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孩子人人健康成长——解读株洲师专附中的育人之道

上传人:ZJ****1 文档编号:46716540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49.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为了孩子人人健康成长——解读株洲师专附中的育人之道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为了孩子人人健康成长——解读株洲师专附中的育人之道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为了孩子人人健康成长——解读株洲师专附中的育人之道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为了孩子人人健康成长——解读株洲师专附中的育人之道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为了孩子人人健康成长——解读株洲师专附中的育人之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为了孩子人人健康成长——解读株洲师专附中的育人之道(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HU NAN JAOYUUN NIOYU湖南教育年第期本刊特稿B EN KAN T E GA OKTGB2月14日,湘江之滨谱写出一 曲动人的人生壮歌:年仅15岁、 身高1172米的初中学生刘洋,为抢救3 名被激流困在一叶小舟上的少年儿 童,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上大堤,越过200多米乱石垒成的拦河坝,冲 向在滚滚寒流中飘摇的小舟,将自 己年轻的生命化作一道彩霞灿烂在天际。 到株洲采访小英雄的事迹,刘洋的父母、亲友和乡邻纷纷向记者 说,刘洋能这样勇敢地舍己救人,有自身秉赋的因素,有家庭教育的因 素,而学校的教育培养尤其重要。 刘洋是株洲师专附中的学生 。这是一所历史最短的学校: 1998年6月由株

2、洲市政府决定成立,在市区 各学校抽调一批“嘴上没毛”的老师,借用株洲师专4间教室挂牌招 生,至今不过一年半。 这又是一所充满神奇的学校: 1998年8月开办时 计划招4个班200人,市里和学校多方做工作也只招到177人,上课一 周后还有人要转走; 1999年下学期 招生,计划8个班360人,各方托人求保,报名时达到440人,开学那天 达到530人。学校容不下,没办法, 市人大、 市政府、 市政协和市教委等有关部门联合出面做工作,准备调 两个班到一所省属重点中学去 。这个决定一宣布,台下立刻炸开了锅, 家长们异口同声反对。一位家长情急之下抢过话筒大声说:“你们这是 自作主张!我们的孩子就是要在附

3、 中读书!”春风如剪的2月,我们冒着淅 淅沥沥的细雨,来到这所年轻的学 校,走进了他们的神奇 学习不好会误事,品德不好要 坏事。学校工作的第一任务是教学生学会做人 株洲师专附中是适应株洲市河西开发区的发展需要而建的 。开办 之初,来这里读书的学生大多是被 征收了土地转为城市户口的菜农和从事个体经营的流动人员的子弟。 论成绩,语数两科总分平均150多 分,不少学生两科相加才七八十分。 论品行修养,更是糟糕。 开学的 几天,那是怎样一种情景啊:男女同学头发老长老长,有的还戴着稀奇 古怪的头饰,染上蓝蓝黄黄的颜色;不少学生一身社会小青年的打扮, 女的穿超短服,男的裤子上满是口 袋;见到老师,他们视若

4、无睹,一冲而过;校内单车满天飞,下课后到处 是哭喊声和不堪入耳的脏话 、粗话 年轻的校长和老师们急了,他们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怎样打开局 面。 一条富有哲理性的提议得到大本刊记者刘际雄江新军王强 解读株洲师专附中的育人之道主持人王树槐李茂林为了孩子 人人健康成长HAJA2000719UNNIOY UHU NAN JAO YU#湖南教育 年第期本刊特稿B EN KAN T E GA O家认同并形成为一致意见:学习不 好会误事,品德不好要坏事,坏事比 误事更可怕。 当前的首要任务,是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教育学生学会 做人。 于是,一连串的“纠偏行动” 在这所新生学校里紧锣密鼓开展起来 他们召开学生会

5、议,把中学生 行为规范和学校关于文明礼貌的要 求逐条讲解并印发给大家,并号召大家一律理了 “学生头”; 他们组织老师和学生干部在校门口轮流值日,要求学生每天都推 着单车进出校门,对穿短服、 着奇装 的学生,客气地请他们回去换了衣服再来上课; 每天早上,老师们都早早在教 室门口,满面笑容同学生问早打招呼,也要求他们回以问候,对做得好 的同学,班上和学校提出表扬;校政教处天 天组织检查和抽 查,对乱丢、 乱扔、 乱吐者给予通报;学校要求老师学生一律说普通 话,老师们时时同学生滚在一起,发 现讲粗痞话的,便及时制止、 纠正;他们还与驻市部队联系,对学 生搞了一星期军训,培养他们的吃 苦精神和严明的组

6、织纪律观念。这些规范经过不断强化,逐步 成为同学们自觉的习惯。两个多星期后,同学们身上的坏习气便为之 一扫。 现在,学校已建成崭新的教学 综合大楼。 我们置身校园,但见几百辆单车摆得整整齐齐,学生见了老 师随时都会热情地问好,教室里外处处干干净净整整洁洁,整个学校 看不到追追赶赶、 打打闹闹、 骂骂咧 咧的现象,透出一种宁静、 文明、 温馨的气氛。 学生最大的渴望是老师的尊重 和关爱。 这里的老师以浓浓的爱,浇灌得一棵棵幼苗茁壮成长2月22日下午,我们召集一批学生座谈,问他们 “对老师最大的希望是什么”,大家的回答是“关心我 们”,“尊重我们”,“爱我们” 。 问他们 “老师做得怎么样”,得到

7、的是异口同声的回答:“做得很好!” 的确,这所学校的老师是爱生 的典范。 他们以自己博大无私的爱,浇灌学生干涸的心田,使一棵棵即 将枯萎的幼苗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如今的学校,单亲家庭的孩子 越来越多,因父母成天忙于生计而得不到关爱的 “感情饥渴性” 的学生 也不在少数。 据株洲师专附中统计:这两类学生占学生总数的30 %以 上,其中单亲家庭子女每班都有10 多个。 这些学生由于长期受压抑,心理发育不很健全,大多是成绩差、 表 现也差的“双差生” 。对这些后进学 生,学校领导把他们叫做 “希望生”,要求老师们倾心吐胆,“把特别的爱 给希望生” 。 他们实行 “导师制”,要求老师全员参与,每人负

8、责两三个 “希望生”,与他们交心做朋友,引导他们走向进步。 采访中我们发现,这 里的老师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与 他们交谈,人人都能讲出一串动人的爱生故事。981班学生王拓,是从另一所市 直中学转过来的,又打架,又抽烟,又不爱学习,曾有逃学两个月的历 史,进校时3科成绩加起来40多分。 进校不几天便旧病复发,不是打 这个,就是惹那个,闹得班上不得安 宁。他父亲是“ 的哥”,没时间管他;母亲对他无奈,恳求班主任张晓明 给她想办法。张老师把他带进家里 去住。进门不久,他打开冰箱,将一排酸奶找出来一气吸个精光,然后 扬手将盒子一扔!在家带孩子的张老师妈妈生气了,向女儿下通牒: “我给你带一个孩子就够累

9、的,你还 领这样一个来烦我。 不把他退回去,我明天就回家!”张晓明急了,拉着 妈妈的手说:“ 妈,没办法呀!这孩子是我的学生,我就有责任把他带 好。您就耐着点吧,他会变好的,算 是我求您了,啊!” 当妈的心软了,小王拓留下来了 。张老师每天像母亲 一样关照他的饮食起居,晚上还陪 着他一起学习。 老师的浓情,熔化了小顽童心中的块垒。 一学期下来,王 拓变了,每天早上都能按时起床,自己的事情都是自己料理,还学会了 尊重人 、 关心人。 学习成绩也上升很快,上学期四门功课全都及了格。 至 今,他还住在张老师家不愿回去! 一次新生入学不久, 998班召开班会,主题是 “你有孝心吗?” 一位女 同学在座

10、位上挪了好几次,想上台 表白。在老师鼓励下,她终于上去了。在台上,她愣了半晌,眼圈也渐 渐变红,蹦出两句令人吃惊的话来:绘声绘色的英语角。HAJ A 2000720HU NAN JAOYUUN NIOYU湖南教育年第期本刊特稿B EN KA N T E GA O“我是没有父母的孩子,我不知道孝 心该给谁!”班主任何其钢急了,多 方打听才知道,原来这位名叫吴周书蓉的同学,父母生下她后又超生 了一个弟弟。 为了逃避处罚,父亲带 着弟弟远赴南京打工,把她留在家乡今天托给东亲明天托给西邻 。直 到小学四年级,小书蓉才认识自己的父母!现在母亲虽已同她住到了 一起,但母女俩形同路人。 每天放学 回家,孩子

11、叫一声妈,吃完饭,便把自己封闭在小卧室里。 怎么办?何其 钢与她母亲联系,打听到10月5日是书蓉生日,便提议当妈妈的给孩 子过个生日。 生日那天,妈妈做了几 道好菜,书蓉约了几个同学,何老师也亲自赶去参加。在甜美的祝福声 中,小书蓉激动得哭了 这是她十 四年来第一次过生日呀!那天晚上,她生平头一回和妈妈睡在一起,搂 着妈妈说了一个晚上!教外语的万斌老师给我们谈了 她与学生王卓 “交朋友” 的故事。王卓父母早年离异,他随祖母生活。 父 亲一天到晚在外面忙碌,给孩子的 除了钱外别无其他 。王卓一天三餐都在外面吃,常常不愿回家。 他和万 老师是在学校食堂吃午饭认识的, 不久,两人便成了朋友。一次饭后

12、,王卓拉着万斌去散步,师生俩从学 校一直走到湘江边,走了一路,聊了一路。 王卓说,小学时他曾一个人独 闯广州,一去就是一年!他说他热爱 文艺,渴望参加主持节目的活动;他说他特别需要老师的关心和爱护, 哪怕是骂他都愿意听!他指着自己的衣着对万斌说:“万老师你看,我 这一身都是名牌,人家以为我很幸 福,其实我回到家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呀!” 这以后,他 同万老师无话不 谈。一天晚上10点钟,万斌突然接到王卓的电话。 问他在哪,他说在自 家的厕所里。 这电话打得久啊,从10点一直讲到12点!中途她给加班归来的丈夫料理了一下,又接着讲。 他 说他有满肚子委屈要向万老师说。 他说他想参加电视台文体频道的校

13、园节目主持人竞选,可听说班主任 不支持,他痛苦极了,伤心极了。他 告诉万老师,那天下午放学时,他掏钱给几个同学一起买了车票上公共 汽车,中途他突然跳下车,沿着马路狂奔了几百米!“ 我明天不想来上学 了,今天特意打电话告诉你。” 说着 说着,王卓哭了 。 “王卓呀,你班主任是很信任你、 也很重视你的,她怎么 可能不支持你竞选呢?你明天一定要来上学,我早上730准时来接 你!”万老师关切地对他叮嘱。电话 里冷了半晌,传出王卓低沉的回答:“那我还是自己去吧。 ” 第二天,王卓 到了学校。 经过万老师联系,师生的 误会消除了,王卓脸上露出舒心的笑。 他参加节目主持人竞选,还得了 个二等奖!现在的王卓怎

14、么样?他是校学 生会主席,工作干得有声有色,成了校长和老师的好帮手。 株洲师专附中的老师们献给学 生的爱,是一种深层次、全方位的爱。 无论校长、 老师,见到学生都是 一脸微笑,拍拍肩、 摸摸头,一种慈 父慈母般的爱流便如甘露注入学生心田。 教室里,从来听不到老师高声 呵斥、 谩骂学生,体罚学生的现象更与这所学校无缘。 他们认为:学生没 有不可原谅的错误;人最宝贵的是 自尊,为人师者,应处处维护学生自尊,让他们自觉自愿认识并修正错 误。这里的老师批评学生,有许多 新鲜的方法。 元旦汇演时,学校一台节目赢得喝彩,可有位小演员边跳舞边嚼 口香糖。 总结时,校领导充分肯定成 绩,然后婉转地说:“遗憾的

15、是,有一位同学边跳舞边嚼口香糖,破坏了 节目的整体形象。” 会后,那位同学主动留下找到副校长:“对不起,我当时很紧张,只想找个方式放松一 下,没想到会影响整体形象。” 这叫 点醒法 点到即止,让学生自我觉悟,自己认识。 上课时,有一个组同学小声说 话,老师故意对邻组的同学提出表扬,说话的同学马上便打住了。 这叫 暗示法 顾此而言彼,间接提示学生自己纠正错误。 有位学生伙同一名社会青年向 小学生勒索了20元钱,这可是关系道德品质的大问题!学生吓得不得 了,打算破罐子破摔了,对老师也很粗暴。 班主任找到他,既严肃指出他 错误的严重性,又给他以安慰。 放学 后,师生俩坐一辆单车赶10多里路来到学生家

16、里,老师婉转地向家长 说明情况,要求家长正确教育引导, 不要打孩子。 第二天,学生把分得的钱如数交给了老师,并表示一定争 取当个好学生。这叫渡接法 在学生处于情感危机的时候巧施援 手,把他渡到安全的彼岸。他们使用 得最多的还是激励 法。学生有了过失,他们会说 “相信 你下次会做好” 、 “你下次肯定会做好”;学生成绩差,他们会说 “只要你 下决心,一定会赶上来”;成绩进步 了,他们又会说“相信你还会有更大的进步” 。他们强调“因材施爱”,尤 其对那些“希望生”,学校要求找准闪光点,推着他们进步。于是,家访 成为这所学校一大特色。不仅班主 任家访,科任老师也家访 。对一位“希望生”,老师一学期要去家访几 次,还经常与家长电话交流。 家长们说:“我们的孩子假期里总巴望早点 开学,说呆在家里就没劲,与老师在 一起就愉快。 他们最亲的是老师,老师比我们更了解他们、 更爱他们!” 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一种 可供利用的教育资源。 学校的责任,就在于充分开发这种个性差异,让 每个学生都获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