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会计观研究

上传人:lizhe****0920 文档编号:46660641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47 大小:263.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源会计观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资源会计观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资源会计观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资源会计观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资源会计观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资源会计观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源会计观研究(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I摘 要 摘 要 美国著名会计史学家迈克尔查特菲尔德认为会计的发展是反应性的,即会计主要是应一定时期的商业需要而发展的。 那会计发展到底是反映什么?不同学者给出了不同的答案。运用规范的研究方法,本文提出了资源会计观,尝试给这一问题提供另一种答案。 本文共分为六章。第 1 章介绍了本文研究背景和研究动机、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文可能创新之处以及相关文献综述。第 2 章分析了资源会计观的理论基础,即资源经济哲学、资源价值理论和企业资源基础论。 在第 3 章,本章提出了资源会计观。所谓资源会计观,是指以资源为研究视角,以资源为核心概念,以资源主体价值运动理论为主体理论,通过理性认识进而得到的一系列

2、会计理论和方法的总称。 资源会计观认为与其说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不如说会计是一个资源信息系统;会计是基于人类对资源开发、使用时进行记录的需要而产生,通过对资源进行价值核算来满足资源主体的需要,进而满足经济和社会的需要;资源内涵和外延的变化以及资源价值运动形式的变化,导致了会计新领域的出现,一方面给古老会计注入了新鲜血液,另一方面给传统会计理论提出了巨大挑战;资源的委托代理产生的受托责任日益社会化,而通过资源价值核算借以有效评估委托代理关系、解除受托责任,是会计满足现代经济和社会需要的另一重要特征。本章还提出了资源主体的概念,并构建了资源主体价值运动模型。 资源主体概念的提出以及资源主体价值

3、运动模型的构建为会计理论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分析工具。 第 4 章到第 6 章,以资源会计观为指导,分别研究了会计对象理论、会计目标理论和会计基本假设理论。在第 4 章,通过对会计对象历史、现实与未来的考察,本章认为会计对象应定位为资源价值运动的过程和结果;在第 5 章,通过对资源主体会计信息需求供给分析, 本章认为会计目标应定位为如实反映资源价值运动过程和结果的信息;在第 6 章,以会计对象理论和会计目标理论为基础,以资源会计观为指导,提出了四项会计基本假设,即资源主体假设、资源价值运动假设、资源价值收益假设和资源价值计量假设。 最后,由于知识结构以及研究能力的局限,文中肯定存在错误和疏漏,恳请

4、专家、学者指正。 关键词:资源会计观;资源主体;价值运动 IIABSTRACT Michael Chatfield thought the development of accounting was reflection, i.e. accounting satisfied the demand of commercial. However, what the hell is the demand of commercial? There are different answers. By normative methodology, this paper proposes resources

5、-based view of accounting (RBA) and gives another answer to this question. This paper can be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Chapter 1 introduces background, motive, methodology, technical route as well as reviewing the related literatures of this topic. Chapter 2 analyzes theory of RBA, such as resource

6、s economic-philosophy theory, value theory of resources and the resources-based view of firm. In chapter 3, this paper proposes RBA. From resources angle, RBA views resources as core concept, views value movement of resources entity as main theory. The term of RBA is a set of accounting theory and a

7、ccounting method based on rational knowledge. RBA views accounting as a resources information system. As the resources meaning and resources value movement form change, on the one hand this has poured into fresh flood for ancient accounting subject, on the other hand this has proposed huge challenge

8、 for traditional accounting theory. Resources stewardship produces agent problem widespread. How to appraisal stewardship, relieve the fiduciary duty is a significant problem. Through measurement of resources value movement, accounting solved this problem as another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From ch

9、apter 4 to chapter6, by the view of RBA, this paper studies accounting objects, accounting objectives and accounting basic postulates. In Chapter 4, this paper views accounting object as process and result of resources value movement. In Chapter 5, this paper views accounting objective as reflection

10、 on information about process and result of resources value movement truthfully. In Chapter 6, this paper proposes four item of accounting basic postulates, such as resources entity, resources value movement, resources income and resources value measurement. Because of the limitation of knowledge st

11、ructure and methodology, some errors are unavoidable in this paper. I appreciate your critical opinions in evaluating this paper. KEY WORDS: RBA; Resource Entity; Value Movement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论文中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 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其他同志对本研究的启发和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

12、的声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 日期: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南京财经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第第 1 章 导论 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 资源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力资源、 信息资源等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人们逐渐抛弃了传统的资源观,形成了现代的资源观。资源观的重大转变,

13、引发了不同学科、不同学者的研究。例如,从资源角度来研究企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企业理论,如安蒂思彭罗斯(1959)最先提出企业是资源集合体的命题,为企业资源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普拉哈拉德和哈默(1990)发表的经典论文认为从长期看企业竞争优势源于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则属于资源的范畴。从人力资本角度来研究经济增长,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奥多W舒尔茨是公认的人力资本理论的构建者, 舒尔茨于 20 世纪 50 年末到 60 年代初系统地论述了人力资本理论,阐述了许多无法用传统经济理论解释的经济增长, 明确提出了人力资本是当今时代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 随着人们认识资源能力的

14、提高,资源观发生了巨大的转变,逐渐出现了诸如人力资源会计、 自然资源会计、 信息资源会计等会计新领域。 会计新领域的出现,一方面给古老的会计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另一方面给传统的会计理论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然而,从目前会计界对于资源的研究来看,更多的是停留在具体资源形态的会计核算上,而没有上升到会计基础理论这一高度。此外,传统的会计理论众说纷纭,以会计对象为例,不同的观点就超过了六种1。会计理论研究的滞后,不利于准确理解会计理论,也不利于会计理论解释和指导会计实务。如何解释会计新领域的产生、指导会计新领域的发展,则是会计理论研究者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探讨现代资源观,分析

15、会计新领域的产生和发展, 尝试提出一系列较为系统的观点, 即资源会计观。 以资源会计观为指导,发展出具体的会计理论,以期更好的为会计实务服务。 1.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本文主要采用演绎法和归纳法,辅之以相关的史料记载,借鉴一些会计实证研究的成果。例如针对不同资源现象,归纳出现代资源观点;通过考察资源与会计的关系,分析资源主体的性质,构建资源主体价值运动模型进而提出了资源会计观;以资源为核心概念演绎出四项会计基本假设:资源主体假设、资源价值运1 详见“第 4 章 基于资源会计观的会计对象研究” ,第 17 页。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动假设、资源价值收益假设和资源价值

16、计量假设。 本文的技术路线图见图 1.1: 从图 1.1 中可以看出,本文从导论开始,通过研究资源会计观的理论基础,进而提出了资源会计观,接着以资源会计观为指导,分别研究了会计对象理论、会计目标理论和会计基本假设理论。在第 1 章“导论” ,主要分析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文可能创新之处以及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资源会计观的构建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有其坚实的理论基础,在第 2 章“资源会计观的理论基础”中,分析介绍了资源经济哲学、资源价值理论、企业资源基础理论,这三个理论是构建资源会计观的理论基础。在第 3 章“资源会计观的确立”中, 在资源会计观的理论基础上, 通过分析现代资源观、 考察资源与会计的关系,进而得出资源会计观的基本认识, 接着我们分析了资源会计观的主体理论资源主体价值运动理论,最后介绍了资源会计观后续研究的关键问题。资源会计观有其丰富的内涵,是一系列会计理论和方法的总称。以资源会计观为指导,我们分别研究了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