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构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动态调整制度——以郑州市为个案研究

上传人:lizhe****0920 文档编号:46654199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42 大小:235.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理构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动态调整制度——以郑州市为个案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合理构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动态调整制度——以郑州市为个案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合理构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动态调整制度——以郑州市为个案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合理构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动态调整制度——以郑州市为个案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合理构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动态调整制度——以郑州市为个案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合理构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动态调整制度——以郑州市为个案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理构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动态调整制度——以郑州市为个案研究(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摘 要 我国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从真正建立至今只有短短的八年时间,其制度设计还不完善、不成熟。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在不断进行低保制度的改革工作,但是低保标准的调整机制尚未真正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是依据具体标准进行保障的制度。因此,标准的设定和调整在制度建设中就处于特别重要的地位。当前我国所进行的保障制度的改革,最核心的变化就是保障标准的调整。低保标准并非一成不变的,要进行适时、适度地调整。 郑州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经过 11 年发展已经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和分类施保。近几年郑州市的物价水平出现大幅度上涨,生活必需品的消费支出大幅度提高。与此同时,郑州市社会经济快速

2、稳定增长,居民的工资水平和可支配收入水平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难以满足贫困家庭的基本生活需要,低保标准调整机制的缺陷难以改善贫困家庭的生活危机,不同结构和不同规模的家庭也难以享受差异的低保标准。 本文以郑州市为例,在对动态管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及其管理动态的影响因素调整的论述提出,我国应当在常态主动调整、动态及时调整、适度调整的原则指导下,对不同结构的家庭、不同规模的家庭进行分类施保,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法律法规、完善的家庭收入审查和复核制度、应急的政府救助机制、现代的信息管理系统、规范的社区管理、诚信自力的参保人、减免开支优惠政策等七个方面建立和完

3、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动态调整体系 本文从主动调整的角度探讨我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制度完善,这是国内学者较少涉及的研究领域;尝试从危机管理的视野探讨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调整,是政府公共管理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关键词:城市最低生活保障 标准 动态管理 动态调整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 Abstract Chinas Minimum Living Standard Scheme has been 8 years from the establishment utill now. The design of the system is not perfect and immatu

4、re. The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are all hold on reforming this system, but the standard adjustment mechanism has not yet truly established.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s a protection system basing on specific standards. Therefore, the standard setting and adjusting is in a particularly importa

5、nt position of building this system. At present, the core of China s social security system reform is to ensure adjustment of security standard. The standard of Minimum Living Standard Scheme is not a fixed value, it s necessary to adjust timely and appropriately. After 11 years development, Zhengzh

6、ou City s urban residents has been full protected and classification guaranteed under Minimum Living Standard Scheme. Resently in Zhengzhou City, the Consumer Price Index(CPI) is substantial rising. And live- spending of urban residents for basic needs is substantial increasing. At the same time, Zh

7、engzhou City s socio- economic growth is growing rapidly and stability; the residents wage level and disposable income level have been substantial increasing. But urban residents standard of Minimum Living Standard Scheme could t fulfill the basic needs of the poor families. Minimum Living Standard

8、Scheme has existed many defects. It s hard to fulfill the basic needs of the poor families. Families with different structure and different sizes can not enjoy the difference from the existing system. The author takes Zhengzhou City as an example, from the government dynamic adjustment s factors lik

9、e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funding, crisis early warning mechanism, the decision- making management system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s and the neighborhood committees to demonstration that we should take the initiative to establish and perfect urban residents standard of Minimum Living Standar

10、d Scheme dynamicly, timely and appropriately. Then the urban residents Minimum Living Standard Scheme will become a dynamic adjustment system. Keywords: Urban Minimum Living Standard Scheme Standards Dynamic Management Dynamic Adjustment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

11、,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 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v” ) 学位论文作

12、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本论文属于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逐渐形成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配套的社会救济制度框架。在城镇,以充分就业为基础,绝大多数城镇居民的保障主要依靠单位保障。当企业效益不足以支持单位保障时,国家财政通过补贴的方式予以最后保证。农村居民则主要以社队集体为单位,通过所在的社队集体获得相关保障。城镇的单位、国家保障和农村的集体保障己经网罗了绝大部分社会贫困人员。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对贫困人员的社会救助问题引起了国内外的普遍关注。20 世纪 80 年代,讨论比较多的

13、是农村的贫困问题,社会救济制度改革重点也主要放在农村。从 1981 年起中国政府推动有计划的反贫困工作,到 1990 年代中期,农村扶贫解困取得显著成效。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明确了以市场经济为取向,伴随着经济体制的急剧转轨和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和社会快速转型,中国城镇贫困人群的生活出现了生存问题。第一,规模庞大的下岗和失业人群失去收入或收入大幅削减,致使下岗失业人员的生活陷入了困境。第二,我国 1990 年后开始的以市场为取向的物价体系调整引发了 1993- 1996 连续 4年的高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使大中城市 40%的居民生活费收入相对降低,城市居民的生活面临了极大的压力

14、1;第三,城镇职工的单位保险尚未转向社会保险,许多职工相应的养老、医疗等保障待遇难以兑现。在原有“ 三无人员” 的基础上中国城市又出现了大量新的“ 贫困群体”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城镇贫困人口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与城市贫困问题日益突出相对应,我国传统社会救济制度的缺陷愈加明显,救济范围窄、救济标准低、救济经费严重不足。政府大多采用运动式的临时补救措施,如在全国开展“ 社会帮困” 活动、搞“ 送温暖” 工程等等。这些活动声势虽浩大,成本也不菲,但收效甚微。 上海从 1993 年开始探索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拉开了中国城市社1 唐钧,

15、最后的安全网中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框架J,中国社会科学,2003 年第 1 期:56.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会救助制度改革的序幕。截至 1999 年 9 月,我国己有 668 个城市和 1638 个乡镇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国有 280 多万人进入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覆盖范围。经过几年实践,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国务院于 1999 年 9 月颁布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同年 10 月 1 日起实施)。之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以下简称低保)工作取得了极大进展。截至 2007 年底,全国共有 2270.9 万(1065.6 万户)城市居民享受了低保,比上年增加 30 万

16、人,与 2000 年相比提高了近 6 倍;全年共发放低保资金 274.8 亿元,与 2000 年相比提高了 10 倍。 我国的低保制度从真正建立到目前只有短短的八年时间,其制度设计还不完善、不成熟。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在不断进行低保制度的改革工作,但是对于低保标准的调整机制尚未真正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是依据具体标准进行保障的制度。因此,标准的设定和调整在制度建设中就处于特别重要的地位。当前我国所进行的保障制度的改革,最核心的变化就是保障标准的调整。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的趋势来看,低保标准从总体上在逐步提高。我国的社会保障标准要随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要根据社会分配政策进行变化调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低保标准并非一成不变的,要进行适时、适度地调整。 近期,食品价格上涨引起了我国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势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节节攀升。 但是政府相关部门并没有对低保标准进行适时、 适度地调整。 2007年 1 月至 11 月,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