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功兄弟走好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6645891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630.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启功兄弟走好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启功兄弟走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启功兄弟走好(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版校报责任编辑院李勉耘原皂葬蚤造院第版 圆园园5 年 7 月 14 日我自幼爱好书法,很早就听大人们谈起启 先生的书法。我虽然当时并不了解启先生, 那时的感觉是启功先生很伟大, 并梦想有一 能够跟启功先生学习书法。 2000年我顺利通 高考, 有幸成为了北师大书法专业第一届学 。我非常兴奋, 因为我觉得我的愿 能实现了。 我第一次见到启功先生是在2001 12月的 “北师大新年书法活动周” 。那一天, 启功先生与我们每一位 学都握了手, 并点评了每一位同学 书法作品。之后, 还与我们专业师 进行了近两个小时的亲切交谈。先 那慈祥的笑容、 睿智的幽默, 渊博 学识令我终身难忘。 后来随着对先生

2、了解的增多和学 的深入, 我不禁为先生高尚的人格 力所折服, 更加沉迷于先生的书法 术和书学思想中。老师和同学们都 我的字像启先生的字, 我也把自己 后的研究方向定为 “启功先生的书 学研究” 。我的本科毕业论文 浅谈 功先生的书法结体观 被评为校优 毕业论文。我利用去年暑假编写了 功书画代表作赏析一书中的书 赏析部分,这本书也即将由北京出版社出最令我内疚无法释怀的是 启功书法字汇 书。 启功书法字汇 是将启功先生的书法单 以字典的排序编辑在一起。在老师的指导 , 我和几位同学一起整理编排, 我是工作小 负责人。从一开始, 导师秦永龙教授就对我常关注此事, 经常询问此事的进度并积极地为 此书的

3、编辑找材料, 我曾几次去过启先生家收 取先生找来的材料。在工作中, 我们听秦老师 说启功先生在谈到这本书时不止一次地问: “我还能看到吗?” 我们知道先生的意思, 我们 在上课之余抓紧时间编字典。这其中 有许多麻烦、 委屈和辛苦, 我都默默 忍受着,我始终会想起秦老师说的 “要对得起启先生” 这句话, 要让先生 看到这本书。可是, 我们却没能满足 他老人家这个心愿, 这本书的编辑至 今已近两年了, 可还未编完, 只让先 生看过几页样稿。早知道先生会这么 快就离开我们, 我真应该不睡觉也要 把字典编完。 还记得去年有一天,启功先生出 院, 一位师兄带着我去启先生的家中 看望先生。那时启先生精神已

4、大不如 从前, 还带着尿袋, 却和往日一样慈 眉善目, 笑呵呵地伸起大拇指来表达 他的赞许。那是我第一次这么近地坐 在启先生的对面, 听先生聊天, 可以 说多年的愿望实现了。可当我看到先 生那挂吊着的尿袋后却总也兴奋不 起来。临别时, 启先生还让我们从家 中的沙发下面找出一些书来, 并把这些书送给 了我们。这是我最后一次聆听先生讲话, 我永 远不会忘记。 启功先生与世长辞了, 我想, 我作为北师大 书法专业的学生, 应该弘扬启先生的书法学思 想,为我国书法艺术的传承做一些有意义的 事,不辜负启先生对我们这些书法后学的希爸爸说,我是背着启功 爷爷的字长大的孩子。不 错, 从师大幼儿园到师大实 验

5、小学, 校服背后总有他的 题词。 妈妈说,当我还在襁褓 中时, 家住不远的启功爷爷 就认识我, 在小红楼旁的树 荫下,抚摸过我的小脸蛋 儿。 升入中学, 老师带我们走 到教学楼下, 指 着 正 墙 上 “笃志博学 质 朴方正”的八 字校训说, 这是启功爷爷的 亲笔题词。 我自豪,我和启功爷爷 同是满族人, 同是师大人。 听到启功爷爷去世的消 息, 正逢期末考试。我惊异, 伤心, 难过, 泪水一下子涌 上眼眶。有些同学十分不 解:你和启功不沾亲不带 故, 有什么可哭的? 我只有低头不语,我对 启功爷爷的感情谁能理解! 是从小家庭的耳濡目 染, 是对国学大师的敬仰和 崇拜, 是怀念邻居爷爷和蔼 可

6、亲的笑脸, 还是因为我们 都喜欢玩具熊?想不通,我无法知道答 案。 考完英语,下午还有一 门政治要考。顾不得再做最 后的复习,便和两位文学社 的同学来到设在师范大学英 东楼的灵堂。 进了大厅, 签了 到,领了白花,列队走进灵 堂。空气中充满了肃穆和哀 伤之情。 两米多高的遗照中,启功爷爷的目光还是那么深 邃, 透着博学的神气, 笑容还 是那么和蔼,暖得仿佛能融 化一切冰冷 三鞠躬后, 抬头看看, 这 里负责维持秩序的、领花台 的、签到处的大哥哥大姐姐 全部都是北师大的志愿者。 他们正用行动实践着启功爷 爷 “行为世范” 的思想。 启功爷爷啊,您影响了 多少人, 感动了多少人; 您又 教育了多少

7、人,改变了多少 人! 就在这一晚上,宁静的 夏夜里,京师广场聚集了上 千名手捧白烛的学子,自发为您悼念。 他们吟唱的骊歌 伤感低回,寄托了对您的 限哀思; 他们点燃的烛光, 住地摇曳, 有如满天星斗。 功爷爷, 这些您可看到了, 到了?您是否已在那最耀 的星上向我们微笑了呢? 绕场默哀后,一名学 发表了讲话,他说道:“作 一名师大学子,我们应该 续发扬启功 生 的 崇 高 神,完成他 竟的事业。” 我心中 然,原来这 是我对启功爷爷的感情。 不是师范大学的大学生, 我仍是师大人。我一样有 想, 有抱负, 有信心, 并且 责任继承启功爷爷未竟的 学教育事业。 风, 几乎忘了吹。一切 凝固了。 只

8、有手中的烛火, 住地摇曳。我在黑色的夜 中向苍天起誓:要在将来 生活中不断学习, 充实自己 并且努力学好国学,创建 三帆中学自己的文学社。 要让我们的文学社沿着启 爷爷的步伐继续前进,成 中学生学习启功精神、学 国学的一面旗帜!6月30日上午, 我去新主楼开会。就在 一楼大厅里, 我看见了讣告: 启功先生去世 了!我立刻落泪了。这些年来, 无论是在中 文系的工作上, 还是在个人的成长中, 我都 得到了启先生的无私帮助和大力支持。我 能深切地感受到先生的人格魅力。 启老十分关心中文系的学科建设。 在当 年的学科调整中,有的教育部领导主张撤 销民间文学、 古代文献学的博士点, 将前者 归并到古典文

9、学或现代文学, 将 后者归并到古典文学。启老认为 此举非常不妥,就向国家教委学 位办副主任申说, 晓之以理, 终于 将其说服,把这两个博士点保下 来了。 我系的文艺学研究中心被教 育部列为国家级文科重点基地之 时, 童庆炳教授和我商定: 请启先 生担任顾问。我俩一起去启老家 中拜访, 启老问明缘由之后, 立即 慨然应允,还风趣地说:“抬举我 了!” 文艺学中心的牌子, 用的也 是启老的墨宝。他年事已高, 又患 眼疾, 重写了好几个字, 可谓一笔 不苟, 拳拳之心昭然可见。 启老就是这样的人: 只要是有 价值、 有意义的事, 他就会毫无保 留地支持。2003年8月, 北京大学 艺术学系的一个硕士

10、生为了完成他关于近 代国画的学位论文,想通过我向启先生请 教解放前 “中国画学研究会” 的情况。启先 生满口答应。从下午3点到6点, 谈了整整三 个小时。曾经作为该会成员的启先生, 为这 位学生提供了大量的、 鲜活的、 感性的第一 手材料。 类似的事情, 不胜枚举。学生请启先生 做报告, 一般情况下他都是不拒绝的, 总是 准时到场, 一口气讲很长时间, 毫不惜力。 报告散场,学生送他回家,他在路上继续讲, 一直到家为止。学生们曾经赠给启老 支很长很粗的大笔,表达他们的敬仰和 激。有一年硕士、 博士毕业之时, 天气正热 这种情况下老先生们一般是不参加合影 式的, 但钟敬文先生和启先生却到场了。

11、体合影之后,学生们还要分别与两位大 一起照相。他们二位坐在椅子上, 学生们 个一个轮流站在他们身后,快门也随之 了一次又一次。启老笑着说:“我们成了 具了!” 我和二位先生合影之时 启先生说他比钟先生年轻,从 子上站起,和我一起站在钟先 身后。 他的谦逊可见一斑。 这张 贵的照片,现在还压在我的书 的台板之下。 启老对于晚辈和学生, 有一 “大爱” 。中文系有位教授, 长期 任启老的助手,协助他培养了 多硕士、博士,但是由于年龄 因, 一直没有评上博导。启老认 这位教授是完全够格的,一直 此事牵肠挂肚。他找我谈, 我建 他向副总理和国家教委主任 信, 他便这样做了, 还专门到办 室把两封信的初

12、稿给我看,让 提意见。后来启老又根据我的 议, 回去修改。如果没有一片真 的师爱, 焉能如此?在启老的不 争取下, 这位教授终于评上了博导, 启老 头的一块千斤大石也落了地。 大概在1997年,启先生曾经与我商量 打算陆续创作一批书法作品,与荣宝斋 订协议, 由荣宝斋专营, 将所获利润全部 于捐助中文系的贫困学生。 我表示支持。 么好的主意啊!多么善良的老爷子啊! 是, 因为先生身体状况一直不佳, 尤其是 疾迁延不愈以致 “视茫茫” , 此事始终未 着手。尽管如此, 他的无边大爱, 将使我 永远感念。渊程正民 口述张慧强 整理先生之风 山高水长 程 正 民 教 授 忆 启 功 先 生一代国学大

13、师启功先生离 们而去了!九寿之山积仁者 德,七旬之路展学者深径, 功先生为学校、 为国家做出 巨大贡献, 并留下无数动人 故事。我来北京师范大学工 仅4年时间,虽没有机会当 求教, 却也难忘启功先生对 的 “一字” 教诲。 记得是2004年4月底, 因我 济与资源管理研究所按时 成了商务部公平贸易局委 的 2003中国市场经济发展 告 并准备庆贺 究所成立三周 , 委托方想送个 给我们, 以表谢 和祝贺, 并希望 们代为拟文, 大 是发挥集体力量, 为国家经 发展服务。当时我正在山东 演, 并在泰山、 孔庙观瞻, 触 生情, 便初拟了 “聚贤为国 志成才” 八个字, 供委托方 用。我想若能请启

14、功先生题 , 意义就不寻常了。校办樊 萍主任对我的想法很支持, 应出面请启功先生题字。过 不长时间, 樊主任就告知启 先生乐为题字, 并 “写” 好一 ,盖上了启功先生的印章。 主任解释说, 启功先生年岁 高, 不能捉笔写了, 是由他 弟子从其字库中选取, 启功 生审定后盖章表示同意的。 到题字稿后, 我们大家都很 兴。 没想到, 过了一个星期, 樊 任又来电话说, 启功先生思来想去, 觉得 “怀志” 不如 “励 志” , 因此, 又写了一幅, 并再 次用印。当时我正在湘潭大 学, 很为启功先生和樊主任的 认真精神所感动。但当时我把 “励志” 听成“立志” , 心想:“立 志”对青少年可能更确

15、切, 而 对来自各方面参与完成课题 的人才可能不尽妥贴。回京 后, 我看到樊主任转来的两幅 字和侯刚先生的便笺。侯先生 写道:“秀萍同志: 给商务部集 的八个字, 先生说改一个字较好, 即把 怀志 改为 励志 。 现重新集了一张,送上请阅。 如果牌子已做了,也就算了。 侯刚 5月14日” 。我阅后既感 动, 又自责。一个 “励” 字, 既包 含着自我的激励, 又包含着互 相的鼓励; 既包含着成长的过 程,又包含着成才的决心, 其 含义比 “怀” 更为有激情, 有互 动, 有信心。我从内心钦佩这 一字之改, 也深为启功先生的 学师行范所悦服。 2004年教师节,我们送了 一个花篮给启功先生。敬献

16、所 题对联的上联是:“学问” 须观 “师范” ,九旬之路积仁者德 慧; 下联是:“怀志” 不如 “励 志” , 一字之差见大师功力。说 的就是这件事, 也婉转表达了 我的自责之心。我所师生一致赞同, 将启功先生所改所题的 “聚贤为国 励志成才”作为所 训, 制牌悬门, 成为永远鼓励 我们前进的指南。而启功先生 所题的“聚贤为国 怀志成才” 一幅, 墨宝千金, 也难割舍, 为 商务部公平贸易局赠送之用 也弥足珍贵。 近日看了启功先生的生平 事迹, 对启功先生之钟爱 “励” 字有了更深的理解。启功先生 1933年结识辅仁大学校长陈垣 先生 (其书屋称 “励耘” ) , 陈校 长爱才识才, 称启 功 “写、 作俱佳” , 并聘请其来大学 开讲国文课, 为启 功先生日后发展 提供了众多机会。 为报答陈垣先生的师恩, 1991 年启功先生将书画作品所得 160余万元人民币捐献给学校, 设立 “励耘奖学助学基金” 。可 见, 一个 “励” 字, 充满着师生 的浓浓情意, 是启功先生铭记 师长恩德的烫金大字, 是启功 先生充分理解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