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孤山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6628595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2.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孤山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孤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孤山(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6年秋天, 我去了虎门的博物馆, 去看望 我们的祖先躺在床上抽大烟的以及举着大 刀对着侵略者枪炮的我在阅读一座城市的 隐痛与辉煌。我仿佛看到了炮火纷飞的年代, 怀抱着瓷器的妇女的悲欢离合, 眯眼抽大烟的 大少爷们盘算着下一季的地租, 勇士们放下锄 头提着长枪出了门, 饱读诗书的年轻将领洒血 城楼, 无所畏惧的老人们围坐在村口的榕树下, 身着长袍的书生在酒楼里义愤填膺无需别 人的想象, 他们在过着一种带着硝烟气味的生 活, 岁月流走, 他们慢慢地变成了城市这本大书 的一页。我们阅读着它, 但无论多么敏锐的触 觉, 都只能触摸到历史的衣角, 大多数平凡的人 们已经消失在空气里, 只能被那些穿

2、黄衣马褂 的人们呼吸着, 吞吐着。他们是注定被遗忘的 大多数, 时光之河流走了他们的音容和质感。历史太丰富了, 需要记住的东西太多了, 只有上帝才能记住每一粒泥沙的变迁。于是, 博物馆只能以他可怜兮兮的手指, 留着所剩无 几的时光碎片; 像个一直活着的老人, 博物馆 安坐在虎门的海风中, 无比安静地呼吸着, 他 向这座城市的人们提供他所有的记忆, 显得有 点不好意思。他完全不知道每一个走近他的 人们都发出一声惊叹, 每一个阅读到这座城市 记忆的人们, 都用一种仰视来表达对这位秃顶 老人的敬意。 我曾经想, 如果坐在时光的坐标上, 向前 看是光灿灿的未来, 向后望是恢弘起伏的过 去, 我们就应该

3、感激时代对我们的恩赐。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 这应该是任何 一座城市发自内心深处最善良的愿望。当东 莞这座年轻的城市以他活泼的气质表达这一愿景时, 每个东莞人都眼望苍穹, 因为大家都 知道, 只有文化铺成的温床, 才有可能 “诗意地 栖居” 。一座城市的文化不是造出来的, 而是 由内而外自发形成的。人们提起巴黎会想起 浪漫和艺术, 提起北京会想到历史与威严, 那 么, 我们希望人们提起东莞, 会想到什么呢? 我们想要一座什么样的东莞? 一座没有记忆的城市就如一个失忆的老 人一样可怕, 历史和记忆可以是压得人走不动 的包袱, 也可以是一座城市性格形成的资本。 惟有打通新莞人与祖宗的血脉,

4、 相博相生, 气 息共鸣, 才能将一座城市的气质发挥到极致。东莞脸谱陈崇正诗意栖居与城市记忆青年作家 诗人 现居东莞我曾经是工厂里声名狼藉的赌徒。 并非我为了专栏要刻意揭自己的短。但 生活也从不因某人的极力掩盖而遮蔽真相。 和大多数在工厂里的赌徒一样, 除了吃饭、 睡觉 (甚至, 一旦在赌桌上落座吃饭、 睡觉也可 以忽略) 和工作, 剩下的时间基本就付诸于打 牌、 赌钱。而为了有更多的时间 “围城”(麻将) 、 斗地主、 打三公或炸金花, 我会充分发挥自己的 主观能动性和超顽强的战斗力, 利用三五天的 工作日把别人需要半月或一月的业务 (内刊采 编) 处理妥当。我的工作相对自由, 加上内刊做

5、得让领导满意, 我有大把的时间与赌友们鏖战。 “这个人是工厂的文化主管, 一个十足的 赌徒” 。走在厂区内, 我时常能够听见有人私 下议论。“掏 (涛) 哥, 今天手气还可以吧, 有收 获吧? ” 这句问词几乎成了工友、 老乡、 厂外店铺老板们与我见面时专为我准备的招呼用语, 可谓我的独家专利。当然, 这话更有深层含 义: 今天又掏出了多少? 我的行踪简单到三点一线: 宿舍、 工厂、 麻 将馆。如果在工厂和宿舍看不见我, 说明我不 在麻将馆就在去麻将馆的路上。是啊, 工厂外 隔三差五地就分布着或明或暗的麻将馆, 这也 算是镇街工业区的一大特色。麻将馆的老板 视我为上宾, 少不了好烟好酒的招待。

6、很有趣 的一个现象就是, 当我走进一家麻将馆, 另一 家麻将馆的老板往往就会担心当日门庭冷落。 “你是能够影响麻将馆生死的人啊” 。我 的好朋友张明曾经这样调侃我。话虽夸张, 但 我知道, 大家都喜欢和我在一起打牌。大家喜 欢和我打牌的原因是我牌品尚可, 更重要的是 我十赌九输。因我名字中有个涛字, 人皆称我为 “掏哥” 。 哥只是传说,“掏哥” 的传说除了苦逼还是苦逼。 当青春的页码逐渐发黄, 当没黑没白的赌 桌恋战消沉了身体和可怜的梦想, 更将多年的 积蓄一掏而空并债台高筑。光鲜的日子从不 多见, 游魂般、 行尸走肉般混迹于工厂、 躲避于 债主的追讨, 我知道自己已到了悬崖边上。 必须要说

7、的是, 是写作拯救了我。回想不 堪的往日, 我的自救在于尚未完全泯灭的良知 和责任, 并找到了比赌更为重要的替代: 文学。 如今, 我的赌瘾早已如东流水。在属于自我构 建的自娱自乐的写作平台上, 我活得简单也充实。工厂表情老兵赌徒青年诗人 文学期刊编辑 现居东莞校园里有山是学校的福气。我喜欢迤逦 走进小孤山的感觉, 有一些熟悉, 有一点陌 生。二十七年前, 但凡有一点余暇, 我就拿一 本书, 去山里静静。 但小孤山的清静不是绝对的, 我经常听到 远处有少年的欢笑声, 有时笑声近了, 大概是看 到我在读书, 便哄的一声散了。有时候, 那笑声 在我近处突然寂灭, 过了一会才嘁嘁喳喳起来, 像灌木里

8、的虫声。我知道他们在看我, 就故意 安静地看书, 有时还真的什么都忘了, 起身一 看, 夕阳冉冉, 草木寂寂, 哪里有他们的影子。 一个冬日的正午, 我在古坟边看书, 突然 感觉到目光的力量, 抬头一看, 一双明亮的大 眼睛正直直地看着我。我天性羞涩, 不喜欢这 样直接的目光。我想走, 但在一个学生面前逃 走似乎又不像老师。正踌躇间, 他忽然和我说 起话来:“老师, 能和你说一句话吗? ” 这让我吃 了一惊, 我从他的长相看到了粗鲁, 从他盯着人看感到了无礼, 没想到他说话却斯斯文文。 原来他是初三 (5) 班的, 听同学说三班的语文 老师经常一个人上山看书, 就好奇地跟来了。 “老师, 你看

9、什么书? ” 我告诉他是 约翰 克里 斯多夫 。“老师, 书那么厚, 你怎么看得完? ” 我 笑了, 说慢慢看就看完了。“老师, 你不是读了 大学吗?现在还要看书吗? ” 我说有好多书没 有看呢。“那什么时候看得完呢? ” 我说书怎么 看得完呢, 一辈子都看不完。“那你多可怜, 天 天一个人看书, 还看不完! ” 我一时语塞, 笑了 一笑。他低下头, 迟疑地拿起我的书, 敬畏地 说:“好厚呀! ” 我笑着说, 还有三本呢!“那个人 怎么那么厉害, 四本书都写他? ” 我说是呀, 他 是个伟大的人, 四本书都写不了他这个人! 此后, 我们几乎天天在山上见面。我看我 的书, 他玩他的, 下山的时候

10、就一起走。他手 里总是拿着新鲜的东西, 有时是黄色的小鸟, 有时是紫红的浆果, 有时是碧青的君子兰。有一天我问他:“萧, 你不爱读书吗? ” 他低下头 说:“不喜欢, 我成绩很差。 ”“那你上课干什么 呢? ” 他黯淡地说:“睡觉。 ”“那你喜欢什么呢? ” 他说:“我喜欢武术, 我天天在山上练武, 我想 毕业后去少林寺! ” 后来听说他爸爸不让他去少林寺, 他上了另 一所中学。我还是常去小孤山看书, 只是有时闻 到君子兰的幽香, 就想起萧, 寂寞就浓了起来。 2006年我调到东莞, 有一天我在学校小山 上看书, 突然电话响了, 有个陌生的声音说: “老师, 我是萧, 我现在在广州, 好不容易

11、找到 你” 我一下子呆了, 望着小山上的余晖, 不 知今夕何夕。教书笔记吴丰强语文教师 现居东莞小孤山小时候乳牙长得好, 不见得就能换上一口 好牙。我就是典型的例子, 看我六岁前的照片 都是咧着嘴笑, 露满口小白牙, 六岁后开始换 牙, 新牙长出来, 乳牙还没掉, 成了两排, 甚至 三排牙, 歪歪扭扭, 到二十五六岁, 都没照过露 牙的照片, 连平时的笑都捂着嘴巴子, 到现在 还有同学回忆当年的我: 连笑都是扰抱琵琶半 遮面, 典型的古典美人。 我心想, 古典个屁呀, 如果不是牙不 好, 怕吓着同学, 谁稀罕十几岁捂着嘴巴子装 淑女, 累不累啊。 当时就是特别怕疼, 不敢拔牙, 那时也还 没箍

12、牙的先进技术, 一进牙科看见的全是叮叮 当当的钢铁器皿, 寒光一闪, 不是血, 就是牙。 最怕的就是牙医, 心想, 没有比这更厉害的角 色了。 我第一次被带去拔牙, 看见一个貌美的女 子娇弱地躺在牙椅上, 吴侬软语, 嗯嗯叽叽, 老 医生也是好声安慰。要拔牙了, 妈妈捂住我眼 睛, 从指缝中见一利器在小女人嘴巴里鼓捣半天; 谁知那牙硬是生根了, 老牙 医下手力道也越来越重, 左站右 站, 牙就是跟他铆上了劲, 打死也 不出。老牙医再也把持不住, 顾不 得原先老成持重的形象, 一脚抵在小女子的腿 上, 面对那顽固之牙, 如临一场大战, 真是: 撼 山易, 撼牙难。不愧是老医生经验丰富, 出手 老

13、辣, 小牙到底扛不过他七扭八扭, 最终是血 淋淋地面世了。 那天, 我逃得远远的, 连牙都不再露给妈 妈看了, 自此经历了数十几载的关于牙的后现 代主义生活, 冷暖自知。 这一场景, 如何能让瑾儿能安心的面对。 可是, 她偏偏遗传了我的牙, 乳牙不掉, 新 牙已长。瑾儿她奶奶提醒多次, 这种情况一定 要尽早拔。玉儿妈妈说她家的玉儿早就拔了 两颗了, 麻药都不用打, 医生跟玉儿说说话、 讲 讲故事, 这边牙就拔出来了, 五块钱一颗。 “这么容易? ” “是啊, 本来就快掉了。 ”瑾儿的乳牙却稳如泰山, 纹丝不动我 该多纠结。 拔, 是痛苦, 不拔, 也是痛苦。有不少家长 像育儿经般的探讨孩子换牙

14、的心得, 该补什么 钙, 喝点什么汤, 吃什么硬果子, 而我似乎有难 以启齿的疼痛, 每天掰开瑾儿的牙, 看着新牙 茁壮成长。 终于鼓足勇气带瑾儿去了牙科, 牙医告诉 我, 拔牙触动脑部神经, 不要轻易拔, 即使没长 好, 以后还有整形牙箍。 说拔的是牙医, 说不拔的也是牙医, 看来, 随着时代的进步, 如今热爱美学的牙医是远超 崇拜力学的牙医了, 我也用不着为了找一个会 四两拔千斤的牙医而头痛, 凭借医生细心讲解 脸部美学知识的那股狠劲, 我就明白了, 这天 下之前是牙医的, 之后还将会是牙医的。细节生活吴诗娴2013年8月21日 星期三责编 李璐 美编 吴默 责校 黄雨川七日闲 专栏莞拔牙青年写手 签约作家 现居东莞A23东莞时报插画 吴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