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上的女博士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6583940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861.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地上的女博士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工地上的女博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地上的女博士(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间42017年12月2日 责任编辑: 郭建生E-mail: 电话: 88865121性情中人柿子熟了郭建生 摄遥望灯盏长明的星空 也许我们忘记了些什么 可能也获得了些什么 我用炊烟般的思念 悄然飘进你的梦乡 那些温柔的痛 已发不出任何的声音 假如我俩从没有过誓言 我怎会为你痴傻 为你魂牵假如我能燃烧 我愿意点燃我心中的那颗菩提 留下点点滴滴 让几百年后的回首 化为我一声声悠长悠长的呼唤 在玫瑰飘香的季节 我不会再打开这扇窗户 让我一个人拥有 拥有这富有的孤独 纵然我为你留存最大的遗憾 也必须是一块最美丽的补丁从此, 与你同伴海风 弥漫于每一个被思念溅湿的夜晚 潮音以一种怎样的形式 穿越旧日的

2、记忆 从此, 我们重新拥有 那轮梦中的月亮 让奔腾的思绪 在遥远的时空中 走近, 或走远从此的路 分别属于两颗相识的星星 从此的日子 是七月触动心弦的小屋 从此的岁月 开始静静地流淌 直到霹雳的雷声 利剑般穿越我的墓地 让另一个人仰望着天空 那里有一颗昨夜的星辰嫉 妒 , 它 有 一 个 特 点, 就是嫉近不嫉远。比 如, 在同事同行间, 嫉妒 就尤为明显。 嫉妒的毒草, 只会滋 生疾病; 发善的花朵, 才 能绽放生机。嫉妒他人 的人, 最终自己会尝苦 果。嫉妒他人的才能, 自 己的才华减三分; 嫉妒他 人的名誉, 自己的名声矮 一等。嫉妒是精神的冷 箭, 它射伤的往往是自 己。在嫉妒他人的镜

3、子 里, 会发现自己无能的影 子。 希望别人幸福, 自己 也幸福; 嫉妒别人的幸 福, 自己也不幸福。总好 嫉妒别人的人, 实属懦 夫; 任凭别人嫉妒的人, 才是俊杰。背后说人, 证 明你始终落在别人的背 后。嫉妒不仅伴随着自 私, 也是一种扭曲的自 卑。 嫉妒是乐园的毒蛇, 天国的地狱。不要嫉妒 别人得到的比你多, 因为 别人总在你看不见时加 倍努力。嫉妒是诸种恶 德里, 最大的恶德。嫉妒 往往比仇恨, 更加不容易 和解。 我曾在报上看到过 这么一则新闻: 在一个杂 技团里, 有二位女杂技演 员, 一位比另一位进团早 几年。那位晚进团的年 轻女演员, 由于平时刻苦 钻研、 训练, 进步相当快

4、, 在随后的演出中, 总能博得观众热烈的鼓掌和好 评。而那位老资格的女 演员, 便产生了严重的嫉 妒心理, 心想自己怎么能 比她差?越这么想, 心里 便越气愤, 最后竟发展到 用浓硫酸将年轻女演员 毁容, 结果自己被判了 刑。 再比如, 如今企业的 竞争很激烈, 有的企业家 懂得质量是竞争的王牌, 是产品销路的保证。由 于企业规章制度严格, 道 道工序设关卡, 只只次品 难过关, 因而企业生意越 来越红火。相反, 有的企 业不注重产品质量, 管理 又不善, 从而导致企业破 产。而现实中就有一些 破产企业的老板, 不是从 自己身上找原因, 而是看 见别人的企业飞速发展, 便 在 背 后 说 别

5、人 的 坏 话。这样的人, 就是嫉妒 心理在作怪。 嫉妒, 是一块产生阴 影的土地, 惟有宽怀, 才 能获得他人尊重。嫉妒 别人, 仇视异己, 就等于 把生命交给别人, 把时间 浪费在他人蓬勃发展之 中。 嫉妒不会给自己增 加好处, 也不能减少别人 的成就。与其嫉妒他人, 不如埋头苦干去赶超; 与 其悔恨自己, 不如深刻反 省去改正。把嫉妒心化 为随喜心, 在心灵的花园 种下善良心, 你将收获圆 满豁达的人生。站在位于岱山的正在建 造的鱼山大桥边的栈桥上, 脚 下是汹涌的波涛, 有点头晕目 眩的恍惚。我都不敢相信自 己能够在桥上站半个小时, 所 以对于那些造桥的神人真的 是钦佩得不得了。 穷尽

6、想象也无法想出这 些桩基、 桥墩是怎么从大风大 浪中长出来并牢牢地立住脚 跟的。这些玄秘深奥的事情 我一向认为比科幻更科幻, 要 让我弄明白其中的奥妙, 比教 会一个文盲写小说的可能性 要小得多, 直接就是瞎子点灯 的效果。但王再荣在施工现 场讲的造桥的那些事儿, 第一 次让我懂了 先要按设计要求在桥墩 位置下一根沉管, 沉管顶部安 装了定位导向装置, 再施打一 根钢护筒, 然后是钢筋笼安 装, 再然后是混凝土灌注虽然都是些钢筋水泥的 粗活脏活, 干活却不能大刀阔 斧, 更不能粗枝大叶毛估估。 钢护筒打设要稳, 钻机钻孔要 慢, 成孔后孔要清, 钢筋笼下 放要准, 混凝土灌注要快。每 一根钢筋

7、、 每一道工序, 都那 么精致、 细腻、 干净、 准确, 那 是一种完美到了苛刻的境界; 那些数十米数百吨的巨大、 巨 高、 巨重的钢护筒、 钢筋笼, 制 作与安装过程中, 误差只能控 制在几厘米、 几毫米、 几百分 之一。这些都是必须的, 因为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啊。 这样的讲述, 让我想起小 时候跟着大人去修手表的情 景, 修表的师傅一只眼睛戴着 一只圆筒式放大镜, 低着头很 神秘、 很小心翼翼地用一把小 镊子拆卸、 捣鼓着细微的零 件。那种精工细作、 精益求 精、 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就是工匠精神啊。而跨越山海、 气 势磅礴的大桥, 居然也用如此 精密的工艺来建造, 让我瞬间 明白了一个道理

8、桥为什 么能够在激浪滔天汹涌澎湃 的大海中成为中流砥柱。 王再荣以简驭繁, 把庞杂 繁琐的工程、 高深莫测的科技 运用, 讲得生动、 具体且又简 单易懂。我当时在想, 这位长 年经受风吹日晒肤色黝黑、 一 双大眼睛、 笑靥若烂漫山花的 女孩, 一定是一位很内行、 很 专业的讲解员吧?当我得知 她是同济大学桥梁与隧道工 程专业的博士、 浙江交工集团 鱼山大桥项目副总工程师时, 不禁一厢情愿地为她感到委 屈: 光是从大学读到博士毕业 就是整整13年啊, 一位满腹经 纶的高级知识分子却每天在 风口浪尖摸打滚爬。连工地 上的民工都要跟她开玩笑, 读了那么多年的书最后还不是 和我们一样, 在钢筋水泥里爬

9、 上爬下? 其实, 我一点都不懂她 的心。2003年至2007年, 她 在宁波大学土木工程专业读 本科, 一次参观杭州湾跨海 大桥, 她感觉自己心中曾经 是懵懵懂懂的梦找到了精准 的定位。此后, 她考研考博 只选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 而选择了来到鱼山大桥施工 现场, 每天可以体验从实践 回归理论, 再用理论指导实 践的循环磨砺, 给她的是一 种离优秀桥梁工程师的梦想 越来越近的惊喜。 话虽然这么说, 但让一个 学识渊博的博士天天和民工 们一起干活, 这中间多少会有 点水土不服吧?我又一次杞 人忧天了。王再荣爽朗地说: “我本来就是一个农家的孩子, 我父亲就是他们中的一 员, 也是建筑工地上的民

10、工; 我从小一放假就往父亲干活 的工地上跑, 那些工友们一见 我就亲切地说, 小鬼又来了 啊。我对工地、 工友的熟悉和 向往是从小就扎在心里的, 所 以, 2016年年底我直接从同济 大学就跑到鱼山大桥项目部 来了。 ” 觉得在大桥工地上待的 时间太短, 觉得自己刹那间 被迷倒, 绝对不是我的一家 之言。看到有同行者直接在 朋友圈亮心声: 沉湎鱼山大 桥, 实际上是沉湎王博士。 王再荣那种出自内心的真实 不装, 让我在泪奔的同时, 看 到一位女博士成长为行业专 家的速度。最可贵的是, 她 始终带着一颗晶莹剔透的初 心, 一路都有让梦奔向真实 的狂喜。23 岁那年, 我去广州打 工, 第一个单位

11、是一家商店, 位于城乡接合部。那里, 尽管 谈不上脏乱差, 但也好不到哪 去车声喧闹、 人员混杂。 我当时的工作, 是仓管兼搬 运, 加班是常态。自然, 偶尔 也有不加班的, 于是捧上一本 书去 “小站” 。 真正的小站, 是一个列车 货运站, 离我们商店约摸200 米。可我去的 “小站” , 是站外 的一个处所, 离站不到50米, 那是一块狭小的空地, 呈现一 个月牙状, 正前方是满地的铁 轨, 背后和两侧靠着一排矮屋 可能是货房, 也可能是职 工宿舍。 广州那个地方, 虽说冬暖 夏凉, 可一进入秋季, 风刮得 挺厉害, 在露天还是凉飕飕的。我不清楚室内情况如何, 反正守在商店门口, 就有这

12、样 深刻的感受。而站外那块空 地, 我们还是叫它 “小站” 吧, 被那排矮屋 “拥抱” 着, 抵御了 风的 “围攻” 。 记得, 我去广州是过完春 节后, 可发现那个 “小站” 时, 已是初秋了。我之所以能与 “小站”“邂逅” , 不外乎两个原 因: 一是那时我居住在商店集 体宿舍, 无比嘈杂, 没法静心 阅读; 二是它离我们商店较 近, 我有次去送货时, 意外发 现了它。 “小站” 最大的特点, 就是 宁静。那种宁静, 自然无法与 深山老林比拟, 但没有步履匆 匆的路人, 没有穿梭不息的车 流, 把城市的喧嚣撇到了一 边, 只有偶尔驶过的货车, 伴着一二声长鸣, 然后复归静 寂。 应该说,

13、发现 “小站” 前那 段日子, 是我人生的最低谷。 在那座繁华的都市里, 我宛如 一只渺小的蚂蚁, 爬行在社会 的最底层。我每天机械地干 着体力活, 日复一复地挨着日 子, 望不见自己的路在哪里, 心灵上的苦闷无法诉说。 是 “小站” 的那份宁静, 缓 解了我心头的焦虑。如今, 我 已记不清曾去过多少次 “小 站” 。记忆犹新的是, 每次去都 是傍晚时分, 拿着一本近期阅 读的书, 独自来到那块空地里, 坐在 “月牙” 内弧的中心, 沐浴 着落日余晖, 静静地阅读 不过, 我在 “小站” 的时间 并不长, 大概也就一个秋季 吧!随后, 我换了一家商店干活。新的商店没有集体宿舍, 我便住到了三爹

14、家里, 与堂弟 共处一室。堂弟正在读大三, 习惯于图书馆晚学, 他的房间 几乎归我所用, 我极少再去那 个 “小站” 。 到了第二年暮春, 我被一 家杂志社录用, 做起了文字编 辑, 从此结束了苦力生涯。无 论上班还是下班, 我都有足够 的空闲时间, 在安静的房间里 阅读了。“小站” 相对于我, 恍 如完成了 “历史使命” , 彻底退 出了我的生活, 成了我人生的 一个 “节点” 。 在后来的岁月里, 我离开 广州到了杭州, 再从杭州回到 绍兴, 又从绍兴来到杭州。一 路不断地辗转, 我虽不必再为 安静阅读犯愁, 内心却不时被 世间纷杂充塞。那个时候,“小站” 就会油然在我脑海浮 现, 让我的

15、情绪逐渐平复, 从 而泰然地去面对一切。 写到这里, 有读者也许会 问, 那 “小站” 现在怎样了?其 实, 辞别 “小站” 20年后, 我又 去过一次广州, 那年我的三妈 病逝, 我们一帮亲戚去奔丧。 在广州的那三天里, 我虽然惦 记着 “小站” , 但终究没有成 行, 由于内心的悲痛, 加之时 间的紧迫。 然而, 就算那次我能成 行, 想必也看不到 “小站” 了。 随着城市日新月异地变化, 相 信它早湮灭在旧城改造中。 当然, 这已不再重要。因为无 论 “小站” 在与不在, 都永远驻 扎在了我的心里它静默 地伫立着, 洒满着落日余晖, 没有风的侵袭每次临到写作文, 读 中学的儿子总找不到合

16、 适的话说, 即便洋洋洒洒 写出来, 也不见文字的丰 采。为此就让他多读书, 再 在 生 活 中 多 一 些 观 察。一件小事, 我让他用 不同的方式讲述出来, 事 情还是那件事, 讲述的方 式不同, 其效果也就有了 差异。这与其说是故事 的奇妙, 不如说是叙述技 巧起的关键作用。由此, 儿子渐渐领略了文章的 魅力。 不过, 对大多数中学 生来说, 文章该如何写, 才 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也是 有很多道理可言。在我看 来, 好作文必是写出真情 实感, 未必是生花妙笔。 好的文章应该是朴素近 人, 而不是堆砌华丽的辞 藻。引用这样那样的名 言, 看似很丰富, 却不一定 有自己的见解。因之, 文 章的难写, 大概就在于中 学生缺乏生活体验, 在阅 读方面又有所欠缺。要写 好一篇声情并茂的作文, 还是需要更多的知识储备 才会够好。 我的朋友胡忠伟先生, 长期在中学语文教学第一 线, 且推出了 迷恋纸月亮 等专著, 自然是对如何写好 文章, 有更深刻的体会。在 这本 作文例话 书里, 胡忠 伟就中学生的日常写作给 以种种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