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骚》中“清”字的审美意义

上传人:ZJ****1 文档编号:46757322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56.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骚》中“清”字的审美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诗》《骚》中“清”字的审美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诗》《骚》中“清”字的审美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骚》中“清”字的审美意义(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修辞学a 2000年第3期( 总99期) 诗 骚 中“.s a宇 的 审美 意义王街霞在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中, “ 清 是一个极为重 要的美学概念, 尚.if f 构成了 古代美学思潮的基本 特征。在古代的诗论、 词论、 文论, 以及人物rm评、 艺 术鉴赏之中, 我们都可以看到有关尚清的主张和论 述。但是, “ 清 是怎样进人审美领域的呢? 本文试 以先秦文学的代表作(诗经 和 离骚 为例, 分析 “ 清 字在使用中的美学意蕴, 以 揭示“ 清 . 字进入市 美领域的过程及其在先秦文学中的审美效用, 而在 “ 清 字进人审美领域的这一过程中, 修辞起到了极 其重耍的作用。 “ 清” 是个形声

2、字, 它的本义是指水的橙清。那 么 “ 清.是怎样由 水的澄清引中 到其他审美领域的 呢 ? 要弄清这个问 题, 我们必须从 诗经 说起。这 是因为, 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的 诗经 , 亦是先 秦时代中华民族艺术创作之集火成者, 它收集作品 的地域之广, 涵盖了整个黄河流域与江汉一带;所收 人作者的范围之广, 包括了由贵族士大夫到下层人 民的各个阶层。因此, 从某种意义上说, (诗经)集中 地体现了先秦时代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 是我国古 代审美活动的结晶。所以, 让我们先着一看 诗经 中清字的用法, 以考察一下它所代表的美学意义。 (诗经 中 “ 清 字的用法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用于描述自然

3、美, 如形容水的清澈云: “ 漆 与消, 浏其清央。” ( ( 郑风 读箱) ) ;“ 河水清且涟 漪。 ( ( 魏风 伐植) ) ;“ 原RU E平, 泉流既清。 ( ( 小雅 黍苗) ) 等。 同时, 由水的清澈, 很自然的又用来比喻同为液 体的酒的清醇。如: “ 祭以清酒 ( ( 小雅 信南 山 ) ) ;“ 清酒既载 ( ( 大雅 早麓) ) ;“ 尔酒既清, 尔肴 既替一 ( ( 大雅. P d 璐) ) 等。“ 清酒” 遂成为美酒的代 称, 祭祀时的美酒即称为清酒。 二是比喻人的容貌之美。人的美首先在于面 容, 而眼睛则是面容中最为传神、 最为动人的部分。 明亮df t 人的双眸,

4、 清澈流动的眼波. 白然使人联想到 清清的 水波, 故(诗经 国 风 中几乎各地的民歌都 以“ 浩扬“ 来形容人眉目的清秀 并借指整 个面容的 美丽 。如: “ 美目 清兮 ” 、 “ 清扬婉兮 ( ( 齐风 椅 M );“ 有美一人, 婉如清扬.( ( 郑风 野有蔓草) ) : “ 子之清扬” ( ( 嘟风 君子偕老) ) 等。 三是用来形容社会的清平安定。周人在歌颂武王灭商的 大雅 大明 ) 中 唱道: “ 肆伐大商, 会朝清 明 , 赞美武王帅众大举讨伐殷商, 一朝会师之际天 下清明。 周颂 维消 )歌颂文王曰: “ 维清缉熙, 文 王之典 , 郑玄笺: “ 缉熙, 光明也。天下之所以无

5、败 乱之政而清明者, 乃文王有征伐之法故也 朱熹传: . 清, 清明也。缉, 续。熙, 明。 此诗称颂周政治清 明无败乱之政, 文工的法典是其根本。以河水的清 溉引申出社会的清平安定, 政治的清明公正, 这是人 们的审美意识由自然美向社会美的过渡与延伸。 同时, 与有 德之人 相联系的 事物, 也用“ 清” 字来 形容。如 祭祀文 王的 宗庙被称之为“ 清庙 , 郑玄笺: “ 清庙者, 祭有清明之德者之宫也, 谓祭文王也。 (周颂 清庙 云: “P“ ,穆清 庙, 肃雍显相。” 毛传日:“放. 叹辞也;穆, 美肃碎; 雍, 和;相。 助也。 可见以 清庙来称呼祭祀文工的宗庙, 一方面是赞美文工

6、的 清明之德, 一方而是赞美宗庙的肃昨庄严。如果说, 以水之清喻lid目之清秀, 水清与目清间还右某种感 性的联系, 容易引起人们的联想;那么, 以水清喻政 治之清明、 喻有德者之清庙 则完全上升到了理性的 思辨, 说明.清 已 脱离了 原始的 意义, 而作为一个重 要的审美概念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四是用于文学艺术的品 鉴。(诗经 大雅 杰 民) 中形容尹吉甫的诗歌说: “ 吉甫作uG 穆如清 风 。其背景是 周宜 王命仲山 甫往齐筑城, 周卿士尹 吉甫做诗以送之, 既美宜工能任用贤能, 又赞仲J l 川了 才能出众 并月 j“ 穆如清 风 自 诩所诵诗章。朱熹 诗 经传 ) 日; 穆, 深长

7、也。借风, 清微之风, 化养万物 者也 。以 其远行而有所怀思, 故以 此诗慰其心焉。 把安慰远行人的诗章比作和穆的清风卜 这是“ 清” 的 概念由白然美向诗歌审美渗透的有力例证。 继 诗经)之后, 先秦出现了另一种新的诗歌体 裁, 这就是属原等楚国 作家所创作的 楚辞 。如果 说, (诗经 体现了先秦社会各阶层较普遍的审美倾 向;那么 (楚辞 则是文人的创作, 屈原的 离骚)、 九 歌 等作为 楚辞 的代表作, 集中体现了先秦文人审 美的最高境界。在ti ll原的作品中“ 清 字的审美意 义已由自然美拓展到了道德情操与理想境界的领 域。在(离骚)之中, 我们看到诗人在邪正不相容之 下, 高唱

8、出: “ 伏清白 以死直兮 固前圣之所厚! 一 诗 人将最高尚的爱国情感、 与黑暗势力拼死抗争的崇一 1 6 一高气节注 人了“ 清白” 二字 之中, 清与独相对, 白与黑 分明, 其后两千年来, 清自 二字已成为我们民族传 统道德的重要概念, 成为世人立身处世的基本原则。 在 楚辞卜 居 中, 作者借1 Y原问卜 云: “ 宁廉洁正 直, 以自清乎? . 渔父)篇又引属原语日: “ 举世皆 浊, 我独清;众人皆醉, 我独醒。御 这里的“ 清 字, 具 有廉洁正直与在浊世中 保持个人清白的 深刻含义, 已是一种高尚完美的人生境界的代称。这就是屈原 等 楚辞 作家所赋予“ 清 字的道德美的内涵。

9、 同时, 由于 诗经 中已 用清字来形容社会的清 平安定, 在先秦诸子中也常有相同的用法 如 孟 子 万章下)称赞伯夷日: “ 当封之时, 居北海之滨, 以待天下之清也。 楚辞) 中也吸取了以 清” 喻时 政的说法, 赋予“ 清 字以社会美的内涵。如( 卜 居 篇云: “ 世润浊而不清: 蝉翼为重, 千钧为轻 黄钟 毁弃, 瓦釜宙鸣;谗人高张, 贤士无名。 这里与(诗 经 一样, 使“ 清 与 浊 相对, 也 成为社会政治清明 的代名词, 使“ 清 字具备了社会美的意蕴。 在屈原的 九章 中, 清字还有另一种用法, 即 “ 清橄” 二字作为动词而出现, 具有明辨是非的含义。 (九章 惜往日 篇

10、, 诗人回顾自己忠而“ 遭谗人而嫉 之” 的往事, 悲愤地唱出“ 君含怒而待臣兮, 不清激其 然否 , 痛惜楚王受群小蒙蔽不能明辨是非, 使自己 的政治理想不能实现。显然, 在“ 清溉其然否 中, “ 清 激“ 二字已 成为了 明辨是非的同义词。由 水的清 激是怎样引申出明辨是非的含义呢? 原来, 在战国 时期, 在人才的修养上, 强调人心“ 养之以清 , 以明 察是非, 已是全社会的共识。与1 13原生活年代相近 的荀子, 曾提出内心修养的址高境界- 一“ 大清明” , 试f?(荀子 解蔽 中的一段议论:“ 故人 心导 知 盘 水, 正错 而 勿动 , 则湛 浊在下 , 而 清明 在上 ,

11、则 足 以见 须局 而 察理 矣。徽 风 过之, 湛浊动乎下, 清明乱于上, 则不可以得大形之 正也。 心 亦如走 矣。 故 导之 以理 , 养之 以清 , 物英之倾, 则足以定是非决嫌疑类。“ 因 此, “ 清“ 字在先秦审美中的广泛运用, 使之获 得了 愈来愈广泛的审美意义, 它不仅是美的代称, 也 与明 辨是非、 执政清明紧密相连, “ 清” 字的这一政治 内涵在后世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如历代人民赞美的 .清官 、 “ 两袖清1 x6 “就是这一含义的延伸。 与 诗经)相比 较, 楚辞 中的“ 清 字的审美还 常用于起现实的理想境界。(楚辞)中充满了 浪漫主 义的 想象 作者在描绘超现实

12、的仙境时, 常) IN “if f “字 去形容理想化的境界, 使 清“ 字成为理想境界的美 称 。 如 A原 的 九 歌 大 司 命 云: “ 高 飞 兮 安 翔, 乘 浩气兮柯l7 1阳 。们 以 “ 清气” 指天地间清o il之气.格等总管人类寿命之神大司命能乘天地之正气, 驾驭阴 阳变化的神奇功力 。屈原对“ 清 字的这一用法。 在 楚辞 的其他篇章中也有所见。如在作者有争议的 (远游 篇里, 诗人把美好的仙宫称为“ 清都 , 云: “ 集重阳 人帝宫兮, 造句始而观清都.;把仙人清静无 为的境界称为“ 清 尘” , 云: “ 闻赤松之清尘兮, 愿承 风乎遗则 等。 在另一个重要的楚辞

13、作家宋玉的作品中, 则更 多 地将“ 清 字 用于 描绘自然 美。如其 九辩 中描写 秋景云: . k寥兮天高而气清, 寂廖兮收潦而水 清。” 总之 从“ 清” 字在 诗 、 (骚) 中的多种用法, 我们可以看到先秦文学对清字审美意义的多方开拓, 它被广泛地运用丁表现自然美、 人物美、 道德美、 社 会美、 以及文学艺术审美的各个领域之中, 获得了越 来越丰富的美 学众 蕴。这说明.早在先秦时, “ 清” 字 就已步人了审美的殿堂, 成为人们文学创作及其他 审美活动中经常使用的概念。先秦文学对清字审美 意义的多方开拓, 给后世文人以无穷的启发, 对后世 文学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清为美遂成为

14、中国传 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在中国古 代的 美学思潮中, 尚 “ 清” 曾贯穿于我们民族审美活动的 各个方面, 先秦 道家从 自然之道精 静 的本质出发, 宣扬“ 天得一以 清” 的夭德和“ 缘而 保真, 清而容物” 的人性之美;魏 晋时“ 清一 则成为衡最名士风流的重要审美标准 仪 世说新语 中品评人物的词汇与“ 清 相联系的就有 十儿种。同时, “ 清叭 作为一个审美概念被大量运用 于文学批评之中, 如(文心雕龙)强调诗文创作耍“ 风 清而不佘 代宗经) ) 、 文洁而体清” (体1 0 ) ;钟嵘 (诗品 中评价“ 刘越石仗清刚之气 、 古诗之“ 清音独 远 ;秘康之“ 托谕清远“ 及“

15、 范(云)诗清便宛转“ 等, 都是以清为美的。到唐代, 不仅李白以“ 清水出芙 蓉, 天然去雕饰. 为诗歌创作的最高美学追求, 从“ 诗 清立怠新 的杜甫、 清辞果出群” 的岑参、 到“ 清文焕 皇欲“ 的 韩愈,使我清声落人后” 的 李贺、 “ 岂 唯不得 清文力 的白居易、 以及“ 清词孤韵有歌响 的李商隐 等 无一不是尚“ 清” 论者。再看唐以后的文论, 从司 空图标榜的“ 清 奇” , 到张炎提出 的“ 词耍清空” ;从胡 应麟“ 诗最可贵者清 ( ( 诗数)外编卷四)的 议论, 到 方苞“ 古文气体, 所贵澄清无滓。澄清之极, 自然而 发其光糟 ( ( 古文约选) ) 的见解, 可以说, 对“ 清 的 崇尚伴随了我们民族整个的文明史, 构成了中国传 统文化美学追求的基本倾向。而探本溯源, 清字由 其本意向美学领域的转换则是在先秦完成的, 这便 是 诗) ( 骚)在审美上的巨大开创作用与历史意义。一 1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