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教育高考秘籍之语文古典诗歌得分技巧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6660483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酷教育高考秘籍之语文古典诗歌得分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酷教育高考秘籍之语文古典诗歌得分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酷教育高考秘籍之语文古典诗歌得分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酷教育高考秘籍之语文古典诗歌得分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酷教育高考秘籍之语文古典诗歌得分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酷教育高考秘籍之语文古典诗歌得分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酷教育高考秘籍之语文古典诗歌得分技巧(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典诗歌得分技巧 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古典诗歌的考查主要包括对 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初步的鉴赏,对作 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所谓初步鉴赏指的是对作品 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做概要的赏析,无需引经据 典,也不需要拿试卷以外的作品进行比较,只需对作 品本身的特点进行鉴赏。下面就古代诗歌鉴赏的诸多考查方式加以说明:语文迅速得分技巧详解本教程由酷教育-高考秘籍提供 互联网唯一一家有资深教师辅导的高考秘籍销售 网站,并提供独家的高考迅速提分技巧内部授课视频 及讲解。 内部授课视频本站教师亲授亲录,为防盗版全部加密 处理,已购买高考秘籍的学员加入高考辅导群,随时 对不明白的问题向授课老师提问,老师

2、会帮助你解惑 。一、对诗歌形象的赏析诗词偏重抒情言志,诗人把强烈的思想感情寄托在诗 歌所创造的意境中。赏析诗歌就要体味作品的意境, 捕捉意境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这些主要靠分析诗歌 的艺术形象来完成,因为诗歌是借助形象反映生活。 只有分析诗歌形象,才能捕捉到诗人的感情脉搏。二、对思想内容的赏析体味诗的意境,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不能脱离诗歌的 艺术形象去孤立地分析。因为诗歌的思想内容通过创 造意境,塑造艺术形象来完成,诗歌的主旨及思想内 容蕴含在意境和形象之中,有些诗歌仅表露某种情绪 ,不可牵强附会硬加上思想观点、思想内容一类的东 西,任意拔高。三、对表达技巧的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复杂多样,每一种都有

3、其独特的表达 效果。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应从整体结构着眼,了解 诗歌的艺术构思。只有在诗歌的艺术构思所规定范围 去想象、去领悟、去再创造,才能真正读懂一首诗。四、对语言艺术的赏析诗词是语言的艺术。把握诗的形象,首先必须读懂诗 的语言,因为任何感情,任何思想内容都是通过语言 的载体来表现的。诗的语言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高度凝炼,信息量 大;一是跳跃性强,诗歌没过渡性叙述,省去凭经验 、直觉、想象可以领悟的内容,使诗歌含蓄、精炼。赏析诗歌必须准确把握诗歌语言的意蕴,体会诗歌语 言意在言外,耐人寻味的涵义和韵味。不用读诗巧解题 在线观看: 们年代久远,高三学生和古诗文化背景的差异太大, 在决定人生命

4、运的高考考场的特定环境中,在很短的 时间内很难真正把诗读懂。在似懂非懂,非懂似懂的 朦胧状态中如何把题做对?首先,应静下心来,把思考点放在4个选项上,在审 题上下功夫,出题人在设置干扰项时,被选项和干扰 项总存在着矛盾点和区别点,抓住其矛盾点和区别点 ,就可很快找到突破口,把题做对。如何抓住选项之 间的矛盾点和区别点快速解题,需要掌握如下得分技 巧:一、利用选项之间的矛盾点、区别点解题一首古诗一般设有两道题8个选项,其中有6个正确项 2个错误项。不管出题人设题多么巧妙,这6个正确项 中至少有两项所表达的“内容”或“意思”相同。古诗鉴 赏题都是让你选不恰当的一项,和这“内容”或“意思” 相同的两

5、项表意相反或矛盾的项肯定就是被选项。因 此,抓住选项之间的区别点,不用读诗就可以把题做 对。在此,我们不看古诗,直接来看下面两道题:14.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题李凝幽居”中“题”字的意思是“写”,“幽居”的意思 是僻静的居处。B.“闲居”句中“少邻并”的意思是说李凝自小就有邻居紧 挨着作伴。C.“僧敲”句中的“敲”,传说也曾想作“推”,“推敲”一词 即来源于此。 D.“幽期”句中的“幽期”指归隐的约定,“不负言”表示 违背诺言。15.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一联用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了李凝居处的环境,并 暗示出他隐者的身份。B.“僧敲月下门”句以响衬静,与

6、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 曲同工之妙。C.中间两联重在叙事和写景,首尾两联都明确写出了 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D.全诗所写之事虽然不大,感情亦无跌宕,但由于注 重炼字,故读来回味无穷。二、利用选项自身的矛盾解题有一类诗歌鉴赏题,在你读完诗歌,看完选项后不能 一下子确定选项,各个选项之间也看不出矛盾点和区 别点。这时应静下心来,仔细审视一下每一个选项, 看选项自身是否有矛盾。有些选项自身是矛盾的,我 们暂时把它叫做自身带有答案的选项。抓住选项的自 身矛盾,不要说读不懂诗,就是取消这首诗,只剩下 题干和选项,也能把题做对。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人用花落、山空、月出、鸟鸣这些动态的描

7、写, 来反衬出春山月夜阒无人声的幽寂。B.第四句中诗人用“时”来修饰“鸣”,从听觉上给人动静 的对比,起了更生动的烘托作用。C.全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淡雅而意境悠远的春山月夜 图,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D.全诗语言清新自然,不堆砌典故,但却细致地表现 出自然界光色和音响的变化。对下面唐诗蝉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句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含有象征意义。古代常以“ 冠缨”指代贵宦,诗人将“贵”与“清”统一在“垂危饮清露 ”形象中。B.次句写蝉声之远传。“流响”状蝉声长鸣不已,悦耳 动听。一个“出”字,使人感受到蝉场的响度与力度。C.三四句蕴含深意,表明立身品格高尚的人,不需要 某种外在的凭

8、藉,自能声名远播,表达出对高尚品格 的热情赞美。D.这首诗写事、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显示出 诗人寓情于景的艺术才能。三、利用矛盾点快速解题有许多诗歌题,其干扰项之间或选项自身存在着问题 ,当题目做到一定量之后,凭直觉就能很快判断出选 项,当然,这是建立在牢固的基础知识和解题能力的 基础之上的。对李朴的中秋一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句“皓月当空宝镜升”写出了中秋之月的皎洁和美 好。B.颈联的意思是:一轮满月载着美丽的秋色升上了苍 穹,把浩荡长空照得一片通明。C.颈联中的“狡兔”“妖蟆”代指月宫中的宠物,表达了作 者对月亮的热爱。D.尾联中的“同携手”意即“与我携手,一同邀游天河”

9、。“更待”即“等到”之意。对下面宋词昭君怨牡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以洛阳牡丹与广陵花对比,表达了对牡丹不幸 遭遇的感叹。B.“旧日”、“今日”一句,意在说明王昭君生活过的汉王 室已成为历史遗迹,灌木丛生,狐兔为穴,一片荒凉 。C.“君莫说中州”是劝说人们不要再提中原旧事,以免 引起哀愁。D.本词手法含蓄委婉,借牡丹的遭遇抒写了人事沧桑 ,今非昔比的慨叹。对宋代王琪梅一诗的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A.第一句写梅花开放在冰天雪地里,质朴纯洁,不受 半点尘埃的污染,就像一朵“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B.第二句用拟人手法刻画出梅花不慕富贵、自甘清贫 的高尚品格。C.三、四句写梅花的不幸,

10、这是诗人借梅自况,表现 一种消极遁世的情怀。D.全诗通过描写人格化的梅花,赞美自甘清贫、不求 闻达、不慕功名、洁身自好的品格。四、利用矛盾项解题诗歌鉴赏题向来采用选错项的考查方式。也就是一道 题中有三个正确项和一个错误项,这个错误项和三个 正确项之间肯定是矛盾的,无论出题人怎样挖空心思 ,它也不敢把这个错误项和正确项在表意上弄成相同 ,如果你稍加注意,至少能发现它和其中的一项明显 矛盾,其选项肯定在这矛盾的两项里头,认识到这一 点你得分的概率是50%,你只要抓住这个矛盾点,回 过头来读一下原诗或另两个正确项,不当的一项很快 就会选出来。对李清照如梦令一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

11、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A.“不消”表面是指酒意未消,实际指的是消不尽的伤 感和烦闷情绪。B.“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替叶和花,“肥”“瘦” 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C.这首词从一般叙述,转入到一问一答,然后是设问 和概叹,层层拓展、深入。D.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春光留恋和惜别 的一种伤感情绪。对下面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约客 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A.前两句写出了时令特色和地方气息,从侧面透露出 诗人在静候有人来访时的感受。B.第三句点题,以“夜半”说明诗人在久久等待,但

12、约 客未至,却听到阵阵的雨声、蛙声。C.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的表现出 诗人此时闲适恬淡的心情。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诗人雨夜 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五、解题中应注意的问题1.用逆向法做题排除选项的具体做法是,先纵观4个选项,把4个选项 进行比较鉴别,看4个选项从表意上是否矛盾,两 个矛盾项里肯定就有被选项。如果4个选项表意上没 有矛盾点和区分点,则审视每个选项自身是否矛盾 自身矛盾的那项肯定是被选项。抓住选项自身的矛盾 点,问题就会迎刃而解。2.巧用对仗关系解题古典诗歌是讲究对仗的,诗歌鉴赏题第一题是对诗句 的解说题,做这道题时充分利用上下句的对仗关

13、系, 可以帮助你解题。漫成一首杜甫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句从水中月影写起,描写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 ,与“江清月近人”这句诗异曲同工。B.第三句写白鹭屈曲着身子,恬静的夜宿在月照下的 沙滩上,意境安谧、和平。C.二四句分写了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 ,与一三两句的“静”对比鲜明。D.全诗通过写夜泊时的所见所闻,透露出诗人对平静 、安宁生活的向往。订购请联系QQ:8509041593.带绝对化字眼的选项一般是错误项单项选择题,无论是现代文也好,古文也好,诗歌鉴 赏也好,凡带“都”,“全”等绝对化字眼的选项

14、一般都 是错误项。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第10题。望洞庭刘禹锡湖光秋色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题君山雍陶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对这两首诗的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刘诗中“两相和”的“和”用字工稳,形象地勾画出秋 夜中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辉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合 画面。B.刘诗中“潭面无风”句和雍诗中“烟波不动”句,都贴切 地描绘了月光下湖面风平浪静、山影凝重、朦胧而又 静谧的景象。C.雍诗中“碧”是湖色,“翠”是山色,因为是凝视君山映 在湖中的倒影,所以给人的感觉湖水的颜色没有君山 倒影的颜色浓重。D.雍诗中“水仙”指水中仙女,即娥皇和女英、她们是 古代传说中尧的女儿、舜的妃子,死后化作湘水神, 遨游于洞庭之上。2012高考辅导大纲中说明 将阅读理解增加长度及难度, 并且阅读理解将是高考语文中的重 中之重!后附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而恰恰阅读理解的一些解题技巧也是能够 使考生迅速提分的一项“捷径”。本教程将着重讲解应该如何掌握阅读理解 的技巧从而能够使考生迅速提分!从高考考试大纲可见,阅读理解所占的比重是非常大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