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02年消费市场热点

上传人:爱****1 文档编号:467226 上传时间:2017-03-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盘点2002年消费市场热点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盘点2002年消费市场热点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盘点2002年消费市场热点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盘点2002年消费市场热点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盘点2002年消费市场热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盘点2002年消费市场热点(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盘点 2002 年消费市场热点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 郭绍华根据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与英国市场研究局(美国天盟公司(联合完成的自主研究项目“中国市场与媒体研究 2002(所分析的数据显示,2002 年,随着城市居民收入的大幅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消费和服务消费,于是,保健、通信、电脑、私车、银行卡、旅游、网络等成为 2002 年的消费热点。需要说明的是, “中国市场与媒体研究”(一项自 1997 年起在中国内地进行的关于居民媒体接触习惯和产品品牌消费习惯的单一来源年度连续调查和研究。及全国 30 个重点城市 7 万余名 15 岁64 岁的城区和郊区被访者;包括 1000 种媒体、166 类产品和

2、5000 余个品牌的详细信息。2002 年的调查显示:居民收入大幅提高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财富的积累,居民收入与日俱增,从 数据可以看出,30 城市居民的平均个人月收入逐年递增,尤其是北京居民平均个人月收入从 2000 年的 1185元增长到 2002 年的 1492 元,增长了 26%(见图一) 。在 2000 元以上的高收入群体占居民总体的 而在 高收入群体达到 这一点在北京居民中表现得最为突出, 2002 年北京的高收入群体比 2001 年增加了 达到 16%。居民收入的较大提高,为物质生活质量的整体改善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鲜奶市场:蕴藏诱人商机几十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倡导国民多喝牛奶

3、,对增强国民的身体素质起到了十分显著的成效,这是因为牛奶中含有人体生长发育和保持健康的全部营养素。于是,我国也于 20 世纪 90 年代初在中央奶业会议上提出“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的口号。因而,这些年来,消费者对鲜奶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示,2002 年饮用过鲜奶的居民比例是 比 2000 年增长了 7 个百分点(见图二)。业内人士认为,我国奶类市场潜力巨大,蕴藏着诱人的商机。个人通讯产品:平民化趋势更强近几年,随着国内各地手机价格及入网费用的一再下调,相当多的消费者拥有了以前只有老板和大款们才能够享用的移动电话。示,2000 年移动电话和 的拥有率分别为 而到了 2002 年拥有率则变为 见图

4、三)。可见,在个人通讯产品领域移动电话已经代替了 成为新的时尚,几年前非常流行的口头语 “有事请 ”也随着这种替代成为明日黄花。 手机走向平民化,标志着我国在无线通信领域进入了世界发达国家的行列。据有关统计,目前我国包括模拟、种类型在内的移动电话机的开通数量已经超过 1600 万部,居世界第三位。调查显示,移动电话预购者心目中最理想的品牌在 2001 年依次是摩托罗拉、诺基亚和爱立信,而在 2002 年则换成了诺基亚、摩托罗拉和三星。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诺基亚、摩托罗拉、爱立信三大手机品牌切分了中国手机市场,一度占领了近 90%的市场份额,所留不多的份额使其余几家所谓的“二线品牌”如西门

5、子、松下、阿尔卡特、三星、飞利浦等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然而这些品牌并没有因此而退出市场,显而易见的利润、对中国市场潜力的乐观、对企业自身能力的再认识都是这些二线品牌固守与坚持的理由。随着国产手机的出现、一线品牌的市场失误和这些品牌自身的调整与变革,三大品牌所垄断的市场份额已经在不断下降,二线品牌正在改写国内乃至国际手机市场的格局。电脑:每 4 个家庭中有 1 个拥有电脑,对于家庭和个人来讲,已不再是一件奢侈品。数据显示,30 城市 2002 年拥有电脑的家庭比例为 见图四) ,比 2001 年增长了 5 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平均每 4 个家庭中就有1 个家庭拥有电脑。在拥有电脑的家庭中,品牌机的

6、比例逐渐上升,而组装机的比例在下降。可以看出,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群中拥有电脑的比例越高,这两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网民发展:进入雪崩期和固定电话用户、移动电话用户一样,网民的发展同样要经历四个阶段:起步期、起飞期、雪崩期和饱和期。近年来,随着信息网络的迅猛发展,中国民众的信息意识不断增强,中国网民人数已由 1997 年的 62 万,增加到目前的 4587 万。示,2002 年居民上网比例为 比 2000年增长了 16 个百分点(见图五 )。因此,从 2002 年以来网民的发展状况显示,中国的互联网已迎来了“第二春” 。目前,中国互联网人数发展的总趋势是, “商用上网”的增长速度在放慢,家庭上网的

7、增长速度在加快。示,中国网民在家里自费上网的比例达到 最雄辩地证明了中国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进步,说明上网设施和费用已经逐渐不再是中国人上网的负担。而伴随着网民结构日趋合理,互联网上的内容、服务日益多样化以及互联网使用起来更加简便,网络与大众的距离将更进一步拉近。调查显示,南方发达城市比北方城市、男性比女性、年轻人比老年人、高学历比低学历、高收入比低收入人士上网比例更高。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互联网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能享受到由互联网带来的方便和欢乐。私车:出现“井喷”行情2002 年,中国私家车市场出现“井喷”行情。1 至 8 月份,国内轿车销量同比增

8、长 42%,其中排量在 1 升到 的小型车增长了 85%,到 的 A 级车增长了 而这两类轿车恰恰是普通老百姓购买的主流车型。 示,全国三十城市居民家庭中拥有私家车的比率为 北京居民家庭中拥有私家车的比例居三十城市之首,达到 而上海居民家庭拥有比例则排在最后一位,为 上海与北京相比,同属我国经济最发达城市,然而横亘在轿车与沪人门槛之间的路障究竟是什么?其一是上海的有价牌照,其二是上海车位费、停车费等养车费用高不可攀。可以肯定,上海私家车市场未来发展程度如何,完全取决于政府在多大程度上放开政策。在 ,昆明、苏州、杭州、宁波、厦门五个南方城市未来一年有预购私车打算的家庭占 3%以上,排在三十城市前

9、五位(见图六) 。根据 据显示,品牌渗透率(指三十城市中拥有某品牌的家庭占拥有私车家庭的百分比)最高的依次是桑塔纳、夏利、捷达、富康和昌河,传统“老三样”桑塔纳、捷达、富康共占近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见图七 )。在私家车日益增多的时代, 10 万元左右的新车不断推出,这些新车在配置上、舒适性方面吸引着很多消费者的眼球,在未来的私车消费市场上究竟哪一款车能够为消费者所钟爱,我们还得拭目以待。银行卡:打造“非现金时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金融电子化步伐的加快,银行卡与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使银行卡已远远超过了它本来的含义。持卡人不但可以凭卡购买商品、在加油站加油、支付旅馆账单等,而且可以据此转账、存款

10、、取款。高级的银行卡,除了用作信用凭证、综合实现各种银行卡功能外,还可以有个人身份证明卡、病历档案、地铁月票等各种用途。以招商银行“一卡通”借记卡为例,该卡集各种本外币、定活期存折存单于一身,具有一卡多户、自动提款、商户消费、融资贷款、自动转存、长话服务、电话查询、通存通兑、划转股票交易保证金、网上支付等多项功能。几年前,钱夹里能有几张花花绿绿的银行卡似乎还是身份的象征,如今,银行卡已经走入寻常百姓家。截至 2002 年 9 月末,全国银行卡发卡总量达到 张,比 2001 年末增长 22%,其中符合统一标准的“银联”标识卡 6027 万张,占新增发卡量的 70%。根据 调查显示,过去一年使用过

11、银行卡的居民比例为 比 2001 年增长了 4 个百分点,比 2000 年增长了 12 个百分点(见图八)。另外,在过去一年使用过银行卡的消费者中,消费者使用个人储蓄卡( 不可透支),消费者使用信用卡(可透支)。看来,信用卡在银行卡市场中始终处于一个尴尬的陪衬地位。银行倾向于宣传借记卡或准贷记卡,媒体上很少有信用卡的广告。例如,中信实业银行早在 2000年 7 月份就推出了信用卡业务,但据中信上海分行零售业务部朱维佳介绍,两年来,中信仅在上海发了几百张信用卡,中信对信用卡业务抱的是“谨慎和稳健的态度” 。抱此态度的不仅中信一家,信用卡老大哥工行的统计资料显示,到 2001 年末,工行发卡总量为

12、 7993 万张,而其中信用卡(贷记卡)仅为 29440 张。示,银行卡消费者认为服务最满意的银行分别是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招商银行,而消费者最经常使用的银行卡正是这三家银行的牡丹卡、龙卡和一卡通。可见,在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正经历着各方面激烈竞争的时候,银行应该形成一个更全面的营销概念,使顾客满意。以过去一年使用过银行卡的居民作为研究对象,每月使用银行卡一次以上的消费者占 看来,持卡者手中的睡眠卡越来越少,而活跃卡越来越多了。银行卡取代现金,是不可逆转的一种新趋势。银行卡在 30 个城市中渗透率相差极其悬殊:南方经济发达城市如厦门、深圳、福州、宁波、昆明、成都、杭州、南京八城市渗透率已

13、经达到 60%以上,而北方城市却相差甚远,像长春、哈尔滨的渗透率都非常低,尤其是哈尔滨,渗透率只有 上海和北京分别排在第 14 位和 15 位,渗透率比 30 城市平均水平 微高一点,然而北京和上海的人口基数比较大,银行卡市场仍然比较庞大(见图九)。旅游度假:居民比例稳中有升调查显示,旅游度假正逐渐成为国人的一种休闲时尚,而假日旅游已成为我国城市新的消费增长点。根据 据,从 2000 年到 2002 年,居民总体中过去三个月外出旅游度假的人口比例稳中有升(见图十)。由于经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各地的旅游业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北京、上海等比较发达,其余地区的旅游业相对较弱。我国的旅游市

14、场存在着“东强西弱”的传统市场格局。由 比可得,北方城市如太原、成都、济南、沈阳、长春等地旅游者比例在大幅增长。这个现象告诉我们,北方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必将带动当地交通运输业等旅游支柱产业的发展,尤其是民航业。研究表明,高学历高收入者更喜爱外出旅游,高学历高收入旅游者喜欢到欧洲、美国、亚洲其他国家、香港澳门台湾等费用比较高昂的地方去旅游,且大多交通工具为飞机;而学历和收入稍低的旅游者大多选择省内游和省外游,多选乘火车、汽车、小汽车等廉价交通工具。随着大中城市家庭轿车拥有量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自己驾车旅游,在近郊度假休闲或在非景区景点放松身心。 来源: 中国经营报 2003 年 1 月 14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汽车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