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四川省农村经济六十年发展情况汇报_0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6751718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四川省农村经济六十年发展情况汇报_0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关于四川省农村经济六十年发展情况汇报_0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关于四川省农村经济六十年发展情况汇报_0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关于四川省农村经济六十年发展情况汇报_0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关于四川省农村经济六十年发展情况汇报_0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四川省农村经济六十年发展情况汇报_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四川省农村经济六十年发展情况汇报_0(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关于四川省农村经济六十关于四川省农村经济六十 年发展情况汇报年发展情况汇报建国以来,伴随着新中国改革与发展的辉煌历程,建国以来,伴随着新中国改革与发展的辉煌历程,四川农村经济步入了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轨道。四川农村经济步入了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轨道。(一)农业生产高速稳定增长,农产品供给得到保(一)农业生产高速稳定增长,农产品供给得到保障障建国建国 60 年来,四川农业经济快速稳定增长,农产品年来,四川农业经济快速稳定增长,农产品供给日益丰富,保障了城乡居民的生活需求,发挥了农业供给日益丰富,保障了城乡居民的生活需求,发挥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基础作用。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基础作

2、用。1949-20_年,四川农林牧年,四川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渔业总产值由 18.7 亿元跃升到亿元跃升到 3903.4 亿元,年平均增长亿元,年平均增长9.5%,超过同期全国农业平均增长速度,超过同期全国农业平均增长速度 0.5 个百分点,四个百分点,四川农业经济总量及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居全国各省(区、市)川农业经济总量及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居全国各省(区、市)前列。粮食总产量从前列。粮食总产量从 1990 年开始保持在年开始保持在 3000 万吨以上,万吨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达人均粮食占有量达 400 公斤,实现了全省粮食供需基本平公斤,实现了全省粮食供需基本平衡,从而保障了粮食安全。到衡,从而保

3、障了粮食安全。到 20_年,全省油料总产量达年,全省油料总产量达到到 249.9 万吨,比建国之初增长万吨,比建国之初增长 11.1 倍;烟叶总产量倍;烟叶总产量 22.82万吨,增长万吨,增长 4.3 倍;水果总产量达倍;水果总产量达 635.1 万吨,增长万吨,增长 60.7 倍;倍;肉类总产量达肉类总产量达 906.5 万吨,增长万吨,增长 258 倍;禽蛋产量达倍;禽蛋产量达 145.3万吨,增长万吨,增长 6 倍;牛奶产量达倍;牛奶产量达 65.5 万吨,增长万吨,增长 18.8 倍;水倍;水产品总产量达到产品总产量达到 95.2 万吨,增长万吨,增长 118 倍。倍。(二)乡镇企业

4、异军突起,推动农村非农产业快速(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推动农村非农产业快速发展发展建国建国 60 年来,我省乡镇企业从无到有,逐渐壮大。年来,我省乡镇企业从无到有,逐渐壮大。20_年,四川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年,四川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 2849.3 亿元,占农村社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出的会总产出的 70%以上,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以上,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 23%,与,与20_年相比,年平均增长年相比,年平均增长 16.2%。20_年末,四川已拥有年末,四川已拥有规模以上的乡镇工业企业规模以上的乡镇工业企业 5873 户,规模工业增加值达户,规模工业增加值达 1376.7亿元,占乡镇企业工业增加

5、值的比重达亿元,占乡镇企业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 69%,占全省规模,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四分之一。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四分之一。(三)农村经济结构变化显著,城乡一体化建设不(三)农村经济结构变化显著,城乡一体化建设不断推进断推进建国建国 60 年来,四川农村经济由单一的传统农业逐步年来,四川农村经济由单一的传统农业逐步向二三产业多元化方向发展。据测算,向二三产业多元化方向发展。据测算,1978 年四川农村一年四川农村一二三产业结构为二三产业结构为 80.1:15.5:4.4,到,到 20_年三次产业结构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变化为调整变化为 28:49.4:22.6。在农业经济内部,农林牧渔业。在

6、农业经济内部,农林牧渔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到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到 20_年,农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经年,农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经济总量的比重下降到济总量的比重下降到 41.2%,比,比 1978 年下降了年下降了 36 个百分个百分点;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比重上升到点;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比重上升到 30.6%,比,比 1952 年提高年提高3了了 13.5 个百分点,经济作物产值超过了粮食作物个百分点,经济作物产值超过了粮食作物 45%,种,种植效益大幅度提高。畜牧业产值比重上升到植效益大幅度提高。畜牧业产值比重上升到 52.2%,提高,提高了了 33.2 个百分点;牧业生产中,牛羊禽肉占肉类总量比重个

7、百分点;牧业生产中,牛羊禽肉占肉类总量比重上升到上升到 28.1%,比,比 1952 年提高了年提高了 18.1 个百分点。个百分点。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同时,城乡经济社会发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同时,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到展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到 20_年,农村居民文教娱乐及年,农村居民文教娱乐及服务消费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达到服务消费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达到 5.5%,比,比 1978 年提年提高了高了 4.3 个百分点。个百分点。20_年四川有年四川有 178 个县(市、区)完成个县(市、区)完成了了“普九普九”义务教育任务,义务教育任务, “普九普九”人口覆盖率人

8、口覆盖率 99.6%,农村基,农村基础教育得到普及和进一步巩固。农村各类职业中学和农民础教育得到普及和进一步巩固。农村各类职业中学和农民技术培训学校快速发展,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大幅度提高。技术培训学校快速发展,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大幅度提高。农村医疗服务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进一步完善,乡镇卫生农村医疗服务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进一步完善,乡镇卫生院达到院达到 4810 个,妇幼保健、床位、医护人员生得到充实和个,妇幼保健、床位、医护人员生得到充实和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 176 个县(市、区)个县(市、区) ,覆,覆盖农村人口盖农村人口 6141.3 万人。农村居

9、民享受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万人。农村居民享受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全省有不断扩大,全省有 47 个县(州)启动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个县(州)启动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参保人数达到 50 万人。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农村万人。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农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到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到 348.0 万人,低保和五保人均救万人,低保和五保人均救助水平逐年提高。助水平逐年提高。(四)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生产生活发生可喜(四)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生产生活发生可喜变化变化建国建国 60 年来,四川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到年来,四川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到 20_4年底

10、,四川水利工程数量累计达年底,四川水利工程数量累计达 63.4 万处,比万处,比 1952 年增长年增长1.4 倍;有效灌溉面积达到倍;有效灌溉面积达到 252.3 万公顷,增长万公顷,增长 3.3 倍。综倍。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591.8 万公顷,旱涝保收面积和节水灌万公顷,旱涝保收面积和节水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总动力达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687 万千瓦,比万千瓦,比 1978 年增长年增长 6.7 倍;农业排灌动力设备、倍;农业排灌动力设备、大中型拖拉机及耕种播收机械成倍增加。农村生产用电水大中型拖拉机及耕种播收机

11、械成倍增加。农村生产用电水平提高到平提高到 128.2 亿千瓦时,比亿千瓦时,比 1978 年增长年增长 15.6 倍;乡村小倍;乡村小水电发电能力由水电发电能力由 18.2 万千瓦时提高到万千瓦时提高到 42.6 亿千瓦时,增长亿千瓦时,增长了了 1.3 倍。农村公路总里程已达到倍。农村公路总里程已达到 20.5 万公里,比万公里,比 1996 年年增长了增长了 1.3 倍;其中通往行政村的公路达到倍;其中通往行政村的公路达到 11.2 万公里,万公里,占农村公路总里程的占农村公路总里程的 54%。特别是贫困地区的交通条件得。特别是贫困地区的交通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到了明显改善,20_年全省

12、扶贫开发重点县的中央、地方年全省扶贫开发重点县的中央、地方和社会扶贫资金中,投入交通建设的资金达到和社会扶贫资金中,投入交通建设的资金达到 3.2 亿元,占亿元,占全部扶贫资金的全部扶贫资金的 15.2%,新增及改扩建道路的公路里程,新增及改扩建道路的公路里程3320 公里,境内公路里程达到公里,境内公路里程达到 5.7 万公里,占全省公路总万公里,占全省公路总里程的里程的 25.3%。(五)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生活消费水平显著提(五)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生活消费水平显著提高高建国建国 60 年来,四川农民收入跃上新台阶。年来,四川农民收入跃上新台阶。1949-1978年,四川农村居民人均纯收

13、入年平均增长年,四川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平均增长 3.5%。1978-20_年短短的年短短的 30 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 127.1 元增加到元增加到4121.2 元,增长了元,增长了 31.4 倍,年平均增长倍,年平均增长 12.3%,快于前,快于前 305年增速年增速 8.8 个百分点。个百分点。同时,农民生活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同时,农民生活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1978-1990 年年间,四川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间,四川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 120.3 元增加到元增加到509.2 元,年均增长元,年均增长 12.8%,实现了由,实现了由贫困向温饱迈

14、进。贫困向温饱迈进。20_年跃升到年跃升到 3127.9 元,与元,与1990 年相比,年均增长年相比,年均增长 9.7%。恩格尔系数从。恩格尔系数从 1978 年的年的73.6%下降到下降到 20_年的年的 52.0%,农村居民生活向全面小康,农村居民生活向全面小康不断迈进。不断迈进。(六)农村扶贫工作成效显著(六)农村扶贫工作成效显著建国建国 60 年来,四川不断加大农村扶贫工作力度,并年来,四川不断加大农村扶贫工作力度,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到取得了显著成效。到 20_年全省农村低收入以下的人口已年全省农村低收入以下的人口已降到降到 253.1 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为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为

15、3.6%,比,比 20_年下降年下降了了 11.4 个百分点,比全国贫困发生率低了个百分点,比全国贫困发生率低了 0.6 个百分点。个百分点。据四川据四川 36 个国本文来源:文秘站个国本文来源:文秘站 http:/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监测调查,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监测调查,20_年扶贫开发重点县年扶贫开发重点县本地生产总值达本地生产总值达 1081.7 亿元,与亿元,与 20_年相比,增加年相比,增加 754.4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 30.6 亿元,增长亿元,增长 1.7 倍。倍。粮食产量粮食产量 659.7 万吨,增长万吨,增长 36%。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 2734.7元,增长元,增长 1.3 倍,超过了全省增长速度。通过开发式扶贫,倍,超过了全省增长速度。通过开发式扶贫,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加快推进,经济总量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加快推进,经济总量6快速增长,经济发展能力提高,绝大部分农村贫困人口在快速增长,经济发展能力提高,绝大部分农村贫困人口在越过温饱线以后,不断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并逐步向致越过温饱线以后,不断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并逐步向致富的目标迈进。富的目标迈进。关于四川省农村经济六十年发展情况汇报关于四川省农村经济六十年发展情况汇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宣传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