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美学史笔记

上传人:热**** 文档编号:46677461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47 大小:109.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美学史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西方美学史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西方美学史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西方美学史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西方美学史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西方美学史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美学史笔记(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笔记树上的柯希莫2011-03-16 23:33:21 序论一、美学研究的对象; 美学由文艺批评,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附庸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鲍姆嘉通( 1750) “Aasthetik”与逻辑相对立的具体的感性思维或形象思维。黑格尔“ Kallistik”1、 西方美学思想一直在侧重文艺理论,根据文艺创作实践做出结论,又转过来指导创作实践。2、 认识论,哲学的一个附属部门:十七世纪以后欧洲大陆笛卡尔派理性主义与英国培根、洛克等人的经验主义之间的基本分歧以及德国古典哲学对这种分歧所作的调和妥协近代西方美学史的发展线索3、 近代自然科学的影响:英国经验主义盛行以后,心理学成为支

2、柱(休谟、柏克、鲍姆嘉通、维科、费肖尔和立普斯的“移情说” 、 “变态心理学”弗洛伊德、融恩、爱德勒);生物学(实证主义学派丹纳RaceMilieuMoment近代法国现实主义文艺以及继起的自然主义文艺的理论基础;费尔巴哈和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人类学原则Anthropological Principle”的萌芽)。4、 十九世纪下半期帝国主义时期以来的危机、工人运动二、研究美学史应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南;它的艰巨性和光明前途迷惑之一:经济是唯一决定因素?马恩 序言 “内容”指重点所在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形式”指经济基础如何透过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而发挥作用,即这三大因素之间的作用和反作用的错

3、综复杂的关系纲。否定经济决定论。经济基础、政治法律的上层建筑以及相应的思想体系的关系纲或“合力”来推动历史发展。迷惑之二:历史前过的动力?上层建筑与意识形态的关系迷惑之三:“思想材料有相对独立的发展”?第一部分古希腊罗马时期到文艺复兴第一章希腊文化概况和美学思想的萌芽一 希腊文化的概况希腊美学思想发源于公元前六世纪,极盛于公元前五世纪和四世纪。公元前五世纪前后(黄金时代,伯里克里斯时代),希腊文化由传统思想统治转变到自由批判,由文艺时代转变到哲学时代。二 毕达格拉斯学派盛行于公元前六世纪。多为数学家、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万物最基本的原素是数,数的原则统治着宇宙中的一切现象。客观唯心主义的萌芽。

4、美就是和谐。 (波里克勒物论法规)文艺思想中“寓整齐于变化”原则的最早萌芽。“诸天音乐”和“宇宙和谐”的概念。艺术对人的影响: “小宇宙”类似“大宇宙”同声相应所以欣然契合,人才能爱美和欣赏艺术; 内在和谐与外在和谐,音乐风格的刚柔改变人的性情和性格,产生教育的作用。三 赫拉克利特公元前 530-公元前 470 左右,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观点论自然最基本的原素:火,世界的物质基础和转变发展的辩证过程。对立的斗争,美不是绝对永恒的东西,美的标准相对性。四 德谟克利特公元前 460-公元前 370 左右,古代唯物思想,原子论的创始人。“音乐是最年轻的艺术”, 因为“音乐并不产生于需要,而是产生于正

5、在发展的奢侈(余力)” :1、 开始从社会发展看艺术的起源;2、 近代席勒和斯宾塞的“余力说”的萌芽。唯物主义的原子论和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统一的认识论。五 苏格拉底公元前 469-公元前 399 从社会科学的观点看美学问题。美的相对性:美效用用者的立场,美不能说是完全的事物本身,与人无关。艺术的理想化六 结束语美学的主要问题大体明确了:那就是文艺的现实基础和文艺的社会功用。第二章柏拉图公元前 427公元前347 一 文艺对现实世界的关系理想国卷十:理性世界、感性世界、艺术世界,理性世界是感性世界的根据,超感性世界而独立。会饮篇第俄提玛的启示:美感教育(哲学教育),人的认识以客观现实世界中个别感

6、性事物为基础, 从许多个别感性事物中找出共同的概念,从局部事物的概念上升到全体事物的总的概念。“凝神观照” : “美”与“真”同义,所以它就是哲学。1、 “凝神观照”是审美活动的极境,美到了最高境界只是认识的对象而不是实践的对象,它也不产生于实践活动。 (美不能沾染感性形象)2、用哲学代替艺术黑格尔,在辩证发展的顶端,让哲学吞并了艺术。二 文艺对社会的功用人的性格的三个等级:哲学家的理智、 战士的意志、 农工商的情欲。 人的性格要达到 “正义”,意志和情欲都要受到理性的统治。“感伤癖”和“哀怜癖”政治标准卢梭和托尔斯泰三 艺术创作的原动力问题,即灵感问题灵感的解释:1、 伊安神灵凭附到诗人或艺

7、术家身上,使他处在迷狂状态,把灵感输送给他,暗中操纵 着他去创作。2、 斐德若 不朽的灵魂从前生带来的回忆(灵魂轮回说)灵魂见到真美的影子时所发生的迷狂状态。 (艺术的感染力问题磁石吸引铁环的譬喻)新柏拉图派的普洛西(205-270) :艺术无理性说康德的美不带概念的形式主义的学说德国狂飙突进时代的天才说尼采的“酒神精神”说柏格森的直觉说和艺术的催眠状态说弗洛伊德的艺术起源于下意识说克罗齐的直觉表现说萨特的存在主义四 结束语文艺复兴时代大半把“理式”概念和亚理式多德的“普遍性”概念结合起来或混同起来,从而论证典型的客观性与美的普遍标准。浪漫运动时代大半把“理式”理解为“理想”,康德、歌德、席勒

8、乃至黑格尔。“天才”“情感” “想象”第三章亚理斯多德一 欧洲美学思想的奠基人在亚里山大里亚时期和罗马时期,很少有文艺理论家提到亚里斯多德。在中世纪因为著作稿本丧失,提到他的人大半根据传说,等到十三世纪他的部分著作才由阿拉伯文移译为拉丁文,此后才逐渐发生影响。客观的科学分析:从生物学里带来了有机整体的概念(自然科学派);从心理学里带来了艺术的心理根源和艺术对观众的心理影响两个重要的观点(心理学派);从历史学里带来了艺术种类的起源,发展与转变的观点(历史学派)。事物的成因:材料因、形式因形式和内容的割裂,形式更基本创造因、最后因实际上把“自然”或“神”,看作艺术家,把任何事物的形成都看成艺术创造

9、。(来布尼兹、鲍姆嘉通的理性主义美学、康德美学)人类活动:认识或观照实践行动创造从社会历史情境中孤立出来,艺术本身并无必然产生和存在的道理。二 摹仿的艺术对现实的关系艺术的真实性比现象世界更真实,艺术所摹仿的是现实世界所具有的必然性和普遍性即它的内在本质和规律。 (现实主义的基本原则)可然律或必然律(索福克勒斯)“合情合理的不可能”(神话的虚幻性)“艺术幻想”说的起源、典型性有机整体观念:悲剧是希腊文艺中的最高形式;以情节为纲(诗学第八章所要求的“动作或情节的整一” ,新古典主义者加上时间与空间的整一,合成所谓“三一律”) 。和谐的概念建立在有机整体的概念上,不同于康德以及实验美学派的费希纲将

10、和庇看成单纯的形式因素。理性的解释。三 文艺的心理基础和社会功用理想的人格: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格。本能、情感、欲望之类心理功能既是人性中所固有的,就有要求满足的权利;给它们以适当的满足,对性格就会发生健康的影响。文艺的两种心理根源:摹仿本能(肯定了文艺反映现实的认识作用);爱好节奏与和谐的天性。 (美感的来源:情绪净化的快感,摹仿中认识事物的快感,节奏与和谐所产生的快感)文艺的目的;艺术标准、道德标准(政治标准)、逻辑标准(现实标准)。悲剧主角的“过失”说:(希腊悲剧所写的是人与命运的冲突,而近代戏剧所写的则是人与人的冲突,或是同一个身上两种势力的冲突。)亚氏要求悲剧主角的性格有“和我们自己类似

11、”之处,才能叫我们同情。哀怜和恐惧的“净化(katharsis) ”说 :“净化”的要义在于通过音乐或其它艺术,使某种过分强烈的情绪因宣泄而达到平静,因此恢复和保持住心理的健康。净化所产生的快感是“无害”的。(悲剧的道德作用,对比黑格尔用矛盾冲突来解释悲剧)美的客观标准:本身的特质,观众的认识能力。喜剧和丑:将 “丑” 作为一个审美范畴提出美学问题:丑能否化为美?丑在艺术中是否可以有地位?丑是否可以作为审美对象?丑与美的关系究竟如何?“可笑的东西是一种对旁人无伤,不至引起痛感的丑陋或乖讹”喜剧和滑稽理论(康德的乖讹说,柏格森的机械动作说)。悲剧定义中着重行动情节,喜剧定义中却着重人物性格的丑陋

12、乖讹。四 亚理斯多德的美学观点的阶级性静穆理想侧重静观是过去过去西方美学思想中一个普遍的长久存在的弱点,直到马克思在费尔巴哈论纲里指出静观观点与实践观点的分别和关系之后,实践观点才逐渐在美学界占上风。五 结束语诗的真理是普遍与特殊的统一典型说,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艺术反映现实,但须经过理想化主客观统一。艺术是有机的整体,部分与全体密切联系,才产生和谐。人物性格塑造中,政治标准与艺术标准的统一。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形式和谐所引起的美感。第四章亚力山大理亚和罗马时代:贺拉斯,朗吉弩斯和普洛丁托勒密,亚里山大理亚,经院式的学术风气,罗马之接受希腊文化。前四世纪和三世纪:伊壁鸠鲁派: 继承德谟

13、克利特的原子论传统,相信物质是现实世界的基础,感觉经验是认识的基础。在伦理方面,侧重个人主义和恬淡静穆的生活。斯多噶派: 早期继承赫拉克勒斯的传统,后期宣扬命定主义和禁欲主义,认为人生最高理想是静观默想,丝毫不动情感,丝毫没有欲望。语言与思想的统一。怀疑派:庇雍(公元前365275 左右),宣扬事物不可知论。有人把亚理士多德死后五六百年的时期(包括罗马时期)叫做“修辞学的时期”。罗马时代;(古典主义在此时开始形成,广泛流行于文艺复兴时代,演变为十七八世纪的新古典主义)。一 贺拉斯公元前 65-公元前 8,讽刺诗人和抒情诗人,与维吉尔和瓦留斯同时。论诗艺,给罗马贵族庇梭父子论诗的一封诗体信。文艺

14、本质问题:艺术摹仿自然。新概念“创造”,创造可以凭想象虚构,但必须接近真相。人物性格:典型性格说定型和类型。与崇拜古典的观点一致。(将人物分成若干类型,亚里斯多德文词对观众的效果;贺拉斯文学所要反映的人物的典型)文的功能:教益和娱乐,开发文化。(文艺复兴时代“诗的辩护”)学习希腊典范: 文艺选材问题,沿用旧题材比较稳妥。处理题材的方式,遵照古人所写的那种定型。古典主义的理想: “合式 decorum”或“妥帖得体” 。1、 作品首尾融贯一致,成为有机整体。2、 风格“合式”的文艺标准:普遍人性论,理性是判断好坏的标准。二 朗吉弩斯论崇高( 1674 年法国新古典主义者布瓦洛把它译成法文)“崇高

15、”作为一个审美范畴提出(柏克、康德)(古典主义者所尊崇的“人道主义”) 。崇高风格的因素: “掌握伟大思想的能力”、 “强烈深厚的热情” 、 “修辞格的妥当运用” 、 “高尚的文词”、 “把前四种联系成为整体的庄严而生动的布局”共同基础:“运用语言的能力” 。摹仿古典,强调具体作品对于文艺趣味的培养。普遍永恒标准或绝对标准说普遍人性论。文艺修养的基础是人格的修养。法则:理性和节制文艺的功用: “狂喜”从现实主义倾向到浪漫主义倾向的转变。(侧重动作和情节)古典主义的基本信条:严肃的题材、深刻的思想感情、崇高的风格。风气的转变:1、 文艺动力的重点由理智转向情感。2、 学习古典的重点由规范法则转向

16、精神实质的潜移默化。3、 文艺批评的重点由抽象理论的探讨转到具体作品的分析和比较。4、 文艺创作方法的重点由贺拉斯的平易清浅的现实主义倾向转向要求精神气魄宏伟的浪漫主义倾向。三 普洛丁205-270,新柏拉图学派的领袖,亚历山大理亚学派希腊哲学家的殿军,中世纪宗教神秘主义的始祖。九部书哲学系统:1、神或“太一” ,宇宙一切之源,本身是纯粹精神,也就是最高的真善美三位一体。“理”或宇宙的原则大法。2、世界精神或世界心灵。3、个别心灵。4、物质世界。物体美(反对西赛罗形式主义的看法,认为美在各个部分与全体的比例对称和悦目的颜色):1、 不在物质本身而在物体分享到神所“放射”的理性或理式。2、 物体美表现在它的整一性上。3、 神或理式就是真善美的统一体。“丑就是原始的恶”4、 通过感觉来接受,便要心灵凭理性来判断。5、 美离不开心灵。真实界是心灵的老家,心灵和美的事物有“亲属的关系”。6、 美有等级之分。7、 关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食品饮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