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行业营销-电信运营商

上传人:爱****1 文档编号:468038 上传时间:2017-03-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信行业营销-电信运营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通信行业营销-电信运营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通信行业营销-电信运营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通信行业营销-电信运营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行业营销-电信运营商(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信运营商:增长曲线能否一直向上?刘燕我国电信业从八十年代初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目前已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约 5%6%,但这种增长曲线能否一直向上? 国资委研究中心新产业研究部部长宇德海博士在接受有关媒体采访时认为不容乐观。目前电信业的增长率与前几年相比已呈下降趋势,虽然入网数、用户数都在增加,但是业务收入并没有按照同比例在增加。比如我国去年总的电信业务收入约有百分之十几的增长率,但无论是互联网用户数还是移动电话用户数远远超过这个比例,而这些不协调发展的比例已经开始使一些问题显现。 不出去还是出不去? 我国电信业 10 年改革历程的最大成就在于 它结束了电信企业政企不分、垄断经营的历史。虽然在这场

2、以运营商为主体的改革中仍存在种种问题,但我国六大运营商的日渐成熟有目共睹,虽然他们仍离国际一流企业有段尚需努力的距离。随着国内市场竞争日渐加剧,他们只有迅速缩短差距才能拥有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可能。 我国已是世界第一电信大国,用户数已接近全球五分之一,以华为、中兴为代表,我们的制造业已经走向世界各国,此时,人们开始关心我国运营商能否在海外市场分得一杯羹。但至少目前,我国电信运营却依然或不得不贪恋家园。 对此现象,业内人士认为,运营市场毕竟与制造市场有很大不同,全球任何国家的电信运营领域都是块肥肉,避开竞争实力不谈,即使我们的运营商愿意走出去,基于安全的考虑,他们并不一定能轻易得到他国敞开的胸怀,就

3、像业界担心别的国家的运营商窥伺中国市场是一个道理。 而我国的运营商为什么至今没有一个国际性企业?某运营商的回答非常直接:“我们在国内市场还忙不过来呢,走出去干什么?与此意见相应的专家的观点则是:从理论上讲,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我国运营商应该到国外去竞争,但问题是,我国运营商目前需要走出去吗? 事实情况是,尽管我国电信市场竞争激烈,运营商们的 遍降低,但是他们自身的生存状况仍好于其他竞争激烈的行业,缺乏拓展海外市场的足够动力和压力。这与我国电信设备提供商与手机制造商纷纷出击海外市场有很大不同。 不客气地说,尽管我们的运营商在国内举足轻重,但是如果把他们放到全球环境中,无论是管理、机制、生产率、全球

4、运营经验等便显得相对落后,甚至目前没有哪个运营商可以拿到国外去与别人竞争,他们现在的竞争优势还没有达到这种水平,而这种胆怯在我国加入 后与日俱增,因为 原则是对等的。 依据 承诺,2005 年我国的电信产业将对外资逐步开放,国内的运营商或者相关产业链条的企业会不会在短期内受到冲击呢? 电信行业值得庆幸的是,类似的竞争环境和案例此前国内早已有样板。从 2002 年开始,不管是服务业还是制造业,我国很多领域都在逐渐开放,比如家电、比如汽车。而我们更关注开放的结果,开放的行业是凋敝了、垮掉了,还是做强了、成长了。因此,电信运营业引入外来竞争,尤其引入高水平、高质量的有效竞争,对整个竞争结构是有利的,

5、关键是看参与其中的企业是否已经具备了足够的竞争力。 因此,尽管目前的日子还好过,但未来谁又说得清?为了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的运营商并非不具有忧患意识,比如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已设立海外公司或国际公司。 或者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加入 ,我们不太担心哪些行业会垮掉,而是担忧那些缺乏优势的企业的日子会很难过。而这种结构调整不保护落后。 没法管还是没人管? 消费者以多种形式表达的抱怨、牢骚几乎都涉及到电信行业种种“不正当行为”得不到有效监管,在企业竞争层面之外,行业监管被呼喊了很多年。行业监管不利,必然影响企业的良性运转,必然对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个隐患,但又有什么事能十全十美?行业监管与自由竞争

6、过程中依然充满争论和压力。 随着对建立电信市场公平竞争环境的渴望,人们一般把恶性竞争,包括一些互联互通等问题归结到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期望我国电信法尽快出台。这部法律固然会对市场规范产生很好的作用,有关专家提醒人们注意:规范电信市场,避免恶性竞争首先要找到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源。 从国家监管的角度讲,尽管电信法已呼之欲出,但是市场竞争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并非一部法律可以解决。所谓的规定一般都是显性规则,而在市场活动中, “潜规则”同样不可忽视,甚至起的作用更大。在监管之下,市场参与者一般会寻找既能保证自己的利益又能免受处罚的办法。而对于监管者来说,如何监管、监管到什么程度则存在着相当多处理上的微妙不

7、同。 当竞争激烈甚至演变至恶性竞争的的时候,人们往往会疑惑有关部门为什么不管?但市场和监管永远是一对矛盾,即使监管部门终于出面治理了,也难免会有失公允。因为人有“缺陷”或者说具有个人倾向性,不管这种倾向性是出于单纯的动机还是在某些利益集团的压力下产生,某个关键部门的关键决策人所做出的决策对市场对竞争双方的影响非常大。这里面的人情因素、个人好恶都影响着执法者的判罚轻重。 因此,在我们一再呼吁市场竞争者要自律、要为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生态环境的时候,监管部门同样该自律,业界因此一直渴望找到市场和监管部门的合理边界。 应该看到的是,运营商或电信企业心理上也希望尽量避免恶性竞争,因为恶性竞争肯定令他

8、们的收益下降。但事实情况是,目前所有运营商的边际收益都在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恶性竞争的加剧。运营商或其他类型的电信企业就像走入不得已而为之的怪圈,尽管无奈却不得不跟从。 除了价格上和用户的争夺导致很多恶性竞争事件的发生,技术的进步也会使某些技术贬值,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 术对传统话音业务的冲击。这种技术进步带来的冲击使得某些恶性竞争案件的界定出现争议。所以,专家呼吁我们的运营商、制造商、销售商应该理性地跳出个体利益争夺的圈子思考,思考什么样的竞争方式对行业、对国家有利。 只要不是惟一垄断,就永远会存在竞争,对恶性竞争的判断的基本前提是它不惜牺牲企业成本去获得市场份额。而竞争只要出现就必然存

9、在重复建设的问题,比如,如果没有 80 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家电业的过渡竞争,也产生不了我们家电业今天的迅速成熟;如果某家电信公司已有的网络因为竞争的关系不允许另一家电信公司接入,就只好自己再重复建设。此时,关键是国家监管部门要对竞争与资源合理利用上给出一个合理的“度” 。 如果没有当年的中国联通,就没有今天我国移动运营市场的一派生机。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竞争者,才激发了大家的竞争潜能。如果我们乐观地看待目前电信市场的竞争状况,所有的参与者,在经过了不计成本的恶性竞苦果后,都会变得理性,在竞争着寻求合作共存。毕竟企业追求的不仅是眼前的利益,他们更看重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政策规划组处

10、长欧阳武认为,我们国家的电信监管制,这些年虽然颇有进步,但是离科学监管还差得很远。在我们的监管队伍里,技术专家太强,经济专家太弱,对电信,对于网络产业的经济理论或者经济研究非常不够。 保六家还是剩三家? 国资委对电信运营商的意义越来越明显。而国资委曾有“培育三到五十家具有世界一流竞争力的大企业”的说法,这个说法的民间解释是:每个领域、每个行业的前三名将被保留扶持,其他的将有可能被重组或以其他形式退出。因此,业界一直进行的非正式讨论是:国资委接管后,未来运营商是不是将剩三家?关于这个问题,国资委有关人士以个人身份做出解释。 一般情况下,一个行业尤其是大企业的业务内容、性质都有着相似或重叠性,虽然

11、我国有六家运营商,但是他们各有特点,并不完全重叠。 固网运营商中国电信与中国网通分治南北,移动运营商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网络经营各有特色,卫通和铁通虽然规模小但拥有的业务领域宽,尤其是卫通独特的性质使其具有运营商中惟一的不可替代性。如果从业务特性上考虑,即使移动运营只有两张牌照、只留两个运营商,也就不存在再兼并再调整的必要,固网同样如此。因此,在涉及到这个行业调整的时候,肯定要考虑它的特殊性及现有特点,电信领域的竞争与其他领域的竞争有很多不同。 目前六大运营商存在相互竞争的关系,他们同属国资委管理,在彼此竞争的前提下,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能否得到保证呢? 在探讨这个问题前,有关专家请记者首先思考:保值增值是指每个企业都保值增值,还是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我国六大运营商都是国有资产的经营者,如果有一天因经营不善最终被其他企业兼并,从国家的角度讲,这个过程实现了资产的优化配置,此时就不一定要强调保证每个企业的保值增值。 也许是目前处于弱势,在六大运营商中,人们比较关心铁通和卫通的发展。铁通所有的业务领域目前都被其他运营商覆盖,它没有业务上的惟一性。 摘自中国经营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