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头堡丝路新坐标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6583493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720.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头堡丝路新坐标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桥头堡丝路新坐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头堡丝路新坐标(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报讯 (记者张妍) 今年, 省交通运输 厅把脱贫攻坚战与农村公路建设相结合, 坚持脱贫交通项目规划先行, 强化政策保 障, 实施精准扶贫, 坚持做到 “不落一人、 不丢一隅” , 不让农民脱贫 “卡” 在道路 上。 省交通运输厅坚持农村公路项目规划 先行, 从精准编制交通扶贫脱贫规划入 手。年初, 该厅印发了 关于开展全省交通 脱贫攻坚规划项目核查的通知 , 分别对镇 赉等15个贫困县 (市、 区) 申报的 “十三五” 交通脱贫攻坚规划项目进行全面核查, 建 立了交通脱贫攻坚项目数据库和电子地图 系统, 并明确把建硬化路、 改造老旧路、 改 造危桥、 建设安全生命防护工程作为脱贫 攻坚的主攻

2、方向。在此基础上, 编制完成 了 吉 林 省 交 通 运 输 扶 贫 脱 贫 规 划 (2016-2020年) , 明确到2018年, 建设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771公里, 改造老 旧路2600公里, 建设贫困地区通屯硬化路 3000公里, 通屯硬化路率达到80%以上, 困 扰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交通瓶颈将得 到全面解决。 在政策保障方面, 省交通运输厅围绕 农村公路健康发展, 尤其是贫困地区农村 公路建设, 报请省政府出台了 实施农村 公路惠民工程的意见 , 制定了 脱贫攻坚 交通支持计划实施方案 以及 全省 “十三 五” 普通公路建设省投资政策 , 投资政策 支持范围和倾斜幅度为历

3、史之最。制定 了 “四好农村路” 示范县创建标准, 建立了 农村公路管理考核评价体系, 将农村公路工作纳入省政府对市 (州) 政府的绩效考 核范围, 充分调动起贫困县加快农村公路 建设的积极性。同时, 对贫困地区交通基 础设施建设实行 “四优先” , 即优先纳入发 展规划, 优先落实年度计划, 优先安排前 期工作, 优先保障建设资金。交通运输厅 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 与农发行、 国开行 等政策性金融机构开展融资合作, 从贫困 地区实际出发, 优先考虑贫困地区的实际 困难和合理需求, 全年累计筹集交通扶贫 资金11.1亿元。 为了确保农村公路建设真正让群众满 意, 省交通运输厅出台了 农村公路养

4、护与 规范化管理检查评定办法 等制度, 编印了农村公路建设养护施工指导手册 , 推进农 村公路 “七公开” , 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确保 工程质量。加大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 程和危 (险) 桥、 渡口改造力度, 完善农村公 路的临水临崖、 急弯陡坡路段缺少的护栏、 挡墙和标志标线, 共实施安防工程506公里, 改造危桥45座。 截至11月底, 共改建农村老旧路470公 里, 新建村村通和重点村屯连通硬化路1396 公里, 贫困地区建制村通硬化路率100%, 新 增通硬化路自然屯996个, 自然屯通硬化路 率70.1%。强化政策保障 坚持规划先行 省交通运输厅: 不让农民脱贫 “卡” 在路上2

5、016年12月 15 星期四农历丙申年 十一月十七 十一月廿三冬至国内统一刊号CN22-0001 国外发行刊号D776邮发代号: 11-1本报网址:今日16版 总第25395期本版编辑 唐咏 郭晓野为贯彻落实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 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 意见(中发 2015 37号) 精神, 理顺城市管理执 法体制, 提高城市管理执法和服务水平, 结合我 省实际, 提出以下实施意见。一、 总体要求(一) 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 八届二中、 三中、 四中、 五中、 六中全会及中央城 镇化工作会议、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 坚持以 “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和五大

6、发展新理念为引领, 以城市管理现代化为目标, 以理顺体制、 完善机 制、 加强法治为途径, 将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 作为推进城市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 与简政 放权、 放管结合、 优化服务、 转变政府职能、 规范 行政权力运行等有机结合, 构建权责明晰、 服务 为先、 管理优化、 执法规范、 安全有序的城市管理 体制, 推进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转变, 促进城市 高效有序运行, 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二) 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把为人 民服务的理念融入到城市管理的每个环节, 强化 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 落实惠民和便民措施, 努 力消除各种 “城市病” ; 坚持依法治理原则, 完善 执

7、法制度, 改进执法方式, 提高执法素养, 将城市 管理纳入法治轨道, 各项工作环节流程清晰、 责 任明确、 有章可循; 坚持源头治理原则, 增强城市 规划、 建设、 管理的科学性、 系统性和协调性。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 变末端执法为源头治理, 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违法违规行为; 坚持权责一 致原则, 明确城市管理和执法职责边界, 制定权 力清单, 落实执法责任, 权随事走、 人随事调、 费 随事转。实行属地管理, 市、 县两级政府在城市 管理和执法中负主体责任,充实一线人员力量, 落实执法运行经费, 将工作重点放在基层; 坚持 协调创新原则, 加强政策措施的配套衔接, 强化 部门联动配合, 有

8、序推进相关工作。积极推进网 格化管理和智慧城市建设, 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 术的优势, 提高全省城市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三) 总体目标。到2017年年底, 全面完成 市、 县两级政府城市管理领域的机构综合设置。 到2020年, 城市管理法规和标准体系基本完善, 执法体制基本理顺, 机构和队伍建设明显加强, 保障机制初步完善, 服务便民高效, 现代城市治 理体系初步形成, 城市管理效能大幅提高, 人民 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二、 建立规范高效的城市管理体制(四) 界定城市管理职责。城市管理的主要 职责是市政管理、 环境管理、 交通管理、 应急管 理、 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等。具体实施范围包括: 市政公

9、用设施运行管理、 市容环境卫生管理、 园 林绿化管理等方面的全部工作; 市、 县政府依法 确定的,与城市管理密切相关、 需要纳入统一管 理的公共空间秩序管理、 违法建设治理、 环境保护、 交通管理、 应急管理等方面的部分工作。城 市管理执法即是在上述领域根据国家法律法规 规定履行行政执法权力的行为。 (五) 明确城市管理主管部门。省住房和城 乡建设厅是全省城市管理主管部门, 负责对全省 城市管理工作的业务指导、 组织协调、 监督检查 和考核评价, 研究制定有关政策和规范标准。 市、 县两级政府要确定城市管理主管部门, 科学 划分城市管理部门与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 职责, 有关管理和执法职责划

10、转后, 原主管部门 不再行使相关职权。确需多个部门共同管理的 事项, 要明确职责分工, 形成工作协调配合机制。 (六) 综合设置城市管理机构。按照住房和 城乡建设部和中编办的要求, 整合归并省级执法 队伍。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会同省编办指导各 地推进市、 县两级政府城市管理领域大部制改 革, 整合市政公用、 市容环卫、 园林绿化、 城市管 理执法等城市管理相关职能, 实现管理执法机构 综合设置。具备条件的应当纳入政府机构序 列。有条件的市、 县应当建立规划、 建设、 管理一 体化的行政管理体制。 (七) 加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在城市管理以 及与其密切相关且需要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领 域推行综合执

11、法。具体范围是: 住房城乡建设领 域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全部行政处罚权; 环境保 护管理方面社会生活噪声污染、 建筑施工噪声污 染、 建筑施工扬尘污染、 餐饮服务业油烟污染、 露天烧烤污染、 城市焚烧沥青塑料垃圾等烟尘和恶 臭污染、 露天焚烧秸秆落叶等烟尘污染、 燃放烟花 爆竹污染等的行政处罚权; 工商管理方面户外公 共场所无照经营、 违规设置户外广告的行政处罚 权; 交通管理方面侵占城市道路、 违法停放车辆等 的行政处罚权; 水务管理方面向城市河道倾倒废 弃物和垃圾及违规取土、 城市河道违法建筑物拆 除等的行政处罚权; 食品药品监管方面户外公共 场所食品销售和餐饮摊点无证经营, 以及违法回 收

12、贩卖药品等的行政处罚权。城市管理部门可以 实施与上述范围内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处罚权有 关的行政强制措施。上述范围以外需要集中行使 的具体行政处罚权及相应的行政强制权, 由市、 县 政府报省政府审批。到2017年年底, 基本实现住 房城乡建设领域行政处罚权的集中行使。 (八) 推进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市一级城市管 理部门主要负责对下一级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工 作的指导、 监督、 考核, 以及跨区域及重大复杂违 法违规案件的查处。在设区的市推行市或区一级 执法, 市辖区能够承担的可以实行区一级执法。 区级城市管理部门可向街道派驻执法机构, 推动 执法事项属地化、 网格化管理; 市辖区不能承担 的, 市

13、级城市管理部门可以向市辖区和街道派驻 执法机构, 开展综合执法工作。派驻机构业务工 作接受市或市辖区城市管理部门的领导, 日常管 理以所在市辖区或街道为主, 负责人的调整应当 征求派驻地党 (工) 委的意见。逐步实现城市管理执法工作向乡镇延伸,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三、 加强城市管理队伍建设(九) 强化执法力量。要合理设置岗位, 科学确 定城市管理执法人员配备比例标准, 满足城市管理 执法工作需要。执法力量要向基层倾斜, 适度提高 一线人员的比例。统筹解决好执法人员身份编制 问题, 在核定的行政编制数额内, 具备条件的应当 使用行政编制。按照 “人随事走、 费随事转” 的原 则, 实现事权与支

14、出相适应、 权力和责任相统一, 做 到职责整合与编制划转同步实施、 机构设立与人员 移交同步进行。根据工作需要, 可采取招用、 劳务 派遣等形式配置城市管理执法协管人员, 建立健全 协管人员招聘、 管理、 奖惩、 退出等制度。协管人员 数量不得超过在编人员, 并随城管执法体制改革的 深入而逐步缩小。协管人员只能配合执法人员从 事宣传教育、 巡查、 信息收集、 违法行为劝阻等辅助 性事务, 不得从事具体行政执法工作。 (十) 严格执法队伍管理。着力提高城管执 法队伍整体素质, 加强执法人员业务培训和考 试, 严格实行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建立符 合职业特点的职务晋升和交流制度, 切实解决基 层

15、执法队伍基数大、 职数少的问题, 确保部门之 间相对平衡、 职业发展机会平等。支持吉林建筑 大学等高等学校设置城市管理专业或开设城市 管理课程, 依托党校、 行政学院、 高校及有关学术 研究机构开展岗位培训。(下转第十二版)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2016年12月12日)丝路联通发展梦想, 转型促进产业升 级。 以打造我省对外开放 “桥头堡” 和面向 东北亚国际化窗口城市为目标, 珲春市领开 放之先, 聚开拓之力, 施创新之策, 着力推动 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国际物流业作 为破题之笔, 正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发、 百舸 争流的动人画卷。商贸物流基地作为

16、珲春 市 “十三五” 重点产业谋局的 “五大基地” 之 一, 随着重点功能区建设的启动、 发展框架 的全面拉开, 其支撑作用和拉动效应日益凸 显。东北亚区域物流、 客流、 信息流和资金 流大融合的局面, 正在加速形成。畅通内外通道: 为物流业发展 “铺 路搭桥”打开地图俯瞰东北亚全域, 珲春市区位 优势绝佳, 加之中国图们江区域 (珲春) 国际 合作示范区的政策优势, 让珲春真正成为了 我省对外开放的 “桥头堡” 。 随着国家 “一带一路” 战略深入实施, 作 为海上丝绸之路北线节点城市, 珲春市抢抓 对外开放机遇期, 把握现代物流业发展黄金 期, 强力推进商贸物流产业向纵深发展。立 足构建东西贯通、 南北纵横, 衔接顺畅、 高效 便捷的物流运输网络, 大力实施口岸通道建设, 积极引进物流投资项目, 以此聚集工业 企业, 带动服务业发展, 促进产业升级和经 济转型。东北亚区域物流产业的新窗口、 新 通道、 新平台随之迅速崛起。 10月30日, 随着最后一块混凝土桥面 对接完成, 横跨图们江、 连结中朝圈河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