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北京大学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6751658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st北京大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st北京大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st北京大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st北京大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st北京大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st北京大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t北京大学(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附件四:厦厦 门门 大大 学学博博 士士 研研 究究 生生 培培 养养 方方 案案(报表)一级学科名称 历 史 学专业名称 专门史专业代码 060105厦门大学研究生院制表填表日期:2009 年 7 月 28 日一、主要研究方向一、主要研究方向序号号研究方向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研究生导师(博导注明) 1近现代中外关系史以近现代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史为重点。同时研究西方殖民者东来以后东南亚、东南亚国际关系的变化。本研究方向对国际关系评论和实践,对中国外交史、侨务史理论与实践都具有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庄国土教授(博导)聂德宁教授(博导)廖大珂教授(博导)2华侨华人史主要研究华侨华人概论、华

2、侨华人史、中外国际移民史比较、东南亚华侨华人经济史、华侨与中外关系以及华侨华人学专题等领域。具有多视觉、多层次、多学科综合研究以及全球化和区域化研究相结合的特色。在海外华侨华人的生存发展、促进中外友好关系以及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与学术意义。庄国土教授(博导)郭玉聪教授3中国海外关系史主要研究中外关系史、中国海外贸易史、中国南海疆域、南海争端与国际海洋法等领域。具有面向海洋、面向东南亚的特色。在发展中外友谊、弘扬中西文化交流,捍卫祖国的领土主权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聂德宁教授(博导)廖大珂教授(博导)注:本表不够可加页。二、培养目标、学习年限及学分要求二、培养目标、学习年

3、限及学分要求培养目标:(本表可不填政治标准)培养中外关系史、华侨华人历史与现状、中国海外贸易史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为高校和有关部门的科研教学、外事侨务等涉外部门服务。学制: 3 年学分要求:共 15 学分 其中 公共学位课:4 学分专业学位课:9 学分 选修课: 2 学分三、课程设置(不包括公共学位课)课程设置(不包括公共学位课)序号课程编码课程编码课课 程程 名名 称称课程课程类型类型学分学分开课开课学期学期周学时周学时/ /总学时总学时是否双是否双语教学语教学任课教师任课教师(职称)(职称)1 1-72001中外关系与中国海外移民学位3一上3/54否庄国土教授2 2-72002当代东南亚

4、学位3一上3/54否廖大珂教授3 3-72003中国与东南亚经贸关系史研究学位3一上3/54否聂德宁教授4 4-72004中外关系史名著选读学位3一上3/54否聂德宁教授5 5-73001中西海上贸易史选修2一上2/54否李金明教授6 6-73002南海主权与国际海洋法选修2一下2/54否李金明教授7 7-73003近现代中外关系史选修2一下2/36否庄国土教授8 89 9101011111212注:本表不够可加页。Courses in Doctoral Program meN0.SerialSerial No.No.TheThe TitleTitle ofof CoursesCoursesT

5、heThe TypeType ofof courses*courses*CreditCreditSemestSemester*er*TotalTotal ClassClass HoursHoursBilingualBilingualTeachingTeachingcoursecourseTeacher/Teacher/ TitleTitle1 1-72001Relations of Sino-Foreign Countries and Chinese Overseas MigrationR.C.R.C.3 3A3/543/54Prof.Zhuang Guotu2 2-72002The cont

6、emporary Southeast AsiaR.C.R.C.3 3A3/543/54Prof.Liao Dake3 3-72003Economic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R.C.R.C.3 3A3/543/54Prof. Nie Dening4 4-72004Readings in masterpieces for history of Sino-foreign relationsR.C.R.C.3 3A3/543/54Prof. Nie Dening5 5-73001Maritime Trade between China an

7、d Western CountriesO.C.O.C.2 2A2/542/54Prof.Li Jinming6 6-73002The Sovereignty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International Sea LawO.C.O.C.2 2S2/542/54Prof.Li Jinming7 7-73003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in Modern TimesO.C.O.C.2 2S2/362/36Prof.ZhuangProf.Zhuang GuotuGuotu*.R.C.re

8、quired course ; O. C.other course. *.SSpring semester; AAutumn semester课程内容纲要课程内容纲要课程编码:-72001-72001 开课学期:一上 周学时/总学时:3/54 学分:3 课程名称:中外关系与中国海外移民 英文名:Relations of Sino-Foreign Countries and Chinese Overseas Migration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与讨论 考试方式:撰写课程论文 内容提要:本课程论述西方殖民者东来以后亚太地区国际关系格局的发展 变化,重点讨论中国与东南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关系。本课程

9、关 注 16 世纪以来主导东亚、东南亚海上贸易的华商网络及其与中国海 外移民的互动。教材: 1、庄国土:华侨华人与中国的关系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年版; 2、庄国土:二战来东南亚华族的社会地位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参考书: 1、S.P.Huntington,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 London 1997. 2、倪世雄等著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注: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本表不够可加页。课程内容纲要课程内容纲要课程编码:-72002-

10、72002 开课学期:一上 周学时/总学时:3/54 学分:3课程名称: 当代东南亚英文名称: The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与讨论 考试方式:撰写课程论文 内容提要:本课程着重介绍二战后东南亚各国巩固政治独立、发展民 族经济的历史,讲述战后东南亚国际关系变化的特点,越南战 争对东南亚各国政治发展的影响,以及东南亚各国与中国关系 的演变。教材: 美卡迪:战后东南亚史 (上下册) ,上海译文出版 社 1984 年版。参考书:1、梁英明等:近现代东南亚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年版;2、贺圣达:战后东南亚历史发展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

11、5年版。3、 新尼古拉斯塔林主编:剑桥东南亚史 ,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 年版。4、 英霍尔著,中山大学东南亚历史研究所译:东南亚史 (上下册) ,商务印书馆 1982 年版。注: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本表不够可加页。课程内容纲要课程内容纲要课程编码:-72003-72003 开课学期:一上 周学时/总学时:3/54 学分:3 课程名称:中国与东南亚经贸关系史研究英文名称:Economic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与讨论 考试方式:撰写课程论文 内容提要:本课程主要讲述自“汉唐”以来,直到“二战”以前中国与东南亚 各

12、国和地区在经济、贸易上交往的历史进程。采用分阶段讲授的方 法,分别对古代、近代以至现代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和地区的经贸往 来及其不同特点分别加以进行论述。其中,着重阐述贸易与移民二 者间的内在有机联系。教材: 聂德宁:近现代中国与东南亚经贸关系史研究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聂德宁等:全球化下中国与东南亚经没关系历史、现状及趋势 ,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参考书: 1、韩振华:航海交通贸易史研究 ,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 2002 年版;2、单岩基:南洋贸易论 ,上海申报馆 1943 年版;3、Liem Han-Khin, China and South Sea Trade,

13、Shanghai, 1936.注: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本表不够可加页。课程内容纲要课程内容纲要课程编码:-72004-72004 开课学期:一上 周学时/总学时: 3/54 学分:3 课程名称:中外关系史名著选读 英文名称:Readings in masterpieces for history of Sino-foreign relations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 课堂研讨 考试方式:小论文 内容提要:中外关系史学科领域的相关史籍、论著、资料众多, 本课程从 “古籍文献” 、 “近现代名著” 、 “经典译著”及“外国经典 原著”四个部分,摘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名著、名篇作进行课堂讲 授,

14、指导学生研读名著、名篇的经典片段并加以研讨,从中了解和 掌握中外关系史学科专业的发展沿革和方法论的推陈出新,从而为 进一步提高本学科专业的理论素养和科研能力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教材: 1、 中外关系史名著选读 (自编讲义,2009 年)参考书: 1、韩振华:中外关系历史研究 (韩振华选集之一) ,香港大学亚 洲研究中心 1999 年版。 2、陈佳荣、钱江、张广达:历代中外行纪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8 年版。 3、纪宗安主编:中外关系史名著提要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02 年 第 1 版。 4、 (英)亨利裕尔著,张绪山译:东域纪程录丛(古代中国闻见 录) ,中华书局 2008 年版。注:每

15、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本表不够可加页。课程内容纲要课程内容纲要课程编码: -73001-73001 开课学期:一上 周学时/总学时:2/54 学分:2课程名称:中西海上贸易史英文名称: History of Maritime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教学方式: 讲授与课堂讨论 考试方式: 写小论文 内容提要:本课程讲述十六世纪西欧殖民者东来至鸦片战争前的中西海上 贸易,其中包括葡萄牙殖民者在澳门的贸易,西班牙殖民者在马尼 拉的大帆船贸易,荷兰殖民者在台湾南部经营的对大陆、日本的三 角贸易,英国殖民者对华贸易纷争和早期中美贸易等等,并对当时 经营中西贸易的机构、重大历史事件等作重点评述。教材: 李金明、廖大珂: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史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1995 年出版。参考书:1、Tien Tse Chang, Sino-portuguese Trade 1514-1644, Leiden, 1933;2、William Lytle Schurz, The Manila Galleon, New York, 1959; 3、格林堡:鸦片战争前中英通商史 ,商务印书馆 1961 年版;4、赖德烈:早期中美关系史 商务印书馆 1963 版。注: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本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宣传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