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规模与经济成长的动态交互影响效果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6626047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338.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府规模与经济成长的动态交互影响效果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政府规模与经济成长的动态交互影响效果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政府规模与经济成长的动态交互影响效果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政府规模与经济成长的动态交互影响效果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政府规模与经济成长的动态交互影响效果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府规模与经济成长的动态交互影响效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府规模与经济成长的动态交互影响效果(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政府規模與經濟成長的動態交互影響效果: 臺灣之實證研究 黃瓊如、何艷宏 逢甲大學財稅系 台中郵政 25-166信箱 (04)4517250轉 4307 cjhuangfcu.edu.tw 中華民國九十二年二月 政府規模與經濟成長的動態交互影響效果:臺灣之實證研究 黃瓊如、何艷宏* 探討政府規模與經濟成長間關係的研究,近來已受到重視,但政府規模具有帶動經濟成長的效果,或是會拖累經濟成長,理論上各派學說不一,實證的結果亦多所紛歧,至今仍無定論。近幾十年來我國政府規模日益擴張,各級政府總支出占國民生產毛額的比率的由 7 0 至 7 9 會計年度的平均 2 4 % ,擴大到 8 0 至 8 9會計年

2、度的平均 2 6 % ,尤其是在 8 1 和 8 2 會計年度,更高達 3 0 % 以上。政府支出的增加是否有助於經濟成長,政府規模與經濟成長間的動態交互影響效果為何,則是值得深入探討的課題。目前以台灣地區進行政府支出與經濟成長之間動態相互影響效果的實證文獻,並不多見,因此本文乃以臺灣為實證分析對象,探討國政府規模與經濟成長之間的動態交互影響效果。 傳統上探討政府支出與經濟成長間關係的實證文獻都採用跨國的橫斷面資料來作分析,因此較無法掌握個別國家的特色,並且以各國之長期平均資料為分析的樣本點,也無法顯示出政府支出與經濟成長之間的動態交互影響關係。最近的實證研究則改採時間序列分析方法。本文則採用

3、向量誤差修正模型 (vector error correction model, VECM) 探討政府支出和經濟成長之間的動態交互影響效果,以期瞭解我國政府規模的擴大對長期經濟成長是否有所助益。實證結果顯示政府規模擴張對經濟成長有負面的影響,但影響的效果並不顯著。長期的政府規模變動,顯著地受到經濟成長的影響,經濟成長乃有助於政府規模的擴張。 關鍵詞:政府規模、經濟成長、臺灣 * 作者分別為逢甲大學財稅系助理教授與教授。 一、 前言 傳統的經濟成長理論觀點與各國實際的長期經濟成長經驗有頗大的差異。自 19 8 0 年代中期陸續有學者提出內生成長理論 (endogenous growth theo

4、ry) ,從總體模型內的變數(如人力資本、各種政府支出、公共投資和研究與發展等)來尋求解釋經濟成長的動力,因而使得政府在經濟成長過程中的角色又重新受到重視。 影響經濟成長的原因複雜多變,至於政府規模日益擴張是否有益於長期經濟成長,理論上各派學說不一。古典學派主張最佳的政府是支出最少的政府,政府不必干預經濟活動,所以政府一直維持小角色之地位。但自經濟大蕭條後,市場失靈的現象促使政府介入經濟活動以導之,因此政府扮演著積極的角色。依據凱因斯學派 (Keynesian) 觀點,政府支出擴大可以提昇有效需求,降低失業率,刺激經濟成長率。然而經歷 1970 年代兩次石油危機造成停滯性通貨膨脹 (stagf

5、lation) 後,政府規模擴大對經濟成長的有效性經常受到質疑,很多經濟學者認為政府支出會產生排擠效果,排擠效果的存在將會抵銷經濟成長。 整體而言,反對政府規模日益擴張有助於長期經濟成長的主要理由為:政府運作無效率、政府的管制會產成本和超額負擔,並且很多政府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導致資源配置扭曲、降低經濟誘因和生產力。但贊成政府支出擴張有助於長期經濟成長者所持的理由則為:政府在私人利益和社會利益的協調上扮演重要角色,經由政府的保護可預防遭外國人的剝削,並且可提社會最適的發展方針。政府規模日益擴大是否有助於一國經濟成長的爭論,雖然各有其觀點,但缺乏實證分析,很難遽下結論。 近十幾年來我國政府規模日

6、益擴張,各級政府總支出占國民生產毛額的比率的由 7 0 至 7 9 會計年度的平均 2 4 % ,擴大到 8 0 至 8 9 會計年度的平均 2 6 % ,尤其是在 8 1 和 8 2 會計年度,更高達 3 0 % 以上。政府規模的擴張是否有助於經濟成長,政府支出對經濟成長影響的效果為何,是值得加以探討。 本文將以臺灣為實證分析對象,參考 Ghali (1998)的分析架構,引進共整合概念,採用 Johansen and Juselius (1990)的多變量共整合分析法(multivariate cointegration analysis),利用向量迴歸 (vector autoregre

7、ssion, VAR) 模型/ 向量誤差修正模型 (vector error correction model, VECM) 來作分析,以瞭解政府規模對經濟成長的交互影響作用。 二、 文獻回顧 政府支出日益擴張是否有益於長期經濟成長,理論上各派學說不一,實證的結果亦多所紛歧,因為這些探討政府支出對長期經濟成長之影響的實證文獻,在模型設定方面多有不同,同時在變數衡量方面,也各有差異,各有以政府總支出(Bairam,1990;Conte and Darrat,1988;Dalamagas,2000;Hsien and Lai ,1994;Islam, 2001;李春長,1993;范芝萍,2000)

8、 、政府消費支出或投資支出(Barro, 1991;Ghali ,1997;Grier and Tullock, 1987;Landau, 1983;尚國瑞,1992;蔡宗豪 , 1996) 、 政府各項支出 (Fan et al., 2000 ; Lin, 1994) 或是政府支出成長率 (Guseh, 1997;Kormendi and Mequire, 1985)等衡量標準與平均成長率的關係來作探討。 再者,實證研究對象,各國家的發展程度和經濟制度均不同,因此導致實證結果的紛歧,政府支出對經濟成長的影響並無定論。例如: Fan et al. (2000),Glasure and Lee

9、(1999),Karras (1993),Lin (1994),Ram (1986) 和 Rubinson (1977)皆主張政府規模擴張有利於經濟成長 ; 但是 Barro (1991) , Dalamagas (2000) , Grier and Tullock (1987),Grossman (1988),Guseh (1997),Landau (1983), Oscar (2000) 和 Weber (2000)卻持相反的意見,認為政府規模與經濟成長率之間存在著顯著的負相關。Conte and Darrat (1988),Ghali (1997),Kormendi and Mequir

10、e (1985) 和Landau (1986) , 則認為政府支出並不影響經濟成長 。 Bairam (1990)和 Hsien and Lai (1994) 認為政府支出對經濟成同時具有正和負的影響,並無定論。 目前以台灣地區進行政府支出與經濟成長之間動態相互影響效果的實證文獻,不多見,迄今只有尚國瑞 (1992)、李春長 (1993)、范芝萍(2000) 和蔡宗豪 (1996)。尚國瑞、李春長 和蔡宗豪的分析方法未考慮共整合因素,因此忽略了變數間存在共整合關係所透露的長期訊息,僅能提供短期的動態訊息。范芝萍雖然有考慮共整合因素,但是在作單根檢定時卻忽略了結構性改變存在的可能性,同時也未將定

11、態變數的限制引進模型內作分析。本研究引進和共整合概念,有別於尚國瑞、李春長和蔡宗豪的分析,同時在作單根檢定時除採用傳統的方法外,尚且考慮到結構性改變下有單根現象存在的假設檢定(参考 Perron,1990, 1997;Vogelsang and P. Perron ,1998 以及 Zivot and Andrews, 1992),此乃有別於范芝萍的研究。 實證模型 三、 四、 傳統計量迴歸分析必須先確定變數之間的因果關係。傳統模型是藉由一個先驗 (prior) 基礎模型從而驗證該理論是否成立;但 VAR 模型係從資料本身的特性為基礎,不事先設定各變數之間的先驗關係,所以 VAR 模型被廣泛地

12、運用於動態分析上。本文將採用 VAR/VECM 模型來作分析。 一包含 n 個變數的 VAR 模型: tptptttYYYY+=L2211式中,p表示最適延遲期數 (lag lengths)。表示一個(n1)的向量,為漂浮項。Y為(n1)的向量,包含了在時間 t 時之 n 個變數。表示一個(nn)的參數矩陣,為變數在延遲期數 i 時之參數。為(n1)的誤差項向量,誤差項彼此獨立。 tit兩個或多個非定態的序列其線性組合具有定態 (stationary) 關係時,即有共整合 (cointergation) 關係存在,則傳統的 VAR 模型並不適用,而需引用 VECM模型。一包含 n 個變數的 V

13、ECM 模型可寫為: tptptptttYYYYY+=)1(12211L 式中,i。 )(1iiI=L1, 1=pL)(1pI=L。 i 和為參數矩陣。 VECM 模型被廣泛地應用於動態分析上,主要是其包含了短期動態和長期穩定關係。經由的變動說明短期的動態關係,透過誤差修正項(error correction term)的變動表達長期的穩定關係。 i資料來源與變數說明 本文針對臺灣地區作實證研究,資料選取期間為 1966 年至 2001 年,資料來源為 EPS/AREMOS 臺灣地區國民所得統計資料庫 、 EPS/AREMOS 臺灣地區進出口貿易資料庫與 EPS/AREMOS 中華民國財稅統計

14、資料庫。 投資和貿易會受經濟成長影響,也對經濟成長有所影響,而政府支出也可能會影響到投資與貿易,也可能受投資與貿易所影響。所以,本文的實證模型中使用的變數包括:國內生產毛額 (GDP)、政府總支出佔 GDP 的比重、投資佔 GDP的比重、出口佔 GDP 的比重、進口佔 GDP 的比重等五個變數(參表一) 。 本文以政府總支出佔 GDP 的比重作為政府規模的代理變數,以固定資本形成毛額與存貨變動兩者加總,即為資本形成毛額,作為投資的代理變數,而出口和進口均包含商品與勞務。GDP、投資、出口與進口均屬曆年資料,但政府總支出為會計年度資料,因此調整與曆年資料一致1。並且將所有變數的資料全部取其自然對

15、數值。 本文之實證步驟步驟如下: 1. 對所有變數作單根檢定 (unit root test),若所有變數皆為定態,則進行 VAR 模型分析;否則進行共整合檢定。 2 . 共整合檢定的結果顯示變數呈共整合關係,則進行 VECM 模型分析。若無共整合關係,則對原始資料取一階差分後再進行 VAR 模型分析。 3 . 運用 AIC 訊息準則 (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 SC 訊息準則 (Schwartz criterion)與概似比檢定(likelihood ratio test)加以協助判斷,以決定 VAR/VECM 模型之最適延遲期數。 4 . 實證模型估計。

16、 五、 實證結果 1 依照民國 87年 10月 29月公佈施行之新修正預算法規定,政府會計年度由七月制調整為曆年制,並編制 88年下半年及 89年一次 18個月之預算,稱為 89會計年度,以資銜接。自 90會 計年度起會計年度為曆年制。 傳統的計量經濟分析是建立在變數具定態的假定上。然而,一般而言總體經濟變數時間序列水準值資料太多具有非定態的特性,普遍存在慮單根現象,因此在估計 VAR/ VECM 模型之前,先執行單根檢定。 (一)單根檢定 單根檢定的目的乃在檢驗時間序列變數是否具有恆定性,若時間序列變數不具有恆定性,但是卻未作單根檢定,而直接以傳統的估計方法進行實證分析,則實證結果可能會產生假性迴歸 (spurious regression) 問題。經常用於單根檢定的方法有:Augmented Dickey-Fuller (ADF) 檢定, Phillip-Perron (PP) 檢定及Kwiatkowski-Phillips-Schmidt-S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