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生产经营规模与粮农收入的研究

上传人:lizhe****0920 文档编号:46702634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134 大小:4.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粮食生产经营规模与粮农收入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34页
粮食生产经营规模与粮农收入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34页
粮食生产经营规模与粮农收入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34页
粮食生产经营规模与粮农收入的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34页
粮食生产经营规模与粮农收入的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粮食生产经营规模与粮农收入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粮食生产经营规模与粮农收入的研究(1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但1 9 9 7 年以后我国农民收入和粮食生产都相继出现了滑坡,表现尤为突出的是粮食主产区。粮食主产区作为商品粮的主要提供者,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任务、增加农民收入以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州。如何能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有效地促进农民特别是种粮农民增收,是一个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因此构筑粮食主产区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并举的长效机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提扁农民收入“双赢”目标的实现,已迫在眉睫。基于这一背景,本文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台的方法,对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规模与粮农收入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以期对我国粮食主产隧发

2、展粮食生产和增加粮农收入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和政策建议。本文选择我国的粮食主产区为研究区域,即国家财政部界定的河北、内蒙占、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和四川1 3 个省( 区) ,从粮食总产、播种面积、单产、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生产效率及商品粮数量等方面分析了粮食主产区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的重要地位,进而分析了我国及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经营规模与农民收入问题的历史、现状及特点,指出我国及粮食主产区目前粮食生产经营规模以及粮农收入存在的问题。根据研究目标,选取了粮食主产区中的1 0 个省3 0 个县3 0 0 0 个农户,对其土地经营、粮食生产、收入和支出等问题

3、进行了问卷调查。本研究根据粮农概念( 农民中有商品粮出售者为粮农)剔除其中的无商品粮出售的6 5 1 户,其余的2 3 4 9 户粮农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经营的耕地面积,利用分组比较分析法将2 3 4 9 户粮农分成5 组: 2 0 亩,对处于不同组别的粮农分布、耕地分布、粮食产出和收入及耕地经营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目前粮食主产区农户家庭经营的农地规模明显偏小。在经营耕地的农户中,7 0 多的农户经营规模不足1 0 亩。随着家庭经营规模的扩大,粮食主产区粮农的粮食生产水平并没有相应提高,除个别省份外,较大规模的粮农整体粮食单产低于较小规模粮农的粮食单产水平,这说明了当前的规模经营还停留在

4、粗放经营上;随着耕地经营规模的扩大,粮农的粮食商品率呈显著J 二升趋势,说明粮农粮食经营行为明显的由满足自给需求转向市场驱动;随着经营耕地规模的扩大,粮农的种植业收入水平也里上升趋势,说明粮农收入与其经营的耕地规模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研究还发现,农户家庭文化高低与粮食生产水平无明显相关关系,但粮农每亩种植业收入与家庭文化呈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文化程度越高,其每亩的种植业收入越多,充分体现了教育的价值。本研究为分析不同耕地规模的效益,对C o b b D o u g l a s 生产函数模型进行了改进,引入了表示耕地规模的虚变量。结果表明:粮农收入中耕地面积的贡献最大,其次是物质投入,粮农家庭劳

5、动力人数跟收入之间没有显著的关系。拥有3 亩以上耕地的农户土地对收入的贡献比3 亩以下的大。贡献大小排序为: 1 2 0 宙、l O 一2 0 亩、3 5 亩、5 1 0 亩。从规模组内部对收入的贡献比较来看,3 - 5 亩组比 1 ,表明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i 区j 作物生产具有效率优势;E A I i j I ,表明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i 区j 作物生产具有比较优势;A A I I j 2 0 亩的粮农其粮食单产除个别省份较高外,整体上低于较小规模农户的粮食单产水平,这从一方面也表明了当前的规模经营还停留在粗放经营上;从农户出售粮食状况来看,随着耕地经营规模的扩人,粮农的粮食商品率呈显著上

6、升趋势,说明粮农粮作经营行为明显的由满足自给需求转向市场驱动。也就是说,小规模粮农的粮食经营目标多是满足自给需求其出售农产品的目的主要是用于购买农业投入品和其它家庭消费开支,他们是区域发展的基本力量。对该类粮农,应重点培育其市场经济观念,转变其传统的小农经济行为;而大规模粮农则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其生产的农产品绝大多数面向市场价格信息和销售市场信息对其利润状况具有重要影响,他们已成为商品生产性粮食生产大户,对该类农户,相关部门应提供技术支持。由此可见,单纯地以产量为目标推行适度规模经营,其结果将与预期是相反的。而以农业市场化为目标来推动适度规模经营,则结果与预期才是吻合的。寰7 3 不f 弓耕

7、地规横粮农的鞭食生产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十学位论文第七章粮农耕地经营效益分析7 4 粮农耕地规模与人均种植业收入就粮食主产区粮农家庭人均种植业收入水平变化看,随着经营的农地规模的扩人,粮农的种植业收入水平也晕上升趋势。说明粮农收入与其经营的耕地规模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要想提高收入必须扩大耕地的经营规模。经营2 0 亩以上耕地的粮农的种植业收入最高,达3 0 7 2 7 1 元,比经营1 0 吨O 亩耕地的粮农的种植业收入高5 5 。7 3 ;其次是经营5 1 0 亩耕地的粮农,其种植业收入比经营3 5 亩耕地的粮农高4 2 1 6 ,这是否意味着1 0 亩及以上是一个重要的规模标准,稍后将进步分析

8、。表74 不同特地规模粮农的家唐人均种擅业收入单位:儿7 5 粮农家庭文化与种植业经营绩效就粮食生产水平看,农户家庭文化商低与其关系不大,不同文化程度粮农的单产水平差异并不显著;但具体到各规模组,粮食生产水平与家庭文化的关系呈“u ”型,处于两极文化程度的粮农单产水平最高,中闻文化程度的单产最低。各规模组之间的单产水平差异不大。就收入水平看,粮农文化程度与其每亩种植业收入呈正向关系,即文化程度越高,每亩种植业收入越多,充分体现了教育的价值。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第七章粮农耕地经营效益分析表75 粮农家庭户主文化程度与种植业经营绩效7 6 不同粮食生产经营规模效益分析7 6 1 模型与数据粮

9、食生产的投入要素主要包括劳动力、资本和土地,测定这些投入要素弹性系数的基础模型是柯布一道格拉斯( C o b b - D o u g l a s ) 生产函数,其一般形式为:Y 。A L a K p s y其中,Y 为产出,L 、K 、S 分别为劳动力、资本和土地的投入,口是劳动力投入对产出的弹性,卢为资本的产出弹性,为土地的产出弹性。本文主要是研究规模问题,因此根据调查户的户均耕地情况,把农户按照所经营的耕地面积分成了5 组: 1 2 0 亩。为了分析不同农地规模的效益对上述的生产函数模型进行了改进,引入了表示土地规模的虚变量,来说明在资本、劳动力和土地等投入既定的情况下,不同的生产经营规模

10、对收入的影响。改进后的模型形式为:L n ( 1 n c o m e ) 。C + o t L n ( 1 a b o r ) + l n ( 1 a n d ) + r l n ( f e e ) + 扫1 = D 1 + 6 2 0 2 + b 3 D 3 + b 4 0 4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立第七章粮农耕地经营效益分析其中:I n c o m e 为农户粮食作物的收入;L a b o r 为劳动力,应以生产过程中实际投入的_ T 日数来计算,但由于调查数据问题,本研究采用的是农户家庭劳动力人数来代替劳动力投入量;F e e 为物质费用,包括农药、化肥、种籽、农机、雇工等费用;L a

11、 n d 为粮食播种面积;D 为不同规模组的虚变量,数量要比规模组数少1 个,本研究将 2 0 亩;0 ,其他组别 。q 、p 、T 分别为劳动力、粮食播种面积、物质费用的弹性系数:b 1 ,b 2 ,b 3 ,5 4 分别是虚拟变量的弹性系数。每组的生产弹性系数之和是规模报酬系数R T S 。当R T S I 时,为规模报酬递增,产出增加的比例大于投入增加的比例;当R 1 晤= l 时,为规模报酬不变,投入增加的比例等于产出增加的比例;当R T S 2 0 亩规模组对收入的贡献是最大的,其弹性系数为0 2 3 2 3 ,说明这一规模组的投入每增加1 ,其收入可以增加2 3 2 3 ,其次是1

12、 0 2 0亩规模组,其系数为0 2 2 3 1 ,投入每增加l 。收入可以增加2 2 3 1 。从规模组内部比较来看,3 - 5 亩规模组对收入的贡献比 1 2 0 亩组比1 0 2 0 亩的大0 9 1 。因此,l O 亩应是农户适宜规模的F 限。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十学位论文第七章粮农耕地经营效益分析7 7 粮农耕地流转意愿分析农户作为农地经营的主体,他们的意愿与行为对于一个地区的农地使用权流转及其机制和模式选择有着根本性的影响。在分析农户的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时,农户的流转意愿是个因变量。鉴于农户的流转意愿是定性而非定量的,为此我们可以构造一个01 型虚拟变量( 设为Y ) 来表示农户的流转

13、意愿。该变量只可能取0 或l 两个值。当某农户愿意耕地发生流转时,y = l ;当某农户不愿意耕地发生流转时,y = O 。在把农户的流转意愿作为因变量且定义为。一1 型虚拟变量后,可以用一系列农户流转意愿的因素变量作为解释变量,选用合适的模型,将因变量对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借此判断哪些因素会对农户的流转意愿产生显著的影响,进而判断决定农户的流转意愿的重要因素。如果给定某农户的一些内在因素的值,即解释变量的值就可以将因变量的推断值解释为该农户愿意耕地发生流转的概率。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这种类型的回归,群可能非常低,故不应用R 2 ,作为估计标准。分析农户内在因素对农户的流转意愿的影响,这一问题实际

14、上等同于一组二元抉择问题。研究和解决二元抉择问题,通常有3 种可选择利用的模型。即:线性概率模型、概率单位模型( P r o b i t模型) 、对数成败比率模型( 1 0 9 i t ) 模型。在解决二元抉择闯题时,线性概率模型的最大缺点在于,保证不了因变量的推断值在0 与1之问,特别是,对于解释变量的一组较小或较大值,估计所得的会采取某种抉择的概率可能分别小于0 或大于1 。为克服这一缺点,在研究和解决二元抉择问题时,从前通常采取概率单位模型或对数成败比率模型( 以下分别简称P r o b i t 模型和L o g i t 模型) 。在本研究中采用了概率单位模型。7 7 1 模型与数据P

15、r o b i t 模型为:P r ( y 2 l I 石,) = ( 石)其中妒是标准正态分布的累积分布函数。利用此模型可以分析影响农户耕地流转行为的各种因素,并可分析发生耕地流转行为的农户的类型。描述这些农户类型的变量即为上述的解释变量。蜘S 嚣羹嚣淼x t t 第i 个农户人均耕地面积;x 。第i 个农户家庭农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x 。第i 个农户劳动力负担系数;比。第j 个农户家庭耕地流转是否有偿( 有偿为1 ,无偿为0 )x 。第i 个农户所在乡村地势为平原;x ,。第i 个农户所在乡村地势为丘陵;在模型估计过程中所用数据,为2 0 0 2 年农村住户调查的分户数据,样本涉及到全国十

16、个省3 0 个县2 3 4 9 户粮农。77 ,2 模型估计结果利用调查数据借助E v i e w s 软件计算得出以下结果裹77 寸o b i t 横型回归结果从模型估计结果表可以看出,各解释变量的t 检验值都较高,对数似然值和L R 统计量都很高。这说明这一模型很好地反映了粮食主产区粮农耕地流转意愿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模型估计结果显示变量系数都为正数,说明模型中所有变量都对耕地流转意愿有正向影响,其中耕地流转有偿的系数最大,说明耕地流转有偿是决定粮农流转意愿最关键的因素。其次是农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其系数为0 4 5 9 6 ,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业收入的比重每增加1 ,粮农发生耕地流转的意愿将增加0 4 5 9 6 。这意味着粮农来自农业的收入越多,越愿意耕地流动,从而扩大耕地面积带来更多的农业收入。人均耕地面积对耕地流转意愿也有正向影响,人均耕地面积越大的粮农,越希望耕地流动起来,扩大规模,从而增加粮食总产量,并借此提高粮食的商品量和商品率,增加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