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分析方法2762494

上传人:nt****6 文档编号:46757595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227.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报表分析方法2762494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财务报表分析方法2762494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财务报表分析方法2762494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财务报表分析方法2762494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财务报表分析方法2762494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报表分析方法276249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报表分析方法2762494(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财务报表分析方法财务报表分析方法 一、财务分析的意义一、财务分析的意义 (一)财务分析的概念(一)财务分析的概念 财务分析是根据企业财务报表和其他相关资料,运用一定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对企业过去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未来发展前景进行剖析和评价,以期揭示企业经营活动的未来发展趋势,从而为企业提高管理水平、优化决策和实现增值提供财务信息。 (二)财务分析的意义(二)财务分析的意义 1、财务分析是评价财务状况和衡量经营业绩的重要依据 2、财务分析是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实现理财目标的重要手段 3、财务分析是利益相关者进行相关决策的重要依据 二、财务分析的方法二、财务分析的方法 (一)趋势分析

2、法(一)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是通过连续若干期财务报告中相同指标的对比,来揭示各期之间的增减变化,据以预测企业财务状况或经营成果变动趋势的一种分析方法。 趋势分析法具体运用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1、重要财务指标的比较(比较个别项目的趋势) 根据不同的比较基础具体又分为: (1)定基动态比率。其公式为: 定基动态比率=分析期数额固定基期数额 (2)环比动态比率。其公式为: 环比动态比率=分析期数额前期数额 2、会计报表的比较(比较各项目的趋势) 3、会计报表项目构成的比较(以 2 为基础发展的) 该方法是将会计报表中的某个总体指标作为 100%,再计算出各组成项目占该总体指标的百分比,以此来判断

3、有关财务活动的变化趋势。通常用作 100%表示的项目,在利润表中为销售收入,在资产负债表中为资产总额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额。 * 趋势分析法的不足:只是就同项目的金额在不同时期进行比较,却忽略了某些相互关联的财务关系,而那些被忽略的财务关系有时却是极为关键的。 (二)比率分析法(关联项目对比)(二)比率分析法(关联项目对比) 1、构成比率 又称结构比率,它是通过计算某项指标的各个组成部分占总体的比重,即部分与全部的比率,可以了解总体中某个部分的形成和安排是否合理。 2、相关比率 它是计算两个性质不同而又相关的指标的比率来进行数量分析的方法,如流动比率。 3、效率比率 效率比率是某项经济活动中所

4、费与所得之间的比例,反映了投入与产出关系。 * 采用比率分析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对比口径的一致性。 (2)衡量标准的科学性。 (三)因素分析法(三)因素分析法 1、连环替代法 (1)概念 连环替代法是从数量上来确定一个综合经济指标所包含的各项因素的变动对该指标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 (2)出发点 当有若干因素对综合指标发生影响作用时,假定其他各个因素都无变化,顺序确定每一个因素单独变化所产生的影响。 (3)计算程序 确定某项经济指标是由哪几个因素组成。 确定各个因素与某项指标的关系,如加减关系,乘除关系等。 按照经济指标的因素,以一定的顺序将各个因素加以替代,来具体测算各个因素对指标变

5、动的影响方向和程度。 例:假定科华公司生产的 A 产品有关材料消耗的计划和实际资料如下表: 材料消耗计划和实际资料材表 项 目 单位 计 划 实 际 产品产量 件 1000 1100 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 公斤 20 18 材料单价 元 4 5 材料费用总额 元 80000 99000 根据上表资料可知材料费用总额实际值比计划值增加 19000 元(99000-80000),这是分析对象。 以下分析各因素变动对材料费用总额的影响程度: 计划指标: 1000204=80000(元) 第一次替代:1100204=88000(元) 第二次替代:1100184=79200(元) 第三次替代:110018

6、5=99000(元) 产量增加对材料费用的影响: -=88000-80000=8000(元) 材料消耗节约对材料费用的影响: -=79200-88000=-8800(元) 单价提高对材料费用的影响: -=99000-79200=19800(元) 全部因素的影响程度: 8000-8800+19800=19000(元) 从上例可知,连环替代法可全面分析各因素对某一经济指标的综合影响,又可以单独分析某个因素对某一经济指标的影响,这是其他分析方法所不具备的。 (4)在应用这一方法时,应明确以下问题: 替代因素时,必须按照各因素的排列顺序依次替代,不可随意加以颠倒,否则就会得出不同的计算结果。 确定各因

7、素排列顺序的一般原则是:如果既有数量因素又有质量因素,先计算数量因素变动的影响,后计算质量因素变动的影响;如果既有实物数量因素又有价值数量因素,先计算实物数量因素变动的影响,后计算价值数量因素变动的影响;如果同时有几个数量和质量因素,还应区分主要和次要因素变动的影响。 2、差额计算法 差额计算法是连环替代法的一种简化形式,是根据各项因素的实际数与基数的差额来计算各项因素的影响程度的方法。 仍以上表所列数据为例,采用差额计算法确定各因素变动对材料消耗的影响。 解:(1)产品数量变动的影响: (1100-1000)204=18000(元) (2)单位产品消耗量变动的影响: 1100(18-20)4

8、=-8800(元) (3)材料单价变动的影响: 110018(5-4)=19800(元) 第二节第二节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是衡量企业当前财务能力,特别是流动资产变现能力的重要标志。其衡量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 (一)流动比率(一)流动比率 1、概念:流动比率是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 2、公式: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3、 意义:表明每一元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来保证偿还。 4、 评价: 该比率越高, 说明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越强, 流动负债得到偿还的保障越大,企业财务风险越

9、小;反之则反之。 5、标准:经验表明,流动比率在 2:1 左右比较合适,过高的流动比率可能是企业滞留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过多,未能有效加以利用,可能会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而过低的流动比率可能会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 (二)速动比率(二)速动比率 1、概念:速动比率是企业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 2、公式:速动比率=速动资产/速动负债 其中: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 3、意义:表明每一元流动负债有多少速动资产来保证偿还。 4、 评价: 该比率越高, 说明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越强, 流动负债得到偿还的保障越大,企业财务风险越小;反之则反之。 5、标准:通常认为正常的速动比率为 1。过高或过低的速动比

10、率都不好,原因同流动比率。 6、特殊:采用大量现金销售的行业,几乎没有应收账款,大大低于 1 的速动比率则是很正常的;而一些应收账款较多的企业,速动比率可能要大于 1。 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一)资产负债率(一)资产负债率 1、概念:资产负债率是企业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 2、公式:资产负债率= 资产总额负债总额3、意义:表明资产总额中,债权人提供资金所占的比重,以及企业资产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 4、评价:该比率越小,资产中来自于负债的比重越小,长期偿债能力越强,财务风险越小,同时说明管理当局比较保守,对前途信心不足;反之则反之。 (二)股东权益比率(二)股东权益

11、比率 1、概念:股东权益比率是企业股东与资产总额的比率。 2、公式:股东权益比率= 资产总额股东权益3、意义:反映企业资产中有多少来自于股东投入,可以反映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 4、评价:该比率越小,资产中来自于权益的比重越小,来自于负债的比重越大,长期偿债能力越差,财务风险越大;反之则反之。 5、关系式:股东权益比率=1资产负债率 (三)权益乘数(三)权益乘数 1、概念:权益乘数是股东权益比率的倒数,反映企业资产相当于股东权益的倍数。 2、公式:权益乘数= 股东权益总额1= 股东权益总额资产总额= 股东权益总额资产总额3、评价:该比率越大,股东权益比率越小,资产中来权益资金的比重越小,来自于负

12、债的比重越大,长期偿债能力越差,财务风险越大。 (四)产权比率(四)产权比率 1、概念:产权比率又称负债与股东权益比率或资本负债率,是指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的比率。 2、公式:产权比率= 股东权益负债总额3、意义:该指标反映企业在偿还债务时股东权益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是企业财务结构稳健与否的重要标志。 4、评价:该比率越低,说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对债权权益的保障程度越高,财务风险越小,是低风险、低收益的财务结构;反之则反之。 5、投资者观点:如果企业经营状况良好,过低的产权比率会影响其每股利润的扩增能力。 (五)有形净值负债率(五)有形净值负债率 1、概念:有形净值负债率是负债总额与有

13、形净值的比率。 2、公式:有形净值负债率= 有形净值负债总额其中:有形净值=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值,即股东具有所有权的有形资产的净值。 3、意义:有形净值负债率是产权比率的延伸,更为谨慎、保守地反映企业清算时债权人投入资本受股东权益的保障程度。 4、 评价: 该比率越低, 说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 有形净值对债权权益的保障程度越高,财务风险越小;反之则反之。 (六)利息保障倍(六)利息保障倍数 1、概念:利息保障倍数又称已获利息倍数,是企业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率。 2、公式:利息保障倍数= 利息费用利息费用税前利润其中利息费用包括财务费用中的利息和资本化的利息; 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利息

14、费用 =净利润+利息费用+所得税 3、意义:该指标反映了经营所得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 4、评价:该比率越高,说明企业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越强;该比率越低,说明企业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越差;企业的利息保障倍数至少要大于 1,否则,就难以偿付债务及利息。 第三节第三节 企业资产管理能力分析企业资产管理能力分析 一、应收账款管理能力分析一、应收账款管理能力分析 (一)应收账款周转率(一)应收账款周转率 1、概念:应收账款周转率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应收账款转化为现金的次数。 2、公式:应收账款周转率(次数)平均应收账款余额赊销净额 赊销净额=销售收入现销收入销售折扣、折让 平均应收账款余额=2期末

15、应收帐款余额期初应收帐款余额应收账款是扣除坏账准备后的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的净额合计。 3、评价:应收账款周转率是反映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指标,该比率越高,周转速度越快,企业对应收账款管理水平越高;反之则反之。但过高或过低则暗示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存在问题。 (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1、概念: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是指应收账款周转一次所需要的天数,也叫平均收账期。 2、公式: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收帐款周转率360=赊销净额)(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3603、评价: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与应收账款周转率成反比例关系,应比照应收账款周转率的相关内容来评价。内容来评价。 二、存货管理能力分析二、存货管理能力分析 (一)存货周转率 1、概念:存货周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内销售成本与平均存货的比率,反映了存货在一定时期(360 天)周转的次数。 2、公式:存货周转率(次数)平均存货余额销售成本平均存货余额=2期末存货余额期初存货余额3、评价:存货周转率是反映存货周转速度的指标,该指标越高,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管理水平越高,企业生产销售能力越强;反之则反之。但该比率过高或过低都说明企业在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