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上传人:n**** 文档编号:46739960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82 大小:251.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1.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领会诗句内容,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体会作者绿化祖国、改造自 然的豪情壮志。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知道“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 教学难点: 能读出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壮志豪情。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国人民历来有在春天种草、植树造林的习惯,为此,专门设立这个节日- 植树节。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描写少先队员积极参加植树活动的诗歌。 二、初读指导 1、听课文录音。 2、自学生字词。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

2、理解的字词。 (2)会读写生字。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锨镐彩翼荒山野岭裸露咆哮枝繁叶茂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卡片 (2)指名分节读课文,理解词语意思。 荒山野岭:没有人烟的山岭。 锨镐:劳动工具。裸露:没有东西遮盖。 枝繁叶茂:指树木长势好。咆哮:形容水奔腾轰鸣。 4、讨论: 全文可分几部分?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第一部分:(第 1 节)写“我们”踏着春风向荒山野岭进军。 第二部分: (第 2-7 节)写“我们”用双手为荒山披上绿装,使动物有了家园,让环境变 得美丽。 第三部分:(第 8 节)“我们”要绿化祖国山山岭岭的决心。 文章首尾呼应。 三、指导写字 鼠:笔划

3、较多,注意顺序、间架。 描红、临写。第二课时 一、复习 指名分解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二、精读训练 1、出示第一部分。 (1)自由读。 (2)讨论:你读懂了什么? (3)想象:同学们是怎样到荒山野岭进行植树活动的? (4)“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这行诗句,你是怎么理解的? (5)怎样读好这一节?自己试一试。 (读出愉快、自豪的语气) 2、第二部分 (1)自由读第 27 节,想一想:这部分写了哪方面的内容?(热闹的植树场面,美好 的遐想)- 2 - (2)指名读第 2 节,想象一下当时的场面。 (热火朝天) 指名朗读,表现同学们劳动的干劲。 锨镐/ 丁丁当当, 奏响了植树歌谣; 清水/ 哗哗

4、流淌 滋润着 / 颗颗树苗 (3)讲解植树造林与水土保持的关系。 (4)默读第 37节,思考: 植树活动给荒山野岭带来了什么变化? 交流。 板书:黄山披绿坡动物有家园环境变美丽 (5)讨论: 你觉得哪些诗句写得好?为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对偶、拟人等手法的运用,写出了荒山换新颜的喜人景象,写出了动物 无忧无虑的情景,写出了人们生活的欢乐、安宁) (6)指导朗读第 37节 听课文录音。 自由练习 “开火车”朗读 评议 3、第三部分 (1)齐读 (2)这节在全文起什么作用?(呼应开头,点名主题深化中心) (哪一个词呼应了开头,写出了荒山的变化,表现出植树意义之大?) 三、练习背诵 1、引读助背。

5、2、跟录音轻声背。 3、配乐齐诵。 四、作业:默读课文,想象荒山植树后的美好景象,写一段话。 枝繁叶茂青山碧岭茂密树丛 搭窝筑巢阵阵林涛碧波荡漾 要求: 1、自拟题目。 2、层次清、语言美、尽量用上所提供的词语。 板书: 1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荒山野岭 荒山披绿装 动物有家园(首尾呼应) 环境变美丽 青山碧岭 教学反思: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是一首节奏欢快,朗朗上口的现代诗。主题明确, 号召少年儿童参加植树造林活动,绿化祖国,美化我们的家园。教学中我尝试 着从诗歌的特点入手,然后感受诗歌内容,品析诗歌主题。1. 在反复诵读中了 解诗歌特点:这首诗的前后呼应,诗的第一小节和最后一小节结构相似,就差

6、了一个词语,?荒山野岭 ?成了?青山碧岭?。诗人的这一呼应非常巧妙,他把 植树造林的前后不同就融进这两个词语里,并且抓住这一前后呼应能够引起孩 子读诗的兴趣,理解诗歌的主旨。春光为什么会染绿我们双脚?孩子在反复诵 读中对?染?产生了浓厚兴趣。2. 在想象场景中感受诗歌内容。. 教学时我让孩 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补充了少先队员植树造林的场景以及植树造林以后小 动物们安宁幸福的生活。两处想象,孩子读活了诗歌的语言文字,读懂了植树 造林给自然、人类带来的真切变化。说教在这里变成了体验,相信体验能产生 冲动。- 3 - 2 暖 流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

7、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暖流”的含义,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体会江主对青年人的关 怀和对祖国古典文学的热爱和对青年人的关怀。 养成教育训练点: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重点词语。 教学重、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暖流”的含义,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体会江主对青年人的关怀 和对祖国古典文学的热爱和对青年人的关怀。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理清课文层次。 教学重点 读通课文,理清层次。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1读课题,谈谈对暖流的理解。 (查字典理解:两个义项一是本意,指一种自然现

8、象;一是比喻义,比喻心中温暖的感 觉。) 2寒冬里的南开大学涌动着一股暖流,这股暖流从何而来?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组织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度的句子多读几遍。 2巡回检查学生自读情况,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 3组织交流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组织开火车读。 (2)请同学们画出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同桌互相读一读。 联系上下文或者查字典理解生词。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要求把句子读通顺,教师相机正音。 4组织再默读课文,思考:想想课文主要写了怎样的一件事。 5组织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6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起因、经过、结果) (交谈前交谈中交

9、谈后) 第一段:( 1)江主来南开大学看望师生员工,大家都很激动。 第二段:( 2-6)江主对年轻人关怀备至,对古典文学十分热爱。 第三段:( 7)同学们对江主发自内心的敬佩。 三、指导写字 1出示全文生字,引导讨论:这么多生字中,你有什么巧妙的方法可以很快记住其中的 哪几个? 2指导用钢笔描红。 第二课时- 4 -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暖流”的含义,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体会江主对青年人的关 怀和对祖国古典文学的热爱和对青年人的关怀。 养成教育训练点: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重点词语。 教学重、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暖流”的含义,从具体的语言

10、材料中体会江主对青年人的关怀 和对祖国古典文学的热爱和对青年人的关怀。 教学过程 一、设置疑问,导入课文 1寒冬里的南开大学涌动着一股暖流,这股暖流从何而来? 2再读课文,划出你能感受到“暖流”的词句。 二、交流对话品读感悟 1交流感受“暖流”的语句。 2从这些划出的句子中,你觉得江主怎么样?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细细体会。 易近人:江主来了,他满面春风,想同学们致意。, 和蔼, 兴致勃勃 , 抑扬 顿挫, 对古典文学十分热爱:背滕王阁序、水调歌头 对年轻人的关心:江主强调说:“优秀的文学作品应该熟读,重要的地方还应该背下 来。” (练习朗读,感受江主易近人、关心青少年、知识丰富。) 3课文写了

11、江主易近人,关心青年,热爱中国古典文学,但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 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刻画的。找出有关的词句读一读,说说这样写的好 处。(真实、自然、生动、形象) 4齐读最后一节。想一想,王辉为什么会打心眼里佩服江主? 反复朗读王辉的话,体会其中的激动和敬佩之情。 三、总结全文。 1想一想,课题“暖流”是什么意思?(江主对师生的关心、对年轻人的关怀,对古 典文学的热爱,使大家产生了激动、兴奋、喜悦的情绪。) 2同学们看到本文暖流这个题目时,心里在想些什么呢?是不是陷入了思索,在考 虑这暖流到底有什么意义呢?文章写的是国家主江泽民在天津视察工作时看望南开大学师 生员工的事,题目不也

12、可以取江主来到我们中间吗?将课题“暖流”换一个试试,好 不好?为什么? 3本文的那些词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反复拿来读一读。 板书设计: 暖流 易近人关心青年热爱古典文学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内容简单易懂,最出彩的环节是上完课文后,针对课文题目进行 讨论,我问: ?课文还可以换成什么题目??有学生提出用 ?江主来南开? 做题目,我让同学们对比讨论,用哪个好?为什么?学生说用?暖流?好,因 为他可以体现出人物内心的情感,更含蓄、深刻一些。看来这些学生理解课文 的水提高了不少。- 5 - 3. 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目标 1能分辨第 1、3、5 自然段中作者的见闻和联想,体会联想的作用。 2学会“颐”

13、“匣”“纽”“旺”“肢”5个生字,理解“成千盈百”“座无隙地”等 13 个词语的意思。 3领会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珍惜美好春光,珍惜少年时代,努力学习和锻炼身体。 重点与难点 重点:分辨课文第1、3、5 自然段中作者的见闻和联想,体会联想的作用。 难点: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教学时间: 3 课时。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 2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 2初读课文。 (1) 听录音,思考: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 (2) 讨论:按地点的转换来写。 找出课文中表示地点转换的词。( 路过颐和园,知春亭畔,玉澜堂。 给课文分段。 (3) 自读课文,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

14、学生字新词。 3检查自学情况。 (1) 正确书写带点的字。颐和园:左边不是“巨”,“”有7 笔,书空。 (2) 读准带点的字。魔术匣 ()子。 (3) 理解词语,先解释带点的字。 成千盈百:盈,超出。形容极多。 座无隙地:隙,空隙,空闲。全坐满了,没有一点空的地方。 4布置作业。 (1) 完成作业本第 1、2 题。 (2)朗读课文。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 深入学习第 1、2、3 段,分辨事物和联想。 教学过程 1学习课文第一段。 (1) 听录音。 (2) 分辨第一自然段中哪些是作者的见闻?哪些是作者的联想?用“”划出联想,用 “”标出见闻。全班讨论、交流。 (3) 自由读课文,划出你最喜欢的一

15、个句子。交流,说说理由,品读,体会。(特别是第 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想象奇特,使人惊叹不已。 (4) 理解两句诗的意思: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 儿童多处行。先解释:“解”“何在”“拣”的意思,再说说自己对两句诗的理解。 2学习课文第二段。 (1) 自读第 3 自然段,找出作者联想的句子。( 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喷发 着太阳的气息。 理解这句的意思。 ( 形容小朋友充满了活力。- 6 - (2) 这一段还怎样写儿童的神态动作?找出来读读议议。学习课文第三段。 (1) 指名读第 5 自然段,找出联想的句子,反复读,体会联想的作用。 (2) 熟读第 6 自然

16、段。 (3) 为什么说“花也和儿童一样 4总结。 (1) 配乐朗读课文。 (2) 完成作业本上第 3 题。第 3 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四段,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2完成练习。 教学过程 1学习课文第四段。 (1) 齐读第 9 自然段。 (2) 把“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这个双重否定句换一种说法。 (3) 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 2领会中心,全文总结。 (1) 完成课后第 3 题,领会文章中心思想。 这篇课文重点写春还是写儿童?(两者都写了,相互交融。第(1) 、(3) 都停留在表 面,只有 (2) 才体现了作者的情感,反映了作者的写作目的。 (2) 放重点段朗读录音,训练朗读。 3布置作业。 (1) 完成作业本上第 4、5 题。 (2)选做题:作业本上第6 题。 教学反思: 只拣儿童多处行这篇课文是冰心写的一篇散文,课文以欢快的笔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