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戒环的法华思想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6597835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51 大小:575.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代戒环的法华思想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宋代戒环的法华思想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宋代戒环的法华思想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宋代戒环的法华思想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宋代戒环的法华思想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宋代戒环的法华思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代戒环的法华思想(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揭諦20(2011.01) ,頁 73-123 宋代戒環的法華思想宋代戒環的法華思想 黃國清黃國清 摘要 本文以宋代戒環法華經要解的思想為研究主題,解明其判教論、科判論、佛性論與一乘論。戒環雖參考前賢注疏,但擁個人的佛學思想,提出具特色的法華觀點。關於判教論,戒環援引天台教判的五時時序,但主張法華經與華嚴經思想的一致,為他借華嚴思想詮解法華經的做法提供正當性。 華嚴經頓說圓實大法,樹立如來出世教化大本, 法華經是此一乘教化的完滿實現,兩經義理層次相同,呈現如來說法的始終一貫。至於科判論,他利用詮釋華嚴經之智體與行用的相攝不二,分析法華經結構,全經不外智體與妙行的展示。戒環解釋法華經的核心概念

2、是真心佛性,他將一乘妙法、佛知見、諸法實相、一大事等概念統攝於一心的概念之下 , 形成簡約精要的真心佛性論。此種思想以楞嚴經的佛性如來藏為中心,融通華嚴和禪宗的心性論,作為戒環詮釋諸經的基本理論。戒環的會歸一乘觀念贊同眾生成佛論與會二歸一說 。 戒環肯定一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助教授 74 揭諦第 20 期,2011 1 月 切眾生的成佛潛能, 法華經提供實現佛果的因緣。一切大乘法門皆直接通向佛果 , 二乘權法是特為一類根器有情的曲折設計,法華會上必然會歸他們,使所有聞法者同在一乘菩薩道途。 關鍵詞:戒環、法華經要解、真心佛性、一乘、判教、科判 【收稿】2010/10/6 【接受刊登】2011/

3、1/2 宋代戒環的法華思想 75 宋代戒環的法華思想宋代戒環的法華思想 黃國清 黃國清 壹、前言 壹、前言 宋代戒環撰有法華經要解一書,有日本學者將他歸為中國法華五大家之一。1儘管賦與戒環如此的地位,學界有關其法華思想的探討甚少。水野弘元 戒環的法華經要解的研究 是篇專門研究,用僅能獲得的有限文獻資考察書名與作者生平,並提及戒環的楞嚴經與法華經注疏對韓國禪門的影響;關於法華經要解的內容梗概與特色,水野氏引述戒環書中的注解場,圖示其科判並做簡單分析,以及概明此書的內容特點。2水野氏的學術專業域在原始佛教,非法華經與中國佛學,由他撰寫這1 稻荷日宣將法雲、智顗、吉藏、窺基和戒環為中國法華經注釋的五

4、大家。氏著: 法華經一乘思想研究(東京:山喜房佛書, 1975) ,第一章第四節五大家科文 。 2 水野弘元: 戒環法華經要解研究 ,坂本幸男編: 法華經中國的展開 (京都:平寺書店,1972) ,頁 393-414。水野氏認為 戒環此書的注釋場有依華嚴經作解並考其他經典與注疏,及視 華嚴經與法華經的旨趣為一致而採融通觀點。至於此書內容特 點為廣引中印佛籍、獨自的科分場、對法華九喻和種法師的特殊 解等。 76 揭諦第 20 期,2011 1 月 個主題的文是項有趣的安排。在他的文中,戒環的法華思想尚未得到適當和深層的展示 。 稻荷日宣的相關研究只圖示法華經要解的科判架構,附加簡單的文字分析。3

5、崔昌植戒環的楞嚴經教判引河村孝照的續藏經解題(三)到戒環於宣和間(1119-1125)撰寫妙法華經要解二十卷,闡揚天台的奧義。4這個法值得商榷,戒環雖在釋文中徵引某些天台注解 , 但其核心思想並非植基於天台教。綜言之,當前學界對戒環法華思想缺乏適與足夠的解明。 本文研究法華經要解的思想特色,通過文的詳密研,出其中的思想要點,給與系統與深層的意義闡釋。首先,考察戒環的生平梗概及法華經要解的影響,尤其是此書對後代法華注疏的影響尚缺乏當代學術文獻的揭。其次,分別討其判教與科判的特點,這個項目可反映注釋家對經典的整體概觀。再次,探討他注解法華經 的基底概,即真心佛性思想。最後,釐清其一乘觀點,聚焦於是

6、否肯定眾生成佛及會歸一乘的議題 。 鑑於宋代及其以後的法華經注疏甚少獲得研究,本文的研究成果既有助於戒環法華思想的解,也補充學界對宋代法華經3 稻荷日宣: 法華經一乘思想研究 ,頁 58-61。 4 崔昌植 : 戒環楞嚴經教判 , 大久保順先生傘壽記 文集 (東京:山喜房佛書,1994) ,頁 287-311。 宋代戒環的法華思想 77 注疏的思想研究。 貳、戒環的生平及法華經要解的影響 貳、戒環的生平及法華經要解的影響 戒環是宋代義學僧人,現存有華嚴經要解 、 法華經要解與楞嚴經要解三部佛經注疏,後代注釋家對其注釋內容多所考,但有關他的生平卻僅星與簡的記載。 華嚴經要解署名宋溫白寺比丘戒環集

7、 ;5法華經要解與楞嚴經要解同署名溫開元寺比丘戒環解 ;6另 楞嚴經要解 的跋文言及 溫寶勝戒環禪師 。7戒環生卒月詳, 法華經要解之初宋僧及南所寫序文提到宣和己亥 (宋徽宗宣和二,1119)戒環命他校證,又在丙午 (宋欽宗靖康元,1126)對這本注解書討疏尋經,詳再四 。8又及南為楞嚴經要解寫序文的時間是南宋高宗建炎元(1127)。9 華嚴經要解的自序文所記撰寫時間為建炎戊申上元日10,即高宗建炎二(1128) 。 楞嚴經要解 書末由儀撰於 建元己酉(1129)中秋後五日 的跋文,則言這部注解未及通時戒環已經謝5 新纂卍續藏冊 8,頁 451 上。 6 新纂卍續藏冊 30,頁 280 中;

8、新纂卍續藏冊 11,頁 776 中。 7 新纂卍續藏冊 11,頁 886 上。 8 新纂卍續藏冊 30,頁 276 上-中。 9 新纂卍續藏冊 11,頁 776 中。 10 新纂卍續藏冊 8,頁 451 上。 78 揭諦第 20 期,2011 1 月 世。11依憑這些資,可推知戒環這幾部著作的撰述期間及其生存代的下限,他在 1128 到 1129 間圓寂。他長期住錫的寺院是溫 (今泉州) 的白寺,即開元寺。至於 寶勝 ,應是開元寺下的一處支院。12 關於戒環生平的介紹,據與其同時代的可靠史,能獲得的信息實甚有限。及南妙法華經解序: 溫寺環師,深究一乘,博探眾,研幾摭要,為之科解。宣和己亥初辱鄙

9、,命予校證。既又徧質宗匠,務佛心。越丙午會予南山,討疏尋經,詳再四。黜名相,芟蘩蔓,使入佛知者,無摘尋枝之厭,有析薪秉燭之觀,是真能發明祕要之藏也。13敘華嚴經要解的撰寫過程與釋文的精要特色。又及南首楞嚴經要解序: 溫環師,一生掩關,與世好,獨陪黃卷聖賢,冥搜博訪,藉其筌筏,以探如藏,游徧知海,而造乎一畢竟之地。思與同志共,11 新纂卍續藏冊 11,頁 885 下-886 上。 12 明末元賢纂修溫開元寺志記載唐代垂拱二(686),黃守恭舍桑園建寺,初名華寺。唐玄宗開元 26 (787)改額開元寺。五代十國 到宋代,旁創支院一百二十區,到元世祖至元 22 (1285)始因奏請合 諸支院為一寺,

10、賜額大開元萬壽禪寺。同書支院下云: 寶勝院, 興創未詳,戒環居之,作三經要解。名山古剎中國佛寺 志位典藏的此志照相圖版, http:/dev.ddbc.edu.tw/fosizhi/ui.html?book=g062,頁 15-16、47。 13 新纂卍續藏冊 30,頁 276 上-中。 宋代戒環的法華思想 79 因為是解。14到戒環喜好閉關獨居,精研佛典,撰寫注疏。儀楞嚴經要解跋文: 溫寶勝戒環禪師,少達妙,深悟大乘,而首楞嚴尤謂得意。嘗欲誘中止之徒徑登寶所,乃為要解 ,鈎深隱,續斷截繁,錯節盤根恢恢遊刃,言約義豐,詞暢詣。披其解則其經,文昭然,如指諸掌。惜乎未及通,而禪師委蛻。泗州長璿久從

11、之游,深刻意,乃為募緣鏤板,以廣其傳。15述戒環深悟大乘義,尤其精於楞嚴經 ,為此經所作注解言簡意賅,深達意旨,以及僧人璿與他的交誼。 戒環所撰 法華經要解 映現宋代佛學的簡約和融合的風格16,具有戒環個人的佛學思想,對後代法華經注釋家有重要影響。元代真德秀大乘妙法華經精解評上下二卷共引述法華經要解四百餘處。17明末釋德清法華經通義只舉智顗和戒環的法華經注疏作為代表,述前者過繁而後者過簡,以表明他個人的著作目的。18明代錢謙益大佛頂首楞嚴經疏解蒙鈔卷首: 環師一生14 新纂卍續藏冊 11,頁 776 上。 15 新纂卍續藏冊 11,頁 885 下-886 上。 16 關於戒環的注解特色,可拙著

12、: 宋代戒環法華經要解的釋經態與注解方法 , 佛教文學與文獻國際學術研討會 ,嘉義:南華 大學。 (已通過審查,正式出版中。) 17 大乘妙法華經精解評收於新纂卍續藏冊 31。 18 新纂卍續藏冊 31,頁 524 上。 80 揭諦第 20 期,2011 1 月 掩關,深悟玄, 法華 、 華嚴 、 楞嚴皆有新解。而是經則於台家觀諦膠纏封執之後,解黏釋縛,迢然自遠,其有大過人者。19述戒環的經疏有其獨到解,特別是在天台教觀的巨大影響之際,能以清新明暢的筆法,直探佛法的深遠意趣。雖然錢謙益是就楞嚴經的注解為,但解可同時適用於戒環其他著作,他是以楞嚴經的佛性義作為根據而融通三部大乘經典的義。 (此點

13、下文討)天台教學表現最精彩者是在法華經的疏解,戒環法華經要解雖有考天台經疏以解釋文之處20,但注解風格與義內容全然自成一格 。 明末無相 法華經大意在解 方品 十如是 段讚歎戒環: 此一段經,南嶽、天台諸師講各同,惟溫環師講為當。21十如是是方品甚為重要的一段話。又在同品又舍弗無信此法,無有是處也肯定戒環的科文。22因無相書中除另一處引到台宗科文,都未古代注疏的徵引,二次舉出戒環注解,反映他對法華經要解的重視。 清初道霈泊菴稿法華經集註序: 近世碩師19 新纂卍續藏冊 13,頁 504 下。 20 戒環引到天台法華注疏之處或標智者 ,或言天台 ,也有引用而做標示者。如 藥草喻品 對三草二木的分

14、判主要依天台觀點。 新纂卍續藏冊 30,頁 308 中-下。 21 新纂卍續藏冊 31,頁 487 下。 22 新纂卍續藏冊 31,頁 493 下。 宋代戒環的法華思想 81 大德隨順機宜,依文解釋,以初學,凡有家, 要解 、知音 、擊節 ,及大窾 、 箋註等,雖門戶淺深有同,而其大綱原背於天台,允稱法壇鉅匠,足翼天台於窮也。富沙謝晉公居士,夙植智種,欣玅法,杜門閱經,饜飫法味,乃取溫環師要解 、庭潤師箋註合釋此經。23道霈雖將諸家注解視為天台輔翼,但他寫序對象的謝晉公所作集註主要考戒環和一潤的注解 。 清代智祥集法華經授手緣起提到想注解此經之時: 然窮山僻,苦無疏解,家藏惟科註 、 直指二種。乃五日,有僧持要解 、 知音 。至翌日,僧又持大窾 。至於是,五解謀而聚。24法華經要解亦為他考的幾種注疏之一; 法華經授手 中共引用戒環的注解十次。另外,清代咫觀法界聖凡水大齋法寶懺卷 5 將法華經要解 收入請的法寶之一,是在智顗撰述之外僅的法華經注疏。25清代吳鄭衡新刻法華演義序: 是故陳隋以,注釋者一家,而以辨才分疏者,惟天台為獨步。厥後唐之荊溪,僅為釋籤 。宋之溫,第有要解 。至於元,有科注之刻,加己,而仍以天台成23 新纂卍續藏冊 72,頁 695 下-696 上。 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