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名作欣賞(PPT-55)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596663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9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詩名作欣賞(PPT-55)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唐詩名作欣賞(PPT-55)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唐詩名作欣賞(PPT-55)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唐詩名作欣賞(PPT-55)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唐詩名作欣賞(PPT-55)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唐詩名作欣賞(PPT-5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詩名作欣賞(PPT-55)(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引言 P.2 初唐詩歌 P.3 -春江花月夜 張若虛 P.4-8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P.9-12 -贈薛播州十四首 楊素 P.13-16 盛唐詩歌 P.17 - 別 董 大 高 適 P.18-21 -月夜憶舍弟 杜甫 P.22-25 -客中作 李白 P.26-28 中唐詩歌 P.29 -烏衣巷 劉禹錫 P.30-32 -杜陵叟 (白居易) P.33-37 -離思五首(之四) 元稹 P.38-41 晚唐詩歌 P.42 -將赴吳興登樂遊 杜 牧 P.43-45 -無題 李商隱 P.46-49 -金陵圖 韋莊 P.50-52 參考資料 P.53 組員名單 P.54中國詩歌的傳統源遠流長,而

2、且從來也沒有中斷過 。在各種文學體裁中,詩歌是最有影響力的一種,散 文、小說、戲劇都有詩化的傾向。而詩歌發展至唐代 時更達至顛峰。古語有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訡詩也會訡。 唐詩的體裁多姿多彩,穿梭古今,而且這些詩都充滿 熱烈的感情力量和藝術魅力,使它們可以傳誦千古。唐詩是中國人的驕傲,是我們的文化瑰寶,現在 是時候讓我們品嚐唐詩的著作了。初唐的前50年仍延續著南朝的詩風,宮體詩充斥詩壇,以綺錯婉媚為 本的上官體是這個時期的代表。漸漸地,一批通過科舉考試進入仕途的 、出身中下層的詩人,成為詩歌創作的主力。他們的詩歌脫離宮廷的內容,成 為個人的抒情和寄托。正如聞一多所說:宮體詩在盧照鄰和駱賓王手

3、裡由宮 廷走到市井,五律在王勃和楊炯的時代從台閣移至江山與塞漠。初唐時期,先有初唐四傑等人突破宮體狹隘的題材,並融合了南 北文風,以詩歌表現廣闊的社會生活和重大的政治問題。繼有沈佺期、宋之問 確立律體。七言歌取得突出的成就,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是代表作之一 。此後,又有陳子昂高倡建安風骨,建立剛健有力的新詩風。這一切形成一種 新的趨勢,為盛唐詩歌的健康發展開闢了道路。總的說來,初唐詩歌尚未能完全擺脫六朝的浮華和纖弱,詩歌的現實性和 思想性也略嫌不足,但已為詩歌發展帶來新氣象。春江花月夜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遶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裡流

4、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祇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台。玉戶簾中捲不去,擣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背景:初唐還有一位重要的詩人就是張若虛,唐代吳興人,由殿試登第,官至集賢殿學士,有才華與 名聲,跟賀知章、張旭

5、、張若虛合稱“吳中四士“。他的詩保存下來的只有兩首,但一首春江花 月夜就奠定了他在唐詩史上大家的地位形式: 句數:三十六句 字數:七字 押韻:自由 詩律:沒有規定 總括來說,此乃五言古詩,沒有所規定的句數限制,在押韻方面也沒有特定的安排,更不見此詩有任 何的押韻,在詩律上亦沒有明顯安排,詩中的限制比較少,平仄押韻都十分自由,詩句淺白,容易了 解。技巧:從”春江潮水連海平”到” 落月搖情滿江樹”月生寫到月落,把現實的情景和詩中人物的 夢境結合在一起,寫得迷離恍惚,氣氛朦朧。 詩的感情隨著月下景物的推移逐漸展開、變化,忽此忽彼,亦虛亦實,跳動著,斷續著。”江 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到江畔何人

6、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景象由遠至近,高至低, 有時讓人覺得難以把握,但又覺得有深邃的東西在裡邊,值得深入發掘。這就是人生的短暫, 離別的痛苦,以及青春的美麗。詩題中的五個字:春、江、花、月、夜,全都點到了,”春江潮水連海平”帶出了第一個 春;“江流宛轉遶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亦同時帶出江、花;至於”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 年初照人”描寫了月,最後的夜在整首詩中沒有提到,但從景象和月色,可知當時係夜間。 詩中雖說春、江、花、月、夜,亦有重點,這就是月,其他四個字都是陪襯。詩人從月生 開始,繼而寫月下的江流、月下的芳甸,月下的花林,月下的沙汀,然後就月下的思婦反復抒 寫,最後以月落收結。有主有

7、從,主從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構成完整的詩歌意境。這首詩的景物描寫,採取多變的角度,敷以斑爛的色彩,很有藝術效果。同是寫月光,就 有初生於海上的月光,有花林上似霰的月光,有沙汀上不易察覺的月光,有妝鏡台上的月光, 有擣衣砧上的月光,有斜月,有落月,多麼富於變化!詩中景物的色彩,雖然統一在皎潔光亮上,但是因為襯托著海潮、芳甸、花林、白雲、青 楓、玉戶、閒潭、落花、海霧、江樹,因此隨著景物出現變化,而取得了斑爛多彩的效果。特色: 春江花月夜採用樂府清商曲吳聲歌舊題。樂府以漢代民歌為主,它的主要特點是能夠配 合音樂而歌唱, 樂府呈現一種脫離音樂、逐漸書面化的趨勢。由此詩正好以樂府的特色為基本, 創作出春

8、江花月夜。同時於詩中寄予深遠的感受,帶出美好生活的嚮往,加上詩中意境美觀, 讓讀者投身詩中,甚至可作編由之用,成為初唐特色作品之一,更為唐代文學奠定基礎。風格:這首詩結合題目從月升寫到月落,交織著青春的美好和人生的離別之情。詩人把遊子思婦 的離愁放在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上,以良辰美景襯托離別之苦;又以江月與人生對比,顯示人生 的短暫,而在短暫的人生裡,那離愁就越發顯得濃郁。這首詩固然帶著些許傷感和悽涼,但總 的看來並不頹癈。它表現了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對於青春年華的珍惜,以及對宇宙、人生的 探索,境界是相當開闊的。可見詩人同時在詩中表現出快樂中帶點憂傷,但同時憧憬未來的自 由風格,給讀者舒暢並引起共鳴。感想:看過這詩後,不禁想起高嘉潞春江花月夜現之詩版中的幾句,“蜿蜒春水,灑水下, 西斜落月,散水中央”,同樣是描寫春,感覺又顯感慨;“月月年相似,?人不同”又多添幾 分無奈;“幽潭靜月,呈落花”亦帶出作者的寂寞和心境靜止;最後“畔上初見月者,月下初 照人者“可見高嘉潞受原著春江花月夜的影響之深。 文學創作總是困難重重,創新是我們追求的,但我認為要從一樣已有的東西,加上新的元素, 新貌勝舊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