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小学综合素质》命题点8

上传人:zw****58 文档编号:46579498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74.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小学综合素质》命题点8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小学综合素质》命题点8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小学综合素质》命题点8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小学综合素质》命题点8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小学综合素质》命题点8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小学综合素质》命题点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小学综合素质》命题点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大学,就上中国大学网!http:/www.shangdaxue.cc/ 20162016 下半年教师资格下半年教师资格小学综合素质小学综合素质命题点命题点 8 8第三部分体制改革第十一章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三十一)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 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努 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 人才。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 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 养人才。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树立系 统培养观念,推进小学、中学、大学有机衔接,教学、科研、

2、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 密切配 合,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 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三十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 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 断涌现的局面。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 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 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适应经济 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推进课程改革,加强教材建设,建立健全教材

3、质量监管制度。深入 研究、确定不同教育阶段学生必须掌 握的核心内容,形成教学内容更新机制。充分发挥现代信 息技术作用,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增 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充分利用社会 教育资源,开展各种课外及校外 活动。加强中小学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加强学生社团组织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公 益事业。注重因材施教。 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 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学习困 难学生的帮助机制。改进优异学生 培养方式,在跳级、转学、转

4、换专业以及选修更高学段课程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健全公开、 平等、竞争、择优的选拔方式,改 进中学生升学推荐办法,创新研究生培养方法。探索高中阶 段、高等学校拔尖学生培养模式。(三十三)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 改进教育教学评价。 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 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开展由政府、学校、家长及 社会各方面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 做好学生成长记录, 完善综合素质评价。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乐观向上、 自主自立、努力成才。改进人才评价及选用制度,为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环境。树立科学人才观,建立以岗位职责为 基础,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科学化、社会化人才评价

5、发现机制。强化人才选拔使用中对 实践能力的考查,克服社会用人单纯追求学历的倾向。上大学,就上中国大学网!http:/www.shangdaxue.cc/第十二章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三十四)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按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 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 公平的原则,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 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 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加强考试 管理,完善专业考试机构功能,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成立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研究制

6、定 考试改革 方案,指导考试改革试点。(三十七)加强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完善考试招生信息发布制度,实现信息公开透明,保障 考生权益,加强政府和社会监督。公开高等学校招生名额分 配原则和办法,公开招生章程和政 策、招生程序和结果,公开自主招生办法、程序和结果。加强考试招生法规建设,规范学校招生 录取程序,清理并规范升学加分政 策。强化考试安全责任,加强诚信制度建设,坚决防范和严 肃查处考试招生舞弊行为。第十三章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三十八)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 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 会之间新型关系。适应国家行政管 理

7、体制改革要求,明确政府管理权限和职责,明确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权利和责任。探索适应不同 类型教育和人才成长的学校管理体 制与办学模式,避免千校一面。完善学校目标管理和绩效管 理机制。健全校务公开制度,接受师生员工和社会的监督。随着国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进,探 索建立符 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克服行政化倾向,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 政化管理模式。(三十九)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政府及其部门要树立服务意识,改进管理方式,完善 监管机制,减少和规范对学校的行政审批事项,依法保障学校充分行使办学自主权和承担相应责 任。高等学校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宏观政策,自主开展教学活动、科学研究、技术开

8、发和社会服 务,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自主制定学校规划并组织实 施,自主设置教学、科研、行政 管理机构,自主确定内部收入分配,自主管理和使用人才,自主管理和使用学校财产和经费。扩 大普通高中及中等职业学校在办学模 式、育人方式、资源配置、人事管理、合作办学、社区服 务等方面的自主权。第十四章办学体制改革(四十二)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 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形成以政府 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 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调动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教育活力,满足人民 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深化公

9、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积极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学校办学,扶持薄弱 学校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办学效益。各地可从实际出发,开展公办学 校联合办学、委托管理等试验,探索多种形式,提高办学水平。上大学,就上中国大学网!http:/www.shangdaxue.cc/改进非义务教育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完善优惠政策,鼓励公平竞争,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 式进入教育领域。第四部分保障措施第十七章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五十一)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提高教 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改善教师待遇,使教师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 素

10、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五十二)加强师德建设。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 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 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 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 首要内容。采取综合措施,建立 长效机制,形成良好学术道德和学术风气,克服学术浮躁,查 处学术不端行为。(五十三)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 J 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 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教育

11、教学骨干、 “双师型”教师、学术带头人和校长,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五十四)提高教师地位待遇。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 教、终身从教。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 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 步提高。落实教师绩效工资。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工资、职务(职 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完善津 贴补贴标准。建设农村艰苦边远地区学校教师周转宿舍。研究 制定优惠政策,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关心教师身心健康。落实和完善教师医疗养老等社会 保障政 策。国家对在农村地区长期从教、贡献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五十五)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完

12、善并严格实施教师准入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国家制定教 师资格标准,提高教师任职学历标准和品行要求。建立教师资格证书定期登记制度。省级教育行 政部门统一组织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和资格认定,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按规定履行中小学教师的招 聘录用、职务(职称)评聘、培养培训和考核等管理职能。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对农村边远地区实行倾斜政策。制定幼儿园教师配备 标准。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职称)系列,在中小学设 置正高级教师职务(职称)。探索在 职业学校设置正高级教师职务(职称)。制定高等学校编制标准。加强学校岗位管理,创新聘用方 式,规范用人行为,完善激励 机制,激发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

13、健全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 校长流动机制。城镇中小学教师在评聘高级职务(职称)时,原则上要有一年以上在农村学校或薄 弱 学校任教经历。加强教师管理,完善教师退出机制。制定校长任职资格标准,促进校长专业 化,提高校长管理水平。推行校长职级制。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教师和校长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 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造就一批教育家,倡导教育家办学。大力表彰和宣传模范教师的先进 事迹。国家对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设立荣誉称号。上大学,就上中国大学网!http:/www.shangdaxue.cc/第十八章保障经费投入(五十六)加大教育投入。教育投入是支撑国家长远发

14、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教育事业 的物质基础,是公共财政的重要职能。要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大 幅度增加教育投入。各级政府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统筹各项收入, 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 严格按照教育法律法规规定,年初预算和预算执行中的超收 收入分配都要体现法定增长要求, 保证教育财政拨款增长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 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 用经费逐步增长。按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的 3%足额征收 教育费附加,专项用于教育事业。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 年达 到 4%。社会投入

15、是教育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调动全社会办教育积极性,扩大社会资源进入教 育途径,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完善财政、税收、金融和土地 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 量捐资、出资办学。完善非义务教育培养成本分担机制,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培养成本和群众承 受能力,调整学费标准。完善捐赠教 育激励机制,落实个人教育公益性捐赠支出在所得税税前 扣除规定。(五十七)完善投入机制。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提供公共教育服务职责,完善各级教育经费投 入机制,保障学校办学经费的稳定来源和增长。各地根据国家办学条件基本标准和教育教学基本 需要,制定并逐步提高区域内各级学校学生人均经费基本标准和学生人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义务教

16、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实行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职责共同负担,省、 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统筹落实的投入体制。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分项目、按 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保障水平。尽快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债务。非义务教育实行以政府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其他多种渠道筹措经费的投入机制。 学前教育建立政府投入、社会举办者投入、家庭合理负担的投 入机制。普通高中实行以财政投 入为主,其他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机制。中等职业教育实行政府、行业、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依 法筹集经费的机制。高等教育实行以 举办者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学校设立 基金接受社会捐赠等筹措经费的机制。进一步加大农村、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投入。中央财政通过加大转移支付,支持农 村欠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加强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解决突出问题。健全国家资助政策体系。各地根据学前教育普及程度和发展情况,逐步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 和城镇低保家庭子女接受学前教育予以资助。提高农村义务教 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 标准,改善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建立普通高中家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