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土耳其国父凯末尔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6745602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389.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2课--土耳其国父凯末尔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第12课--土耳其国父凯末尔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12课--土耳其国父凯末尔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12课--土耳其国父凯末尔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12课--土耳其国父凯末尔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2课--土耳其国父凯末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2课--土耳其国父凯末尔(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名:土耳其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Turkey)独立日:月日(年) 共和国日:月日(年) 由国父凯末尔于1923年10月29日成立,并订此日为国庆节 ,土耳其为世界上唯一全国99%信仰伊斯兰教,却实行内 阁制、政教分离的国家,是亚洲第三大民主共和国。1717世纪末的世纪末的 奥斯曼帝国疆界奥斯曼帝国疆界奥斯曼土耳其的兴起、扩张及衰落知识概览: 建立:13世纪末,一个突厥人部落的首领奥斯曼在小亚细亚建国 ,国家名称奥斯曼土耳其。 政权特点:军事封建帝国 国教:伊斯兰教 都城:伊斯坦布尔即拜占廷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1453年攻占) 影响:16世纪,成为地跨三大洲的大帝国,臻于鼎盛

2、。 16世纪末开始,帝国迅速衰落下去,17-18世纪帝国日见瓦解。 在19世纪,原属帝国版图的欧洲国家,如希腊、罗马尼亚、塞尔 维亚与保加利亚纷纷独立或自治,有的地区为俄、奥、英所占有。 1914年,土耳其参与了一战,因战败而濒临灭亡的边缘。1918年 10月,奥斯曼帝国与协约国签订城下之盟摩德洛斯停战协定。 1920年协约国又把色佛尔和约强加给土耳其,对奥斯曼帝国 加以分割,除首都外土耳其仅保留小亚细亚中部一块不大的领土。 土耳其人民在凯末尔(1881-1938)的领导下,发动反帝反封建 的资产阶级革命并取得胜利,于1923年10月29 日建立了土耳其共 和国,从而结束了苟延残喘的奥斯曼帝国

3、统治。凯末尔(18811938), 19191923年土耳其民族解放 运动的领导人和土耳其共和国的 第一任总统(19231938)。 1934年被授予“阿塔图尔克” (土耳其之父)的称号。一、青少年时代的凯末尔(一)、凯末尔的成长经历1、凯末尔1881年出生,生活在奥斯曼帝国封建专制统治之下;2、从小对军事产生浓厚的兴趣;3、父亲早逝后,投奔乡下的亲戚家,艰难度日;4、12岁考入当地军校,接受职业军事教育5、24岁时,毕业于伊斯坦布尔的陆军大学“为了拯救国家,没有其他的办法,只有摧毁从政府机器到国民精 神的一切,并树立新的东西。” 凯末尔凯末尔为什么能将个人的职业选择与祖国命运联系在一起?(二

4、)军界崭露头角问题:凯末尔的人生命运出现重大转机的事件是什么 ?1、背景:一战爆发后,土耳其加入同盟国作战 2、影响: (1)充分显示凯末尔的军事才能 (2)保卫了帝国首都伊斯坦布尔,为奥斯曼帝国赢得惟一胜 利 (3)给凯末尔带来了荣誉与晋升, “伊斯坦布尔大救星”达达尼尔海峡战役追踪问题1:指出这场战役的背景是什么?为什么说这场 战役的胜利改变了凯末尔的人生命运?追踪问题2:这场战役的胜利改变了凯末尔的人生命运,对于土耳 其在整个一战中的命运有没有改变呢?色佛尔条约的签订(1920年)奥斯曼帝国在欧洲部分的领土,除伊斯坦布尔以 外,大部分归希腊和意大利;黑海海峡交给国际共 管。 这样奥斯曼帝

5、国就失去了4/5的领土。军队人数不超 过5万人,海军只准保留7艘军舰和6艘鱼雷艇,不 得拥有空军和重型武器。 色佛尔条约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个条约内容对土耳 其意味着什么?二、领导土耳其民族独立革命二、领导土耳其民族独立革命1、背景:土耳其在一战中战败,被迫签订屈辱条约,民族危机 空前严重2、经过: 号召人民用一切代价捍卫民族尊严和荣誉,“不独立,毋宁死”;召开大国民议会1920年,安卡拉,当选为主席兼国民军总司令; 亲自指挥战斗,击败协约国支持的希腊武装入侵; 签订新和平条约洛桑条约宣布成立土耳其共和国1923年10月,首都设在安卡拉,凯末尔当选首任总统;土耳其人在士麦拿城外围

6、着一面巨幅国旗庆祝胜利二、领导土耳其民族独立革命二、领导土耳其民族独立革命1、背景:土耳其在一战中战败,被迫签订屈辱条约,民族危机 空前严重2、经过:3、意义: 土耳其摆脱民族危机,赢得独立; 鼓舞世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运动; 材料一:材料一: 军事胜利对真正解放来说是不够的,在民族的政治、社军事胜利对真正解放来说是不够的,在民族的政治、社 会生活中,在民族的思想教育中,我们的指南将是科学和技术,会生活中,在民族的思想教育中,我们的指南将是科学和技术, 能否成为现代文明的国家,是生死存亡的问题。能否成为现代文明的国家,是生死存亡的问题。材料二:材料二: 就我们这场运动的哲学观来说,我们的

7、眼光要转向西方就我们这场运动的哲学观来说,我们的眼光要转向西方 。我们将把西方的制度移植到亚洲的土壤上。我们将按西方的模。我们将把西方的制度移植到亚洲的土壤上。我们将按西方的模 式改造我们的学校式改造我们的学校我们希望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国家,我们我们希望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国家,我们 的头脑愿意接受现时代的思想,但我们仍得保持自身不变。我们的头脑愿意接受现时代的思想,但我们仍得保持自身不变。我们 不希望被看作是一个渴望孤立在道德屏障背后的亚洲民族。 不希望被看作是一个渴望孤立在道德屏障背后的亚洲民族。 探究思考:(1)“将把西方的制度移植到亚洲的土壤上”,举一例加以证明。(2)凯末尔为什么要进行改革

8、?他选择了一条什么样的道路?阅读凯末尔凯末尔下列言论:(1) 日本的明治维新(2) 巩固独立革命的胜利果实道路: 具有西方色彩的现代化道路1、内容 :领领 域措施影响政体习习 俗 文化 教育法制经经 济济三、领导土耳其改革现代化之路(1)废除素丹制度、哈里发制度 (2)实行政教分离社会走向世俗化和现代化废除陈规陋习(帽子革命)关闭教会学校,建立各级学校, 创造新文字,亲自授课(1)实现教育与宗教分离; (2)教育取得长足进展土耳其的封建君权神权政 体变为资产阶级共和政体(1)采用西方法律为蓝本的民法、刑法和商法; (2) 用法律保障女权;(1)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建设与发展 (2)提高妇女的

9、地位 令人工业速度瞩目,为国 民经济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国家主义 集中资金发展工业三、三、领导土耳其(现代化)改革领导土耳其(现代化)改革1、改革原因:2、选择道路:3、改革内容:4、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社会改革运动特点:以“世俗化”为核心,向西方学习,迈向现代文 明5、评价: 积极:促使土耳其走上民族国家复兴和现代化的道路, 它代表了土耳其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有利于 社会生产力的提升;并使国民素质得到发展。 消极:长期忽视农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 暴露出凯末尔国家主义经济体制的局限性。探究思考:如同我们所熟知的历史上的诸多 改革,凯末尔的改革也遭遇过如暗杀等重大阻 力。 问题:

10、土耳其的改革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答案提示: 国家的独立是前提条件 相对稳定的国内国际环境 改革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向西方学习的正确选择 凯末尔改革国家的坚定信念和切实措施,反封建比较彻 底,政教分离的深远影响 有完整的改革理论和纲领 改革措施的全面和彻底 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1938年11月10日,凯末尔在伊斯坦布尔病逝 。为了让后人永远铭记这一刻,位于伊斯坦布尔 的故居内,所有时钟至今仍然停留在“国父”凯 末尔离开人世的那一刻:9点05分。土耳其人历时 9年,在首都安卡拉的最高处为他修建了陵园。今天的土耳其,凯末尔的影响仍然无处不在 。土耳其社会各个领域所遵循的原则,基本上都 是凯末尔时

11、代所确立的;土耳其的政治家们,无 论属于哪个党派,也都自称是凯末尔的继承者; 土耳其民间的每家每户、各个店铺、标志性建筑 ,以及邮票、钞票上,都有凯末尔的肖像。安卡拉的凯末尔陵寝外观共和国失去了它的缔造者,土耳其民族失去了它的非凡领 袖,人类失去了一个伟大的儿子。 土耳其政府公报接受检阅的土耳其国防部队从国旗及首 任总统凯末尔画像前经过一些西方人评价说:“1918 年,土耳其是一个看来已经一败 涂地、不可救药的国家。而今天 ,20年之后,我们看到的却是一 个屹立在欧、亚之间的新国家, 经济和文化上一派繁荣,国际地 位日益重要,同所有的邻国保持 着和睦关系。它获得了一个1600 万人口的国家通常

12、所不能得到的 尊敬,今天的土耳其是一个欧洲 必须刮目相看的大国了。” 凯末尔被土耳其人尊为“国父”评价凯末尔的贡献?1981年是凯末尔诞辰100周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 1981年定为“阿塔图克年”以纪念这位伟人。五、评价凯末尔五、评价凯末尔1、功: 领导土耳其独立战争,反抗外国侵略,使土耳其摆脱 民族危机,赢得独立;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推行一系列现代化改革,使土 耳其走上民族国家复兴和现代化的道路。 是同时代亚非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唯一取得成功的一 次改革,它鼓舞了其他地区的民族独立运动和反帝斗争。 2、过: 在改革中长期忽视农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 有明显资产阶级局限性。 3、

13、总: 是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军事家、政治 家,是亚洲觉醒的杰出代表人物,无愧于“国父”称号。土耳其之 父凯末尔主线:凯末尔的重要政治活动一战前:民族意识和变革图强思想的萌发一战期间: 领导取得了达达尼尔海峡战役的胜利一战后: 率领土耳其走上民族独立和自由之路建国后:成立共和国凯末尔改革(世俗化改革)评价凯末尔在土耳其民族独立和复兴中的贡献领导阶级相同:都是由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斗争。印度 是以甘地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政党国大党的领导,土 耳其是在民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凯末尔的领导下。 斗争方式不同:印度主要通过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土耳 其主要采用暴力革命。 斗争内容不同:印度主要是抵制英

14、货,官吏弃职等;土 耳其既要赶走侵略者取得民族独立,又要推翻素丹的封 建统治。 斗争结果不同:印度因国大党决定停止非暴力不合作运 动而使反帝斗争由高潮走向低潮;土耳其革命取得了胜 利,实现了民族独立,推翻了素丹的封建统治,建立了 资产阶级共和国,走上了民族复兴之路。【思考探究】一战后印度、土耳其民族解放运动有何异同? (提示:从领导阶级、斗争方式、内容、结果等方面比较)材料解析题设计:材料一: “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 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材料二: 甘地把非暴力抵抗看成是实现政治理想的主要手段 ,认为这是

15、勇敢者的武器。“我并不是因为印度衰弱才号召 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而正是因为认识了印度的力量我才号 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 甘地武力政策 材料三:“为了拯救国家,没有其他的办法,只有摧毁从政府 机器到国民精神的一切,并树立新的东西。” “这个民族( 土耳其)从未失去过独立要么独立要么死亡 凯末尔(1)根据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要指出这三位伟人对本国 的主要贡献分别是什么?指出这三位伟人历史活动的共同背 景是什么?(2)根据三则材料,指出他们领导本国运动的方式有何不同之处 ?斗争对象的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从他们身上,你觉得有哪些精神值得你学习?历史贡献: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 甘地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英国殖民统治,为印度民 族独立奠定基础 凯末尔领导土耳其民族独立战争,实现了民族独立,进行改革, 使土耳其走上富强道路历史背景:帝国主义加紧对亚洲进行侵略,导致本国民族危机加深中、土:暴力革命的方式 印度: 非暴力和平的方式中、土:封建势力和外来侵略势力 印度:外来侵略势力根本原因:各国国情的差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