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 期末综合检测配套学案ppt(教师版) 沪教版

上传人:zw****58 文档编号:46661482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49 大小:972.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册 期末综合检测配套学案ppt(教师版) 沪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期末综合检测配套学案ppt(教师版) 沪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期末综合检测配套学案ppt(教师版) 沪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期末综合检测配套学案ppt(教师版) 沪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期末综合检测配套学案ppt(教师版) 沪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上册 期末综合检测配套学案ppt(教师版) 沪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 期末综合检测配套学案ppt(教师版) 沪教版(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5章)(60分钟100分)(第15章)(60分钟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2009眉山中考)下列变化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B.食物腐烂C.金桂飘香D.尘土飞扬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2009眉山中考)下列变化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B.食物腐烂C.金桂飘香D.尘土飞扬【解析】【解析】选B。食物腐烂发生了缓慢的氧化反应,生成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其他都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

2、化。选B。食物腐烂发生了缓慢的氧化反应,生成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其他都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2.小黄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气体,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的()A.建立假设B.收集证据C.设计实验D.作出结论2.小黄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气体,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的()A.建立假设B.收集证据C.设计实验D.作出结论【解析】【解析】选C。小黄提出的是用实验来验证CO选C。小黄提出的是用实验来验证CO22的方法,属于设计实验。的方法,属于设计实验。3.下列图示中的灭火方法错误的是()

3、3.下列图示中的灭火方法错误的是()【解析】【解析】选C。电器失火时,要先切断电源,然后再灭火,不能用水直接冲浇,因为自来水能导电,进入带电设备后易引起触电,会降低设备绝缘性能,甚至引起设备爆炸,危及人身安全。选C。电器失火时,要先切断电源,然后再灭火,不能用水直接冲浇,因为自来水能导电,进入带电设备后易引起触电,会降低设备绝缘性能,甚至引起设备爆炸,危及人身安全。4.化学用语是学习的重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4.化学用语是学习的重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22O O22和CO和CO22含有相同数目的氧分子B.O含有相同数目的氧分子

4、B.O22表示两个氧原子C.2Cl表示两个氯分子D.3Mg表示两个氧原子C.2Cl表示两个氯分子D.3Mg2+2+表示三个镁离子表示三个镁离子【解析】【解析】选D。H选D。H22O O22和CO和CO22中都不含有氧分子,应是每个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O中都不含有氧分子,应是每个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O22表示1个氧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2Cl表示的是2个氯原子。选项D符合题意。表示1个氧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2Cl表示的是2个氯原子。选项D符合题意。5.某元素的一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粒子属于原子B.该元素在化合物中显+1价C.该元素的1个离子含有11个电子D.

5、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5.某元素的一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粒子属于原子B.该元素在化合物中显+1价C.该元素的1个离子含有11个电子D.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解析】【解析】选C。由该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该粒子的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该粒子为原子;该元素在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因此在化合物中显+1价;该粒子失去1个电子后,电子总数变为10个,故答案C错误。选C。由该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该粒子的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该粒子为原子;该元素在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因此在化合物中显+1价;该粒子失去1个电子后,电子总数变

6、为10个,故答案C错误。6.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C+O6.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C+O22=CO=CO2 2B.Zn+HB.Zn+H22SOSO44=ZnSO=ZnSO44+H+H22C.C+2CuO=2Cu+COC.C+2CuO=2Cu+CO22D.CaCOD.CaCO33=CaO+CO=CaO+CO22【解析】【解析】选A。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A选项是两种物质起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故是化合反应。选A。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A选项是两种物质起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故是化合反应

7、。点燃高温高温点燃高温高温7.(2009无锡中考)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7.(2009无锡中考)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解析】【解析】选A。A中下面的蜡烛先熄灭,证明CO选A。A中下面的蜡烛先熄灭,证明CO22的密度比空气大;B中读数时应平视凹液面的最低处;C中不能使用木炭,因为木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实验结果产生误差;D中应敞口使瓶内空气排出。的密度比空气大;B中读数时应平视凹液面的最低处;C中不能使用木炭,因为木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实验结果产生误差;D中应敞口使瓶内空气排出。8.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好酒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

8、.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D.空气是混合物空气由不同种分子组成8.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好酒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D.空气是混合物空气由不同种分子组成【解析】【解析】选B。温度改变,分子之间的间隔会相应发生改变,但分子本身的大小不会改变。选B。温度改变,分子之间的间隔会相应发生改变,但分子本身的大小不会改变。9.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A.中子数B.质子数C.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9.决

9、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A.中子数B.质子数C.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解析】【解析】选D。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一般为金属元素,易失电子;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多于4个,一般为非金属元素,易得电子;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He为2个),则为稀有气体元素,化学性质稳定。故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选D。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一般为金属元素,易失电子;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多于4个,一般为非金属元素,易得电子;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He为2个),则为稀有气体元素,化学性质稳定。故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10.(2009安徽中考)我国著名化学家徐光宪因在稀土元素等研究领域做出杰出贡献,

10、荣获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下列关于铈的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序数是58B.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C.质子数为58D.铈元素是非金属元素10.(2009安徽中考)我国著名化学家徐光宪因在稀土元素等研究领域做出杰出贡献,荣获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下列关于铈的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序数是58B.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C.质子数为58D.铈元素是非金属元素【解析】【解析】选D。金属元素都带有“钅”字旁,汞除外;非金属元素一般有“石”字旁,“气”字头或“氵”字旁,铈为金属元素。选D。金属元素都带有“钅”字

11、旁,汞除外;非金属元素一般有“石”字旁,“气”字头或“氵”字旁,铈为金属元素。11.关于金属物品的使用正确的是()A.铝合金门窗变旧变暗后用砂纸或钢丝球打磨B.铁桶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和石灰乳配制杀菌剂波尔多液C.铝壶内的水垢用质量分数为18%的热盐酸长时间浸泡D.学校内用钢架制作的自行车防雨棚应定期喷涂油漆防锈11.关于金属物品的使用正确的是()A.铝合金门窗变旧变暗后用砂纸或钢丝球打磨B.铁桶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和石灰乳配制杀菌剂波尔多液C.铝壶内的水垢用质量分数为18%的热盐酸长时间浸泡D.学校内用钢架制作的自行车防雨棚应定期喷涂油漆防锈【解析】【解析】选D。铝制品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可以起

12、保护作用,若用砂纸打磨,将破坏保护层,故A错;铁会和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使农药药效降低,同时腐蚀铁桶,故B错;水垢的成分为CaCO选D。铝制品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可以起保护作用,若用砂纸打磨,将破坏保护层,故A错;铁会和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使农药药效降低,同时腐蚀铁桶,故B错;水垢的成分为CaCO33,用盐酸可除去,但长时间浸泡时,水垢除去后,盐酸还会和铝发生反应,故C错;自行车防雨棚涂油漆后在铁的表面涂了一层保护层故可防锈,故D正确。,用盐酸可除去,但长时间浸泡时,水垢除去后,盐酸还会和铝发生反应,故C错;自行车防雨棚涂油漆后在铁的表面涂了一层保护层故可防锈,故D正确。12.20

13、10年1月17日0时1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运载火箭的主要燃料是偏二甲肼(用R表示),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R+2N12.2010年1月17日0时1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运载火箭的主要燃料是偏二甲肼(用R表示),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R+2N22O O44=3N=3N22+2CO+2CO22+4H+4H22O。则偏二甲肼的化学式为()A.CO。则偏二甲肼的化学式为()A.C22H H88N N22B.NB.N22H H44C.CHC.CH44D.CD.C66H H77N N【解析

14、】【解析】选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个数不变便可数出R中包含的原子及个数。选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个数不变便可数出R中包含的原子及个数。13.(2009山东中考)下列观点错误的是()A.化学反应进行得越快、越彻底就一定越好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分子的组成或结构变了,其化学性质就变了C.绿色化学有助于人类解决环境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D.宏观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微观粒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彼此的结合方式多样化决定了物质的多样性13.(2009山东中考)下列观点错误的是()A.化学反应进行得越快、越彻底就一定越好B.分子是保持物

15、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分子的组成或结构变了,其化学性质就变了C.绿色化学有助于人类解决环境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D.宏观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微观粒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彼此的结合方式多样化决定了物质的多样性【解析】【解析】选A。对人类有利的化学反应,一般反应越快、越彻底越好,但也有例外,如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反应太快,不好操作,应反应速率适中;对人类不利的化学反应,应越慢越对人类有益,如钢铁生锈。选A。对人类有利的化学反应,一般反应越快、越彻底越好,但也有例外,如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反应太快,不好操作,应反应速率适中;对人类不利的化学反应,应越慢越对人类有益,如钢铁生锈。14.关于化学方程

16、式CO+CuO=Cu+CO14.关于化学方程式CO+CuO=Cu+CO22,四位同学表达了如图所示的四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四位同学表达了如图所示的四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解析】【解析】选D。该反应的反应物为两种化合物,所以该反应不是置换反应;反应中的固体物质为CuO和Cu,反应过程中CuO中的氧元素被CO夺去,故固体质量减少;CuO中Cu的化合价为+2,生成物Cu的化合价为0,Cu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发生变化。选D。该反应的反应物为两种化合物,所以该反应不是置换反应;反应中的固体物质为CuO和Cu,反应过程中CuO中的氧元素被CO夺去,故固体质量减少;CuO中Cu的化合价为+2,生成物Cu的化合价为0,Cu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发生变化。15.工业酒精中常含有甲醇,甲醇有剧毒,不能食用,其分子结构可用如图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