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的心理特点与数学教学

上传人:正** 文档编号:46771853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72.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的心理特点与数学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生的心理特点与数学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生的心理特点与数学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生的心理特点与数学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的心理特点与数学教学(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教育科研1993年第理期高中生的心理特点与数学教学王少华我国高 中生的年龄,一般在1 5一1 9岁,处于青年初期,这个时明是人生最宝贵的黄金时期。这个阶段,由于学生的身休迅速成长,性 腺机能日趋成熟,学 生的心理也随 之发生了微妙变化,这 种心理变化是正常的,也是不容 忽视的,只有掌握学生的这种变 化,才能有的放矢,因势利 导,取得 较好的教学效果。为此,本文就 玫学教 学中高 中生的心理特点与教学进行肤浅的探讨,现分 述如下:一、高中生世界观 初步形成 的特点 与教学;世界观的形成是个体心理发展史上的重 要里程 碑。它对 高中土!匀学习如工作,以及各 种 心 理过程、个性品质和自我意识的

2、发展都起着重 要的指 导作用青年初期高中学生初步形成的人生观,还不够成熟,需 要进一步的锤炼。因此,教 师在教学甲对学生要正面引导,防微杜渐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方止盲目性,使他们能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中学数龟学教学大纲也明确指出:“要用辩证唯物 主义观点阐述教学内容,这样既有利 于学生 学好数学基础知识,也 有助于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 世界观”。由此可见,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与学生心理特点是吻合的。按数 学的教学 内容和方法,主要应培养学生以下几种基 水观汽:1、实践的观点。数学是从现实 世界中抽象概括 出来的科学,教 学中注意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数学的产生和发展,以揭示数 学本身的物质

3、基础,并注意贯彻“理论与实际”、“直观与抽象”相 结合的教学原则,培养学生逐步树立起从实践 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2、矛盾的 观点。数学中充满 着矛盾。如在数学概念方面 的正与负、实数与虚 数、有理数与无理数、有限与无 限等;在数学运算方面的加与减、乘与除、乘方与开方等:在量的大小比较方面的相等与不相等、大于与小于等都表 现为对立的形式,又各自以它 的对立而 而存在。在教学中要 注意用矛盾的 观点 阐明知识 的内在规 律,采取矛盾分析 法,研究数学中的各种矛 盾双方,研究矛盾双 方的依存和联系以及互相转化的条 件。这样不仅对概念认识更加深刻,还会从 中有

4、所发现,有助于学生 拜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3、运动的观点。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如圆锥曲线的统一厄义是:到定点和定直线的距 离 之比是常数e(离心 率)的点的集合(或轨迹)。离心 率e等于零时是圆,e由零逐渐接近于1时,是椭圆且由接 近圆逐渐变得很扁平。当e等于1时,为抛物 线,又当e大于1时,变为 双曲线,而且e趋向无穷大时,又趋近于两条相交直线。这里离心率e的大小 是数量上的变化,了可引起圆、椭圆、抛 物线、双曲线和 两条相交直线的质变。很多数 量上 的变化、排列、组合的不同,都会 引起事物的质变。这样 一来既使学生 学到了数学知识,同时,又加深了对唯物 辩证法的理解,使学生能够站在辩

5、证法的高 度,来理解数学中质和量的复 杂变化。、转化 的观点。一切矛盾着的东西,总是互相联系的,不 但在 一定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万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正与伤、直与曲、平行与相交等都是对立统一的具体形式。在教学中给学生揭 示出它们间相互矛 盾、相互依存、又相 互转化、相互统一的关系,指导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既要看 到相互对立 的一面,又要看到统一的是面;既要看到它们相互排斥的方面,又要着到它们相互依赖的方面。二、高中生思维的特点与教学 青年初期的学生 由于学习内容的扩大和加深,生活经验的丰富,他们的思维活动已摆脱了直观 形象和直接经验 的限制,在学习过程中能掌握各种概合和概 念 体

6、系,并能运用概念进行合乎逻辑的判 断和推理,进一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的联 系,随着这种“理论型”的抽象逻揖思维的发展,他们开始形成辩证逻辑思维。辩证逻辑思维的逐步形成,使得处于膏年初 期的高中生思维的批判性和独 立性得到 更高的发展。例如对书本上的一些现 成结论,往往会从不 同的角度 提出自已的看法,对别人的见解和意见,有一定的分析批判能力、高中生思维发 展的这 一待点,是教师能够有效地进行科学理论教学的心理条件。根据 这一 心理特征,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在数学的海洋里奋勇搏击,对学生在学习中的独到见解和开拓性的探索成果,及时给予肯定 和鼓励。这样,一方面可使学习经验得到交流推广,另一方面也

7、使学生渴 望被人理解的愿望在心理上得到满足。三、离中生“闭锁性”心理的特点与教学与初中生相比,多数高中生上课不爱举手发言,课堂讨论问题的气氛不够热烈,即使点名回答问题有的也不愿张口,与教师交往逐渐产生隔阂感,他们的心事只愿与十分要 好的知 心朋友谈,而对父母、老师却不轻 易表露自己的感情,待人接物也比较谨慎,那 种少年期的直率在消失,他们在思想上有相 当大的保 留,心理学上把这 种青年 初期最显著的心理特点称为闭锁性。高中生J乙理上产生的 闭锁性给数学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障碍。许多教师埋怨 学生在课堂上启而不发,呼而不 应,于是只好仍 由自已演独角戏。应当看到,高中生在产生闭锁性心 理的同时,还产

8、生了渴望被人理解的强烈愿望。在学生座谈会上,多数学生反映,他们不喜欢那种初中式的提问征求回答的教学 方法,由于自我意 识 的增强,也们过多 地注意别人对自已的看法,一次课堂上回答的失误,往往导致以后再 不举手发言,甚至别人的失误,他们也会 引以为戒。我们 知道,现行高中数 学教学,一般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课堂启发 式提问一般有一种形成,一种是提示法启 发 诱导,就是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若干阶梯式的间题,课堂上由教师发问,学生作答,这是初中阶段教学常用 的方法。另一种是暗示法启发诱导,就 是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在讲授过程中,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间题让学生思考、议论,根据高中生的心理闭锁性的特点,采

9、用暗示法启发诱导效果好。例如,在讲授反三角函数时,出示这样一个问题:式子ar c c os(c 。:3.5)石c。 “(a rcc os3.5)有没有意义?如果有,写出它的结果。学生立郎小声地议论开了。有的说二者都 有意义,结果都是3.5;多数则认为,第二式无意义,第一式应先化成a rc co s2”一3 .5)得到结 果是2们一3.5。寓提示、启发于 问题之中,在这一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针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加以诱导,使 学生产生无意识心 理活动,最后使思维活动向有意识转化,这样不仅可以淆跃课堂气氛,又可收到开动“机器”,加深印象的效果。烈、高中生自我意识的特点与教学高中学生的自我意识有明

10、显发展,他们处处想争得独 立的地位,并把自已的见解当作是评论周 围事物的标准,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很强,希望摆脱成人的管教,独立参加各种活动,表现出一种强烈 的独立意识,根据这一心理特点,数学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1、让学生在 自主活动中成长。在课堂上给予学生一定的主动权、自主权,为他们提供较多 的自由选择 的机会,对良好的 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会起到积极的作用。数学内容有它自身的特点,可以按照不同 的层次提 出不 同的教学要求,有利于我们针对某一单元或某 一节课的内容,把教学目标由低到高分为几个层次,让学生根据自已的能力,选择要达到的有关目的,使学生充分把握自已学习的主动权。2、让学生在自我

11、丧现中成长。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通过激趣设疑,鼓励学生争论,充分让学生发表自已的见解,表达自已的思想和感情,不但可以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而且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以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如判 断函数y=a ro co sx一可2的奇偶性,让学生各抒已见。有 应用奇偶性定义解的,也有利用公式arcsi nx+arc c o sx二州2化为y=a r。si nx解的,更有由y=a rcoo sx的图象在下平移价/2得出结论的。三 种解法以图象解法最 为巧妙!这样解题使学习变得趣味更浓。3、让学生在思考电成长。课堂教学 中多 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发挥。

12、思常常由疑而起,疑必有思,没有疑作为学习的先导,那么读起书来,只能浮光掠影,不见真谛,做起题来,也只能循规蹈矩,.不能创新。教师要善于无疑处设疑,即使教师要为学生质疑问难 创造条件,引起学生的思考、争议。在学生切磋琢磨中,教师相机启 发诱导,点燃从已知到未知的“导火线”,使学生茅塞顿开。如,已知f(X)=x”+ax启十bx+8且f(一2)二1 0,那么f(2)等于什么(高考试题)。此题学生常常是用常规的 由已知条件确定a、b,再代入去解,这样势必事倍功半,教师可用限制解题方法来 激疑:令学生不 用上述常规的方法去解。经过教师的点疑,不少学生 终于得如下独特解法:令g(叉)二x一、 ax十bx,

13、则f(x)=g(x )一8,且g(x)是奇函数。这样可很快求得f(2)二26 0、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中成长。当前,评价课堂教学的权力基本上是教师所独搅。教师按 个人的评价标准可以随 意给予表扬、鼓励或批评等不同的评价。殊不知这祥的做法极易 挫伤学生为自尊心和自信心,降雄他们在教学中的积极性。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 该多给学生 提供自我评价的机 会,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中 巩固自已良好的个性品质。例如程 堂提问中注意引导 学生 自我评价,.含 发 学生自评作业练习。特别 要注意 学习的自我评价,当一单元或某一章节结束后,让每一个学生都为自已出一份测验题,并 标明自选的等级组(一般分为A、B、C),然后

14、从各姐中抽出符合组内大部分学 生 认识水平的题目,组成试卷,. 让学生自测互批,最后老师讲评。.五、高中生意志品质的特点与教学高中学生的意志随着认识的提高,生活经验的丰富,表现出明显的目的性和自觉性,他们已经能独立 地作出某一决定,较为自觉地 克服各种困难,并能根据自已所确定的目标来评定自己的能力和个性品质,积极锻炼 自已的意志品质。但是,他们有时表现出某些轻率行为,在挫折和失败面前惊慌失措情绪低落。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地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增强 他们的自制能力,使他们在各种情况下都能够要求自已以充沛的精 力和 毅力去 战胜困难,完成任 务。心理学家认为:“意志在克服困难中表现,也在经受挫折、克服困难中发展,困难是培养学生意志力 的磨刀石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经常给学生安排适 当难度的练习 题,让他们付出一定的意 志努力,在独立 思考中解决 问题(一 但注意难度必须适当,因为困难太大会影响学生的信心,大容易又 不能锻炼 学生的意志)使学生体验战胜困难以后的愉悦,使他们从 中看到 自已 的力量,增强自信心,教师在整个过程 中,要注意鼓励他们克服 困难,必 要时可稍加点化,但切忌包办代替,以免学生养成依赖和畏 缩不前的不良品质。作者单位:江苏海安县教育局责任编辑:牙第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