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研究

上传人:lizhe****0920 文档编号:46773446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142 大小:4.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42页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42页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42页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42页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研究(1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牛中农业大学博l 。学位论史:我国国胄商业嵌行小良资产聊 究导言一、问题的提出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已成为当今的一个世界性难题。不仅银行业、金融界,而且各国政府及社会各界都普遍关注。综观世界历史,历次银行危机、金融危机乃至经济危机的爆发无一不与银行不良资产相关。1 9 9 7 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即是由于银行不良资产过度积累而引发。据统计,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中有6 0 以上的国家因不良资产问题导致了银行业危机,其中不仅有发展中国家,【I I有发达国家。2 0 0 4 乍3 月5 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淡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2 0 0 4 年) 中强调:充分发挥货

2、币政策的作用,适当控制货币信贷规模,优化信贷结构,既要支持经济增长,又要防止通货膨胀和防范金融风险: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推进金融体制改革,要加快国有商业银行改革,重点做好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制改造试点工作,其他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也要深化改革;继续搞好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扩大范围;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逐步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重;继续推进保险业改革,大力发展保险市场:完善银行、证券、保险监管体制,加强相互配合,强化盒融监管,维护金融稳健运行。在这个特殊的背景下,作为我国余融资源垄断者和企业最大债权人,

3、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当然地被推到了这场改革的前列。然而,由于历史、政治和经验管理等方面的原因,我国银行沉积了巨额不良资产,并且从我国经济发展和银行运营情况看,不可避免会产生新的不良资产。截止到1 9 9 8 年底,中国银行业风险资产就达L 万亿元以上,占银行系统贷款余额 相当于一年G D P ) 的2 5 以上。与亚洲最大的不良资产市场日本相比,中国银行业的呆坏帐总量估计是R 本的三分之一。但R 本经济是中国的四倍,按G D P 比重衡量,中国的呆坏帐可能是世界最高的国家之一。美国的金融危机高峰期,不良资产尚不到G D P 的t O 。而根据银监会官方公布的最新数据,到2 0 0 4年6 月3 0

4、 同,我国四家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总额为9 7 6 9 7 亿元人民币,不良贷款导苦为1 5 2 3 1 亿元,占全部贷款的1 5 5 9 。但是也有专家认为,中国银行不良资产规模至U 底有多大,并没有非常确切的说法。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从主观方面说,银行考虑到对自身信誉和形象等的影响,对不良贷款遮遮掩掩,通过一定的“技术处理”将部分不良资产遮掩起来,未披露真实信息;二是从客观方面说,不良贷款是一个变动的量,如果某项资产( 如房地产) 的价格下降,不良资产的规模相应增加,反之,如果某项资产价格上升,不良资产规模相应减少;三是概念上的原因,现在存在着“不良债权”、“不良债务”、“不良贷款”、“问

5、题贷款”或者“呆坏帐”、“坏帐”等多种说法,即使同时用一个名词,如“逾期贷款”,逾期多少天,利息挂帐还是本息都挂帐,在各国都存在不同之处。所以,很难通过不良资产的数值来评价我国银行业的资产状况。因此,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风险的有效防范和化解在当前经济转轨时期显得尤为重要,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有企业改革和宏观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和效果。本文即将就此问题作以较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 认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探讨其成因与对策,为银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开启历史卷宗,我们不难发现,由于资产质量恶化导致的银行危机的威胁从未像今天这样令人胆战心惊,反危机的代价和成本

6、也从未像今天这样沉重和复杂。7 0 年代末期以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为渐进式改革顺利推进和宏观经济增长提供高效率的金融支持;同时,基于制度的、历史的以及自身的诸多因素影响,也付出了高昂的成本银行风险加速积累和积聚,集中表现为国有银行资产质量低下,盈利能力薄弱,巨额不良资产存量难以化解,增量难以遏制;其规模的不断扩大,不仅恶化了银行的财务基础,极大降低了银行资产的流动性,而且削弱了金融支持的效率,增强了银行体系的不稳定性和金融危机爆发的可能性以及国有银行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资产J x l 险的防范与化解己成为目前困扰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最大难题之一。本文将在银行行为和资产管理

7、、制度经济学、委托代理和金融刨新等理论的指导下,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牛中农业大学博卜学位论文:我国困何商业银行小良资产研究的不良资产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梳理其现状,剖析其成因,分析“入吐”对它的影响,探讨进一步化解不良资产的对策建议,为促进我国银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 - ) 总结国外及国内银行业处理不良资产问题的经验,为国有商业银行处理不良资产提供有益的借鉴近年来,我国无论是理论界或实践界都为寻求解决不良资产问题曾做过多方面的研究和方法尝试,例如采取呆坏帐核销、停息挂帐、债务豁免等方法,并先后成立了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对不良资产进行债转股、资产证券化、资产出售等专门性重组操作。但在实

8、际的操作中,由于受制度性、法律性、技术性等因素影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存量依然巨大。而且,许多国外先进的处理方式在我国效果并不好,既不能真正化解国有银行风险,又严重阻碍了金融经济制度的变革( 如国企改制和改组) 和业务发展;既不利于我国金融深化改革,又不利于v r o 下国有银行与国际银行业的接轨。我国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化解的政策选择不能一味地照搬西方既有的技术性手段,必须立足于我国制度现实和结构调整的特殊背景。无庸置疑,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风险的表现、成因、效应进行全方位的深刻透析,进而选择恰当的防范与化解途径是一项既富有现实意义、又具有理论价值的研究课题。本文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有针对

9、性地选取部分国外及国内股份制商业银行处理不良资产的先进经验,并概括出相关启示,为国有商业银行处理不良资产提供有益的借鉴。( 三) 构建不良资产问题研究的理论框架,为我国不良资产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无庸景疑,在经济转轨时期和我国“入世”的宏观环境下,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成因、效应等进行全方位的深刻透析,进而选择恰当的防范与化解途径是一项即富有现实意义、又具有理论价值的研究课题。本文将对不良资产的理论界定、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及其影响、不良资产的成因、“入世”对不良资产的影响、国内外银行业处理不良资产的经验与借鉴、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化解不良资产的实践、以及有效化解

10、不良资产的对策建议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从而构建不良资产问题研究的理论框架,为关注我国不良资产的理论工作者、从事不良资产管理的银行业管理者和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导苦三、国内外研究动态国内外,尤其是我国对于不良资产问题的研究是近几年才逐步得以重视。总体而言,其研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一) 不良资产成因及化解措施等问题研究王松奇( 2 0 0 0 ) 在分析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多角度地探讨了不良资产的产生成因,从而重点分析了债转股、资产证券化等不良资产化解措施。杨华、徐荣梅( 2 0 0 2 ) 从金融风险的社会化防范与化解的角度,分析了不良资产剥离、债权托管、出售债权、银行资产重组、债

11、权转股权等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的方法,介绍了中介机构、金融资产公司、资产管理公司、抵债物品处理机构等部门的运作与管理。吴德礼( 2 0 0 1 ) 阐述了不良资产的管理模式,分析了不良资产的监控问题,并重点论述了银行与企业各自化解不良资产的方式和方法。黄志敏( 2 0 0 4 ) 从处置不良贷款和防范新增不良贷款两方面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两者应并重的观点。徐德超、杨志东、何毅( 2 0 0 2 ) 等对降低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提出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不良债权交易市场、转变国有资产管理公司职能等对策;杨剑涛( 2 0 0 4 ) 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表现,就产权制度和治理结构两方面剖析了

12、不良资产的成因,认为应当从深化体制改革入手,通过产权制度的改革,建立起以国家拥有投资所有权和银行拥有法人财产权为基本特征的新型产权结构,指出只有通过宏观和微观方面的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才能使不良资产问题得以根本解决。刘澄、祁卫士、曾琳( 2 0 0 3 ) 介绍了国有商业银行处理不良资产的几种方案,如内部“好锻行、坏银行”方案、内部集中处置方案、部分资产证券化方案等。樊卫东、高莉( 2 0 0 2 ) 对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进行了估量,并着重就银行不良资产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作出了理论和实证分析。于家梅( 2 0 0 4 ) 探讨了不良信贷资产的法律成因,指出目前法律体现不健全,相关法律未得到真正执行

13、,法律意识淡薄等问题突出,并相应提出了一些解决途径。4乍中农业大学搏l :学位沦立:我困田青商业银行小良资产研究( :) W T O 与不良资产问题研究廖志娟( 2 0 0 3 ) 客观地分析了中国加入W T O 后,外国金融机构的介入给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带来的影响,针对挑战与机遇并存的状况,从市场环境、业务创新、政策扶持等方面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段永宽( 2 0 0 2 ) 对在加入W T O 背景下国有商业银行深化改革与会融创新进芎亍了研究,就如何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如何推进协同国有商业银行的配套改革,如何实现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与跨国经营等方面提出了一些独到见解。

14、李金泽( 2 0 0 1 ) 在分析我国现有银行法制与W T O 法律制度不适应的基础上,就未来银行法制变革的对策展开了论述。韦卉冬( 2 0 0 1 ) 首先考察了银行再造的内容和目标;然后对应对入世背景下我国国有商业再造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国有商业银行进行再造的一些具体方式。罗建穗( 2 0 0 2 ) 对入世前后国有商业银行的成本选择及其价值判断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指出经济学上的实证和经验分析并不能作为现实的惟一选择,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降低劳动成本的选择还必须首社会价值判断的约束,必须以增进社会的整体福利为追求目标。( - - ) 国内外不良资产问题对比研究何仕彬( 2 0 0 0

15、) 在建立银行资产重组及其比较体现的基础上,分别对工业化国家、发展国家、转轨国家的银行资产重组政策与实践进行了比较分析。张晋( 2 0 0 2 ) 从我国对银行业监管的法律和规定分析入手,就市场结构的安排和银行的日常经营管理两个方面,对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的监管中存在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并着重从实践方面实现统一监管的策略进行了探讨。贾宝波( 2 0 0 3 ) 介绍了资产出售、签订资产管理合同、实施“好银行十坏银行”战略、资产证券化、债权转股权、调整债权结构、增加提取“呆帐准备令”的比率、股本合资、资本注入和彻底了断法1 0 种国外余融机构处置不良资产的模式。黄金老( 2 0 0 4 ) 介绍了F

16、 1 本银行业不良资产的成因及其主要处罚措施,并概括了相关经验和对中国的警示。导苦阎虹( 2 0 0 2 ) 先后阐述了日本和韩国对“存量不艮资产”的处置措施和对“新生不良贷款”的防范措施,从而结合我国银行处理不良资产的实际得出一些经验启示。邓爱东( 2 0 0 0 ) 分析了2 0 世纪9 0 年代欧盟国家银行制度的若干变化,如修改金融法律、金融集团公司的发展、国有化程度较高的银行开始改革产权等,进而得出我国银行业发展的相关启示。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目前理论界对于不良资产的成因、对策分析等方面的研究较多,结合我国应对“入世”这一背景,对W T 0 与不良资产以及国内外的对比研究也有一些,但欠缺的是从一定的理论基础高度,深入、系统地对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进行较全面地分析。四、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一) 研究方法1 抽象分析法结合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历史、现状进行分析,抽象出其主要特点。2 比较分析法通过对银行业不良资产处置的国际比较和国内不同性质银行间的比较,介绍先进经验,探索有益启示,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新时期进一步有效处鼍不良资产提供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