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资本水平对贷款及宏观经济的影响

上传人:lizhe****0920 文档编号:46897493 上传时间:2018-06-28 格式:PDF 页数:43 大小:1.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业银行资本水平对贷款及宏观经济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商业银行资本水平对贷款及宏观经济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商业银行资本水平对贷款及宏观经济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商业银行资本水平对贷款及宏观经济的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商业银行资本水平对贷款及宏观经济的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商业银行资本水平对贷款及宏观经济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银行资本水平对贷款及宏观经济的影响(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引言资本监管是新巴塞尔协议的一个重要支柱,是督促商业银行建立和完 善资本管理机制、进而防范金融风险和保障银行业稳健运行的基本条件。 但是,在强化资本监管,特别是强制商业银行满足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的 同时,亦应防止出现这种情况商业银行为了达到资本充足率的要求水 平而对其信贷行为产生负面的外部效应,从而对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产生 不利的影响。因此,研究和分析商业银行资本水平对贷款及宏观经济的影 响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是非常必要的,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关于商业银行资本水平对贷款及宏观经济影响这个问题的研究,实际 上是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的深化和补充。标准的货币乘数模型和货币 政策信贷传导机制都

2、假定银行资本是外在的,通常仅关注银行备付金水平 对货币创造和银行信贷扩张的影响。正如弗里德曼( 1 9 9 1 ) 所言:“按照 传统的观念,绝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银行持有资本从最好的方面来看与 宏观经济运行无关,最差的方面来看造成教学上的不方便”。虽然银行监 管制度不是为调控宏观经济运行而专门设计的,但其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 响是显而易见的,对于那些银行体系占主导地位的经济体更是如此 ( F u r g e s o n ,2 0 0 3 ) 。近年来,人们对资本充足率的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的重 视程度不断提高,一方面是由于资本监管在全球范围内的普遍实施,影响 了商业银行的信贷扩张能力,甚至导致一些

3、国家特定阶段的信贷紧缩 ( c r e d i tc r u n c h )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通过发行无需存款准备 金的负债工具( n o n r e s e r v a b l el i a b i l i t i e s ) ,如可转让存单( c o n v e r t i b l eo fd e p o s i t ) 、金融债券等,提高信贷供给能力,使得货币当局通过调节超额存款准备金控制商业银行信贷供给的有效性下降。银行监管当局对商 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监管与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准备金的管理是相辅相 成、互为补充的,只是两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中央银行对准备金的管理 侧重于短期管

4、理,其目的是防止银行出现流动性不足问题,而监管当局对 资本充足率的监管侧重于中长期管理,其目的是防止银行出现由违约导致 的破产问题。从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来看,存款和资本均反映在负债方,它 们均是银行资金的重要来源。对于这些资金的运用,中央银行通过对存款施以准备金率的管理来控制银行的信贷水平,从而达到稳定经济的目的, 而监管当局则对资本施以资本充足率的管理措施来控制由银行资产扩张带 来的金融风险,从而保证银行的健康发展。由此,中央银行和监管当局的 管理措施实际上都对银行的贷款产生影响。当银行的资本水平满足监管当 局的要求时,银行的贷款增长主要受到准备金管理措施的约束;当银行的准备金水平满足中央银行

5、的要求时,银行的贷款增长主要受到资本充足率 管理措施的约束。 从长期来看,准备金管理与资本充足率监管的目标是一致的。资本充 足率监管保证了银行体系的稳定和健康,准备金管理保证了银行体系的流 动性,因而在健康和稳定的环境下,银行的贷款增长趋于合理的水平,而 不至于对宏观经济的稳定产生较大的影响。但从短期来看,准备金管理和 资本充足率监管由于侧重点不同,二者可能产生不一致的地方,特别是, 实际中可能出现的资本充足率顺周期( P r o c y c l i c a l ) 现象将对贷款调控产 生负面影响,并一定程度上影响宏观经济的稳定。这表现为两方面:一方 面,在经济处于衰退期时,因银行的信贷损失较

6、大,将导致银行的资本充 足率下降,且由于银行资本的筹集和调整时间较长、成本较高,从而在资 本充足率达不到监管当局的要求水平时,中央银行试图通过准备金管理扩 张信贷增长的意图将无法实现,此时为满足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银行 将收缩信贷,这种信贷收缩( C r e d i tC r u n c h ) 将加重经济的衰退程度。另一 方面,在经济处于繁荣期时,因银行的信贷损失较小,将导致银行的资本 充足率上升,从而在银行资本充足率已经达到监管要求的情况下,资本充 足率的监管对信贷的增长将不构成约束,此时中央银行试图通过准备金管 理收缩信贷增长的意图也并不能完全实现。因为充足的资本充足率保证了 银行有充

7、分的资金来源,特别是,若银行已经保持超常规模的资本,银行 仍然不会减少信贷的供给,这种信贷扩张将加重经济的过热程度。 因此,通过深入研究商业银行资本水平对信贷及宏观经济的影响,可 以了解资本充足率监管与准备金管理对信贷及经济影响效果和途径的差异 性,从而为协调二者短期目标的不一致性提出改进建议,从而避免由资本 充足率顺周期现象导致的信贷增长的波动性对经济产生的不稳定影响。 资本充足率水平对信贷及宏观经济的影响也是近年来理论与实务界均 较为关注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具体可以细化为几个方面:是资本充足 率水平是否会对信贷及宏观经济产生影响? 这种影响是系统性的还是非系 统性的影响? 影响的程度有多大

8、? 二是资本充足率水平对信贷及宏观经济 影响的机制和途径体现为几个方面? 三是提高或降低资本充足率水平是否 与货币政策产生冲突? 这种冲突表现在短期还是长期? 四是强化资本监管 与货币政策的实施如何协调? 本研究将围绕以上几个问题进行研究。知识水坝damdocdamdoc为您倾心整理(小店)(QQ2218108823)二、国外理论与实证研究综述研究银行的资本水平对信贷及经济的影响,本质上就是从银行的角度 研究M M 定理( M o d i g l i a n i - M i l l e r ,1 9 5 8 ) 的适用性。M _ M 定理指出,在无摩 擦( f r i c t i o n l

9、e s s ) 的条件下,企业的投资决策与其财务结构无关,即只要 融资总量水平一定,那么企业无论是通过债务融资还是通过股权融资,对其投资决策没有影响。如果M _ M 定理适用于银行,那么银行的信贷增长不会 受银行资本水平的影响,因为在无摩擦的条件下,银行可通过吸收存款或 其它融资渠道来补充其资金来源的缺口。在经典的货币信贷模型中,通常 忽略银行资本的作用,实际上隐含着M _ M 定理的适用性,或者说,银行的财 务结构对信贷的影响不显著。在着重从宏观上考察货币信贷变化对经济的 影响时,这种假设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可以认为是近似合理的。但是,无摩 擦的条件是一种理想状态,实际上这一条件很难满足,因此,

10、银行的财务 结构会对信贷行为产生影响。 B e r n a n k e - G e r t l e r ( 1 9 8 9 ) 的研究表明,在信息不对称及金融市场不完 美的情况下,企业的资本水平将对其外部融资的成本产生影响,即产生外 部融资的风险溢价( E x t e r n a lF i n a n c eP r e m i u m ) 。这种外部融资的风险溢 价使企业的借贷受到限制,而当企业的外部融资主要依靠银行的贷款时, 银行的贷款供给直接影响借款者可利用的信贷资金,从而对企业的投资产 生影响,因此,货币政策除了传统的利率传导途径外,信贷传导途径也起 着重要作用。同样,许多学者( 如K

11、a s h y a p S t e i n ( 1 9 9 5 ) ,S t e i n ( 1 9 9 8 ) ) 的研究亦表明,就像一般的非银行企业一样,在信息不对称及金融市场不 完美的情况下,银行的资本水平也将对银行的外部融资成本( 如吸收存款 或增加股本的成本) 产生影响,并对银行的投资( 特别是贷款) 产生影响, 因而即使从银行面来看,银行的资本水平也将使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途径 在一定的情况下能够显现出来。当然,银行违约事件甚至银行破产事件的 频繁出现,使银行自身的管理者或者监管当局更加关注银行资本水平在防 范和化解银行风险方面的作用,但这种关注实际上也使人们更加重视关于 银行资本水

12、平对贷款及经济的影响的研究。 关于银行资本水平对贷款及经济的影响的研究,可以分为两方面,一是理论研究,二是实证研究。知识水坝damdocdamdoc为您倾心整理(小店)(QQ2218108823)( 一) 理论研究方面从理论研究方面来看,早在1 9 8 8 年巴塞尔协议提出之前,学者们就已 经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随着巴塞尔协议在世界范围内的逐步推广和实行, 有关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也大量出现,结论也不尽相同。K o e h n S a n t o m e r o ( 1 9 8 0 ) 、K i m - S a n t o m e r o ( 1 9 8 8 ) 和R o c h e t ( 1

13、9 9 2 ) 通过 研究银行的风险投资行为得出结论,当银行持有的资本水平很高时,银行 的风险资产水平也很高,虽然监管当局通过设定法定的资本水平,可以降 低银行的总体风险资产水平,但可能使高风险资产所占的比重提高,并且 不合理的资本要求可能导致银行的风险组合管理是无效的,这会对银行的 经营行为产生扭曲效应。H e l l m a n - M u r d o c k - S t i g l i t z ( 2 0 0 0 ) 同样得出了过 高的法定资本要求将会导致银行的风险性资产比例增加的结论。B l u m ( 1 9 9 9 ) 的动态模型也表明,监管当局对资本的监管并不能完全解决银行的道德

14、风 险( M o r a lH a z a r d ) 问题,并可能导致银行的风险性资产比例增加。但是,很多学者也得到了与上面不同的结论。F l a n n e r y ( 1 9 8 9 ) 及 F u r l o n g K e e l e y ( 1 9 8 9 ,1 9 9 0 ) 的研究表明,如果存在存款保险机制,那么资 本约束不会使银行风险性投资增加。P a s s m o r e - S h a r p e ( 1 9 9 4 ) 及 T h a k o r ( 1 9 9 6 ) 等学者也得出资本约束会使银行将高风险资产( 贷款) 转化 为低风险资产( 证券) 的结论。另外,M

15、 a r s h a l l - P r e s c o t t ( 2 0 0 0 ) 的研究表 明,资本约束将对降低违约概率及风险性投资起到直接的作用。 在从理论研究银行的资本水平对贷款及经济的影响时,人们最关心的另 一个问题是资本约束是否会导致信贷收缩( C r e d i tC r u n c h ) ,从而对经济产生不利影响。B 1 i n d e r 和S t i g l i t z ( 1 9 8 3 ) 认为,由于贷款的不完全可替代性, 货币政策通过信贷总量的变化对总产出有重要的影响,紧缩型货币政策导 致银行信贷收缩,由此形成的信贷配给降低了商业投资活动,造成经济回 落。S t

16、 i g l i t z 和W e i s s ( 1 9 8 7 ) 进一步认为,货币政策影响实体经济不是通过 标准的凯恩斯程序( 即利率传导机制) ,而是通过信贷配给变化实现的。 当货币政策变化导致信贷资金供给增长时,以前遭到配给的借款人可能对 得到所需要的贷款;反之,更多的借款人可能将面临信贷配给。B e r n a n k e 和B l i n d e r ( 1 9 8 8 ) 将信贷市场纳入I S L M 分析框架,构建了C C 一埘模型,论 证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紧缩货币政策减少商业银行超额备付金数量, 从而减少了可贷资金,贷款供给的减少抑制了总需求。有关实证分析 ( K a s h y a p ,S t e i n 和W i c o x ,1 9 9 3 :K a s h y a p 和S t e i n ,1 9 9 4 ) 支持了银行贷款 的不可完全替代性,银行信贷收缩对于不同类型的企业造成不同的影响, 相对于大公司,小公司对银行贷款的依赖性更强,小公司受到信贷配给的 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