提供教学反馈的手段。9D【解析】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所有内容都是为了揭示学与教之间

2、的心理规律,因此,学习过程是其研究核心。10C【解析】态度表现为影响着个体对人、对物或对某些事件的选择倾向。11B【解析】题干是场独立型认知方式的典型特征。12B【解析】可分为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念系统、价值体系个性化五个等级。13A【解析】斯金纳是美国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14A【解析】瞬时记忆的储存时间大约为 0. 252 秒。15B【解析】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是复述策略的重要方法。16A【解析】只有发现问题,才可能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也才能进一步去解决问题。17B【解析】柯尔伯格认为道德判断可分为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乎。每个水平包括两个阶段,习俗水平的两个阶段是寻求

3、认可取向和遵守法规取向阶段。18A【解析】当人确信某种紧张情境不能改变或控制时,情绪会变得更低落,这时,抑郁逐渐取代了焦虑。19A【解析】许多新信息,只有通过多次复述,才能在短时记忆内记住。20C【解析】已知条件和要达到的目标都很明确,个体按一定的思维方式即可获得答案,这就是有结构的问题。二、多项选择曩1 BD 【解析】 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研究与美国学者的研究正好形成互补, 这使教育心理学的体系越来越完美,内容越来越丰富。2ABCDE【解析】这五个方面都是教学评价不可缺少的步骤。3AE【解析】教师人格特征中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盼重要特征是:一是热心和同情心;二是富于激励和想像的倾向性。4ACE

4、【解析】此三项也正好与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相对应,而它们正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面,是其独特的研究课程。5ABCD【解析】此阶段的思维特征除此四项外,还具有思维的灵活性6AC【解析】斯金纳将有机体的行为分为应答性行为与操作性行为两大类。7ABCE【解析】教师期望影响课堂气氛,这四条途径是:接受、反馈、输入与输出。8ACE【解析】影响迁移的因素有很多,但主要因素是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和学习的心向与定势。9ABE【解析】我国教育心理学家提出了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10ABCDE【解析】此五项是构成指导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三、填空题1目的性,心理活动;2道

5、德观念,道德信念;3.考试,肌肉放松,系统脱敏法,自助性认知;教学结果,教学结果;5学习环境,合理需要;6间接测验,直接测验;7学科心理学;8惩罚;9结果,先行;10.共同要素。四、判断题1【解析】 “举?反三”是说原有认知结构在迁移过程中不发生实体性的改变,只是得到某种充实。 因此它是一种典型的正迁移。2【解析】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因此,进行这样的学习必须认真比较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才能掌握。3【解析】操作熟练阶段的动作控制特点。4【解析】因为脱离专门知识内容的单纯训练,难以保证学生提高学习策略水平。5【解析】创造性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

6、种潜能,人人都有。6【解析】采用掌握学习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成绩仍有差异,不过这种差异表现在他们学习所花的时间上。7【解析】二者关注的焦点不同,新教师更多地关注的是细节,而专家型教师更多地关注的是学生对学习材料的理解程度。8【解析】泛化是对事物相似性的反应,分化则是对事物差异性的反应。9【解祈】饥饿可引起觅食反应,食物引起唾液的分泌反应,这些反应都是由特定的刺激引起的。10【解析】若将成败归因于稳定因素,则会增强他们的自豪感、自信心或产生羞耻、自卑感。五、名词解释1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2指导教学:是指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

7、构化的有序材料的课堂教学。3知识:知识就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4操作熟练: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瓤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5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已认知过程的认知筇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六、简答题1(1)有针对健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依据。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与咨询是一项高度个别化的教育工作,为了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制定正确的辅导与咨询方案,首先必须正确找出个体的问题症结,了解他所处的环境的特征,准确地把握他认识世

8、界的独特的观念。(2)检验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手段。心理评估不但是了解个体心理健康水平及其行为表现的工具,也是评价心理健康教育绩效的工具。心理健康教育成效如何,只能从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里症状减轻、心理素质的改善来加以确认。2(1)指导学习结果的测量和评价。教学目标是评价教学结果的最客观和可靠的标准,教学结果的测量必须针对教学目标。(2)指导教学策略的选用。一旦确定教学目标后,教师就可以根据教学目标选用适当的教学策略。(3)指导学生学习。上课开始时,教师明确告诉学生学习目标,将有助于引导学生集中注意课中的重要信息,对所教内容产生预期。3班级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班级大小会影响成员

9、之间的情感联系。其次,班内的学生越多,学生间的个别差异就越太,课堂管理所遇到的阻力也可能越大。再次,班级的大小也会影响交往模式。最后,班级越大,内部越容易形成各种非正式小群体4(1)客观性。在大多数情况下,标准化测验是一种比教师发展出的测验更加客观的测量工具。(2)计划性。专家在编制标准化测验时,已经考虑到所需的时间和经费,因此标准化测验更有计划性。(3)可比性。标准化测验由于具有统一的参照标准,使得不同考试的分数具有可比性。七、论述题【答案要点】大量的研究表明,教师要充当知识传授者、团体的领导、模范公民、纪律的维护者、家长的代理人、亲密朋友、心理辅导者等多种角色。1如果学生把教师看成家长代理

10、人,他们希望教师具有仁慈、体谅、耐心、温和、亲切易接近等特征。2如果学生把教师看成知识传授者,他们希望教师具有精通教学业务、兴趣广泛、知识渊博、语言明了等特征。3如果学生把教师看成团体领导者和纪律维护人,他们希望教师表现出公正、民主、合作、处事有伸缩性等特征。4如果学生把教师看成模范公民,则要求教师言行一致、幽默、开朗、直爽、守纪律等。5如果学生将教师看成朋友、心理辅导者,则希望教师表现出同情、理解、真诚、关心、值得信赖等。八、案例分析题【答案要点】陈老师的方法用得恰到好处,不仅树立了王平同学的信心,挽救了一个后进生,而且陈老师的这种做法也是新课改大力提倡的。从德育方面来看,陈老师在教育过程中主要运用了知行统一原则,正面教育,疏通原则, 并在运用中“活化”了原则,以及运用了自我修养法,品德评价法等德育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