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区域划分图,回答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6758651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我国区域划分图,回答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读我国区域划分图,回答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读我国区域划分图,回答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读我国区域划分图,回答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读我国区域划分图,回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我国区域划分图,回答(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9 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理科第一次月考试题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理科第一次月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5050 题题22 分分/ /题,共题,共 100100 分)分) 1、读我国区域划分图,回答该图所能反映的区域特征是 A 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B 区域内部的特性完全一致 C 区域的划分没有明确的指标 D 区域有边界是明确的 2、关于行政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边界是明确的 B 边界具有过渡性质 C 是依据地理差异划分的 D 不能划分出下一级区域 3、闽和豫分别是哪两个省区的简称A 江西和辽宁 B 甘肃和陕西 C 福建和河南 D 安徽和湖北 4、读我国四个地区简图,下列有关图

2、中四地气候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甲地冬季漫长 B 乙地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变率大C 丙地降水集中于夏秋,冬春寒冷干旱 D 丁地雨季长,降水丰富 5、下列关于区域内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区域之间的界线都十分明确 B 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C 区域是地球表面客观存在的不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空间单位 D 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绝对一致 6、下列区域具有明确的边界的是行政区 自然带 热量带 干湿区 三江平原 广东省广州市A B C D 7、区域的特征有整体性 差异性 独立性 开放性A B C D 8、以下按综合指标划分出来的区域有 A 干湿地区 B 自然区 C 高原区 D 热带雨林区 9、半干旱地区

3、多是草原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这反映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 A 发展水平 B 生活特点 C 发展方向 D 变化状况 10、适合在松嫩平原种植的农作物是 A 冬小麦 高粱 大豆 甜菜 B 春小麦 玉米 甜菜 大豆 C 玉米 高粱 大豆 甘蔗 D 玉米 黄麻 甜菜 大豆 11、松嫩平原是我国很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其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A 水源不足 B 地形崎岖 C 热量不足 D 土壤贫瘠 12、松嫩平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A 混合农业 B 季风水田农业 C 商品谷物农业 D 大牧场放牧业 13、我国南方和北方耕作制度有明显差异,主要是由于 A 气候条件的显著差异 B 土地条件的显

4、著差异C 技术条件的显著差异 D 水源条件的显著差异 读我国两个三角洲图,回答 14-15 题 14、甲、乙两个三角洲相同之处是 A 河湖众多,发展了水产业 B 运进矿产品优先发展重工业 C 利用森林资源发展造纸业 D 都有发达的绵纺织工业 15、乙三角洲不同于甲三角洲的自然条件 是 A 地形平坦、多河湖 B 热量更丰富 C 降水在 1000mm 左右 D 土壤为肥力较高的水稻土 读海南岛地形图,回答 16 题 16、海南岛的地势特点是 A 中间高,四周低 B 四周高、中间低 C 北高南低 D 西高东低 上海原是一个小渔村,自清末开埠以来,工商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城市, 商业中心和港口

5、。据材料回答 17-18 题 17、上海市快速发展的原因是 A 位置优越 B 地形平坦 C 气候温和 D 劳动力充足 18、下列不属于目前上海市发展的区位优势是 A 广阔的经济腹地 B 高素质的劳动力 C 发达的交通 D 地势低平 19、符合长江三角洲土地条件特点的是 A 水稻土是肥力较高的土壤 B 人口稠密,耕地较为集中,规模大 C 人均耕地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D 耕地中旱地所占比重较大 20、长江中下游平原在开发早期农业经济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原因是 A 雨热同期的气候 B 黏重的土壤 C 单一的农作物品种 D 地势平坦 21、长江三角洲能成为水稻种植区的原因是 高温多雨的温带季风气候

6、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水网密布 地势平坦A B C D 22、目前长江三角洲作为全国的“粮仓”地位让位于东北平原的原因是 A 土地质量比较差 B 人均耕地少 C 水稻土的肥力下降 D 水网密集、河湖众多 23、我国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基地是 A 江淮地区 B 三江平原 C 江汉平原 D 华北平原 24、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的活动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对人类的影响是不变的 B 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C “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是对长江中下游平原成长阶段的描述 D 现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仍是全国最重要、最有发展潜力的“粮仓” 25、下列因素中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由于船的广泛使

7、用,转变为现在有利因素的是 A 稠密的水系 B 黏重的土壤 C 便利的交通 D 平坦的地形 房屋的建设,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据此回答 26-32 题 26、我国的建筑间距由南向北逐渐扩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大阳高度角 B 降水 C 地形 D 植被 27、我国南北园林各有特色:南方为棚、多敞口,北方为窝、多封闭,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A 太阳辐射 B 气候 C 地形 D 植被 28、我国台湾兰屿岛上居民营造了一种“地窑式”民居。房屋一般位于地面以下 1.5-2 米 处,屋顶用茅草覆盖,条件好的用铁皮,仅高出地面半米左右,该房子的建设主要是为了 A 防地震 B 省建材 C 防冬寒 D 防台风 29

8、、我国北方有些民居多坐北朝南且没有后窗,这反映出当地 A 光照较强 B 风沙大 C 冬季寒冷 D 雨水多 30、西亚和北非地区的大多数房屋墙壁厚、窗户小,色浅,这是因为 A 受传统文化影响的缘故 B 为了适应炎热干燥、多风沙的气候 C 受宗教的影响 D 冬季防寒冷 31、菲律宾及我国海南岛的房屋窗户少而小,常常前后都开门,这是为了 A 防台风、防潮湿 B 防烈日 C 防洪水 D 防潮湿、防寒潮 32、我国东南沿海厦门、汕头一带及台湾的骑楼(如图) ,往往从 二楼起向街心方向延伸到人行道上。其主要目的是 A 体现当地的民族特色 B 使房屋建筑有层次感,体现建筑美 C 节省建筑材料 D 便于行人避

9、雨、遮阳33、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味不同。 ”据此分析回答,造成上 述差异最主要的原因是 A 淮南、淮北地形不同 B 淮南、淮北气候不同 C 淮南、淮北栽培技术不同 D 淮南、淮北耕作制度不同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在自然环境方面,我国形成了特点各异 的三大自然区。据此回答 34-35 题 34、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我国决定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因素是 A 气候 地貌 B 气候 水文 C 土壤 植被 D 植被 自然带 35、关于我国自然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A 地貌从西向东表现为山地-高原-平原 B 气温无论冬夏均为由南向北递减

10、,等温线和纬线大致平行 C 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D 河流水量从北向南依次增大 分析中国地理四大区域图,回答 36-39 题 36、综合考虑纬度、地形、气候等因素,四大区域太阳年辐 射总量由大到小的排列是A abcd B adbc C dbac D dcba 37、有关四大区域农业发展主要制约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洪涝灾害 B b-土壤肥力 C c-灌溉水源 D d-生长积温 38、有关四大区域主要能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水能 B b-煤、石油 C c-石油、煤、天然气、水能 D d-煤、石油 水能 39、四大区域目前以公路运输占绝对主导地位的是 A a B b C c D d

11、 读图回答 40-43 题 40、该地区影响城市分布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A 交通 B 水源 C 地形 D 军事 41、该地区城市所在的地形属于A 洪积扇 B 河流沿岸平原 C 河边滩地 D 河口三角洲 42、该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 商品谷物农业 B 大牧场放牧业 C 绿洲农业 D 企业化种植园农业 43、该地区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是 A 水土流失 B 土地荒漠化 C 土壤酸化 D 水资源遭受污染 44、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热量条件的差异 B 水分条件的差异 C 垂直高度的差异 D 非地带性差异 45、东北山区的自然景观为 A 落叶阔叶林 B 针叶林和

12、针阔混交林 C 常绿阔叶林 D 草原 46、东部季风区中,地貌以大平原和高原为主的自然地区是 A 华南热带湿润地区 B 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 C 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D 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47、我国北方农业以旱作为主,是由于 A 热量不足 B 水分不足 C 地势较高 D 土壤肥沃 48、年平均气温10积温大约为7500的地区,耕作制度一般是 A 一年一熟 B 两年三熟 C 一年两熟 D 一年三熟 49 青藏高原以东,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南地区全年都可生长农作物,主要原因是 A 1 月平均气温0 B 1 月平均气温25 C 湿润地区水分有余 D 植被均为常绿阔叶林 50、从东往西,西北

13、干旱半干旱区的植被依次分为 A 森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B 森林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 C 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D 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绿洲班级班级 姓名姓名 学号学号 成绩成绩 二、综合题(每空 2 分,共 20 分) 读我国三大自然区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 A 区和 B 区的分界线 是 ;此线大致 是 和 (植被) 的分界线。 图中 A 区和 C 区的分界线是 ; 图中 B 区和 C 区的分界线是 . 。2、三大自然区内部存在着差异,其中 A 区内部体现 地带性规律,B 区内部 体现 地带性规律,C 区内部体现 地带性规律。3、B 区的乌鲁木齐、银川、呼和浩特在河流和绿洲上,主要是靠近 的原因。 C 区的拉萨、西宁等位于河流谷地,原因是 低,气温暖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宣传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