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食品检验准确性因素2010

上传人:腾**** 文档编号:46579794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86.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影响食品检验准确性因素2010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影响食品检验准确性因素2010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影响食品检验准确性因素201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响食品检验准确性因素2010(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B影响食品检验准确性的因素食品质量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在食品检验过程中,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是很重要的。一般来说, 在分析过程中, 由于分析时所使用的仪器、 采用的方法以及分析时的环境条件和分析者的观察能力等多方面的限制, 分析所得到的结果往往与客观存在的真实数值有着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有仪器不准、试剂含有杂质、 蒸馏水质量不佳, 以及采样不能代表平均成分, 操作过程中杂质的引入、 计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误差等系统误差, 也有由于环境 (气压、 温度、 湿度) 的偶然波动或仪器的性能、 分析人员对各份试样处理时不一致所产生的偶然误差。 这些误差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2、因此, 为获得准确的检验结果, 应从检验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加以控制。1、 样品抽取及样品制备(1) 抽样要按照随机原则从有代表性的各个部分取样,取样工具应清洁, 不得引入任何有害物质; 抽样过程中应设法保持样品原有微生物状况和理化指标,在进行检测之前不得污染, 不应发生变化; 抽样数量要满足检验要求。(2) 样品制备是要保证样品均匀液体样品在检验前要混匀, 如检测酱油、 醋除可溶性无盐固形物项目外, 需将样品振摇混匀, 而检测可溶性无盐固形物应充分振摇后, 用干滤纸过滤; 固体样品要粉碎、 混匀, 如大米、 挂面的水分, 茶叶的各个项目都需要粉碎后取样; 其它要求, 对混合型的产品在制备样品时要

3、求取有代表性样品的主体部分; 保健食品中的胶囊要按要求取胶囊的内容物进行检验; 啤酒在检验浊度时要除气但不过滤, 而检测酒精度、 原麦汁浓度、总酸等项目时, 要除气过滤后测定。 2、 仪器和试剂(1) 仪器的影响能自校的仪器 (如天平、 酸度计等) 应保证每周进行自校, 自制的蒸馏装置要确保气密性, 定期对仪器进行维护保养, 及时发现仪器存在的问题。(2) 试剂的影响化学试剂在检验过程中直接参与化学反应, 对检验结果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有些溶液 “保质期” 有限, 如金属元素标准溶液可存放一年; 标准滴定溶液要求两个月标定一次; 淀粉溶液、 碘化钾溶液要求现用现配等。 还有一些溶液有特殊的存放

4、要求, 如测定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显色剂萘胺盐酸盐溶液要在低温下存放, 当颜色变深时要弃去重新配制。还有的溶液在存放过程中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应定期检查重新配制, 如测定纯净水中的高锰酸钾耗氧量,用到的高锰酸钾标准溶液和草酸钠标准溶液, 存放时间长, 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浓度发生变化, 不出现应有的现象, 致使检验无法进行; 又如, 测定食品中的二氧化硫时,应尽量减少碘标准滴定溶液与空气接触, 否则平行试验的差异会超出标准规定的要求。 3、 选择检验方法检验人员应根据产品标准规定的检测方法检测, 有时方法标准中会有多种方法, 需要根据检验性质、 实验室条件及样品中待测成分的含量来选用检验方法。

5、 检验方法中的第一法为仲裁法, 对结果有争议的也可选用第一法; 实验室条件不容许用仪器分析法的可选用化学分析法; 不同食品中含某种成分含量不同时选用的方法也不同, 如测定食品中的钙含量, 牛奶中的钙含量大概是每 100 克牛奶中含钙 100 毫克, 可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火焰法) 进行测量, 而保健品鹿产品胶囊中的钙含量是 20%左右, 在不减少取样量的前提下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进行测量就会造成很大的误差, 这种高含量的钙的测定可选用 EDTA 滴定法进行测量。 4、 对操作人员的要求操作人员掌握操作规程的熟练程度, 直接影响到检验结果。 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 有可能为偶然误差,也有可

6、能为过失误差 (也可称之为错误) 。例如, 在测定白酒中的总酯时, 不同的操作人员, 滴定速度不同也可造成检验结果的差异, 这种误差应尽量设法减免。 但是,由于操作人员对检验方法标准理解能力有限而造成的差异将会严重影响结果的准确度。 5、 实验室环境的要求在理化检验分析中, 环境温度对检验结果也有一定的影响。在容量法分析时, 尽量在室温是 20的条件下进行, 比如标定标准滴定溶液, 都要对滴定的体积进行温度校正, 消除温度对体积的影响, 只有在 20时校正值为零。又如在测定葡萄酒中的酒精度、 总浸出物和啤酒的酒精度、 原麦汁浓度时, 在用容量瓶量取馏出物及裴志华质量论谈6谈 PVC 型材生产的

7、质量控制ISO 9000 虽是质量管理体系,却不代表产品是否合格。企业只有利用质量管理体系这一条件, 加强质量控制, 保证产品质量, 才能生产出好的产品, 才能赢得良好声誉, 使企业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本文就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谈谈对塑料异型材的质量控制。 1、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是保证型材质量的 前提和条件ISO 9000 标准要求企业应确保影响质量的技术、管理和人的因素均处于受控状态, 这就要求企业应围绕产品质量建立一个质量管理网络, 产品形成的过程包括技术工艺文件的编制、 原料的采购、 产品生产、 包装、 贮存、 销售及运输等, 它们是紧密联系彼此相关的, 前一个过程的输出就是下一

8、个过程的输入, 一旦某个过程出现质量问题就会影响下一个过程质量输出。为此, 对每个过程的关键环节要实施监视和测量。 2、形成过程的有效控制是保证型材质量的 途径过程控制是在生产和服务过程中, 对影响质量的各项因素实行的控制。企业应当围绕这些因素, 抓好以下两个方面工作:一是原料的采购, 须进行市场调研。要根据不同产品分别进行评价, 确保原材料各项性能指标能满足生产合格产品的条件。 决不能贪图便宜采购质量上无保证的产品。二是对生产过程进行重点控制。工艺文件的编制,应当根据配方配比、 混料工艺 (如混料时间、 温料温度) 、挤出工艺 (如挤出温度、 螺杆温度、 喂料速度、 牵引速度、机头压力、 真

9、空度等) 进行合理的规定。 3、 监督和检测是产品质量的保证措施(1)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原料控制是型材产品质量控制的源头。一般来说,原料、 助剂的采购应选大型、 质量稳定的厂家, 其产品各项指标须满足甚至高于型材生产配方要求。一旦选定,就不要轻易变更, 以免发生质量波动。(2) 挤出工艺中的的质量监测国家对型材的十项性能有明确规定, 生产企业大都具备诸如对型材外观质量的检测手段。 通过对检测结果的分析, 找出产生不合格的根源, 对影响型材生产的因素进行分析, 不断积累生产经验, 为采取有效地纠正预防措施提供重要的证据, 是质量监测的出发点。 4、 完善管理制度是强化质量管理的必要条件对于企业来

10、说,无论是原料助剂还是型材产品, 都要严加管理, 保证型材产品质量的持续完好性, 防止将不合格品销售给用户。产品质量得到保证, 还须与先进的管理经验融会贯通, 应用 ISO 9000 标准中的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1)制定合理的体系文件, 严格管理质量记录和质量考核。(2)生产过程统筹安排、 统一管理, 以 “实验分析研究应用” 的工作方法找出原料与设备的最佳结合点, 确定出最佳的工艺参数, 在确保型材质量的前提下, 降低产品的成本。(3)专业技术人员和检测设备合理配置, 以便胜任和承担对工艺、 配方的设计、 调整和确认等工作。(4)与供需方密切的联系和交流, 随时倾听客户

11、反映, 便于推进质量管理体系的不断改进。(5)以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物质文明建设, 推进全员参与质量管理, 确保型材质量的长期稳定和提高。 (作者单位: 葫芦岛市连山区质量监督检验所)殷凤芹(接上页) 残留物时尽量在同一温度下定容, 以消除温度对体积的影响。还有测定饮料中的可溶性固形物时, 温度校正的范围是 1030,只有温度控制在此范围内, 才能查出校正值, 得出准确的检验结果。 6、 对相关检验项目的检查有些食品中的检验项目相互关联, 通过对相关项目的检查也可以发现检验结果是否准确。 如酱油中的氨基酸态氮和全氮, 氨基酸态氮测出的值一般是全氮值的一半, 如果相差太大, 那么检验结果肯定有问题, 则必须复检; 桶装饮用纯净水中的臭和味、 游离氯, 如果能嗅到异味 (消毒剂的气味) , 那么游离氯一定会超出标准规定的要求 (0.005mg/L ) ; 通过对蜜饯产品的色泽进行检验,也可判断出其二氧化硫含量的高低; 白酒中的总酯和乙酸乙酯, 如果乙酸乙酯含量高, 总酯的含量也会高。 (作者单位: 新宾满族自治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质量论谈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