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z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6751373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sz浙江广播电视大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sz浙江广播电视大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sz浙江广播电视大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sz浙江广播电视大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sz浙江广播电视大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sz浙江广播电视大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z浙江广播电视大学(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共 16 页 第 1 页中 央 广 播 电 视 大 学 广告(设计与制作方向)专业(开放专科)构成教学大纲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构成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广告”专业(专科)设计与制作方向的专业基础课(必修),本课程 4 学分,课内72 学时,2008 年秋季开课。本课程是广告设计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 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建立新的思维方法和设计观念,了解并掌握构成的原理、方式以及构成在设计艺术中的应用,培养造型能力及多种表现手法。目的是为学生下一步学习广告设计的原理、技巧、程

2、序与具体运用打下扎实的基础,最终使学生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广告设计专业, 并能熟练地结合企业活动进行广告设计与制作。本课程也适用于其他专业同类型课程。二、先修课要求二、先修课要求本课程体现了广告专业(设计与制作方向)注重基础性与实践性的特点。其内容任务与一些必修课程有一定程度的关联,但各自具有不同的作用。在主要任务上,色彩与素描是本课程的基础。其区别是:色彩是对设计方向的学生进行色彩知识的具体教授,素描是对设计方向的学生造型能力共 16 页 第 2 页的培养,构成是对学生设计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在学习顺序上应在学习素描和色彩的基础上学习构成参参 考考 书:书:教科书:构成艺术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3、 2007 年 7 月第一版 贾京生 主编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并初步掌握:1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以及立体构成的相关知识。2运用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以及立体构成的相关知识进行设计创作。3结合其它材料和技法完成作品的能力。4本课程注重练习,重视实践教学,教学过程与形成性考核高度结合。学生的作业至少需将 16 张留在个人成绩档案中(按学习的单元进度同步完成),这 16张作业的平均分占总成绩的百分之七十,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百分之三十。在上述教学要求中,本课程将以一定量的作业为前提,并在设计训练中不断使学生形成设计意识并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使学生的学习能够与

4、今后的专业设计形成较好的结合。共 16 页 第 3 页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1.理论阐述与讲解:运用文字和图形,对本课程所涉及的基本原理、方法、基本理论知识进行理论阐述和讲解。2.案例评析:选择典型案例,对案例进行分析评判,为理论阐述作实际解释,为学生提供辨析基础。3.作品鉴赏:观摩构成在生活的应用,如生活中相关的建筑、雕塑、室内空间、展示展览、工业产品设计、包装装潢、工艺礼品、服装等,提高学生的创作构成的水平。4.作业与练习:尝试制作各种类别的构成练习,提供各个知识点的相关练习和制作题目,使学生得到实战演习,为未来构建出更多优秀的构成作品(雕塑、建筑等)打下实践

5、基础。自主学习与各种辅导、指导相结合;个别学习与小组讨论相结合;课堂指导与课堂实践相结合;理论学习与作业实践相结合;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结合设计名作欣赏有意识的深化学生对构成的理解。五、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五、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课程教学主要是了解与重点、要点两个层次上的要求,重在学生能够对构成本身及相关的概念的熟识与掌握上,能够对相关的概念问而答之,学生应对知识点进行深入了解,能够做到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创作,同时也要求学生能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能对立体构成的制作设计会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共 16 页 第 4 页知识性内容:按了解、认识、掌握 三个层次要求。实践性内容:按观察、领会、掌握 三个层

6、次要求.。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学时分配学时分配本课程 4 学分,课内学时 72,其中建议面授 38 学时,录像课 12 学时,IP课件 10 学时,2008 年秋季开课。教学时数具体分配学学 时时 分分 配配 序号序号教教 学学 内内 容容 面授面授自学自学录像录像作业作业IP1 构成艺术概论21312 平面构成概述2113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8114 平面构成应用设计赏析21315 色彩构成概述2116 色彩构成基本形式8117 色彩构成应用设计赏析22318 立体构成概述2119 立体构成的基本形式81110立体构成应用设计赏析2231合计合计 72381210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

7、学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第一部分 构成艺术概论共 16 页 第 5 页1 1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第一节 构成艺术概述第二节 构成艺术类型第三节 构成艺术价值第四节 构成艺术规律(1)统一与变化(2)均衡与对称(3)比例与尺度(4)节奏与韵律2 2教学要求:教学要求:1 从理论上了解构成艺术的概念、历史,构成艺术的类型、价值。2 结合设计应用来认识构成艺术规律。第二部分 平面构成第一节 平面构成概述1 1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共 16 页 第 6 页(1)平面构成的概念与课程目的a 平面构成的概念b 平面构成课程目的(2)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a 点b 线c 面2 2教学要求:教学要求:(1) 从理论

8、上了解平面构成的概念与课程目的。(2) 结合构成设计训练理解和掌握点、线、面的形态关系及价值。第二节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1 1教学内容:教学内容:(1)重复构成a 基本形与骨骼b 重复构成方法(含近似构成)共 16 页 第 7 页(2)渐变构成a 基本形与骨骼b 渐变构成方法(3)发射构成a 基本形与骨骼b 发射构成方法(4)特异构成a 基本形与骨骼b 特异构成方法(5)对比构成A 对比概念b 对比构成方法(6)空间构成a 基本形与骨骼b 矛盾构成方法共 16 页 第 8 页(7)肌理构成A 肌理概念b 肌理构成方法2 2教学要求:教学要求:(1) 从原理上让学生了解平面构成中常用的 7 种构

9、成形式。(2) 结合平面构成设计训练,使学生掌握这 7 种构成形式的创作思维方式和设计方法。第三节 平面构成应用设计赏析1 1教学内容:教学内容:(1)平面构成原理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2) 平面构成原理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3) 平面构成原理在展示设计中的运用(4) 平面构成原理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2 2教学要求:教学要求:共 16 页 第 9 页(1) 结合不同专业的优秀设计作品的分析,使学生们了解平面构成的应用范围、方式及应用价值。(2)结合不同专业的优秀设计作品的分析,使学生们理解平面构成的功能价值与美学意义。第三部分 色彩构成第一节 色彩构成概述1 1教学内容:教学内容:(1)色彩学研究的

10、领域与色彩构成a 光与色b 物体色与固有色c 色彩范围d 色彩构成课程目的(2)色彩三属性与色立体a 色彩三要素b 色彩的立体表示共 16 页 第 10 页(3)色彩的混合a 加色混合b 减色混合c 中型混合2 2教学要求:教学要求:(1)从理论上了解色彩构成的基本概念与课程目的。(2)了解色彩三要素、色立体及色彩混合等基本知识。第二节,色彩构成基本形式1 1教学内容:教学内容:(1)色彩对比a 色彩对比基本原理b 色彩对比类型(2)色彩调和a 色彩调和基本原理b 有关色彩调和理论共 16 页 第 11 页(3)色构原则a 配色原则b 配色的源泉(4)色彩心理a 色彩直接心理效应b 色彩间接心

11、理效应2 2教学要求:教学要求:(1) 从理论上了解色彩构成中的对比、调和基本原理,了解色彩组织、色彩心理基本效应,了解光色构成特性等。(2) 结合色彩构成中的对比、调和、配色组织、色彩心理表达等设计训练,使学生掌握色彩构成的创作思维方式、设计方式,使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色彩构成基本方法。第三节 色彩构成应用设计赏析1 1教学内容:教学内容:(1)色彩构成原理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共 16 页 第 12 页(2) 色彩构成原理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3) 色彩构成原理在展示设计中的运用(4) 色彩构成原理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2 2教学要求:教学要求:(1) 结合不同专业的优秀设计作品的分析,使学生们了解色

12、彩构成的应用范围、方式及应用价值。(2) 结合不同专业的优秀设计作品的分析,使学生们理解色彩构成的功能价值与美学意义。第四部分 立体构成(本章为选修内容不做考核)第一节 立体构成概述1 1教学内容:教学内容:(1)立体构成概念与课程目的a 立体构成概念b 立体构成课程目的(2)立体构成要素共 16 页 第 13 页a 形式美要素b 材料要素c 技术要素2 2教学要求:教学要求:(1) 从理论上了解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与课程目的。(2) 了解立体构成中的基本要素知识。第二节 立体构成的基本形式1 1教学内容:教学内容:(1)半立体的构成a 基本材料b 构成方法(2)线的立体构成a 基本材料b 构成

13、方法(3)面的立体构成共 16 页 第 14 页a 基本材料b 构成方法(4)块的立体构成a 基本材料b 构成方法(5)综合的立体构成a 基本材料b 构成方法动立体构成光立体构成色立体构成2 2教学要求:教学要求:(1) 从理论上了解立体构成中的半立体、线立体、面立体、块立体以及综合立体的基本原理。共 16 页 第 15 页(2) 结合立体构成中的半立体、线立体、面立体、块立体以及综合立体等创作设计训练,使学生掌握立体构成创作的基本思维方式、设计方式,使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立体构成基本方法。第三节 立体构成应用设计赏析1 1教学内容:教学内容:(1)立体构成原理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2) 立体构成

14、原理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3) 立体构成原理在展示设计中的运用(4) 立体构成原理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2 2教学要求:教学要求:(1) 结合不同专业的优秀设计作品的分析,使学生们了解立体构成的应用范围、方式及应用价值。(2)结合不同专业的优秀设计作品的分析,使学生们理解立体构成的功能价值与美学意义。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课堂教学建议课堂教学建议共 16 页 第 16 页1系统学习并重视习作练习。本课程需要在接触大量作业练习的基础上积累对构成的理性认识,教学中应该注意观摩和分析优秀作品,避免空洞的纯知识教学。2在练习过程中特别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学生集体练习。3紧密联系教学实际,因材施教。力求联系学生

15、的兴趣、需求和实际能力,教学联系实际有助于增加构成课程的吸引力。4充分利用多种媒体教材,注意各种媒体教材所担负的特定任务和功能,相互配合使用,帮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教材引导下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5重视学习伙伴之间的交流和研讨,引导学生利用自身经验并在与他人的多边交流中深入学习和掌握课程知识内容。附:附:推荐参考书目1.平面构成洪兴宇、邱松编著,湖北美术出版社,2001 年 10 月版2.构成艺术赵殿泽编著,辽宁美术出版社,1987 年 7 月版3.色彩构成与应用答问,贾京生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 年 2 月版4.新编色彩构成,钟蜀珩编著,辽宁美术出版社,1999 年 12 月版文法学院2008 年 9 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宣传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