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论文课程资源论文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6717488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资源论文课程资源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教育资源论文课程资源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资源论文课程资源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资源论文课程资源论文(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专 题17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0/23自 己的教学设计进行研讨交流, 对多个优秀教学设计进行优化组合, 形成立体共享的教学设计, 每位教师再根据本校情况修改自 己的教学设计。 这样的网上同步研修, 使每一节课都可以实现全区性的集体备课, 充分发挥了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作用。(2) QQ群即时教研区教师进修学校的教研员, 在教研过程中还创建了学科QQ群, 教师把农远资源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通过 发送求助信息, 随时都有在线教研员或教师及时给予解答, 绝不让问题过夜。(3) 基站式远程视频教研骨干教师依托视频平台, 以教研员为核心将分散的点连接在一起向基层辐射。 使广大农村教师不出校门

2、就能得到教研员和骨干教师的点拨指导, 及时解决农村教师在远程应用 中遇到的困惑 , 提高了农远资源应用能力。 这种教研方式也有效地推动了课题的开展。在教师进修学校的指导下, 远程优质资源得以在课堂教学中有效使用 ,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扩展了学生的视野,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一批农远资源应用的骨干队伍正在逐渐成熟, 形成了校校比应用、 人人抢资源的良好局面, 先后有近百名教师在国家、 省、 市各类教学竞赛中获奖。运用现代化信息资源优化课堂教学, 探索农远资源的应用领域和应用模式, 探究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方法, 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 是实施 “农远工程” 的真谛。 我们一定会积极行动,

3、开动脑筋, 发挥自 己的聪明才智和丰富的创造力, 以现代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为两翼, 实现阿城区教育的腾飞。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农远工程” 实施应用探究成梅 仇晓光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实验中学张店区现有农村中小学24所, 学生17800余人。 2007年至今顺利实施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简称农远工程) , 共建成模式二学校3所、 模式三学校21所, 在 “校校通” 、“班班通” 工程的基础上, 实现了天网、 地网教学资源的贯通, 有效支持了农村中小学资源短缺、 师资力量薄弱等老问题的解决, 为缩小城乡教育信息化落差, 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搭建了更加优良的信息化发展

4、平台。 认识决定力度, 机制保障落实在 “农远工程” 实施过程中, 全区坚持 “配备为基础、 管理为关键、 培训为重点、 应用为核心” 的原则, 紧紧围绕远程教育资源应用这一中心环节, 推进全区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成立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领导小组, 成员由区教育局、 区发展和改革局、 区财政局有关负责同志组成, 领导小组下设项目办公室 (设在区教育局电教站) 。 累计投入设备购置费用225万余元, 确保了 “农远工程” 顺利实施。 充分调研, 周密规划, 科学拟定 “指挥棒”科学的实施方案是 “农远工程” 有效实施的指挥棒。 区项目办公室专门成立由分管局长任组长的调研小组, 多次按

5、上级要求进行设备配备情况的摸底调查, 经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和与专家的探讨交流, 按照 “总体规划、 全面实施、 重点支持、 强化应用” 的思路, 制定出了符合张店区实际的切实可行的张店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方案 , 明确了全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思路和目标。 科学部署, 认真搞好设备配套安装“农远工程” 项目大, 涉及方方面 专 题18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0/23 培训班, 并由该教师负责为全区每所项目学校培训一名技术骨干。 培训涉及卫星接收设备的安装使用, 工程验收标准, IP数据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投影机使用注意事项等内容, 为农远设备的日常运行和维护提供了技术保障。(3

6、) 抓好教师应用培训 全区科学制定培训规划。 首先组织理念先进、 接受能力强的青年教师参加了淄博市应用教师培训班, 然后由应用骨干为全区各项目学校培训两名应用骨干 (文、 理教师各一名) , 再由这两名教师完成对各项目学校一线教师的全员培训, 培训过程严谨、 管理到位, 保证了培训效率。 另外针对乡镇教师老龄化等特点, 采取分层培训方法, 要求年轻教师要学会下载、 整合、 改造资源; 老教师要会浏览和下载资源等简单的操作, 初步实现了教师对农远资源由 “要我用” 转变为 “我要用” 。 面向学生, 走进课堂各项目学校根据自己的建设模式, 制定出课程安排表, 达到在相应的功能室每周不少于20学时

7、的课堂利用率。 充分利用原有的 “班班通” 设备实现与农远资源的有机结合, 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鼓励教师结合实际, 把下载的农远资源加工改制成具有本地特色的教育教学资源并上传到学校资源库, 形成针对性更强的个性化资源以满足个人以及更多教师的需要, 实现资源建设的良性循环, 构建自主教学模式。 其中, 张店区湖田中学自主构建的五段式课堂教学方法和房镇中学的经典影视赏析就是成功的案例, 曾在全区推广。 同时, 全区以活动为载体,以课题为抓手, 全面提升农远资源利用效益, 大大促进了张店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强管理多举措, 构建长效机制要求项目工程有专人负责, 明确部门、 相关人员、 项目学校的

8、工作职责、 工作标准, 保证各个环节的工作任务均能按时、 高质量完成。 全区先后制定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设备管理制度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资源管理使用制度 等七项管理规章制度, 规范管理行为, 完善运行机制, 确保工程效益。 出台了 张店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年度考核评估细则(试行) , 对各项目学校从 “项目管理、 活动组织、 实施效果、 师资培训” 等方面进行年度工作考核, 对工程实施管理规范, 措施有力, 应用成效显著的单位进行表彰奖励; 对工作开展不力, 导致工程延误、 设施设备闲置、 效益发挥差的单位, 进行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如今, 全区 “农远工程”

9、 已初步形成了可持续运行的良好态势, 优化了农村基础设施, 提升了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效益, 真正实现了 “同在蓝天下, 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 预示着全区农村中小学将迎来又一个教育改革的春天。面, 区项目办公室要求各镇都要有专门的项目负责人, 上下联络, 步调一致,保证所有到位设备能够当日发放到学校。 在给各项目学校分发设备前, 先发放一张设备明白纸, 上面标明设备的名称、 数量、 功用和摆放位置等条目 , 让领取设备的有关人员做到心中有数, 一目了然。 项目办公室技术人员及时到一线, 指导各项目学校做好设备安装前的施工条件准备, 包括供电环境、 地面环境、 场地布局、 存放设备等方

10、面, 保证各施工单位到现场即可开工。 成立 “农远工程” 专家指导小组, 负责对工程实施方案、 相关标准、 设备安装、 教育教学等方面进行论证、 咨询和指导, 实时处理工程疑难事务, 监控、 报告工程进展。 针对乡镇学校计算机教师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的问题, 成立以镇为单位的技术骨干协作组, 共同商讨解决安装应用过程中的疑难问题,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培训应用齐抓, 提高农远资源利用效率 资源应用 , 培训先行( ) 抓好理念培训张店区组织4名骨干教师参加了淄博市农远骨干教师培训班, 然后面向全区教师进行理念培训, 大大促进了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化和提升。( ) 抓好技术骨干培训 打造一支过硬的技术管理队伍。张店区采取 “骨干带动” 战略, 选派1名优秀教师参加了山东省技术骨干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