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易错题、易失分题,难题归纳及答案[1]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6875625 上传时间:2018-06-28 格式:PDF 页数:49 大小:942.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易错题、易失分题,难题归纳及答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中考物理易错题、易失分题,难题归纳及答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中考物理易错题、易失分题,难题归纳及答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中考物理易错题、易失分题,难题归纳及答案[1]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中考物理易错题、易失分题,难题归纳及答案[1]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易错题、易失分题,难题归纳及答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易错题、易失分题,难题归纳及答案[1](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考物理易错题、难题归纳及答案中考物理易错题、难题归纳及答案 1. 一个标记为“220V44W”的用电器接在 110V 的电路中,实际功率是_(设它的电 阻不变) 2. 如果加在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从 8V 增大到 10V 时,通过的电流相应地变化了 0.2 安则 定值电阻说消耗的功率的变化量为:A.0.4W B.2.8W C.3.6W D.无法确定. C 3. 体积 50 厘米 3,质量 48 克的生橡胶块放入足够深的水中静止后,水对它的浮力是_ 牛 g 取 10 牛/千克 0.48 牛 4. 一同学用 50 牛的力沿水平面推一重 100 牛的箱子前进了 20 米,他对箱子做的功是: A.0

2、 B.1000 焦 C.2000 焦 D.3000 焦 B 5. 用 50 牛的力向右拉 200 牛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 是 牛. 50 牛 6. 一抽水机的配套电动机,额定功率是 2200 瓦,它的线圈电阻是 3 欧,在 220V 的额定电压 下工作的电流是 10 安,则一秒内线圈产生的热量是 A.16100 焦 B.2200 焦 C.1900 焦 D.300 焦 D 7.某种砖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 4.9105 帕 ,如果用这种砖来砌墙,墙最多可砌多高?砖 的密度为:2.45103 千克/米 3,砖缝中泥灰重力及厚度不计,g 取 10 牛/千克 20 米 8

3、.如图所示,试做出其动力臂和阻力臂,若已知 G=100 牛,OA=2 米,OB=1 米, 杠杆平衡时,求动力 F1 是多大? 50 牛 9.用一定滑轮提起 G=400 牛的重物,拉力 F=500 牛,求该定滑轮的机械效率. 10.图中 CD 是一块不透明的挡板,人能直接看到物体 A 吗? 从平面镜 MN 中能看到物体 A 吗? 11.将一灯泡直接到电源,功率为 100 瓦,用长导线将灯泡串联后接到同一电源上,功率为 81 瓦,则导线上损失的功率是:A.19 瓦 B.9 瓦 C10 瓦 D.1 瓦 B 12.一个物体,体积 5 米 3,质量 4.5 千克;现把它分别投入到水银、 水和煤油中,静止

4、时受到的 浮力各是多大? 44.1 牛 44.1 牛 39.2 牛 13.输电线的电阻为 0.5 欧,输送功率为 105 千瓦,输电电压为 106 伏,求:1输电线钟的电 流.2输电线发热消耗的功率. 100 安 5000 瓦 14.一个空心一铁球重 40 牛,体积 5 分米 3,把它投入水中,静止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15.把物体 A 放在物体 M 上,M 浮于水面上.如果把 A 悬吊在 M 下方,M 仍浮于水面上,则此 时 M 排开水的体积比原来_ 16.把体积相同的木块、铁块投入水中,木块浮于水面,铁块沉入水底,哪个受到的浮力大. 17.质量为 5 千克的合金球,其中铅和铁的体积各占一半

5、,合金球的体积是多少? 18.某物体重 0.3 牛,把它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溢出水重 0.2 牛,则它受到的浮力为: A.可能为 0.25 牛 B 可能为 0.1 牛 C.一定为 0.3 牛 D.一定为 0.2 牛 19.质量为 7.8 千克的正方体铁块放在面积为 0.5 米 2 的水平桌面上,求铁块对水平桌面的 压强.铁=7.8103 千克/米 3 20.完全燃烧 0.2 千克的木炭放出热量的 25%被在标准大气压下,温度为 25质量为 5 千克的水吸收,水的温度升高多少? 21.举重运动员在 2 秒内将 1600 牛重的杠铃举高 2 米,然后在空中停留了 8 秒钟,那么他在 这 8 秒钟内

6、的功率为: A.1600 瓦 B.0 瓦 C.400 瓦 D.320 瓦 22.如图所示,人眼在 A 处看见河里 B 处有一白色鹅卵石,现若从 A 处 用激光手电的激光束能照射到白色鹅卵石上,则激光束英对着_ _射出.填“B 点” 、 “B 点上方” 、 “B 点下方” 23.一人从甲地到乙地,前一半路程用速度 v1 匀速前进,后一半路程用 v2 匀速前进.求此人 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 24.有密度分别为12 的两种液体各 m 千克,只用这两种液体,分别可配制成混合密度为 1.混 =212/1+2 2混=1+2/2 的两种混合液各多少 千克?已知12 混合前后液体的总体积不变 初三物理难题

7、巧解 【例题 1】 如图所示, 杠杆 OA 可绕支点 O 转动, B 处挂一重物 G, A 处用 一 竖直力 F.当杠杆和竖直墙之间夹角逐渐增大 时,为了使杠杆平衡,则( ) A. F 大小不变,但 FG B. F 大小不变,但 FG C. F 逐渐减小,但 FG D. F 逐渐增大,但 FG 【解析】 过 A、B 分别作墙的垂线交墙于 F、E AFBE 三角形 AFO三角形 BEO (当杠杆和竖直墙之间夹 角逐渐增大时,始终一样) AF/BE=AO/BO AO/BO 是不变的 AF/BE 也不变 又G 不变,F 也不变 AF 始终大于 BE,FG 【例题 2】 挂在竖直墙壁上的石英钟,它的秒

8、针在走动时会受到转轴处的摩擦阻力和重 力的作用。当石英钟内电池的电能将耗尽而停止走动时,其秒针往往停在表 盘上的: A“3”的位置; B“6”的位置; C“9”的位置; D“12“的位置。 【解析】 解析:秒针在转动的过程中大致可看作只受到三个力的作用:电池的电能转化的动力、 转轴的摩擦阻力、重力。当电池的电量即将耗尽时,动力逐渐减小,首先数值减小到与 重力和摩擦阻力的和相等。当秒针在“9”的位置时,秒针受到动力方向竖直向上,受到的 重力与摩擦阻力方向竖直向下,此时重力与摩擦阻力的和等于动力的大小,秒针受平衡 力,会在原地静止。 答案:C。 点拨:当秒针匀速转动动微小距离时,受到平衡力的作 用

9、,但每时每刻的平衡力的构成都在发生变化。当秒针在“3“的位置时,受到的重力和动 力的方向都是竖直向下,而转轴摩擦阻力竖直向上,此时重力与动力的和等于摩擦阻力 的大小。当秒针在“12”和“6”的位置时,秒针受到重力与转轴的支持力(或拉力)作用效 果抵消,动力只跟转轴的摩擦阻力构成一对平衡力。所以,当平衡力形成后,并不是一 成不变的,而是随着运动情况的改变而不断变化。 【反思】 【讲解】用分割法判断承重绳子的股数,方法不错,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也是 这样教的。但初学阶段仍有学生会问:图 1 画线处不是有三股绳子吗?为什 么会是 2FG 物等问题。我感觉要想彻底搞清认楚上面的问题,只是划一条 虚线来分割

10、滑轮组是不够的。笔者认为解决滑轮组一类问题的一般方法是: 选取研究对象,分析对象受力,利用平衡条件解题。 首先要讲清楚的是: (1)同一根绳子穿起来的滑轮组绳子上各处的拉力都相等。 (不计摩擦,不 计绳重) (2)区分绳子的“根数”与“股数”这两个概念的不同。一根绳子,绕在定 滑轮和动滑轮之间,会被分成几股。 (3) 初中阶段研究的对象要么静止, 要么做匀速直线运动, 即受力满足平衡条件: 合力等于零。 【例 3】如图 2,每个滑轮重 10N,物体 A 重 80N,不计绳重 和摩擦,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求绳子的拉力 F。 【解析】取动滑轮和物体 A 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 3(有三股绳子向

11、上拉着动滑轮和物体 A 整体) ,因为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有 FFFC 物十 G 动,即 3F10N80N, 所以 F30N。 若求弹簧秤的读数 F 弹,应取定滑轮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 4(有两股绳子向下拉着定滑 轮) 。因为静止,弹簧秤的读数 F 弹G 定2F10N60N70N。 【例 4】 如图 5,体重 500N 的人,要将 G700N 的吊篮匀速吊 起,不计滑轮、绳重及摩擦。 (1)如图 5,人站在地面上,至少要用_N 的力拉绳。 (2)如图 6,人站在吊篮中至少要用_N 的力拉绳。 【解析】 (1)取动滑轮和吊篮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如图 7 (两股绳子向上拉着动滑轮和吊篮整体) 。

12、由于匀速吊起有 2FC 篮,F350N。 (2)取动滑轮、吊篮和人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如图 8(有三股 绳子向上拉着动滑轮、吊篮和人整体) 。由于匀速吊起有 3FG 人C 篮,F400N。 【例 5】 一小车 A 陷在泥地里。现 在通过如图 9 所示的滑轮组将小车匀 速拉出,F1000N。求小车受到的拉 力和树受到的拉力(不计滑轮、绳重 和摩擦) 。 【解析】 要想求小车受到的拉力,须取动滑轮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 10(有三股绳子向右拉着动滑轮) ,小车受到的拉力 F , F3F3000N。 求树受到的拉力,要取定滑轮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 11(有两股绳子向左 拉着定滑轮) ,树受到的拉力

13、F2F2000N。 【总结】处理滑轮组一类力学题,使用的仍是解决力学问题的一般思路, 即选取研究对象,分析受力,利用平衡条件列方程解题。如何选取研究对 象,是整体还是隔离某一物体,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正确地进行受力分析是解题的关 键,既要找准力的个数,又要找准力的方向。作为教师应教给学生处理问题的一般方法, 使学生能灵活地处理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 【例 6】 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为 G,系着它的一根竖直轻绳绕过光滑滑轮,它的另一端受的拉力为 F,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为 N,下面关于这三个力大小的关系正确的是: AF=G ; BG=N ; CF+N=G ; D F=N. 【解析】 1. 这

14、样想比较简单 N 是物体给予地面的力的反作用力 而当绳子另一边有个 F 的时候 并不是全部力都给予了地面 地面只受到了 G-F 的力 由此可见 N=G-F N+F=G 2. 在原图中物体的受力分析还少画了一个:绳子的拉力=F(竖直向上) 由受力平衡可知 F+N=G 3. 注意 N 是地面支持力 物体受力分析 重力向下 地面支持力 向上 绳子拉力向上 由牛二定律 得 G (下)= F+ N(上) 【例 7】 物体 A 重 20N,滑轮重 1N,绳重不计,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25N,则物体 B 重 _N 【解析】 1. 首先除掉滑轮的重,这样示数为 24N,因为测力计接的是定滑轮,所以两根绳子平分了

15、测力计的示数,再加上 B 没有与地面接触,所以 B 的重力为 12N 2. 这里若说的明白点,应为 A 和 B 对弹簧测力计的力为 24 牛,而不应该说为 AB共重 24 牛。再根据绳子两端的力是相等的,可以得知 B 对弹簧测力计的力为 12牛。 3. 对 B 受力分析,向上绳子的拉力和 B 向下的重力平衡,即 F=Gb 对滑轮受力分析,向下两段绳子,即两个拉力F,,向下滑轮的重力G轮;向上测 力计处绳子的拉力,即F示 则F+F+G轮=F示,2Gb+1N=25N所以B的重力Gb=12N 4. 可以这样分析,用大小为 G(b)的力匀速提起物体 A。 弹簧测力计测的力为G(b)+GA+1=25,所以G(b)+GA=24 因为定滑轮不省力且物体处于平衡,所以为12N。 【例 8】甲、乙两容器,甲容器中盛有硫酸,乙容器中盛有水,如图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