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件 岳麓版必修1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591279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4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件 岳麓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件 岳麓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件 岳麓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件 岳麓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件 岳麓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件 岳麓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件 岳麓版必修1(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基础导学知识梳理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1.确立(1)时间: 时期,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2)内容三省: 省负责起草诏令, 省负责执行,省封驳审议。六部: 、 、 、 、 、工六部。隋唐中书尚书 门下吏户礼兵刑(3)作用相互牵制和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 。分割 ,避免权臣专权,加强了 。办事效率相权皇权问题思考1.三省六部制有何特点?其积极作用是什么?提示 (1)特点:三分相权,各部门互相合作,互相牵制,职责分工明确。三省长官品级较低。政事堂集体议政增强了三省功能。(2)积极作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制是我国官制

2、史上的重大变革,它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此后历朝都基本沿袭了这种制度。2.演变(1)宋代:设“ ”、 和三司分割相权。(2)元代:只设 ,长官为 ,六部归入中书省。3.评价(1)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标志着中国发生了深刻变化。(2)既明确了 ,又使三省相互牵制,对后世的 产生了深远影响。中书门下枢密院中书省宰相古代政治体制行政分工国家体制问题思考2.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与西方资本主义三权分立制度的根本不同点在哪里?提示 西方三权分立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特点,而中国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则体现了君主专制统治的特点。3.从汉至元中央政治制度是如何演变的?主要解决了什么矛盾?提示 (1)汉初实行三公九卿

3、制,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三省六部制取代了三公九卿制;宋元时期,基本形成中书省主政,枢密院主军事的局面,北宋又设参知政事、三司使分割宰相权力。(2)在这一变化过程中主要是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二、选官制度1.战国至汉初:实行 制度。2.汉武帝时期:实行 和(1)原因:为适应 需要设立的。(2)内容 是让各郡国每年向国家推荐人才。征辟制是中央和地方官府向 征聘人才。(3)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 的需要。容易任人唯亲, 和 容易形成小集团。军功爵察举制征辟制和平年代察举制社会官僚队伍荐举人被荐人3.隋唐时期:实行(1)背景:隋朝统一后, 没落,依据 选官的制度不适应政治、社会需要。(2)过程 时规定

4、每州每年贡士三人,后分设不同科目推荐人才。隋炀帝时设 ,以 取士。 代日臻完善,成为中央统一分科、 举行的考试选官的制度。科举制士族门第隋文帝进士科试策唐定期(3)影响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 提供了参政机会,扩大了统治的 。促进了 的进一步成熟,为官僚队伍提供了大批高素质人才。成为中华帝国长期保持繁荣的 之一。士人社会基础官僚体制制度保障问题思考4.科举制实施的影响有哪些?提示 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一制度为

5、历朝沿用,影响深远。三、监察与谏议1.目的:维护 的正常运转,保证官僚队伍的 和 。2.历程(1) 时期,确立起官员监察制度。(2)隋唐时期,形成 ,其中 负责谏议和封驳。(3)宋代,出现独立的谏官机构 。(4) 时期,监察制度达到顶峰。中央设有 ,分设 ,又设 。地方设负责监察的是 。国家机器廉洁效率秦汉三省六部制门下省谏院明清都察院 监察御史六科给事中按察使司3.评价(1)积极方面:在整顿 ,打击地方 ,维中央集权,谏正 过失,防止决策 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消极方面:不能从根本上约束 的无上权力,也未杜绝官僚队伍中的 和 现象。吏治皇帝割据势力失误皇帝腐败低效 问题思考5.如何认识

6、古代中国的监察和谏议制度?提示 从积极性和局限性两方面作出评价。这种制度虽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权,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但它作为一种常设的政治制度,在整顿吏治、防止决策失误和加强中央集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问题思考6.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成熟体现在哪些方面?提示 体现在以三省六部制为代表的中央行政体制的成熟,以科举制为代表的选官用人制度的成熟,维护官僚队伍廉洁高效的监察制度的完善。知识网络探究1 皇帝为什么经常设立新的机构分割或取代宰 相的权力?思路点拨 中枢权力机构的变化,实际上反映出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非常容易专权。用不易于威胁皇权的机构去制约宰

7、相,是皇帝巩固其绝对专制地位的有效手段。互动探究答案 (1)宰相位高权重,对皇权有很大的制约作用,而新增机构地位需要有一个稳定的过程,可以减少对其长官盗权窃柄的顾虑。(2)新设机构便于皇帝任用宠幸的近臣,有利于皇帝旨意的贯彻。(3)新增的官员影响力较小,便于随时更换,便于保持皇权不受威胁。探究2 科举制度的建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这一制度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科举制度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其选官有何特点?应怎样看待科举制的历史作用?思路点拨 本题以科举制这一主题切入,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论证问题的能力。第(1)问应结合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状况分析;第(2)问特点应围绕公平、自愿等理解

8、,历史作用注意回答其进步性。答案 (1)原因:南北朝时,士族渐趋衰落;庶族地主发展为主要的社会政治力量,要求参与政权;统治者需要建立新的选官制度。(2)特点:自愿参加,通过考试择优录取;具有一定程度的公开性和相当大的竞争性、公平性。(3)作用: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扩大了选拔官吏的范围,笼络了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课时作业基础达标1.一位年轻人准备参加明经科的科举考试,他的理想是仿效魏征做一个谏议皇上匡扶天下的良相。这位年轻人最早可能生活的朝代和他理想中的任职部门应该是 ( )A.隋朝尚书省B.唐朝门下省C.宋朝枢密院D.元朝中书省解析 魏征是唐朝人,门下省有谏议皇上的职权

9、,故选B。B2.在宋代中央政府中,掌握财政权的是( )A.左丞相B.右丞相C.三司使D.枢密院解析 宋代的财政归度支、盐铁、户部三司掌管,三司的长官三司使总管国家财政。C3.以下有关选拔官员的方式与主要依据搭配正确的是( )秦朝军功授爵制汉代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A.功绩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B.考试成绩功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C.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功绩D.功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解析 对应如下:秦朝军功授爵制功绩;汉代察举制品行才学;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门第声望;隋唐科举制考试成绩。D4. 右图诰示中获得进士出身金榜题名的人是通过什么途径( )A.毛遂自荐B.立军功授爵

10、C.凭才学科举获得功名D.出洋留学,功成名就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从图注涉及到的时代及“进士出身”等信息可知与科举制有关。C清代公布殿试金榜5.江苏有一显赫家族,世世代代珍藏着其祖上进士及第,当地官员前来贺喜时赠送的条幅:“少年才俊光宗耀祖,天子门生惠及乡邻。”这一条幅能够提供的信息不包括( )A.早在汉朝,保存该条幅的这一家族就已经成为名门望族B.文人在当时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C.当时的皇帝和官员都特别重视科举考试D.这一显赫家族的祖先是通过参加科举考试进入仕途的解析 科举制开始于隋唐时期,汉朝不可能出现“进士及第”的“天子门生”。A6.秦朝设置的御史和西汉设置的刺史,其相同的

11、职能是( )A.执掌军政大权B.负责审核政令C.负责草拟政令D.负责监察事务解析 秦朝的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西汉武帝时设置刺史,刺史位卑权重,代表中央监察地方。D能力提升7.明朝中央机构中负责监察事务的官员是( )御史大夫 监察御史 六科给事中 按察使司A.B.C.D.解析 是秦汉时期的监察官员,是明代地方监察机构,均不合题意。监察御史分道对地方官员实行监督;六科给事中与六部相对应,进行业务监督。由此可见,监察御史、六科给事中都是明朝中央负责监察的官员,正确。D8.中国隋唐时期的监察、谏议制度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为( )杜绝了官僚队伍中的腐败现象 有利于国家统一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决策

12、失误 从根本上约束了皇帝的无上权力A.B.C.D.解析 中国封建时代的监察、谏议制度都是为维护君主的专制统治服务的,不可能“从根本上约束了皇帝的无上权力”。腐败是专制制度的伴生物,在专制时代官僚队伍中的腐败现象无法杜绝。所以,不正确。C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唐太宗)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贞观政要论政体材料二 隋唐时期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其中门下省就负责谏议和封驳,不仅有权对宰相作出的决策提出异议,也可以对

13、皇帝的做法提出不同意见。请完成:(1)据材料一指出唐太宗认为“稳便”的方法是什么?(2)唐太宗认为宰相的主要作用是什么?(3)唐朝宰相的权力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制约?答案 (1)先由宰相等集体议政,再由皇帝最后决断。(2)唐太宗认为置宰相有利于提高中央的行政效率,可避免因君主决策失误而亡国。(3)宰相是皇帝直接任免的官吏,必须依照皇帝的意愿行事;三省机构中门下省负责谏议和封驳,有权对宰相作出的决策提出异议。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世官制是先秦时期在选官用人方面所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春秋以来,宗法世族的削弱,动摇了世官制的根基;其时士阶层的崛起与私学的产生为职官制的形成创立了条件;而战国新人才观的提出以及县郡制和谷禄制的推行又为职官制的形成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和制度保障,从而使职官制逐渐取代世官制成为选官用人的主流。材料二 东汉时期的民谣说:“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直(耿直)如弦,死道边,曲(投机取巧)如钩,反封侯。”材料三 观察下图材料四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曾产生出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至于秀才就更不计其数了)。中国历史上,善于治国安邦的名臣、名相,有杰出贡献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外交家、军事家等大都出自状元、进士和举人之中。(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先秦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