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人,不平凡的事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6733024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凡的人,不平凡的事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平凡的人,不平凡的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凡的人,不平凡的事(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 9月 23日 星期一主编: 杨念黎责编: 卢有均6 6编辑室电话:(0891) 6335002E-mail:经 济 纵 横经 济 纵 横经 济 纵 横经 济 纵 横经 济 纵 横经 济 纵 横经 济 纵 横经 济 纵 横经 济 纵 横经 济 纵 横经 济 纵 横经 济 纵 横经 济 纵 横经 济 纵 横经 济 纵 横经 济 纵 横经 济 纵 横经 济 纵 横经 济 纵 横经 济 纵 横经 济 纵 横经 济 纵 横经 济 纵 横经 济 纵 横经 济 纵 横经 济 纵 横经 济 纵 横经 济 纵 横经 济 纵 横经 济 纵 横经 济 纵 横“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 如果不 能引

2、导贫困户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积极 主动改善自身的困境, 单纯依靠国家和政 府的救助, 张口要政策, 伸手要条件, 或者 抱着 “等靠要” 的思想不放, 或者守株待 兔, 寄希望于别人给自己带来致富项目, 那么贫困户就很难脱贫致富。因此, 贫困 户要彻底消灭 “等靠要” 思想, 致富能手要 敢于 “传帮带” , 要善于把自己的致富经验 和实用技术传授给贫困户, 做到富 “口袋” 更要先富 “脑袋” , 帮助和带动他们一起致 富, 千方百计为他们脱贫致富创造条件。 传经验, 做致富的传播者。针对我 区农牧民群众致富技能缺乏的实际, 我 区致富能手要结合自己的致富经验和实 用的科学技术, 深入田间地头

3、, 面对面、 手把手向农牧民群众传授种养技术、 市 场营销、 个人创业、 务工技能等知识, 让 贫困户在致富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多给 他们思想上、 经验上、 技术上的指导, 让 他们真正做到富 “口袋” 先富 “脑袋” 。致 富能手要通过入户走访、 集中座谈、 板报 等形式, 为贫困户 “讲经说法” , 做一名合 格的致富带头的传播者, 毫无保留的传播自己的致富经 验, 传授先进的科学技术, 让贫困的农牧民群众听得懂、 听得进、 做得到, 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摆脱贫困, 争当致 富的带头人。 帮解难, 做贴心的服务员。致富能手要有责任意识, 要敢于为处在贫困线上的农牧民群众服务, 做他们的服务

4、员。贫困户群众生产生活等各方面都面临着许多的困难, 如果没有人去关心、 帮助, 那么单凭他们自己的实力, 很难 让他们真正走出去创业致富。因此, 致富能手要从农牧民 群众最关心、 最直接的现实问题入手, 积极主动帮助贫困 的农牧民群众排忧解难, 真正俯下身子作他们的 “服务 员” , 帮助他们扫清致富道路上的所有障碍, 让他们安安心 心地扑在自己创业致富的事业上。 致富, 需要人领路, 需要人带头。广大的致富能手, 拥有自己亲身的创业经历和致富历程, 本身就是一笔很 大的财富, 这一过程中的所有东西, 就好比是一本教科 书, 可以用来指导更多的农牧民群众走向致富的道路。 致富能手要积极探索致富

5、新路子, 要充分发挥信息、 技 术、 资金等优势, 组成项目帮助型、 技术示范型、 龙头带动 型等多种类型的 “致富联合体” , 带领更多的农牧民群众 脱贫致富。近年来, 自治区党委、 政府高度重视农 牧民群众的现金收入, 始终把解决人民群众 实际困难、 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作为工 作的重中之重, 着力深化帮扶广大农牧民群 众创业致富的方法和途径, 引导广大农牧民 群众学技术、 找信息、 学管理、 闯市场, 有效 激发了广大农牧民群众创业致富的内在动 力, 涌现出了一大批农牧民致富能手, 而这 些致富能手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不仅使 自家的生活蒸蒸日上, 还成为带领广大农牧 民群众致富的 “领

6、头雁” 。米玛: 扶弱济贫是应有品德“他们就是我的救命恩人。在我住院期 间, 他们不仅承担了我的一大笔医药费, 还 给我们家买了很多生活用品。 ” 老阿妈央宗 一边说, 一边擦拭着自己的眼睛。老阿妈央 宗 在 2 0 12年 10月 突 然 中 风 , 当 家 人 正 为 6 0 0 0元的医药费发愁的时候, 堆龙德庆县桑 木村农民建筑队合作社社长米玛领着社员 来看望她了, 米玛放下从社里筹集来的 3 0 0 0 多元慰问金和一些营养品, 并嘱咐她的女儿 一定要照顾好母亲, 让央宗安心养病。 在老阿妈央宗的带领下, 记者来到了桑木村农民建筑队合作社, 社长米玛正在填写 2 0 13年的项目报告

7、书。“自成立合作社以来, 我们已无条件地把村里的 14 户特困户加入 到了施工队, 每天给他们发放 13 0元的工资, 并免费为村里的困难群众提供建房材料。 ” 米玛告诉记者,“我们农民建筑队合作社的 总体收入相当可观, 我们以后还会扩大团 队, 吸纳一些贫困户加入其中, 并且在经济 上将一如既往地帮扶村里的困难家庭, 扶弱 济贫是我们应有的品德。 ”仁青: 家庭旅馆可致富一方走进仁青家的院子时, 全家上下正在忙 着修建一栋木质结构的房子。“这栋三层楼 房建成后将办成新的家庭旅馆, 这几年游客 数量不断增加, 接待能力已经满足不了旅客 的需求啦! ” 仁青冒着大汗珠子的脸堆起了 笑容。 仁青家

8、住波密县古乡巴卡村, 40多岁, 从 2 0 0 5年开始一直经营家庭旅馆, 在乡村旅 游业中小有名气。他家的旅馆一共 6 0张床 位, 干净卫生, 每张床位收费在 50元到 8 0元 之间。去年年收入 2 0多万元, 现在两个女 儿, 一个在上大学, 一个在家里帮忙接待游客。旅游旺季常常是宾朋满座, 实在没办 法, 他就把游客送到别的村民家入住, 渐渐 地, 在仁青的带领下, 村民们一栋栋洋气的 家庭旅馆如雨后春笋般地 “冒” 了起来。 凡是住进卡村的游客, 他们都能享受到 地道的藏餐、 秘制酸奶等, 因此这个 “客栈村 庄” 赢得了游客的青睐。如今, 在仁青的带 动下, 他们的经营模式也在

9、不断转变, 他们 还通过 Q Q 、 微信、 微博等媒介进行网络营 销, 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入住。卓玛央宗: 科技致富最靠谱卓玛央宗是一名普通的农家妇女, 2 0 13 年能被评为自治区农牧区科技致富女能 手。作为达孜县塔杰乡巴嘎雪村的一名科 技致富女能手, 她始终坚信 “科学技术是第 一生产力” , 坚信科技能致富。 前几年, 卓玛央宗带头在村里建起了第 一个蔬菜温室大棚, 为了经营好菜地, 专门 把二儿子送到县科技局及自治区蔬菜研究 所参加种植、 养殖等技术知识的学习, 并结 合传统种植技术, 总结经验吸收新的科技知 识用于蔬菜种植。现在, 卓玛央宗家的温室 大棚收益很不错, 蔬菜产量也很高

10、, 不但实现了自给自足, 还大量销往市场, 增加了家 庭现金收入。卓玛央宗还带头将温室蔬菜 种植经验和技术传授给村里的其他姐妹 们, 指导和带动身边的姐妹们建起了温室 大棚。 卓玛央宗带领和帮助邻里群众和周边 的贫困户搞起家庭副业, 共同发家致富。除 了蔬菜种植, 卓玛央宗还做起了养殖, 在乡 政府的扶持下, 她参观了其他村的养殖业, 学习了养殖和护理等方面的知识, 带头修建 了猪圈, 养殖母猪 4 头, 到目前出售仔猪 2 0 多头, 年增收达 8 0 0 0元, 成为村里第一个引 进奶牛和猪这一特殊经济项目的养殖户。 通过科技种植蔬菜和养猪形成良性循环, 卓 玛央宗家的经济收入逐年增加,

11、家庭生活蒸 蒸日上。通过卓玛央宗和姐妹们的共同努 力, 现在大家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 善, 促进了村里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 定。 “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 再带动另一部 分人富起来” , 伟人曾经的提议, 如今在雪域 大地上演绎着。他们, 就是那些扶贫济弱、 致富有方、 坚信科技的最可爱的人, 他们, 正 是那致富道路上的一只只 “领头雁” 。见到尼玛扎西时, 他正与几位乡亲一起忙 碌地搬运砖块、 水泥, 汗珠从他们的脸上一滴滴 流下的同时, 一幢幢新建的民居正拔地而起。 说起尼玛扎西, 浪卡子县卡龙乡的群众都 这样介绍, 是他让卡龙乡农牧民施工队从无到 有、 从小到大、 从弱到强一点

12、点发展壮大的。如 今, 他的施工队吸纳了当地贫困农牧民群众 10 0 多人, 参与修建的工程遍布拉萨、 山南及县内各 地。 19 9 9年以前, 卡龙乡农牧民依然固守着自 己家的一亩三分地, 日子比较拮据, 除了填饱肚 子外, 只能通过出售自家饲养的少量牲畜换回 一些现金。 面对家乡的贫穷落后, 敢想敢干的尼玛扎 西经过长时间的酝酿, 并通过对当地建筑行业 的认真调查研究和深入分析建筑市场发展趋势 后, 结合当地富余劳动力多、 熟悉建筑技术群众 多、 建筑市场较大等实际, 决定组建一家农牧民 建筑队。当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伙时, 没想 到立即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 创业是艰难的、 道路是曲折的

13、。由于大家 对卡龙施工队不太了解, 不相信他们的技术, 施 工队又没有取得过任何合格的建筑证书, 以致 很多人不敢请他们、 不敢用他们, 建筑队成立很 长时间也没有接到一项工程业务, 一部分员工 信心开始动摇了。 面对不利状况, 尼玛扎西没有退缩, 而是 认真查找原因, 积极想办法, 寻求出路。他主 动找到本村需要翻修房屋的邻居, 许诺愿意以 较低的价钱承建, 并且保证修建质量。他的诚 意感动了村民, 卡龙建筑队承接了第一宗业 务。 良好的开端意味着成功了一半, 施工队以 低廉的价格、 过硬的技术、 优良的质量、 可靠的 信誉逐渐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村民新建房屋几 乎都要找他的建筑队。慢慢地,

14、 卡龙乡施工队站稳了脚跟。 在尼玛扎西的带领下, 群众逐渐摆脱了贫 穷, 走上致富的康庄大道。手中有了余钱的乡 亲们, 就忙着翻修和新盖住房, 购置家用电器, 用上了手扶拖拉机, 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 化。 随着卡龙乡农牧民施工队的不断发展壮 大 , 尼 玛 扎 西 日 渐 成 名 , 成 为 当 地 的 “ 富 裕 户 ” , 成 为 人 们 心 目 中 的 英 雄 。 尼 玛 扎 西 富 了, 并没有忘记周围的贫困群众, 他积极想办 法带领大家脱贫致富。每到一处施工, 尼玛 扎西尽可能使用当地民工, 以增加群众的现 金收入。 当看到一些村里乡亲们的生活仍然很困难 时, 尼玛扎西出资帮助他

15、们添置了基本的生活 用品; 免费为贫困群众新建暖棚; 即使是在自己 的施工队发展最困难的时期, 还主动帮助村里 最贫困的拉巴一家新建房屋 7间 13 0平方米, 分 文未收, 还自愿捐献出自家的木材, 又送给拉巴 150 0元现金作为他脱贫致富的资金。在他的帮 助下, 拉巴一家逐渐摆脱了贫困, 过上了幸福的 生活。 在尼玛扎西的影响下, 卡龙乡又新成立了几 支建筑队, 尼玛扎西不但没有予以挤压, 而是积 极给予他们资金上的支持和技术上的指导, 使他 们也走上正常的发展轨道。用尼玛扎西的话说: 建筑市场是宽阔的, 有竞争才有压力, 要互相交 流、 相互帮助, 建筑队才能在发展中壮大。 每当谈起施

16、工队, 谈起未来的生活, 尼玛扎 西脸上就会露出幸福的笑容。本报拉萨讯 (记者 颜家兵 ) 日前, 日喀则地区举办了妇女 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工作培训暨现场推进会。全地区 18 个 县 (市) 妇联主席、 副主席, 地区妇联全体干部职工近 40人参加。 培训课上, 自治区妇联相关负责人就妇女信贷工作作了专 题授课。从我区开展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的简要情况、 妇女 小额贷款的概念、 妇联组织为什么要开展此项业务、 西藏妇女 小额贷款政策情况解析及存在的突出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详细 讲解, 并提出了相关要求。培训过程中, 参会人员热情互动, 针 对工作中的具体问题纷纷提问, 共同探讨。 据了解, 培训过程中, 学员还实地考擦了白朗县强堆乡夏 吉村民族手工编织坊、 嘎东镇马义村卓玛传统民族服饰纺织厂 等 2个妇女小额贷款示范基地, 同时, 还考察了拟申请贷款的嘎 东镇马义村则吉妇女编织厂。本报昌都电 (记者 闫党恩 陈曦) 今年, 贡觉县克日乡大力 发展种植养殖业, 各种蔬菜长势良好, 养殖规模越来越大, 绿色 农产品种植和家禽养殖形势喜人。 克日乡根据乡所在地海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