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围城》人物形象分析——方鸿渐

上传人:绿** 文档编号:46695417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围城》人物形象分析——方鸿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论《围城》人物形象分析——方鸿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论《围城》人物形象分析——方鸿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论《围城》人物形象分析——方鸿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论《围城》人物形象分析——方鸿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围城》人物形象分析——方鸿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围城》人物形象分析——方鸿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电大毕业设计(论文)四川电大毕业设计(论文)论论围城围城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分析方鸿渐方鸿渐作 者: 市级电大: 专 业: 年 级: 学 号: 指导教师: 四川电大毕业设计(论文)四川电大毕业设计(论文)诚信承诺书诚信承诺书本人郑重承诺和声明:所撰写的论论围城围城人物形人物形象分析象分析方鸿渐方鸿渐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完成,文中所有引文或引用数据、图表均已注解说明来源,本人愿意为由此引起的后果承担责任。设计(论文)的研究成果归属学校所有。学生(签名):学生(签名):二二一五年四月十日一五年四月十日目 录摘要.1关键词.1一、方鸿渐的主要经历 .1二、方鸿渐性格特征分析 .2三、方鸿渐在

2、事业遭遇到的尴尬,表现出的软弱 .3四、方鸿渐婚姻,感情上的无奈与失败 .5五、方鸿渐形象的意义.7参考文献:.81论论围城围城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分析方鸿渐方鸿渐【摘要摘要】 方鸿渐是位正直善良,聪明幽默,但意志薄弱,优柔寡断,是一个典型的高级知识分子形象。他有留学的经历,却既缺乏明确坚定的人生信念,又不懂得人情世态的炎凉,所以他极易受环境支配,被他人牵制,常常陷入尴尬境地,本文在分析总结方鸿渐悲剧人生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读书人更准确的说是文人的劣根性,并反思知识分子进入现实社会后遭遇挫折的缘由。【关键词关键词】方鸿渐;软弱;无赖;空虚;懦弱;无用;被动夏志清先生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这样评价围

3、城是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和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可能亦是最伟大的一部。它“主题的丰富复杂、人物塑造生动、人性揭示的深刻以及艺术表现的细腻成熟而言,它当居中国现代小说一流作品之列。 ”我们当然不是要探讨围城的价值,而是要着意于围城中的主人公方鸿渐。随着围城的走俏,方鸿渐亦成为现代文学史上塑造得最为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这个生活在 20 世纪 30 年代末的知识分子,在现实生活中总是不能如意。似乎命运总是和他开玩笑,总不能在坏处境中脱身。围城是中国现代杰出的讽刺小说,是一个流浪汉的喜剧旅程。在书中钱钟书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有知识分子、有名媛淑女、亦有商贾政客。钱先生对这些人有的浓墨重刻,有的轻描淡

4、写。但无论采取何种手法,都生动绘出了他们各异的特征:或鄙俗、或勾心斗角、或虚与委蛇。他以深刻的现实主义笔触成功塑造了一群现代新儒的典型,其中方鸿渐的形象是最丰满的一个。一、方鸿渐的主要经历一、方鸿渐的主要经历围城的主人公方鸿渐在情感和事业上的失败既有时代背景和家庭的影2响也有个人性格方面的原因。方鸿渐学无所成,空有留学生的虚名。四年中先后在伦敦、巴黎、柏林读了三所大学。随便听了几门功课,兴趣甚广但心得全无,除了夸夸其谈外,一无所成。他目空一切却不敢面对留学一场而没有取得学位的现实。临回国时,在父亲和丈人的威逼之下,为了搪塞才挖空心思的买了“美国克莱登大学”的博士文凭。做事不经深思熟虑,虚于应付

5、,让人瞧不起。在北平上大学期间,受个性解放新思想的影响,萌生对自主爱情的向往,于是大着胆子给父亲写信要求解除包办婚姻,最终被浇了一桶冷水,在与鲍小姐的调情,苏纹纨的应酬中,渐觉到“女朋友”和“情人”的不同,当遇到“摩登社会里那桩罕物唐晓芙”时,他真正坠入了爱河但他俩处于萌芽状态的爱情却由于他的爱面子,被动的性格、优柔寡断和玩世不恭而夭折了。也许是为了逃避心灵的痛苦,方鸿渐和赵辛楣等走上了去三闾大学的求职之路,三闾大学虽然地处湖南一个偏僻的乡下,但并不是一方净土,这里有道貌岸然、老奸巨滑、口称维护教育尊严,其实却是酒色之徒的市侩校长高松年、有外形木讷,内心狡诈的假洋博士韩学俞、有在政界失足落水,

6、混迹学校的旧官僚汪处厚、有专事吹牛拍马,浅薄委琐的势力小人陆子渊等等。清高孤傲无所作为的方鸿渐终于在三闾大学中几十个知识分子的勾心斗角和相互倾轧中被排挤出来,被解除了教师职务。他还没有在事业的挫折中清醒过来,便受到孙柔嘉的诱惑,而逃避到了“一个自己并没有确认是否爱他的孙柔嘉的婚姻中”以为这里是一个可以逃避失败和压抑,追求自由生活的幸福港湾,或许是孙柔嘉在婚前过于心计。婚后,方鸿渐忽然发现自己娶的好象是另外一个人,新家和旧家的矛盾又激化了他们之间的冲突,的确很难相容,终于不离而散,他丢下昨日的失望,怀着对明天莫名的期盼,方鸿渐冲出了家庭的围城同时又准备进入另一个未知的围城。二、方鸿渐性格特征分析

7、二、方鸿渐性格特征分析围城里的方鸿渐是民国时期的留学生,也许是有了留学的经历,觉得高人一等,或者说对谁也不会卑躬屈漆,常常表现出知识分子的自负又不通人情世故。例如方鸿渐跟周氏夫妇闹矛盾之后,点金银行的周先生赶他走,他只感觉3到自己的自尊受到了伤害,并用傲慢来掩饰这种受伤,却一点都不念及周先生资助他出国留学的恩情。再比如后面的方鸿渐一行在去三闾大学的路上,跟李梅亭闹矛盾,其实方鸿渐跟李梅亭并没有什么情感或利益冲突,李梅亭也并没有怎么得罪方鸿渐,仅仅因为方鸿渐看不起李梅亭的为人,常常流露出对李梅亭的嘲讽。方鸿渐与假博士韩学愈的交往,他的稚嫩暴露了他知道韩学愈的秘密,徒给自己惹麻烦。还有与校长高松年

8、的谈话,结婚后在父母兄弟之间不懂该有的礼仪还有跟孙小姐的姑妈、姑父的交往等等,都表现出不通人情世故的一面。方鸿渐的另一大性格特征是优柔寡断,没有主见,也许是没有真才实学,以至于常常受环境支配。所以他被鲍小姐玩弄,与苏小姐纠缠不清,被周先生赶走之后跟着赵辛楣去三闾大学,后来又带着羞愤离开并掉入孙柔嘉的温柔陷阱,结婚后常恨没有一件事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的,就像小说里说的那样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方鸿渐每次都是乘兴而入败兴而出。方鸿渐的软弱有时让人觉得可笑。他想自由恋爱,父亲一封信就把他训得服服帖帖;他被唐小姐拒绝,懦弱得不敢去努力争取;结婚后老婆常常不跟他回老家他也毫无办法;他跟孙柔嘉吵

9、得厉害,用人打电话叫孙柔嘉的姑妈来助威,方鸿渐竟然吓得赶紧逃跑,孙柔嘉气恨的骂他是懦夫一点也没骂错。方鸿渐游学的收获可能只是练出了不错的口才,什么都懂一点又什么都不精通。他的口才在高兴时是他表演的本钱,而在郁闷吵架时又成了他伤害别人的武器。他好不留情的嘲讽孙小姐的姑妈陆太太,说她“爱狗甚于爱孙柔嘉” ,又说“她这样喜欢跟狗做伴侣,表示她不配跟人在一起。 ”又常常发一些宏论惹得孙柔嘉跟他吵架。方鸿渐在本质上是一个无用之人,钱钟书在小说的开头已经点明。 “他(方鸿渐)是个无用之人,学不了土木工程,在大学里从社会学系转哲学系,最后转入中国文学系毕业。学国文的人出洋深造,听来有些滑稽。事实上,唯有学中

10、国文学的人非到外国留学不可。因为一切其他科目像数学、物理、哲学、心理、经济、法律等等都是从外国灌输进来的,早已洋气扑鼻;只有国文是国货土产,还需要外国招牌,方可维持地位,正好像中国官吏、商人在本国剥削来的钱要换外汇,才能保持国币的原来价值。 ”后来在去三闾大学的旅途中赵辛4楣也直接的说了出来, “你(方鸿渐)虽然不讨厌,但是全无用处。 ”三、方鸿渐在事业遭遇到的尴尬,表现出的软弱三、方鸿渐在事业遭遇到的尴尬,表现出的软弱方鸿渐悲剧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重要的是其主观原因,也有客观生活环境对其的影响。方鸿渐性格中的最大特点是“面对现代社会残酷的生存竞争和严重的精神危机而缺乏与之对抗所应有的理性,

11、信仰,热情和力量,常常不由自主地流露出发自本性的怯懦,迷茫和盲动性。因此在我看来,同情要比恨多许多,因为钱先生塑造的方鸿渐本质是善良的。比如说,他根本不想骗人,他只是为了满足岳父、父亲的虚荣心而买了一张假文凭,所以他在履历上不填得过博士学位,但当他在三闾大学得知韩学愈借助同样的一张假文凭混了个教授兼系主任的地位时,便承认老实人吃亏和骗子被揭的双层痛苦。他有自尊心,有羞愧感,他看到大学教授在追逐名利的时候,他很蔑视,因为他有一种良知在里面。但钱先生在描述他的良知是,只是一闪而过。他没有把目光停留在这个地方,他只是更多地描写他生活当中尴尬的一面。他没有把目光停留在这个地方,他只是更多的描写他生活中

12、尴尬的一面。例如钱钟书描写他的吃相,他吃饭没有一般中国人所谓的高贵的贵族,留过洋吃饭的典雅,所以他的吃相就受到一些人物的嘲讽。再比如他第一次演讲,人家叫将东西方文化,他根本就没有深切的体验,所以只得大谈鸦片、梅毒。学生倒是愿意听,但是对那些正襟危坐,虚伪的士大夫看来,他是在胡闹,对于真正的学者看来,又是非常浅薄的皮毛之谈。所以钱钟书在描述这个人物时,处处让他表现出尴尬的境地。我们用普通老百姓的话说,就是出丑的地方。比如说像那些教授,三闾大学也有个教授,他叫韩学愈,他也在克莱登大学弄了个假文凭,他骗人。方鸿渐在备课的时候,他那种心理,他就写道:“有人肯这样提拔,还不自振作。那真是器物了,所以方鸿

13、渐预备功课,特别加料,渐渐做名教授的好梦,的学位是把论文哄过自己的学生,鸿渐当年没哄过先生,所以未得学位,现在要哄学生不免欠缺依傍,教授成为名教授也有两个阶段,第一是讲义当著作,第二,著作当讲义,好比粗学的理发匠,先把傻子和穷人的头作为练习本领的实验品,所以讲义在课堂上适用,没出乱子就作为著作出版,出版以后,当然是指定教本,鸿渐既然格外卖力,不免也起名利双收的妄想。 ”方鸿渐仿佛天生不是会成大事业的人,他总是处于中间状态,坏也坏得不5够彻底,却又不是绝然意义的好人1。苏文纨评价方鸿渐的话极为中肯:“你在大地方已经玩世不恭了,倒向小节上认真,矛盾得太可笑了。 ”他对人情世故全然不通,对李梅亭、顾

14、尔谦的厌恶全摆在脸上,对高校长的不满不加掩饰,方鸿渐学不会如何在别人倾轧自己的情况下保持镇定,他学不来韩学愈的厚颜无耻,也学不来顾尔谦那副“狗望着主人”的姿态,因此更讨李梅亭的嫌,总之,方鸿渐就是那种无恶意的好人不令人讨厌,却一无用处。方鸿渐在欧洲留学的时候,没有学到更多的专业,钱钟书认为他是一个无用的人,所以在小说的开始说:“他是一个无用之人,学不了土木工程,在大学里从社会学系毕业,学国文的人出洋深造,听来有些滑稽,事实上呢,没有学中国文学的人,非到国外留学不可,因为一切其他科目像数学、物理、哲学、心理、经济、法律等等,都是从国外灌输进来的,早已洋气扑鼻,只有国文是国货土产,还需要外国的招牌方可维持地位,正好向中国的官吏和商人在本国剥削来的钱要换成外汇才能保持国币的原来价值” 。四、方鸿渐婚姻,感情上的无奈与失败四、方鸿渐婚姻,感情上的无奈与失败由于他没有真才实学在恋爱上又不断地陷入到一种陷井里边。比如说在刚开始的时候,写在巴黎到上海的船上,他和一个鲍小姐的爱情,他追求鲍小姐,鲍小姐也对他眉来眼去,但是最后到岸上,他就被鲍小姐甩掉了。他被人骗。所以钱钟书眼里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那种温情的关系是非常少的,最后无意中他和孙柔嘉结婚了,他那个结婚,本来对孙小姐印象非常好,是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