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复习必备】2014届高中语文 专题二 第7课 陈情表配套课件 苏教版必修5

上传人:琴**** 文档编号:46579078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1.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维设计,复习必备】2014届高中语文 专题二  第7课  陈情表配套课件 苏教版必修5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三维设计,复习必备】2014届高中语文 专题二  第7课  陈情表配套课件 苏教版必修5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三维设计,复习必备】2014届高中语文 专题二  第7课  陈情表配套课件 苏教版必修5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三维设计,复习必备】2014届高中语文 专题二  第7课  陈情表配套课件 苏教版必修5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三维设计,复习必备】2014届高中语文 专题二  第7课  陈情表配套课件 苏教版必修5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维设计,复习必备】2014届高中语文 专题二 第7课 陈情表配套课件 苏教版必修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维设计,复习必备】2014届高中语文 专题二 第7课 陈情表配套课件 苏教版必修5(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晨读新课启航识记知识必备探究文本研读领悟学海览胜积累写作点滴应用体验之旅片段背诵资料助读整体把握文本层析课文对译素材档案佳作欣赏专 题 二此 情 可 待 成 追 忆第 7 课陈 情 表 第7课课 陈陈情表 第8课课 项项脊轩轩志 第9课课 长长亭送别别 第10课课 罗罗密欧与朱丽丽叶(节选节选 ) 第11课课 旧日时时光陈 情 表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十七八岁的年纪始终关注的永远是友情,深深憧憬的往往是爱情,最易忽略的却常常是亲情、孝情。希望李密那乌鸟深情能让我们有所感悟,有所行动,为亲人奉上自己哪怕微薄但却真诚的亲情。项脊轩志家人相聚,其情悠悠,其乐融融。可是,当那如血的夕阳拉长你瘦长的影

2、子,撕扯着你孤独的心灵时,你就会追忆曾经的那一份欢乐、那一份热闹。恰是这些,会使你的眼睛流泪,会让你的心头滴血。常人如此,内心情感异常丰富的作家更是如此。明代的著名作家归有光在寂寞凄的时光里回忆起家中的诸多往事,历历在目,挥之不去。然而物是人非,触之不及,情之所至,不禁悲从中来。长亭送别千千万万的不舍,千千万万的依恋,一别不知何年何月再相聚,所以他们万般珍惜,所以他们“两意徘徊”。而张开眼睛,他们在彼此的眼中只看到折射过来的孤单的落日散尽了余晖,只看到孤零零的山脉懒懒地流着苍冷的翠色。这落日、青山,是否也为他们的分离而心痛?是否也为他归期的渺茫而黯然神伤?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爱情扮演着许许多

3、多的角色,它可以是悲剧的导演也可以是喜剧的策划人,它可以是毒药也可以是蜜糖,没有人能摸得透它。一旦跳进爱情的陷阱就如同离弦的箭再也收不回来,只是固执地朝着自己的目标飞去,不去理会距离,笔直地穿过空气,最后落地。或到达了目标或折断了羽翼相比于现实社会中以金钱财富来决定爱情的可悲,罗密欧与朱丽叶至死不渝、以死殉情的爱情却更加可敬!旧日时光岁月像一条无情的河,阻隔了对岸的你我。遥远的思念,在无声的隐痛中凋落。无法遗忘的是那些藏在心底的承诺。我在静夜中聆听那旧日的声音,悄悄地、悄悄地消失在那飘飞的雪花里。那遗落的情愫也无法更改我心中的渴望。轻轻地把心合拢,静静地感受那温馨的烛红,那残雪初融后的企盼。那

4、一缕缕青涩的幽香是我灰色的世界中唯一的我们就这样在旧日的时光中慢慢体味这友情的珍贵骨肉亲情1“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在“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毕淑敏孝心无价)2父爱,母爱,是人们最熟悉、

5、最亲切的爱,而祖父母的爱,也是令人难以忘怀的。这是一种超越的情感,一种老辈超越了第二代对小辈的情感。对于萦绕膝头的儿孙来说,这种爱甚至超过了父母的爱。因为他们往往在祖父母的庇护下才得以任性,充分表现那孩童的天性。对于老人来说,爱孙儿的心超过爱儿女,因为那是“肉上肉”;而与孙儿们在一起,又是祖辈们最乐的时光,因为和孩童在一起,老人忘却了年龄,又回到了童年。(超越的情感)至孝之人李密李密(224287),一名虔,字令伯,三国时犍为(今四川彭山)人。幼丧父,母改嫁,依赖祖母刘氏抚养成人。侍祖母甚孝,为人刚正,颇有文名。年轻时曾仕蜀汉,贤能。公元263年,司马昭灭蜀汉,李密成了亡国之臣。仕途已失,便在

6、家供养祖母刘氏。晋武帝为安抚蜀汉旧臣,对蜀汉旧臣采取了怀柔政策授予官职,以示恩宠。公元265年,晋武帝请李密出来做官,先拜郎中,但他因侍奉祖母而未去应召。后晋武帝征他为太子洗马(太子的属官,掌管图书),他上表陈情,以祖母年老无人供养,辞不从命。祖母死后,出任太子洗马,官至汉中太守。后遭谗免官,死于家中。代表作品:陈情表。司马氏集团灭蜀后,为了笼络西蜀人士,大力征召西蜀名贤到朝中做官,李密也是其中之一。李密是亡蜀降臣,如若不应召,会被误认为“矜守名节”,不与司马氏王朝合作,招来杀身之祸。李密为人刚正,颇有文名,年轻时曾仕蜀汉,表现出相当高的外交才能。司马氏集团通过阴谋和屠杀建立了西晋政权,为了巩

7、固统治,提出以“孝”治理天下。为此李密曾被地方推荐为“孝廉”和“秀才”,但他因侍奉祖母而未去“赴命”。后来晋武帝征召他为太子洗马,催逼甚紧,于是写下了陈情表这篇表文,再次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为理由婉言辞谢。文章言辞恳切,真挚动人。表表是古代实用类文体的一种。从汉代开始,应用类的文体已经区分为章、奏、表、议等四种。刘勰文心雕龙章表篇说:“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可见“表”虽然也是一种公文文体,但并不是为了表达对国家大事的意见主张,而只是臣子为了向皇帝陈述自己的请求。因此,奏议类的公文是以议论为主的,章表类的公文则是以抒情为主的。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一些著名的以“表”这种文体写作的文

8、章,历来受到人们的称道,如孔融的荐祢衡表、曹植的求自试表、诸葛亮的出师表。忧伤伶仃孤独的样子又悯六个月不会走路成人自立优秀的人才官名,尚书部的属官报答赴京就职报告申诉辛酸苦楚拳拳,形容感情恳切授予官职修治,整理怜悯顾惜浅薄迫近轻视,看不起终步兵,士兵终于,最终连词,表目的,来介词,表原因,因为介词,用与“无”连用,没有用来的办法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看见介词,表被动在外在内一天天地向上像犬马一样担任官职患疾病做官使知道使结束使终了不幸的事,指丧父清明的教化卑微低贱的身份年老而德高的旧臣远离五、文言句式(一)判断句1非臣陨首所能上报。(用副词“非”表否定判断)2今臣亡国贱俘。(无标志判断句

9、)3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用副词“非”表否定判断)(二)被动句1而刘夙婴疾病。(被疾病缠绕)2则告诉不许。(报告申诉不被允许。)(三)省略句1逮(臣)奉圣朝,沐浴清化。(省略“臣”)2少仕(于)伪朝。(省略介词“于”)3前太守臣逵察臣(为)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为)秀才。(省略“为”)(四)状语后置句1急于星火。(即“于星火急”,比流星的坠落还要急)2臣少仕伪朝。(即“于伪朝仕”,在伪朝任官)3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即“于陛下尽节”,对陛下效忠)(五)固定句式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内容提要本文是李密写给晋武帝,请求终养祖母,暂缓赴京任职的一篇奏章。

10、全文叙述了自己与祖母刘氏相依为命的情况,申诉了暂时不能奉诏为官的原因,表明自己终养祖母的至诚和将来报答皇恩的态度,把先尽孝、后尽忠的理由阐述得感人肺腑。结构概览一、阅读课文第一段,回答下面问题。1以下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夙遭闵凶”的一组是 (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既无伯叔,终鲜兄弟。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A BC D解析:“夙遭闵凶”是指幼年时的不幸遭遇。 是间接体现,不符合题干要求。答案:CD家门衰微,内外无亲,这既是祖母躬亲抚养作者的原因之一,也正是下文作者“区区不能废远”的原因,可谓一语双关。解析:

11、“落笔轻快”错。第一段作者描述了自己悲惨的遭遇,基调是悲凉的,所以落笔是凄楚的。答案:C二、阅读第二段,回答下面的问题。3以下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是叙述“沐浴清化”的内容的一项是 (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A BC D解析:“供养无主”是解释先前没有赴命的原因,“州司临门”是写朝廷征召的急迫。答案:AD作者所说进退两难,实为狼狈。进,是无以报答祖母的养育之恩;退,是不能回报朝廷的知遇之情。解析:其中“蜀汉后主”错。作者年轻时曾仕蜀汉,公元263年,司马昭灭蜀汉,李密成了亡国之臣。仕途已失,便在家

12、供养祖母刘氏。晋武帝为安抚蜀汉旧臣,对蜀汉旧臣授予官职,以示恩宠,所以此处应为晋武帝。答案:A三、阅读课文第三、四段,回答下面的问题。5以下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直接体现作者在选段中阐述的“先尽孝,再尽忠”的忠孝关系的一组是(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皇天后土,实所共鉴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是以区区不能废远A BC D解析:“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是晋武帝“以孝治天下”的施政纲领,作为上表陈情的依据,不能体现忠孝的关系。“皇天后土,实所共鉴”再三表白自己所说的都是事实,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不能直接体现“忠孝”的关系。答案:B6对这两段文意的分析

13、错误的一项是 ( )A前面重在叙事中动之以情,这两段则重在陈情晓以大义。B在陈情中既表述自己“愿乞终养”的决心,又表达了活着应该尽忠效力,死后亦当感恩图报的感情。C这两段文字融情于理,连用“凡在”“况臣”“且臣”等词,曲折而有条理。D作者用两个年龄数字作对比,意在表明孝比忠重要。解析:D项用两个年龄数字作对比,意在表明尽忠于皇上的时间还很多,而尽孝于祖母的时间很有限。答案:D1融情于事,以情动人本文说理,有直有曲。作者无论是述自己的孤苦无依之情,还是述自己和祖母相依为命的深厚亲情,都是通过叙事来表达的。而自己对朝廷恩遇的感激和对武帝的忠敬之心,则是以充满情感的笔调更恰当更委婉地表达出来的。2骈

14、散结合,自然和谐本文虽然用了不少四字句、对偶句,有骈文的整俪之工,但语言却毫不雕琢,而是十分自然真切,仿佛是从肺腑流出。文章语言十分生动形象,如第一段写孤苦无依之状,第二段写州官催迫之景,第三段写祖母病笃的惨苦之象,都如在眼前。此外该文在语言上还十分精炼准确。有些词句成了我们现在常用的成语。3运用比喻,形象生动比喻句的运用,使文章形象生动,感情浓烈,富有感染力。如以落日喻人命,贴切地刻画了祖母年老多病的形象,融入浓烈的抒情色彩,能极大地引发读者的同情。“乌鸟私情,愿乞终养”,以鸟喻人,回溯至动物的本性,鸟亦如此,人何以堪?其诚挚恳切之情溢于言表,让人感动。至情至性,孝心无价李密初任蜀国尚书郎。

15、蜀国灭亡以后,晋武帝征召他任太子洗马。他上陈情表辞谢,表中以自己年少迭遭不幸、命途多舛的悲苦和祖孙相依的情感,恳请晋武帝允许他辞不赴命,供养祖母。相传晋武帝看了此表,钦佩他的孝心,赏赐他奴婢二人,并责令郡县供养他的祖母。祖母死后,李密不食前言,应召出仕,官至汉中太守。应用角度:这则素材可用于与“亲情”、“回报”、“感恩”、“信用”、“大爱”等相关的写作中。亲情,使这个社会和谐安定,让所有的家庭和睦相处;懂得感恩,是我们每个人成功做人的基石;社会中充满爱心,人间将处处洒满美丽的阳光。在具体的写作中可以结合当前的社会热点新闻,比如每年的“感动中国”的人物,或者是现实中反面的典型。这样既能增加文章的说服力,又有浓郁的时代特色,能够显示我们运用素材的功力。应用片段感恩是常识,我们要牢记在心。明代的增广贤文中有“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意思是说,乌鸦在母亲老了的时候,知道反过来哺育自己的母亲;羊懂得喝奶时给母亲下跪,感谢母亲的哺育之恩。李密在陈情表中说“乌鸟私情,愿乞终养”,令人情不自禁,禽兽尚知礼义,知恩报答,人类岂可丧德?老子曾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个“自然”就是常识,我们丢失了常识就会失去我们生存的根本。杰弗逊说:“我对人类的常识有巨大的信心。”我也相信感恩的常识犹如隔窗的阳光,必将唤醒我们每一个人。“90后”女孩带着奶奶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