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慈善感动网络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6699876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689.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草根慈善感动网络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草根慈善感动网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草根慈善感动网络(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82 0 12年2月2 0日星期一 网址: www. t z n e ws . c n 电话: 8 68 70 0 0 0 责任编辑: 谢蕾特稿韦今逊听二姑说四爷爷 家的长孙在县少儿美术比赛 中拔得头筹, 心里高兴, 轻易不到邻居 家串门的他这天专门坐到杨家来, 和四 爷爷聊了会儿, 见杨俭平从房里出来, 随即和他打起了招呼,“杨俭平, 功课全 好啦? ” “韦爷爷, 昨天晚上就好了。 ” 宗景云替儿子补了一句,“作业从 不隔宿的, 不曾耽误过。 ” 韦今逊又问,“今儿星期天, 没什么 事情的话, 带你去看个地方怎么样? ” 杨俭平问,“看哪儿? ” “李园。蛮大的一个老家院, 很好 的绘画

2、体裁, 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哪天 你有空, 把它画下来。 ” 坐在一旁的四爷爷向孙子交了个 底,“那是个好地方, 平常进不去的。 ” 听到和画画的有关人事, 杨俭平有 兴趣, 马上就答应。 武安街坐西朝东有个面阔三间的 高门楼, 正中七八级石阶, 两旁各有一 段老式围墙。星期天的李园里空无一 人, 韦今逊领着杨俭平跨过高高的门 槛, 进了一个南北两边各有三间古屋的 阔大方院, 韦今逊一边走一边给杨俭平 介绍,“这儿是李园早先的花厅。 ” “花厅?做什么用? ” “待客。 ” 杨俭平轻声地自言自语,“花厅待客的地方。 ” 过了花厅, 迎面有个用水磨砖镶砌 的精致门洞, 绿树成荫的院落中, 有小鸟

3、 在鸣叫, 一老一少两个不速之客的打扰, 吓得它们拍腾起翅膀飞到了高处, 令幽 深滴翠的院子更加静谧。进了门洞, 罗 泥砖铺就的走廊干干净净, 一顺边六间 大厅, 三面出廊, 清一色落地玻璃槅扇, 很是气派。南廊下, 一汪池水和大厅等 长, 池中遍植青荷, 正中位置上有座小青 砖垒起的拱桥, 造型别致, 相映成趣。厅 西的花台上, 长满了月季, 阔大的白玉兰 树冠几乎将大厅全部遮盖。 见杨俭平望得入神, 韦今逊笑着 问,“你可知道这是什么地方? ” “不知道。 ” 从未进过李园的杨俭 平, 答不上来。 韦今逊笑了笑启发他,“照你看, 这 房子可像什么? ” 杨俭平望了望厅轩, 随口就答,“像

4、条船。 ” 韦今逊心想, 这少年果然聪明, “对, 大家都叫它船厅! ” 杨俭平又问,“韦爷爷, 这船厅是什 么人盖的? ” “这个嘛, 还有点来头呢。 ” 韦今逊 见杨俭平对它的历史感兴趣, 一五一十 地把船厅的故事给他细说,“盖这船厅 的人家姓李, 清咸丰年间从扬州到楚潼 来经商, 典下了这个院子, 应着院中东 西开阔, 南北较窄的地形, 在这里筹划 了这座船厅。 ” “原来是这样。 ” “你看, 这是船首, 上有小石柱, 高 尺余, 缠紫藤花, 犹如船缆。这道台阶 做坡形, 有如船跳。这三面出廊之下, 外围全以栏杆围合, 意是船帮营造 者在此借园林建筑之艺, 寓船厅的景、 情、 理、 趣

5、为一炉, 人称 沧浪画舫 。 ” 杨俭平边听边点头, 韦今逊推开船 厅雕花门, 步入厅内, 手指隔舱花板上 精雕细镂的飞禽走兽, 聚精会神地一一 细说,“这些生动的图腾, 寓 六合 吉祥之意。这是东西两个书房, 迎面这幅水 银镜, 象征李家主人为人清明坦荡, 虚 怀若谷。还有种说法, 说人朝这镜子前 边一站, 五脏六腑荡涤一清, 让人顿生 清静寡欲之情。 ” 杨俭平听得认真, 韦今逊讲得分外 用心, 顺手推开窗棂, 院中凉风习习, 异 香扑鼻, 厅外枝叶摇曳, 花影扶疏, 耳闻 流水叮咚, 又似泉水潺潺, 韦今逊自感 身置舟中, 一番情絮又上心头, 手指雕 花园门上 “谅斋” 二字对杨俭平说,

6、“这 地方, 原是主家接待客人的场所。这 谅斋 二字, 就是遇事相互谦让, 有话 好说的意思。和刚才经过的那门楣上 题刻的刘镛一样, 写这两个字的也是位 大家, 姓吴, 叫吴让之。 ” 出了船厅, 再往西去, 还有方厅, 桂花 厅等多处景致, 韦今逊领着杨俭平徐步向 前, 边走边讲, 如数家珍, 不觉已近黄昏。重新开起来的京剧茶座 人气越来越旺京剧茶座在一阵锣鼓声中又重新 开了起来, 这一回, 阵容比停办前强了 许多。 有心的黄朗晨, 找回了楚潼京剧团 早先的司鼓司琴, 又在文教系统打听清 楚一些票友戏迷, 抽星期天的时间, 一 一上门去拜访, 很快就把行当凑整齐。 随后又倡议大家出资出力,

7、置办了些器 件, 除此之外, 文化馆还为京剧茶座提 供了部分经费支持, 让大家更加开心, 拉的越拉越有劲, 唱的越唱越有兴致。 重开的茶座, 基本上是黄朗晨一个 人在打点。原本几乎每场必到的杨恭 清, 在乡下忙生活, 如今难得来一回, 他 的邻居程永怀成了茶座的一个新面孔, 每到周末都按时准点到。程永怀自称 是个戏迷, 却从不肯哼哪怕一小段。有 人闹他, 他顶多站起身来帮忙拾掇一 番, 要不提个热水瓶给大家续个水。 京剧茶座的人气越来越旺, 氛围也 越来越活跃, 除了唱戏和评戏, 还有人给大家讲点故事或是说点典故。程永 怀虽不会唱戏, 却喜欢和大伙儿说旧上 海的那些事儿, 两回一说, 大家都知

8、道 他是个在上海四马路上学过生意的 人。遇上弹唱的空隙, 便有人撮他给大 家再说点什么。 见戏友们喜欢听自己的山海经, 程 永怀也来神,“叫我说, 就说点吧。今儿 说一说四马路, 说一说四马路上的色、 香、 味。 ” 有人问,“这 四马路 是如今上海 的哪条路? ” 程永怀眼皮一搭, 晃头晃脑地回 答,“四马路, 就是如今的福州路。福如 东海的福, 徐州扬州的州。 ” 问的人还在往下追,“那大马路, 二 马路还有三马路, 是哪条路啊? ” “大马路就是南京路, 二马路是九 江路, 三马路嘛汉口路啊! ” “到底是在上海住了好些年的人, 条条马路都熟透透。 ” “熟嘛, 算是熟, 最熟的还是数四

9、马 路。那时候四马路上西药房虽不少, 但 它在上海最出名的不是药房, 最出名的 是当然还是它的色, 香, 味。 ” “这色香味三个字, 是怎么一个说 相? ” 程永怀脸一红,“这个 色 , 不好意 思说的是四马路上妓院多。 ” “上海滩古里八怪的西洋景儿多, 有 钱的阔老阔少多, 风月场所多一些, 也没 什么稀奇的, 程二少爷, 你说是吧? ” 程永怀脸上还是红通通的,“是的。 最出名的记得有个叫什么 会乐里 的。 ” “老程啊, 离上海这么多年了, 到今 天了, 你还这么清楚记得那档子事? ” 有 人开始拿程永怀开涮。 程永怀忙为自己打圆场,“不是的, 不是的, 上下班走来搭去的, 门口招牌

10、 上斗大的字写在上边, 看不见的人, 要 么是个瞎子啊。 ” “这话倒也是的, 那个 香 又是个 什么说相呢? ”“ 香 , 就是书香了。上海滩上四大 报, 申报、 新闻报、 时报还有神州日报, 全 开在四马路上。除此而外, 还有罗宾汉, 福尔摩斯这些小报, 我记得那个时候也 卖得蛮火的, 平头小市民喜欢那东西。 四马路上书局也多。三大书局, 中华书 局、 商务印书馆还有世界书局, 也全开在 四马路上, 你们说这条马路上, 由东刮到 西的, 还不尽是个书香味儿? ” “刚才说的色香味, 就是这个味? ” “不是个味, 是 香 , 是书香味的 香!最后的这个 味 字, 是四马路上餐 馆多, 茶楼

11、多, 酒馆子多的意思!最出 名的是一家广东菜馆, 叫个杏花楼!另 外还有好几家洋人开的西餐馆, 那时候 上海人都叫它 番菜馆 。洋馆子对中 国人来说, 是不来噻的, 不怎么吃得 来。 ” 程永怀无意中带了些上海腔, 惹得 有人学着他的腔调和他开起了玩笑, “老程啊, 侬的上海话, 教棍呢。 ” “烤的那个牛排夹生, 切下来那里 头带血, 红通通的, 没得多少中国人肯 吃那东西。 ” “你有没有进去尝过? ” “难得, 难得次把次而已, 记得还是满 师之后的事了。那个里头搞伙叫价呢! ” “是的, 派头虽大点儿, 这钞票也要 多数几张呢。 ” “照二少这个说相, 这四马路还真 有点儿说头呢。 ”

12、 “嗯, 老程今儿给我们开眼界了。 ” “去年我出差到上海, 住在九江路 上一家旅舍里, 那地方离四马路没几步 远, 要知道那边有几家书局, 我肯定要 过去转一转。 ” 一个戴眼镜的戏迷好像 有点憾意。 程永怀连忙和他客套了一下,“兄 弟, 没事, 什么时候有机会, 我陪你到那 边去转转。 ” 程永怀身边围了些人在扯淡, 黄朗 晨说完了一段戏, 坐在一边正在休息, 想 着已经离去的邵五舅爷, 心中一阵悲凉。 (待续)李园的雅致让杨俭平开了眼界连载王泓卫著 送一桶水, 捐两毛钱!从2 0 0 8 年开始, 来自山西临汾的2 8 岁小伙子 茹向辉始终坚持做着 “两毛钱的慈善” 。3年多来, 他肩扛

13、背驮送出了 12 0 0 0桶水, 向慈善机构捐赠了用汗水凝聚而成的2 40 0元善款。尽管金 额不大, 但他微薄的 “草根慈善” 却因为 “小钱大爱” 而深深感动了网络。茹向辉送水来到一居民楼。送一桶水捐两毛钱一个零下14摄氏度的早晨, 记者 一行来到位于临汾市区东部一个僻静 破旧的小院, 这是茹向辉的送水站。说 是送水站, 其实就是两间房, 外间堆放 着水桶, 里间是生活的地方。室内设施 简陋, 没有暖气, 唯一一件现代化电器 是电暖气。临汾冬季最冷时气温接近 零下2 0摄氏度, 一觉醒来, 盆子里的水 都能冻成冰疙瘩。就是在如此艰苦的 条件下, 3年多来茹向辉始终坚持做着 “两毛钱慈善”

14、 。 见到茹向辉时, 他刚刚送完一车水 回来, 尽管天气严寒, 额头仍微微冒汗。 他个子不高, 不善表达, 寡言少语。没有 寒暄几句, 又接到送水的电话, 于是骑着 破旧的电动三轮车给人送水。 记者一路随行。这几日, 天冷得坐 在车里仍然缩手缩脚, 然而茹向辉没戴 帽子和围巾, 依然在寒风中把车开得飞 快。“每天都是这样, 习惯了就不觉得 冷。 ” 到了目的地, 停好车, 他扛起一桶 水, 噌噌地就往楼上走, 转眼就上了四 楼。“我2 7岁, 还年轻, 再说现在每天差 不多要送二三十桶水, 早练出来了! ” 这次要水的是临汾市尧都区慈善总会, 这恰好是接受茹向辉捐赠的慈善 机构。说起茹向辉,

15、临汾市尧都区慈善 总会办公室主任田洪斌动情地说:“小 茹真不容易!夏天下雨, 他经常一身 泥, 冬天, 常常冻得够呛, 却舍不得多买 几件衣服, 他住在10 0元钱租来的小平 房里, 一日三餐经常就靠方便面解决。 没有双休日, 没有普通年轻人应有的娱 乐爱好, 3年如一日, 他每天就是送水, 攒了一些钱, 就跑来我们这儿捐掉! ” 尧都区慈善总会颁发的捐赠证明 显示, 茹向辉最早的一次捐赠是2 0 0 9 年 8 月 6日, 捐款 130元, 最近一次是 2 0 11年10月2 1日, 捐款50 0元, 3年多 来累计捐款2 40 0元。送水工的草根慈善观最初开始送水的时候, 茹向辉两个 月送

16、不出2 0桶水, 如今, 客户慢慢多了 起来, 一天能送个30来桶。最初一桶 水赚1元钱, 现在因为进价便宜, 每桶水 能挣两块。 田洪斌说, 两毛钱对于许多人来说, 是一个小数字, 但对于茹向辉来说, 却占 到了每桶水利润的十分之一。2 40 0元 对于许多人, 可能也不算什么, 但对茹向 辉来说, 却足以支付两年房租。尧都区 慈善总会工作人员说, 茹向辉来捐钱时,总说这是一点小心意、 小意思, 但他3年 坚持下来, 小情便是大爱。 说起捐款的目的, 茹向辉说, 主要 是想回报社会。刚开始送水时, 他参加 了当地慈善总会组织的一次爱心活动, 现场需要救助的贫困学生深深打动了 他, 让他想起了幼时的自己。2 0多年 前, 他父亲就失去了劳动能力, 家境困 苦, 全靠母亲卖豆腐维系生活, 自己八 九岁开始分担家务, 初中毕业后辍学帮 忙养家。从小到大, 左邻右舍给了他和 家人许多的关心和帮助, 感恩意识从小 就开始在心里扎根。现在有了些小小 的能力了, 就想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情报答社会。 “有句话叫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