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面试热点:保障安居攻坚前行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6691410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60.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务员面试热点:保障安居攻坚前行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公务员面试热点:保障安居攻坚前行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公务员面试热点:保障安居攻坚前行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公务员面试热点:保障安居攻坚前行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公务员面试热点:保障安居攻坚前行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公务员面试热点:保障安居攻坚前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面试热点:保障安居攻坚前行(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林省延边华图教育 http:/ http:/ 保障房建设大规模启动,其受惠人群之多、推进速度之快让人赞叹;与此同时,其面临的困 难也十分巨大。几年来,我国各级政府迎难而上,坚定前行,使保障性安居工程取得了显著 的阶段性成果,也为进一步推进这项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拓宽渠道缓解资金难题拓宽渠道缓解资金难题资金是保障房建设的“血脉”。虽然国家加大了财政投入,仅2011年中央财政就分批下达 了1522亿元补助资金,但相对于全年近1.3万亿元的总投资来说,缺口仍然巨大。为此,各 地各部门积极探索,为缓解保障房建设资金难题趟新路。一是积极探索金融改革创新。 当前在金融改革的催动下, 追求低风险且暂时缺乏

2、投资渠 道的资金,不少都将目标“瞄”向了各地的保障房建设:2011年以来,全国社保基金已先后通 过信托贷款方式, 投资保障房超过160亿元;前不久, 保险公司也已获准投资公共租赁住房和 廉租住房项目,并得到了保监会等部门的鼓励。二是追加地方财政投入。2011年,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完成投资近1.3万亿元,中 央财政补贴陆续到位后, 各级地方政府也在预算中增加保障房建设资金。 如北京市2011年在 安排专项财政资金131亿元的基础上,成立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中心,市财政一次性 注资100亿元。三是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如河南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公租 房, 规定对社会资本投

3、资建成的公租房, 可由政府长期租赁并向供应对象转租, 也可采取“公 商搭配”办法,即对投资建设公租房的,政府允许其建设一部分商品住宅,获得合理收益。四是争取银行贷款支持。 很多地方都设立了政府主导、 市场运作、 非营利性的融资平台, 按照商业模式,争取银行贷款支持。如江西省城镇开发投资有限公司2011年成立后,向国家 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组成的银团贷款130亿元,用于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房建设。2012年,江 西继续利用银团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融资规模达110亿元。多措并举保障土地供给多措并举保障土地供给资金之外,建设用地的足量获取至关重要。为确保保障房按计划开工建设,各地政府纷 纷采取积极措施

4、,如单列保障性住房用地,明确供地规模、供地时序,在全年土地供应计划 中优先安排,加快保障房项目选址地块的征地拆迁整理和供地审批等,保障土地供给。2008年至2012年间, 天津保障房建设供地达1988公顷, 为同期计划的186%。 广东省深圳、吉林省延边华图教育 http:/ http:/ 建设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山东省住建厅厅长杨焕彩介绍说,为争取明年保障房建设计划下达后立即开工建设, 全 省各地从现在起,已经按照“按需申报,自下而上”的原则确定2013年建设计划和项目。计划 项目尽早预选地块,开展立项、规划工作,履行用地报批手续;各类棚户区改造项目则提前 开展房屋征收拆迁补偿工作。建设用地供

5、给往往涉及房屋的征收拆迁, 而这被称为“天下第一难”。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 各地充分考虑被拆迁户的诉求,创新供地方式,给足拆迁政策,努力让保障房工程早惠民、 多惠民。部分城市采取“先建后拆”模式。即由政府出资、出地和组织,预先建房用于拆迁安置, 使征迁变得更顺利。哈尔滨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局长孔庆勋说,目前全市“先建后拆” 总规模已达700多万平方米,这种模式既免除了居民临迁之苦,又有效防范了由资金链断裂 等引起的回迁房盖不完群众长期不能入住的风险,受到百姓欢迎。一些地方还制定优惠政策, 鼓励群众搬迁。 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局长刘海生说, 上海自2002年启动建设动迁安置房,由政府提供

6、优惠政策,限定价格,定向供应旧城区改造 和市区重大动迁工作涉及的群众, 使数十万家庭受益, 也为包括保障房在内的城市建设用地 供给创造了条件。创新方式筹集保障房源创新方式筹集保障房源面对保障房建设周期长、时间紧、任务重的现实,各地还创新方式,多方筹集保障房房 源。早在2007年,北京市就发文明确,三环外的不在政府土地储备控制区域内的普通商品房 项目,必须配套建设保障性住房和两限房。2011年,青海、湖南、河北等省也相继发文,要求此后挂牌出让的商品住房用地项目, 都必须按照5%以上不等的比例,配建保障性住房。例如湖南省规定, 凡是挂牌出让的商品住房用地项目, 按照项目总建筑面积5%以上配建 保障

7、性住房,其中,配建廉租住房不小于2%、公共租赁房不小于3%.对于未按规定实施配建 或者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度迟缓的,不发给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河北省更是明确规定,商品住 房用地新上项目,必须按照项目总建筑面积的10%以上强制配建保障性住房。此外,一些地方还通过购买,快速筹集保障房房源。如浙江义乌收购了522套住房作为 首批推出的公租房房源,一批符合条件的住房困难群体因此短时间内解决了住房难题。江苏常州市近年来采取“六管齐下”的方式筹集保障性房源,包括集中新建、分散配建、 定向代建、批量收购、零星收购和园区自建六个方面。这一系列“组合拳”,使得常州市保障 性住房迅速增加,在较短时间内解决了许多保障对象

8、的住房难题。在上海,到“十二五”末公租房总规模要达到1500万平方米,覆盖约100万常住人口。为吉林省延边华图教育 http:/ http:/ 优惠等政策,大力筹措房源。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负责人表示,“十二五”期间上海 计划新建住宅约1.3亿平方米,其中各类保障性住房将占新建住房总套数的六成。应对保障房分配管理挑战应对保障房分配管理挑战记者在多地调研发现,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大量保障房成为雪中送炭 的“解困房”。今后一段时间,随着保障房竣工量的增加,分配管理任务将趋于繁重,如何严 守公平公正这条“生命线”,确保这一重大民生工程的生命力,正在成为各地的新挑战。保障房进入

9、建管并重阶段保障房进入建管并重阶段当前保障房建设正处于加速阶段。根据安排,今年全国计划新开工城镇保障性住房700 万套以上,基本建成500万套;今年前8个月,新开工数已达650万套,开工率为87%,基本建 成420万套。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介绍,我国“十一五”期间共开工保障性住房1630万套, 到2010年末基本建成1100万套,2011年实际在建1500万套左右,竣工投入使用的不低于300 万套。2012年保障房要基本建成500万套以上,竣工量要高于上年。随着建设的大力推进,保障房大面积竣工,如何更加公正有序地分配、更加合理科学地 管理,正在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央领导也多次强调,确

10、保公平分配是关系保障性安居工 程成败及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然而, 近年来仍有少数保障房项目在分配和管理中出现问题, 如北京大兴区的限价房兴 康家园在2010年底交付使用后,不少房子根本没有入住就直接流入了租赁市场;江苏省南京 市保障房小区春江新城内,既能见到大量面包车和三轮车,也能见到不少私家车,其中不乏 宝马、雷诺等高端车,引发群众质疑。专家指出,推进保障房建设,主要目的在于惠民生、促公平,使真正需要帮助的中低收 入住房困难群众受益。如果该保障的“落了空”,不该保障的“搭了便车”,就事与愿违,造成 新的不公和社会矛盾。住建部住房保障司副司长张学勤认为, 随着大量保障房竣工交付, 我国的保

11、障房已经进 入建管并重的阶段。 要充分认识分配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在继续保质保量地推进保 障房建设的同时,下更大力气做好这项工作。“由于社会诚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公民责任意识也有欠缺,保障房审查准入工作压力 较大。目前,主管部门正在起草基本住房保障条例,以期尽快从法律层面明确保障房分配及 退出机制;各地也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张学勤说。各地完善制度确保公平吉林省延边华图教育 http:/ http:/ 目前各地在保障房的分配管理上已投入巨大精力, 除积极查处违规 问题外,还从制度设计、跟踪监管等方面寻求公平分配、科学管理的路径。一是多渠道核实保障房申请者的经济条件。如

12、上海市探索建立了“居民经济状况核对平 台”,通过建立“电子比对专线”,涵盖社保、税务、公积金等14个部门和单位,把分散的居 民经济状况信息进行充分整合、比对。平台主建方上海市民政局局长马伊里说:“通过这个 平台,能较为全面准确地了解申请者的经济状况,运行3年多来,已成功核查出1万多假困 难户。”二是全过程公开保障房申请流程和分配结果。如江西省在统一摇号、公开销售、电视直 播、全程公证的同时,在保障房分配中建立起“三级审核、三榜公示”制度,即先由申请人自 我填表,居委会(社区)入户调查评议,符合条件的张榜公示;居委会(社区)将公示结果报区 政府,区里再委托街道办组织调查、复核,区政府对复核结果审

13、查后张榜公示;区政府将结 果报市政府,市政府委托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调查核实之后,报市政府核准,并在政府网 站和当地媒体公示。九江市住房保障和房管局局长朱作清说:“从实践来看,三审三公示 逐级把关,效果明显,每关都能挡住一大批人。”三是探索建立保障房合理流动、 有进有出的制度。 如甘肃省建立了保障房对象家庭动态 管理制度,通过定期入户调查、社区和邻居访问、审核家庭信息等方式,随时掌握住房保障 家庭的住房、收入变化情况,对不再符合条件的家庭及时纳入退出管理程序。据统计,截至 今年9月底,全省累计已有3万余户、9万多名群众因经济条件发生变化退出了保障房。四是对虚假申请者和违规者给予一定的处罚和惩戒

14、。 如河北省规定, 对骗取保障性住房 以及违规使用、转让保障性住房或拒不服从退出管理的,驳回其申请或责令其退还、退出, 并将违规情况记入诚信档案。对不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处3万元罚款,终身不再受理其住房 保障申请;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自驳回其申请之日起5年内 不受理其住房保障申请。分配管理是长期任务,不可松懈分配管理是长期任务,不可松懈业内人士认为, 相对保障房建设来说, 保障房的分配和管理将是政府一项长期的重要任 务,目前各地虽然在这方面有一些探索和实践,但进展参差不齐,且制度建设有待完善。在保障房准入环节,现在主要通过审查、公示等常规手段,从居委会、街道办事处

15、, 到 区级、市级,相关部门都会进行“静态审查”。这些方法无疑发挥了很大作用,但随着居民收 入和财产形式的多元化、隐蔽化,传统的审查方式已难以完全覆盖。不少房管干部、专家呼 吁,应加大对各地保障房准入机制建设的支持、指导和督促力度,防堵分配漏洞。张学勤表示,确保公平分配还要健全纠错机制。及时纠正分配过程中发现的各类问题, 防范和严查骗购骗租, 以及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变相福利分房及以权谋私等行为。 对住房保障 工作机构内部人员失职渎职、贪腐违法等行为坚决予以查处。复旦大学住房政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杰说, 如何快速、 有效地发现和查处保障房违规 行为,是各国保障房工作面临的普遍难题。大量的保障房投入使用,保障对象入住以后情况吉林省延边华图教育 http:/ http:/ 核查成本实现动态监管。对此, 专家建议, 应综合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