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笔记,这个简直完美了-1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46620933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94.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微生物学笔记,这个简直完美了-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医学微生物学笔记,这个简直完美了-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医学微生物学笔记,这个简直完美了-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医学微生物学笔记,这个简直完美了-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医学微生物学笔记,这个简直完美了-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微生物学笔记,这个简直完美了-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微生物学笔记,这个简直完美了-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学微生物学笔记医学微生物学笔记,这个简直完美了这个简直完美了! 医学微生物学; 微生物: 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体形微小、 结构简单、 ;千倍;4:特殊的病原菌应在同一种疾病中查见,在健康人;第一篇细菌学;第一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第一节细菌的大小与形态;1、观察细菌常采用光学显微镜, 一般以微米为单位; 2、 按细菌外形可分为: ; 球菌 (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第二节细菌的结构;1、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医学微生物学 微生物: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 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

2、生物。 4:特殊的病原菌应在同一种疾病中查见,在健康人中不存在;该特殊病原菌能被分离培养得纯种;该纯培养物接种至易感动物,能产生同样病症;自人工感染的实验动物体内能重新分离得到该病原菌纯培养。 5、免疫学:主动免疫;被动免疫。 第一篇 细菌学 第一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第一节 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1、观察细菌常采用光学显微镜,一般以微米为单位。 2、按细菌外形可分为: 球菌(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 杆菌(链杆菌、棒状杆菌、球杆菌、分枝杆菌、双歧杆菌) 螺形菌(弧菌、螺菌、螺杆菌) 第二节 细菌的结构 1、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 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

3、芽胞 2、革兰阳性菌(G+) :显紫色;革兰阴性菌(G-) :显红色。 3、 细胞壁结构 肽聚糖组成 肽聚糖厚度 革兰阳性菌 G+ 革兰阴性菌 G- 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五肽交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构成疏联桥构成坚韧三维立体结构 松二维平面网络结构 2080nm 1015nm 肽聚糖层数 肽聚糖含量 磷壁酸 外膜 可达 50 层 占胞壁干重 5080% 有 无 仅 12 层 仅占胞壁干重 520% 无 有 4、G-菌的外膜 脂蛋白、脂多糖(LPS)【脂质 A,核心多糖,特异多糖】 、脂质双层、 脂多糖(LPS) :即 G-菌的内毒素。LPS 是 G-菌的重要致病物质,使白细胞增多,直至休克死亡

4、;另一方面,LPS 也可增强机体非特异性抵抗力,并有抗肿瘤等有益作用。 脂质 A:内毒素的毒性和生物学活性的主要成分,无种属特异性,不同细菌的脂质 A 骨架基本一致,故不同细菌产生的内毒素的毒性作用均相似。 核心多糖:有属特异性,位于脂质 A 的外层。 特意多糖:即 G-菌的菌体抗原(O 抗原) ,是脂多糖的最外层。 5、 G-菌的外膜是一种有效的屏障结构,使细菌不易受到机体的体液杀菌物质、肠道的胆盐及消化酶等的作用。 6、细菌细胞壁缺陷型(细菌 L 型) :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结构受到理化或生物因素的直接破坏或合成被抑制,这种细菌壁受损的细菌在高渗环境下仍可存活者称为细菌细胞壁缺陷型。 原生质

5、体: G+菌细胞壁缺失后, 原生质层仅被一层细胞膜包住 原生质球:G-菌肽聚糖层受损后尚有外膜保护 细菌 L 型的诱发因素, 如: 溶菌酶, 青霉素, 溶葡萄球菌素, 胆汁,抗体,补体等。 溶菌酶: 能裂解肽聚糖中 N-乙酰葡萄胺和 N-乙酰胞壁酸之间的-1,4 糖苷键,破坏聚糖骨架,引起细菌裂解。 青霉素:能与细菌竞争合成肽聚糖过程中所需的转肽酶,抑制四肽侧链上 D-丙氨酸与五肽桥间的联结,使细菌不能合成完整的肽聚糖,在一般渗透压环境中科导致细菌死亡。 细菌 L G+菌细胞壁缺损形成的原生体,在普通培养基中很容易胀裂死亡,必须保存在高渗环境中。 7、细胞膜: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物质转运;呼吸

6、和分泌;生物合成;参与细菌分裂:细菌部分细胞膜内陷、折叠、卷曲形成的囊状物,称为中介体。 8、细胞质: 核糖体:链霉素(与细菌核糖体的 30S 亚基结合)和红霉素(与细菌核糖体的 50S 亚基结合)均能干扰其蛋白质合成,从而杀死细菌,但对人体核糖体无害。 质粒: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为闭合环状的双链 DNA 胞制颗粒:贮藏有营养物质。异染颗粒(也成迂回体,嗜碱性强,用甲基蓝染色时着色较深呈紫色)常见于白喉棒状杆菌。 9、核质:细菌的遗传物质。 10 荚膜:包绕在细胞壁外的一层粘液性物质,为多糖或蛋白质的多聚体,用理化方法去除后并不影响菌细胞的生命活动。 厚度0.2 微米边界明显的称为荚膜或大荚膜

7、;厚度0、2 微米的为微荚膜。 若粘液物质疏松地附着于菌细胞表面,边界不明显且易被洗脱者成为粘液层。 大多数细菌的荚膜为多糖,多糖分子组成和构型的多样化使其结构极为复杂,成为血清学分型的基础。 荚膜对一般碱性染料亲和力低,不易着色。 荚膜的功能:抗吞噬作用;粘附作用;抗有害物质的损伤作用。 鞭毛:包括:单毛菌、双毛菌、丛毛菌、周毛菌 鞭毛由基础小体、钩状体、丝状体三部分组成。 鞭毛的功能:使细菌能在液体中自由游动,速度迅速。细菌的运动有化学趋向性,常向营养物质处前进,而逃离有害物质。有些细菌的鞭毛与致病性有关。 菌毛:必须用电子显微镜观察 普通菌毛:与细菌粘附有关。 性菌毛:仅见于少数 G-菌

8、。具有传递遗传物质作用。 芽胞:细菌的休眠形式,营养缺乏尤其是 C、N、P 元素不足时,细菌生长繁殖减速, 启动芽胞形成的基因。 细菌的芽胞由内向外依次是:核心、内膜、芽胞壁、皮质、外膜、芽胞壳和押宝外衣。 芽胞的形成与发芽:芽胞具有完整的核质、酶系统和合成菌体组分的结构,能保存细菌的全部生命必须物质,芽胞形成后细菌即失去繁殖能力。一个细菌只形成一个芽胞,一个芽胞也只能生成一个菌体。 芽胞的功能:细菌的芽胞对热力、干燥、辐射、化学消毒剂等理化因素均有强大的抵抗力。此外,当芽胞成为繁殖体后,能迅速大量繁殖而致病。 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 第一节 细菌的理化性质 1、细菌的化学组成:水、无机盐、蛋白质

9、、糖类、脂肪、核酸 2、细菌的物理性状:光学性质;表面积;细菌的相对表面积大,有利于同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带电现象;半透性:细菌的细胞膜和细胞壁都有半透性,有利于吸收营养和排除代谢产物;渗透压:细菌所处一般环境相对低渗。 第二节 细菌的营养和生长繁殖 一、细菌的营养类型 1、自养菌:化能自养菌、光能自养菌 2、异养菌:腐生菌、寄生菌 所有的病原菌都是异养菌,大部分属寄生菌。 二、细菌的营养物质 1、水 2、碳源 3、氮源:作为菌体成分的原料 4、无机盐:常用元素(P、S、K、Na、Mg、Ga、Fe)微量元素(Zn、Cu、Mn、钴) 各类无机盐的公用:构成有机化合物,成为菌体的成分;作为酶的组成成

10、分,维持酶的活性;参与能量的储存和转运;调节菌体内外渗透压;某些元素与细菌的生长繁殖和致病作用密切相关。 5、生长因子:生长因子是指,某些细菌细菌生长所必须的但自身又不能合成,必须由外界供给的物质。 三、细菌摄取营养物质的机制 1、被动扩散: 2、主动转运系统:依赖于周浆间隙结合蛋白的转运系统; 化学渗透趋势转运系统; 基团转移。 四、影响细菌生长的环境因素(简答) 1、营养物质:水、碳源、氮源、无机盐及生长因子为细菌的代谢及生长繁殖提供必需的原料和充足的能量 2、酸碱度(pH):多数病原菌最适 pH 为 7.2-7.6,而结核杆菌最适 pH值为 6.5-6.8,霍乱弧菌最适 pH 值为 8.

11、4-9.2。 3、温度:病原菌最适温度为 37 度。 4、气体: O2:根据细菌代谢时对氧气的需要与否分四类: 专性需氧菌:具有完善的呼吸酶系统,需要分子氧作为受氢体以完成需氧呼吸,仅能在有氧环境下生长。 微需氧菌:在低氧压(5%-6%)生长最好。 兼性厌氧菌:兼有有氧呼吸和无氧发酵两种功能,在有氧、无氧环境中均能生长,但以有氧时 生长较好。大多数病原菌属于此。 专性厌氧菌:缺乏完善的呼吸酶系统,只能进行无氧发酵,必须在无氧环境中生长。 CO2: 对细菌生长也很重要, 大部分细菌在代谢中产生的 CO2 可满足需要,个别细菌初次分离时需人工供给 5-10%CO2。 5、渗透压: 五、细菌的生长繁

12、殖 1、细菌个体的生长繁殖: 繁殖方式-细菌以简单的二分裂方式进行无性繁殖。 繁殖速度-繁殖一代所需时间(代时)约 20-30min。但少数细菌代时较长,如结核分枝杆菌代时为 18 小时。 2、细菌群体的生长繁殖: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衰退期 繁殖规律-生长曲线 迟缓期:细菌被接种培养基的最初一段时间,主要是适应新环境,同时为分裂繁殖作物质准备,此时细菌体积比较大,含有丰富的酶和中间代谢产物。 对数期:细菌分裂繁殖最快的时期,菌数以几何级数增长,研究细菌的最佳时期。 稳定期:由于营养物质的消耗,代谢产物的堆积,繁殖数与死亡数几乎相等。活菌数保持稳定。一些细菌的芽胞、外毒素和抗生素等代谢产物大

13、多在稳定期产生。 衰退期:繁殖变慢,死菌数超过活菌数。细菌形态发生改变,生理活动趋于停滞。 第三节 细菌的新陈代谢和能量转换 一、细菌的能量代谢 细菌能量代谢活动中主要涉及 ATP 形式的化学能。细菌的有机物分解或无机物氧化过程中释放的能量通过底物的磷酸化或氧化磷酸化合成ATP。 生物体能量代谢的基本生化反应是生物氧化,其方式包括:加氧、脱氢和托电子反应,细菌则以脱氢或氢的传递更为常见。 发酵:以有机物为受氢体的生物氧化。呼吸:以无机物为受氢体的生物氧化。以分子氧为受氢体的是有氧呼吸,以其他无机物为受氢体的是厌氧呼吸。 病原菌合成细胞组分和获得能量的基质主要为糖类,通过糖的氧化或酵解释放能量,

14、并以高能磷酸键的形式(ATP/ADP)储存能量。 1、EMP 途径,又称糖酵解。大多数细菌共有的基本代谢途径,有些专性厌氧菌产能的唯一途径。 2、磷酸戊糖途径,又称一磷酸己糖途径。为生物合成提供前提和还原能。 3、需氧呼吸,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进行需氧反应。 4、厌氧呼吸,专性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都能进行厌氧呼吸。 二、细菌的代谢产物 分解代谢产物和细菌的生化反应 合成代谢产物及其医学上的意义 1、热原质(致热源) :是细菌合成的一种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产生热致源的细菌大都为格兰阴性菌,热致源即其细胞壁的脂多糖。 2、毒素及侵袭性酶:外毒素:多数 G+菌和少数 G-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释放菌体外的蛋白质; 内毒素:G-菌细胞壁的脂多糖;外毒素毒性强于内毒素。 侵袭性酶:某些细菌产生的,能损伤机体组织,促使菌体的侵袭和扩散,是细菌重要的致病物质。 3、色素:水溶性;脂溶性。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行业资料、高等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应用写作文书、专业论文、文学作品欣赏、生活休闲娱乐、中学教育、外语学习资料等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