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6774294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4.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1、组成层次生物个体种群群落+无机环境 生态系统2、概念: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 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3、特点: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 以及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而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统一整体 4、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二)生态系统的类型1、森林生态系统(1)分布:湿润或较湿润的地区(2)典型的动植物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植物以乔木为主;动物以生活习 性以树栖攀援生活为主。在形态 结构上形成了抓、缠、猎食、躲 藏等的特征。如松鼠弯曲而锐利 的钩爪。足掌上发达的足垫,树 蛙指(趾)端有特殊的吸盘等。(3)特点

2、:动植物种类繁多。群落结构复杂。种群的密度和群落的结构能够长期处于较稳定的状态。(4)森林生态系统的作用人类的资源宝库 ,提供木材和各种林副业产品;生物圈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体,是地球上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的能量基地;改善生态环境,如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防风固沙、净化大气、保持生物多样性等;小资料:我国森林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1、森林资源人均占有量很低;2、森林分布不均匀;3、用材林中的成、过熟林蓄积量持续减少;4、森林质量不高;5、有林地面积逆转严重;(5)森林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实行采伐限额,确保年消耗量低于年增长量,实现 持续利用;大力进行防护林体系,建立自然保护区;

3、走采育结合,育重于采的道路;2、草原生态系统(1)分布: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很少;(2)典型的动植物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植物以草本植物为主;动物 是许多的能快速奔跑的动物 和啮齿目动物为多。它们的 生活习性主要是挖洞、穴居 或快速奔跑。两栖类和水生 动物非常少见。(3)特点:动植物的种类少,群落结构不如森林生态系统复 杂,在不同的季节或年份,降雨量很不均匀,种群结构和群 落结构经常发生剧烈的变化。(4)草原生态系统的作用畜牧业的重要生产基地;调节气候,防止土地被风沙侵蚀;小资料:我国草原生态系统的现 状1、草场退化:牧草稀疏低矮, 杂草和毒草增多,草场沙漠化; 主要原因;过度放牧和盲目开垦 ;2、鼠

4、虫害严重;(5)草原生态系统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合理放牧(采用季节性放牧、划区轮牧的方法);科学管理草场;加强立法管理;建立自然保护区;3、海洋生态系统(1)分布及特点:整个地球上的海洋连成了一个巨大的生态 系统,占地球表面积的70%。植物以浮游植物为主,不具备 粗壮和茎杆和发达的根系;动物大都能够在水中游动,但不 具备快速奔跑的能力;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非生物因素主要 是阳光、温度和盐度,而不是水。(2)海洋生态系统的作用维持生物圈的稳态,在调节气候方面起着显著的作用;蕴藏丰富的生物资源(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和工业价等)小资料:我国海洋生物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1、渔业的过度捕捞和海水养殖管理不善;2、

5、滩涂围垦和填海造陆夺走了大片海洋生境;3、筑堤修坝等海洋工程的不良影响;4、海洋污染严重破坏海洋生物资源;5、珍稀海洋生物濒临灭绝; (3)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发展沿海水产品的养殖和增殖,保护近海生物资源;逐步发展远洋捕捞;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4、湿地生态系统(1)定义:湿地一般是指沼泽和沿海滩涂,按照“湿地公约 ”的定义,沼泽地、泥炭地、河流、湖泊、红树林、沿海滩 涂等,甚至包括在低潮地水深不超过6m的浅海水域,都属于湿地。 (2)湿地的作用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的水源,被人们直接利用,补充地下水; 河流两岸和海滨的植被具有防风消浪、护岸固堤的作用; 对于净化工农业生产中排放的有毒污

6、水具有重要作用; 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3)湿地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1992年。我国加入“湿地公约”,建立了一大批湿地类型的自然 保护区; 合理开发利用湿地资源,使湿地的经济效应与生态效应和社会效应统一起来,使湿地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造福;5、农田生态系统(1)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2)特点人的作用非常突出,依赖于人的长期管理;主要组成成分是人工种养的生物,抗逆性较差,营养结构简单,稳定性比较低,易受到旱涝灾害和病虫害的影响;农业生态系统内必须经常输入大量的物质才能保证物 质的正常循环; 还需要消耗大量的石油、电力等资源,并且会造成环境 污染;(3)农田生态系统的作用 为人类提

7、供食物; 提供工业原料;6、城市生态系统(1)定义:城市居民与周围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生态系统,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环境的基础建立起来的 特殊的人工生态系统。v上述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有 什么共同点?都包含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大量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组 成成分。思考题1二、生态系统的结构请仔细观察并分析以上两图中的生态系统, 系统中哪些事物是必不可少的呢?没有水行吗?没有阳光行吗?水及土壤中没 有矿物质行吗?没有绿色植物行吗?生态系统的主体当然是生物。生物的生命活动必须要有水,要有空气,还 要有构成生物体所需的各种矿质元素! 生物要进行生 命活动还必须有能 量。请回忆新陈代 谢的有

8、关内容。动 物的能量是怎么来 的?植物呢?(一)生态系统的成分物质:水、空气、矿物质等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 量能量:阳光、热能等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的自养生物。主要是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植物。构成生物体和进 行新陈代谢都少不了 有机物,而有机物都 是自养生物通过光合 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 制造的。这样,生态 系统就必须有进行自 养的生物!(一)生态系统的成分、生产者生产者制造的有 机物除一部分用于自 身的生命活动消耗外 ,用于长身体的那一 部分有机物可以被动 物作为食物。动物直接或间接 以植物作为食物,它 们是生态系统中的消 费者。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的生物。(一)生态系统的成分、消费者将有机物分解为无

9、机物供生产者再次利用。包括细菌和真菌等腐生生物。、分解者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或化 能合成作用将无机物合成有机 物供自身和动物利用。总有一 部分是不能利用或未利用的。 如果不能将这部分有机物重新 分解为无机物,生态系统中的 有机物就会越来越多,无机物 越来越少,最后生产者没有无机物可用!细菌、真菌等腐生生物能将生产者和消费者 不能利用的那部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它们是 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1)除绿色植物外,还有哪些生物是生产者?(2)有人说:“植物都是生产者,动物都是消费 者,微生物都是分解者。”这种说法有何不妥 ?试举例说明。(3)什么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光合细菌、化能合成细菌(如硝化细菌)

10、。寄生植物(如菟丝子)消费者; 腐食动物(如蚯蚓)分解者; 自养微生物(如硝化细菌)生产者; 寄生微生物(如肺炎双球菌)消费者。生产者。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哪些内容?vA、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vB、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 者vC、生态系统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vD、生物群落、无机环境C思考题2二、生态系统的结构(一)生态系统的成分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2、生产者3、消费者4、分解者(二)食物链和食物网自养生物,主要指绿色植物, 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阳光、热能、水、 空气、无机盐等。异养生物,主要指各种动物,又分为 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 者。 异养生物,

11、主要指营腐生生活的 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通过吃与被吃的食物 关系连结起来。最后,植物的枯枝落叶及动物的 尸体、粪便和掉落物等都将为腐生生物所分解。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者三级消费者者四 级 消 费 者 者第 一 营 养 级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第四营养级第 五 营 养 级(二)食物链、食物网在生态系统的一些生物间存在食物关系:草兔狐虎、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 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草 兔 狐 虎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三级消费者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营养级 营养级 营养级 营养级营养级: 食物链中的一个个环节称营养级,它是指处于食物链同一环节上

12、所有生物的总和。捕食食物链的要点v从生产者(植物)开始,到最高级的 动物结束,分解者不算。v箭头表示物质和能量的流向,是从食 物指向捕食者。 v“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是否构成食物链?课堂练习:v 在“植物蝉螳螂黄雀鹰”这条食物链中,次级消费者是:A.鹰 B.黄雀 C.螳螂 D.蝉C由于每种消费者都能以多种生物为食物,也 可能成为多种更高级的消费者的食物。许多条食 物链彼此交错连结成为网状,这就是食物网。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 的营养结构。一个生态系统中有许多条食物链,组成一个 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数量越大 ,则食物链越多,食物网越复杂。食物链和食物网构成了生态 系统物质和能量

13、流动的渠道。想一想,生态系统中的物质 和能量是怎样流动的呢?池塘生态系统图解非生物 的物质三级消费者分解者次级消费者初级消费者生产者非生物 的能量猫头鹰蛇蟾蜍食草的昆虫草蜘蛛吃虫的鸟分析食物网的要点v每条食物链总是从生产者(植物)开始, 到最高级的动物结束。v同一生物可处于不同的食物链中,占据不 同的营养级。v两种生物的关系:捕食、竞争、捕食和竞 争。v分析生物影响时,以中间环节少的为依据 。v食物网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生物的种类 而并非取决于生物的数量。捕食竞争捕食 竞争生 态 系 统 的 结 构 小 结非生物的 物质和能量生产者主要是各种绿色植物 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将太阳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14、消费者主要是各种动物 直接或间接消费生产者制造的有机物。分多个等级分解者主要是细菌、真菌等腐生生物 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供生产者再次利用。生物 群落营养结构食物链吃与被吃关系 食物网:多条食物链交错连接物质:水、空气、矿物质等 能量:阳光、热能1、下列各组生物中,全部属于生产者的一组 是vA、海带、梨树、酵母菌vB、蘑菇、水绵、洋葱vC、马铃薯、菠菜、乳酸菌vD、硝化细菌、紫菜、苹果树D课堂练习12、池塘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vA、藻类和岸边的植物vB、鱼虾vC、水vD、细菌A课堂练习23、连接生命世界和无机自然界的两个 重要环节是vA、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vB、消费者和非生物成分vC、生产者和消

15、费者vD、生产者和分解者D课堂练习34、下图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 (1)在该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存在。 (2)在该食物网中,H处于 个不同的营养级 。 课堂练习45、在一次战争中,敌机在热带海岛上喷洒了化学毒剂后,使该岛 上的植物迅速死亡,试分析:v(1)对该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什么影响?v(2)在下图坐标中,用三条 曲线表示处于不同营养级的生 物在数量上的变化趋势,并注 明各曲线名称。v(3)在下图坐标中,用一条 曲线表示分解者短期内数量上 的变化趋势。初级消费者会因食物短缺而大量死亡。课堂练习5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分解者练习 1、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成分是 及。2、在生态系统中,人属于。人吃粮食果蔬时属于,吃猪牛羊肉时属于,吃以浮游植物为食的鳙鱼时属于。3、下列生态系统中,营养结构最复杂的是:A热带雨林 B温带阔叶林 C温带草 原D一般农田 E肥沃的农田 F一般江 河4、青蛙一般属于第几营养级?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 分解者 消费者 初级消费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